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归乡
练功房的暖气开得很足,落地镜上蒙着一层薄雾,仿佛给这个空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瑶瑶穿着紧身的练功服,脚尖轻点地面,轻盈地转了个圈,裙摆如同白鹤展翅般扬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靠在把杆上,看着她那流畅而优雅的动作,忍不住拍手叫好。
然而,这宁静的练习室却被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我循声查看短信,却发现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我接起电话,妈妈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几分试探和期待:“囡囡啊,今年过年,梦瑶是想在我们这边过,还是回她家那边呀?”
我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瑶瑶。她正单脚立着,双手舒展成优美的姿态,听到我的动静,微微歪头,用眼神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笑着对她眨眨眼,直接开了免提,把手机放在钢琴凳上:“妈问你今年在哪边过年,可能是要安排年夜饭什么的。”
瑶瑶停下动作,擦了擦额角的细汗,走过来拿起手机,语气轻快而坚定:“伯母,我在你们这边过吧,你们家年味足,热闹。”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
电话那头,妈妈的笑声明显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好啊好啊,梦瑶喜欢就好。
”顿了一下,她又接着道,“对了,我和你爸爸跟爷爷奶奶说了你们的事,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的呀,说今年想一起在老家过年,你们看行不行?”
我看向瑶瑶,她眉眼弯弯,冲我点点头,对着手机道:“没问题呀,伯母,我也好久没没见爷爷奶奶了,早点回去能多陪陪他们。”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敬爱。
妈妈带着沉思的语气说道:“梦瑶你真是有心了,爷爷奶奶也是年龄大了,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谢谢你体谅。”她的声音里满是感激。
瑶瑶笑着道:“伯母,这是做晚辈应该的,而且我很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真诚和温暖。
“哈哈,好啊!我这就去跟爷爷奶奶说,让他们准备起来。”妈妈的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
挂断电话后,瑶瑶重新站回镜子前,继续练习她的舞步。只是她的嘴角始终挂着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我走过去,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上,轻声问道:“这么开心?”
她侧头看我,睫毛上还沾着细小的汗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当然开心啊,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在老家和爷爷奶奶过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我低笑一声,吻了吻她的鬓角:“那你可得做好准备哦,乡下过年可热闹了,鞭炮、祭祖、守岁,还记得小时候奶奶包的汤圆吗?一咬下去全是芝麻馅,甜得能齁死人。”我故意夸张地形容着,逗得瑶瑶咯咯直笑。
她眼睛亮亮的,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我更要去了!我要尝尝奶奶的手艺,还要看看乡下的年味到底有多浓!”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铺出一片金色的光斑。练功房的镜子里,我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像是提前预演了即将到来的团圆时刻。
……
晨光微熹,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海州市区。父亲那辆黑色奔驰打头阵,沉稳地压着限速行驶;我开着瑶瑶的白色英朗跟在后面,后视镜里还能看见母亲从副驾驶探出头来,朝我们挥手示意。
瑶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手机上开着导航,指尖沿着蜿蜒的省道线轻轻滑动:“伯父开得真稳。”她抬眼看了看前方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的黑色车影,笑道,“像在给我们领航呢。”
我降下车窗,初冬的风卷着枯叶的气息灌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后视镜里可以看见后备箱里扎着红绳的礼盒——那是瑶瑶特意准备的年货。
沈城知味观的点心盒子摞成小山,苏州的松子糖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还有给奶奶带的真丝围巾,每一样都充满了心意。
父亲开车时背脊挺得笔直,连变道都带着老派绅士的严谨,转向灯永远提前三秒亮起。我笑着逗瑶瑶:“要不要超过去?反正知道路线。”
她立刻伸手按住我的方向盘:“别闹!”指尖沾着方才吃橘子的清香,“伯父肯定在后视镜里看着呢。”她的话语里带着几分俏皮和认真。
果然,下一秒手机就亮了起来。母亲发来的消息带着波浪号:“你爸说高速入口集合~他找到家加油站,油品好~”后面还跟着个捂嘴笑的表情。我笑着摇了摇头,父亲的细心总是让我们感到温暖。
瑶瑶凑过来看短信,发丝扫过我的脸颊。她突然指着路边的指示牌:“哎,要不要买点草莓?刚才看见广告牌,说下一出口有生态园。”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前车的转向灯就亮了起来。父亲的车缓缓靠边,在应急车道停下。瑶瑶惊讶地眨眨眼:“伯父怎么知道我们想……”
电话里传来父亲带着笑意的声音:“你妈看见瑶瑶一直盯着广告牌呢。”原来,母亲的细心也早已捕捉到了瑶瑶的小心思。
阳光穿过云层,在两辆车的引擎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母亲小跑着过来敲瑶瑶这边的车窗,手里还攥着钱包:“瑶瑶,伯母带你去挑草莓,她俩不懂这个。”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瑶瑶的疼爱和呵护。
加油站旁,父亲正用麂皮布擦拭后视镜。见我过来,他递给我另一块布。
他擦镜子的动作突然顿了顿,“后座那个蓝盒子,是你奶奶托人捎来的喜饼模子。”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感慨和期待,“你奶奶总是想着你们。”
不远处,瑶瑶和母亲已经拎着两筐草莓往回走。晨风掀起瑶瑶的羊绒围巾,母亲很自然地伸手帮她拢住。这个动作让父亲的眼神柔软下来,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走吧,你爷爷刚发信息,说灶台上的腊肉已经蒸上了。”
我们重新上路时,瑶瑶膝上多了个竹编小篮,里面红艳艳的草莓还带着晨露。母亲执意分了一半给我们,此刻正透过前车的后窗,朝我们比划着“慢点开”的手势。
两辆车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被无形的红线牵着,一同驶向那炊烟升起的方向——那是家的方向,也是团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