第146章 前尘旧事,是非因果
这是一个埋藏在他心里十几年的秘密,他在考虑要不要告诉萧皇后。
想到萧皇后跟自己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这么多年,连最凶险的江都之变都一起熬过来了,自己还有什么秘密不能对她说的。
想到此处,他不再犹豫,当即缓缓开口道:
“这一切都要从开皇九年说起。
那一年,我以晋王的身份出任南下灭陈的主帅,率领五十多万大军渡过长江,攻入了陈国的都城建康,一举灭了陈国,重新统一了天下。
之后,我军将士在陈国皇宫内搜出了大量密信,其中竟有超过一半是来自高句丽人。”
“什么?在陈国皇宫搜出了大量来自高句丽人的密信?”
萧皇后听到此处不由微微一愣,看起来很是意外。
毕竟高句丽和陈国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中间还隔着一个大隋,按理说应该不会有如此频繁的书信往来才对。
杨广此时不由冷笑一声:
“这些书信大多都是历任高句丽王写给陈国几任皇帝的,从周孝闵帝宇文觉在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不断派使者联络陈国,不厌其烦劝说陈国跟他们联手,他们高句丽人从北边挥师南下,陈国则从南边挥师北上,两国联手灭了周国、齐国或我们大隋,一起瓜分中原之地。
只是陈国历任皇帝大多是守成之君,只想偏居江南一隅,守住陈国半壁江山,根本无心北伐中原。
可饶是如此,一代代高句丽王却还是不肯死心,不断写密信劝说陈国皇帝,一心要说服他们出兵北上。”
萧皇后听完一时间震惊得久久说不出话,不知过了多久,才悠悠叹了一口气道:
“想不到这些高句丽人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一直垂涎我中原之地。”
“这还不止呢?”
杨广再次冷笑一声,又说起了一件往事:
“大业五年,朕派卫尉卿刘权征伐吐谷浑,攻破了吐谷浑人的都城伏俟城,同样搜到了大量高句丽人的密信,同样是在劝吐谷浑人跟他们联手攻打大隋。”
“这……这些高句丽人还真是亡我大隋之心不死呀!”
萧皇后再一次为之怔住了。
因为她没想到这些高句丽人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连远在大隋西陲的吐谷浑人都能勾搭上。
此时杨广眼中闪动着危险的光芒,冷冷说道:
“若只是有书信往来,朕尚且可以容忍,可在大业三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朕彻底下定了决心,为了大隋江山的千秋万代,高句丽非灭不可。”
大业三年?
萧皇后此刻不自觉在脑海中回想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
她记得那一年皇上率领满朝文武百官和几十万精兵强将北巡,还一时兴起未派人传话便径直去了东突厥启民可汗的汗帐见了启民可汗……
难道是那时候在启民可汗的帅帐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可那也是东突厥人的问题,怎么会迁怒到高句丽人身上呢?
除非……
很快,萧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不由微微一变。
萧皇后的神色变化杨广都看在眼里,当即点了点头道:
“皇后,你猜没错,朕在启民可汗的汗帐内见到了高句丽的使臣。”
当时启民可汗和高句丽人使臣见到朕都显得很是慌乱,当时朕便猜到其中有古怪,便问启民可汗是怎么一回事。启民可汗说高句丽王有意对他们突厥称臣,所以特意派使者来见他。”
说到这儿的时候,杨广的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恼怒:
“他说这话分明是将朕当傻子了,毕竟高句丽与东突厥的国力相差无几,他们东突厥都是朕的藩国,高句丽人怎么可能会对他们称臣。
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高句丽王很有可能是派使者来联络启民可汗,相约一起挥师南下,瓜分我大隋的江山,只是没想到刚好被朕撞了个正着。
朕虽说当时没有当场拆穿他们的鬼话,但回到京城之后便开始谋划征伐高句丽之事。
因为朕很清楚,高句丽人一直在不遗余力拉拢和联络其他国家和部族企图围攻我大隋,若是朕坐视不理,他们便很有可能是下一个鲜卑。”
直到此时,萧皇后才明白自己夫君为何一直执着于打高句丽,哪怕因此害得大隋差点亡国也在所不惜,原来竟有这么一层顾虑。
也不能说他的想法不对,但问题在于他把动静搞得太大,不仅劳民伤财,还掏空了大隋的国库,以至于将天下人都给逼反了,最终不仅没能彻底灭掉高句丽,反而害得大隋差点亡了国。
若不是秦昇的出现,恐怕大隋当真要跟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了。
因此,萧皇后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继续问道:
“陛下,臣妾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臣妾听说高句丽只有区区几百万人,陛下若是想要征伐他们,只需挑一员信得过的大将,调派给他十万精兵,便可横扫整个高句丽。
即便是不幸战败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动摇到大隋的根基。
可为何陛下三次征伐高句丽,都要征发上百万民夫,招募几十万兵马,筹措上百万石粮食,如此这般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呢?”
杨广听出萧皇后语气中的惋惜之意,也知道若是自己不如此大规模征伐高句丽,即便是前线将士一败再败,大隋江山也不至于会落到如此田地。
但他对此也只是叹了一口气道:
“难道皇后以为我大隋的敌人就只有一个高句丽吗?
高句丽是外患,关陇集团才是我大隋的内忧。
他们把持着朝堂和地方上的大量高位,使得朕处处受到掣肘,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天下。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控制着天下各地的军府,如同悬在朕头顶的一把剑,只要朕一天不灭了这些关陇贵族,朕便一天坐不稳这江山。
因此,朕才想到如此兴师动众去征伐高句丽人,就是想借高句丽人之手去消耗关陇集团控制下的府兵,削弱这些关陇贵族的实力,为将来彻底消灭他们做打算。可没想到……唉……”
说到此处,杨广再也说不下去。
或许他也没想到,最终他不仅没能通过大举征伐高句丽削弱关陇贵族的实力,反而遭到了他们的反噬,他们选择选择抛弃了大隋,转而去扶持同为关陇贵族的李渊。
萧皇后也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因为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能说自己夫君的想法完全不对,可偏偏事情最终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就在她不知道该如何宽慰杨广之时,一名宦官匆匆来通报,说纳言苏威和内史令裴世矩殿外求见。
萧皇后知道杨广接下来要跟两位重臣商议国事,自己一个后宫妃嫔不好在御书房多做逗留,便起身要告退。
杨广也没有挽留她,只是随后想到了什么,说既然秦昇在河北立下如此大功,他们的女儿丹阳公主杨翎又怀孕多时,就从宫中挑一些年轻貌美的宫女送去齐国公府照顾她吧。
萧皇后听完默默点了点头,心中却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其实早在秦昇离开江都出征没多久,杨翎便被宫中的御医号出了喜脉,只是为了不让秦昇在河北作战的时候分心,因而一直没有派人告知他此事。
如今秦昇刚在河北打了大胜仗,皇上就要在这时候要送一批年轻貌美的宫女到他府上,用意不言自明。
毕竟,皇上再心狠,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做人质。
虽说自己能理解他的用心,可自己这个做母后的要怎么跟自己女儿交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