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牵机 作品

第191章 养野鸡、车前草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苏夏又被蚊子咬了。

深山里的蚊子越来越多,她现在只想抓紧时间做些蚊香。

她搬出石磨,将榆树皮切成小片,全部磨成粉,在蚊香中加入榆树皮可以增加蚊香的粘性。

屋顶上的艾草还未完全晒干,她将艾草全部拿到火边烘烤着。

平盖灵芝也可以磨一些加进去,也不知道一加一的效果会不会大于二。

光有这些还不够,还得再加些木炭。

木炭加进石臼里捣碎,和榆树粉混合在一起,再加一些艾绒、灵芝粉,就能做出蚊香。

虽说烧艾草也能驱蚊,但是烧艾草有很多烟,而且艾草不禁烧,最好还是加点木炭。

可燃物多一些,也能用得久一点儿。

苏夏这两日在山上还没有发现艾草或者其他的驱蚊草,她若是将艾草和平盖灵芝全部烧完,以后就得每日喂蚊子。

可惜没有酒精,不然还能做些花露水,以后出门就不用怕蚊子。

不过,蚊子大多都讨厌味道重的东西,她要是能找到一些臭的草或者花香浓郁的花朵,就可以将它们的汁液涂抹在身上驱蚊。

住进深山后,苏夏发现自己每日都有好多事情要做,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而且一个人生活,她可以随时都能从空间里拿吃食出来,根本不用担心会被人盯上。

她吃完东西,准备睡觉时便呼唤马儿,让它们也赶紧回到小石屋休息。

她住大石屋,马儿住小石屋,这样她就不用闻马身上的味道。

马儿每日的排泄物很多,她现在都是将这些马粪铲在一个坑里堆着。

马粪可是很好的养料,以后种菜肯定用得上。

苏夏决定抽空编些背篓,将这些马粪装起来。

等她熟悉周围环境后,就可以慢慢修建木屋。

她想着想着,便进入梦乡

早晨的一缕阳光落在石屋外面,鸟儿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苏夏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

若是忽略蚊虫,深山躺平的生活的确很惬意。

她的早饭是粟米粥,零食是茅草花穗、茅草根,现在还多了一些桑葚!

她先去看了一眼陷阱,见到有一个陷阱被触发,立刻冲了过去。

里面有只野鸡!

好在那只鸟比较‘听劝’,没有再来。

野鸡的颜色很浅,和干树叶的颜色类似,全身灰扑扑的,应该是只雌鸡。

她之前在禾苗村的深山也抓到过野鸡,但那只是雄性,羽毛十分靓丽而且还富有光泽。

雄性野鸡和孔雀一样,必须要依靠自己华丽的外表才能得到雌性野鸡的青睐,所以一般都长得比较好看。

这只野鸡比家鸡小很多,尾巴十分修长。

苏夏靠近时,那只野鸡一直不安地叫。

她伸出手想要抓住野鸡,它竟然还用嘴啄她。

苏夏撒了几颗小麦给它,但是野鸡很是不安,根本不敢吃东西。

她想了想,直接伸手将野鸡抓出来。

她一手抓着野鸡,走到另外几个陷阱查看。

其他陷阱没有动静,连那只蠢鸟也没有再来。

苏夏不由轻笑,果然还是得威胁一下才有用。

她带着野鸡回到营地。

因为没有鸡舍,她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拿这只野鸡怎么办。

野鸡是会飞的,飞两三米高不成问题,若是为了逃命,它们甚至能飞四五米高。

现在气温回暖,万物复苏,野鸡也开始产蛋,说不定这只野鸡还能下蛋。

苏夏想将它们养起来,多存些野鸡蛋。

她先将野鸡一边翅膀的羽毛剪短一些,两边羽毛不平衡,野鸡就无法飞起来。

接着又在野鸡腿上拴上麻绳。

野鸡没了束缚,扑棱翅膀想要飞走,只是刚飞起来一点儿,就因为身体不平衡直接栽倒在地。

苏夏拉着麻绳,想要将野鸡拉回来,但是它却是怎么也不肯回来,甚至想方设法要飞走。

她干脆冲过去将野鸡捡回来。

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不能一直守着这只野鸡。

苏夏想了想,拿出一个背篓,背篓口朝下将野鸡盖住,上面再压一块石头,野鸡就不可能再逃出去。

她满意看着背篓,离开之前又从缝隙中撒了些小麦在野鸡身边。

她看着野鸡,笑道:“乖乖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做个大一点儿鸡舍!”

跟着她有粮食吃,还不用风餐露宿,难道不好吗?

苏夏临走前又给马儿倒了一些水在木盆中,这才转身离开。

她不由觉得自己很好笑。

自己的木屋还没做好,现在又要开始做鸡舍,果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要是能再抓到一个雄性野鸡就好了,这样的话她说不定还能让它们孵一些小鸡。

苏夏来到小溪边,溪水照旧只有一点点,根本没什么变化。

水池里的水漫了出去,但流量很小。

她昨夜喂马,再加上自己喝水用水,足足用了一桶水,现在正好可以将空桶装满。

装好水后,苏夏并不急着去摘桑葚。

她沿着小溪往下游走。

溪水会将泥沙冲向下游,经年累月,下游的河床应该会有黏土。

有了黏土,她就能做水池,还能用泥巴糊墙,甚至烧陶器。

小溪里的水少得可怜,但也养育了沟渠两旁的植物。

苏夏走了一会便看见几株车前草。

网图

《诗经》里的歌谣:采采芣苡[fu yi],薄言采之。

芣苡,说的就是车前草。

车前草既是野菜,也是药材,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她之前也采到一些车前草,但都被她吃光了。

也许是因为长在溪边的缘故,今日采的这几株车前草比她之前采的还要大一些,而且也要嫩一些。

她将周围的车前草全部采下,今晚可以煮个野菜汤!

苏夏继续往下游走,发现岸边不远处有几丛竹子。

竹子很细,也就比手指头大一点儿,跟在南方长大的楠竹完全没法比。

因为太小,没法做成竹筒装水倒是可以拿来做火折子的容器。

而且竹篾条可以编制箩筐,含有竹青的那部分很有韧性,还能充当绳子捆东西。

竹子是草,只要根系没有被破坏,来年又会再长。

这里的竹子没有被人发现,所以长得杂乱无章,它们彼此抢夺营养,以至于大部分竹子的长势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