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 作品

第189章时代变了,元军溃败

一百年前,成吉思汗于此地,奠定了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元金、明金,几朝,同样也围绕着此地展开过数场血战!

由于草原各部盟均集结于此。

李文忠的东路军,徐达的中路军,冯胜、耿炳文的西路军,也兀自以包围之势,缓缓的朝集宁包围过来。

无论是草原各部的心理,准备做的多么充分。

当真正的看到几十万明军,就这么在自己的面前列阵时,这些所谓的“草原英雄”们的心里也开始慌了起来。

因为,他们的斥候清楚的看到,在每一路的明军背后,都有着一条条由独轮车组成,且不见尽头的队伍!

而在独轮车上装着的,则是一石一石的粮食、兵器、药材!

整个九边的商贾,尤其是晋商们,都仿佛是疯了似的,出现在了沿边的关隘旁。

“大同义民,犒赏三军,凡替王家向集宁运送粮食者,一路餐饭全包,一趟可领二十个大子!”

相似的吆喝声出现在各个关隘。

这一次运送粮食,也是第一次不需要考虑迷路的问题。

因为只要推着独轮车,跟着前面的人往北走便是了。

由九边百姓组成的运粮队,就仿佛是三条强而有力的大动脉一般,将新鲜血液,不断的输送进了明军的营地之中。

更何况,草原安定,九边边民受益最深!

此时不去何时去!

莫说是有二十个大子了!

就是没有这二十个大子,只送粮食也得去啊!

在朱棣的面前摆着的,则是一门门,由清沙铁厂所产的精钢铸成的钢炮。

当这些大明最新式的武器,在草原上一字排开时,也正式宣告了单方面的屠杀正式开始。

“校正诸元!”

“试射一发!”

“预备!”

“一门好!”

“二门好!”

“三门好!”

“放!”

一枚枚炮弹呼啸而至,元人的帐篷里顷刻之间便蹿起火苗。

不计其数的火人,绝望的在地上打着滚,直至最后失去生息。

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试射!

仅仅第一天过后,这些元人便近乎绝望的发现,这些汉人的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一般,专打帐篷的门帘处。

尚未正式开战,元人便损失了数百人。

当真正开战后,这些元人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恐怖。

即便是这些汉人被冲散。

只要停止追击,这些原本已然被打散的汉人,便会重新结成战阵,重新对自己发起反击。

大汗的汗帐之中,所有部盟可汗,均是灰头土脸的聚集在营中,整个汗帐内透露着一股绝望的氛围。

汉人真的是来拼命的,而且他们打不过汉人,这一次他们的性命差不多就要交代到这里了

漠北的寒风,已然堵死了草原各部最后的退路,他们已然没有了任何希望。

因此草原各部的抵抗,也愈发的激烈了起来。

原本这些只会在战马上厮杀的草原骑兵,这一次,即便是被击落马下,也仍旧在竭尽全力的厮杀。

刀剑砍断了就用牙、用拳头去撕咬。

偌大的草场,已然变成了一台庞大的绞肉机。

但是很快,这些草原骑兵便绝望的发现,即便是他们豁出性命,仍旧不是明军的对手。

集宁路虽说是雁门郡故地,但其本身已然深处草原。

以往时,这个距离几乎就是,明军后勤补给的极限了。

但是这一次,明军没有给他们任何的机会,因为在每一个明军的内心深处。

眼前这些草原骑兵,早已不再是鞑掳,而是挡在他们孩子上学路上的拦路虎,是可能在他们晚年,夺走他们最后一口粮食的混账。

因此他们必须死。

这一次的明军,几乎就是纯粹的奔着杀人来的。

即便是最好的战马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

更有一些元人将领,将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就这么散落的扔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弯腰去捡!

原本草原上的这些部盟,就是凭借着自己肚子里憋着的那一口气,撑到了现在。

当有第一个人撑不住,夺路而逃时,元人的溃败,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太尉蛮子即便是打死也没想到,大明跟大元之间的差距,已经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

原本太尉蛮子还以为,草原上的这些部盟,至少能够拖住明军几个月的时间。

谁能想到,刚刚交手仅仅几天的时间,自自诩草原枭雄的这些可汗们,就成了抱头鼠窜的羊。

虽然战斗还未彻底结束,但整个战斗已然变成了,大明对草原各部的单方面屠杀。

太尉蛮子顾不得多想,当即便带着五投下部盟跟明军脱离了接触。

因为事先做了一定准备,因此太尉蛮子并没有费太大的纠葛,便成功抽身。

只不过就在太尉蛮子即将逃出升天之前,一支由“血人”组成的骑兵,就这么横亘在了他们的面前。

“阿怜歹,咱说过,让你引颈待戮!”

太尉蛮子的双眼之中浮现出了一抹恐,不敢自信的看着眼前的“血人”。

太尉蛮子猛的惊醒,眼前之人,就是那支明军小部队的主将!

“你”

沐英表情狰狞的看着太尉蛮子笑道:“幸好让咱堵到你了,要是让你跑了,咱哪还有脸去见那些弟兄们的家人!”

说罢,沐英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马刀,厉声道:“报仇!”

就在沐英替燕山卫的将士们报仇时,躲在长城以南的番邦商贾们,也近乎绝望的得到了这个消息。

而后所有化身商贾的使节,均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自己的母国

高丽汉阳。

王氏高丽自称乃高句丽之旧,故号高丽,但其实高丽跟高句丽无甚关联。

当年大唐灭高句丽之后,高句丽一部分的勋贵渡过淇水,攻灭了当时在高丽北面的新罗,很快,当时尚处于部落时代的新罗贵族弓裔,便揭竿而起,击杀了躲在新罗的高句丽勋贵之后,便自立为王。

但当时高丽没有国号,因此弓裔便仍以高句丽为国号,史称后高句丽,而实际上,这个后高句丽已然跟高丽没有什么关系了。

如果高丽是弓裔的后人,说是跟高句丽有些关系,那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王氏高丽压根和这个后高句丽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