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冒黑烟才算是真正的大富大贵
还没等这帮人走出厅堂,便听到栾彬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我们铁厂,月产精钢,四万两千五百石!”
嘶!
不少士绅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四万两千五百石!
这可是精钢啊!
光听这个数字,就能猜出来,这个铁厂一个月就需要吃掉多少铁跟石炭!
现在朝廷开海闹得沸沸扬扬,全金陵的百姓都在筹备出海,青沙洲本就沿江,不管是蜀中还是辽东,到处都是铁矿,只要货物装上船,这里面绝对是有差价可以赚的!
最关键的是,这是精钢啊!
自古以来,盐铁便是朝廷专营专卖!
即便是到了明代,也不过就是改成了,民产官收的制度。
而且铁这个玩意,在大明这样的农业帝国,几乎跟食盐一样,完全就是真正的刚需!
边军的甲胄需要铁,农具需要铁,铁锅需要铁!
换句话说,这铁厂里的东西,压根就不愁销路!
良久之后,方才那些乡绅们才堪堪回过神来,威胁栾彬三个月之内关厂的乡绅,也不由得尴尬的咳嗽了一下。
“栾大掌柜,方才老夫确实是唐突了一些,咱们,再聊聊”
“来都来了,不聊会说不过去了。”
一众士绅尴尬的坐了回来。
栾彬却在一旁看着方才那老员外笑道:“老爷子,您方才不是要说改姓吗”
那老员外干咳了两声小声道:“栾大掌柜,老夫本就姓栾”
栾彬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两下。
“那,风水呢”
“那就更不要紧了,风水坏了,不是还能迁坟吗,树挪死,人挪活。”
地里的粮食,谁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收上来。
但是这铁厂的买卖,那可是铁杆的庄稼。
旱涝保收!
谁能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
既然面子已经丢了,豁出去了也要把里子给挣回来!
死人也是人!
谁规定死人不能挪了!
厚着脸皮看着栾彬问道:“栾大掌柜,方才你说补偿的事可是当真”
栾彬也懒得跟这些乡绅们计较,毕竟自己现在还是分身乏术,不可能真正的跑到三晋、蜀中、辽东去开矿,同样大明的变法,不可能仅仅靠自己跟朝廷就能完成。
没有这些乡绅们的配合,是不可能的。
栾彬斩钉截铁的答道:“不错,有多少,要多少,不管是山西的石炭也好,还是辽东、蜀中的铁矿也好,只要你们能运来,栾某照单全收!”
“只要诸位能够满足我们铁厂的需求,栾某现在就可以跟诸位签字画押,日后铁厂所需石炭、铁矿,均从诸位手上购入!”
说罢,栾彬便让人拿上来了几块钢锭。
当看到钢锭的那一刻开始,这些乡绅们便意识到,自己这一次,怕是捡到大便宜了!
在栾彬的建议下,这些乡绅们甚至合伙搞了一个商行,以商行的名义,跟栾彬签下了这笔大单。
至于商行内部该怎么分蛋糕,那是这些乡绅们的事情,栾彬不怎么关心。
只是栾彬知道,从这天开始,在江畔想要渡河的百姓越来越少,甚至百姓坊间的流言,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逐渐开始有人说,这几根黑烟囱不是坏风水的,反而是有利于当地风水的
这叫什么“天柱运财局”,在这周围入葬的后人,都可以大富大贵。
什么“冒青烟”只能算小富,“冒黑烟”才算是真正的大富大贵。
这片土地上这些富有神秘色彩的迷信,第一次展现出了它独有的灵活性。
在这周围入葬的百姓,能不能大富大贵栾彬不知道。
但是栾彬知道,周围的乡绅们,有的已经开始抛售自家的土地了。
所有人都在玩命的朝着筹措着资金。
水师既然还没定下来,下一次护航什么时候开始,那就先走运河。不少的乡绅沿着大运河北上,甚至还有不少沿江西进。
天下各地的铁矿跟石炭,都遭到了金陵乡绅的洗劫。
成船的货物,开始朝着青沙洲附近的码头上涌来。
而在这背后,则是金陵城郊的良田价格暴跌。
栾彬也瞅准了这个机会,疯狂的开始大肆购入,乡绅们抛售出来的土地。
小小的青沙洲上,正在酝酿着一个,前无古人的庞大商业巨舰!
只不过,清沙铁厂开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栾彬的想象。
由于这个吞矿巨兽的兴起,对于自然经济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超乎寻常的结果。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骡、马、驴,甚至是骆驼,这些传统牲畜价格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骡子的价格。
由于耐力好,力气大而且抗病性极佳,骡子的价格顷刻之间,便成了整个大明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在大明的各地,都闻风而起了,各式各样的骡场。
除此之外的,便是各式各样的铁厂。
在清沙铁厂一炮成名之后,不少的商人也都盯上了铁厂的买卖。
毕竟就算是卖炭、卖矿,但是真正下金蛋的买卖,还是栾彬手里的铁厂啊!
而这个铁厂,最为关键的东西,就是那个名为水泥的东西!
一时间,整个京城所有的人都疯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打听,究竟哪里可以买到水泥这样东西。
直到有人最终来到了青沙洲!
就在栾彬跟铁厂的工匠们,正在为原料发愁的时候。
在青沙水泥厂的周围,已然聚满了慕名而来的商贾,对于水泥来说,青沙铁厂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广告!
谁不想在铁厂里分上一杯羹
朝廷每年用铁多少,这些商贾们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一个农业帝国来说,钢铁这类工业品,就是彻头彻尾的卖方市场!
谁掌握了水泥,谁就掌握了大明钢铁的定价权!
水泥厂的伙计们,哪里见过这场面。
更何况,现在的水泥厂,压根就没做好对外发售的准备。
谁能想到这么快,就有人追过来想买水泥!
直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跑了过来,赶忙招呼门口的一众商贾进门。
“各位,里面请,咱们先看看样品吧。”
一众商贾这才跟着那年轻人走进了工厂。
“现在我们厂子里,只有两款产品,一种是这种速干型的,比较适合建筑民居等民用设施用,价格也比较低。”
“而这种则是隔壁铁厂用的,虽然干的比较慢,但是结构更为稳定,适合大工业使用,价格要稍贵一些。”
年轻人轻车熟路的介绍着这两款水泥,没有丝毫的怯场。
但周围的商贾登脸上仍旧有几分不悦。
“你们厂子的东家呢叫你们东家出来!”
“哥几个怎么说也是在金陵,有头有脸的人物,找个愣头青出来怎么谈生意!”
那年轻人听到这些商贾们的叫嚷声,倒也不急,只是淡然的说道:“各位,我便是水泥厂的大掌柜,你们想要什么优惠折扣,尽可以直接跟我谈,我可以做主。”
话音刚落,整个水泥厂里的所有商贾们都愣住了。
这么年轻,竟然就能创下此等家业
假以时日那还了得
方才那几名商贾登时变了脸色,赶忙拱手道:“老朽老眼昏花了,还望贤弟切莫见怪。”
“无妨。”
一众商贾自然而然的便吹捧了起来。
“这位小掌柜年纪轻轻既有此等成就,真是让我等惭愧啊。”
“咱老吴活了这么多年,到今天才算是彻底明白,什么叫后生可畏。”
听到一众商贾的吹捧,那年轻人也依旧不卑不亢,兀自答道:“各位员外谬赞了,这厂子的所有专利,都是恩师一人的,学生不过就是代恩师打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