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那老江要是换个不听话的财政局长呢?”杨辰担心地问。

高军辉开玩笑地说道:“那也是志新市长发愁,跟我有什么关系。”

然后才对杨辰说道:“不管谁来当这个财政局局长,明面上都要听我的,关键时候都要听市委书记的,这个不会有任何区别。”

“在咱们的组织架构下,除非是这个市委书记实在拎不起来,不然的话不要在人事方面挑衅他的权威。”高军辉由于出身党校的缘故,对官场的感受跟别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更信奉制度和机制的效果,而不是某个人的能力,依靠人,最不保险的。

只要这个制度是好的,不管把谁放进去,就是六十到八十的成效,而如果制度不行,那就依赖人的发挥,上限一百二,下限负六十,都有可能。

任何制度都有优有劣,没有完美的制度。

就目前而言,高军辉认为,基本上就达到了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点,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上,也基本上做到了平衡。

就如现在这样,市委书记管人,却不管财政,管财政的是市政府,但市长又不直接分管财政,管财政的是常务副市长。

资金少了常务副负责审核,多了上常务会,集体决策。

层层嵌套,层层制约,基本上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你要说有些人权威日盛,将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或者突破制度的约束,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再完美的制度,执行的也是人。

高军辉也是研究过各种组织架构的,也很费尽心思想过如何去改进优化这个架构,并不是说你可以去实施,而是可以写出来提供给上面,但是研究了很久发现,这个改进还真不是那么好改的。

杨辰为什么愿意跟高军辉交流,也是因为这个,高军辉在思想和理论方面的长处,是杨辰的短处。

跟李志新交流就没有这个效果。

两个人交流到最后,高军辉突然问道:“省委要评选一批全省优秀县委书记的消息知道了吧?”

杨辰点了点头,看来这个消息知道的人很多。

“花部长怎么说?”高军辉十分有兴趣地问道。

杨辰资格太浅了,别看他是副厅级县委书记,但评这个又不是看级别高。

要不说成绩,要不说资格,不管从哪点,杨辰都不占优势。

杨辰的唯一优势就在于,他的背后是省委组织部长花幼兰,而评选这个,省委组织部的意见至关重要。

如果说花幼兰为了避嫌,不支持杨辰,那杨辰就绝无可能。

但就算是支持,除非是用这个名额跟江宏图做了一个江宏图无法拒绝的交易,不然仍旧希望不大。

因为杨辰上任的时间太短,才两个多月,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杨辰不好意思地说道:“可能你不太相信,花部长没有跟我提过这个全省优秀县委书记的事。”

高军辉倒也没有计较而这个,而是对杨辰说道:“也有可能,目前没有任何的通知,只是有风声传了出来,估计还没有正式确定,花部长可能是负责操作这件事的核心人物,反正不好对你说。”

杨辰点了点头,不过更大的可能是,觉得杨辰没有希望,干脆就不提这事。

高军辉颇为自得地一笑:“我跟你说点一般人不知道的吧。”

“评这个全省优秀县委书记,其实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全省优秀县委书记的根源在十年前,国家举办了一次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评选,选出了一百名县委书记,而这些人,大多数,目前都到了正厅级干部的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