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解决问题的辩证法

“咱们是个农业县,别看县里有一批企业和工厂,可是真实的情况如何……”

眼见不少的与会人员露出赞同神色,胡学文暗暗得意。

开工厂,办企业?

去你姥姥的!

先不说这件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即便能够成功。

胡学文也不会让李文斌和陆远称心如意。

他们要是成功了。

自己还有出头之日吗?

按理说。

面对这种不确定的大额投入,胡学文应该举双手赞同,往实力坑李文斌。

问题是。

拿出县里一半以上的财政预算开设筷子工厂。

一旦失败,李文斌和陆远粉身碎骨是必然的。

其他参与会议的人员,又会不会受到连带问责呢?

当然是大有可能!

停顿了大约几秒钟的时间,胡学文又一次抛出重磅炸弹。

当地不具备任何工业基础。

所谓的企业,全部都是样子货!

“同志们,你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咱们县的当地人,有些事情,唉。”

胡学文长吁短叹,借此表达自己的一心为公。

这句话不出意外地引起了众人更进一步的担忧。

即便是十分看好李文斌的一把手马万里,心里也开始打鼓。

胡学文刚才的发言一针见血,点出了县里最大的问题。

缺乏综合工业能力。

县里拥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家工厂和企业。

肉联厂,食品公司,砖窑厂,农机厂,纺织厂……

只不过这些企业和工厂的存在,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六十年代初,夏国和老毛子彻底翻脸。

几年后,老毛子开始在边境地带部署大量军队。

为应对老毛子随时可能展开的军事入侵,备荒备战成为夏国的当务之急。

一大批位于东北的大型国企开始拆分。

从东北搬迁到西南地区,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

与此同时。

东北各地的城市和乡村,也都纷纷转入备战状态。

每个县要有一个团的民兵编制。

大县下辖三个营,小县一到两个营。

为保证战争爆发,各地拥有自力更生,各自为战的能力,全国各个县城还要分别建设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

倘若战争爆发,这些位于县一级的工厂与企业,将成为各地赖以抵抗的重要基石。

由于一系列问题影响,建在各县的工厂属于仓促上马项目。

架子有了,人员编制也算充足。

但是没有足够的工业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材料。

随着时间进入七十年代,战争阴云逐渐散去。

位于县城工厂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

没有了战争威胁,这些县级工厂的存在意义自然也就不大了。

一切人员和物资优先供应市级企业,省级企业和部属企业。

除了养活一大批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工业产能近乎于零。

“老李,开设工厂可不是儿戏,我看还是要三思而行。”

“没有技术工人和专家,一次性筷子这种洋玩意,咱们能搞明白吗?”

“除了缺乏这方面的人员,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小觑,咱们这里没人和小日子企业打过交道啊,纵然请市里或者是省里的相关同志帮忙,我看也够呛。”

与会众人各有担忧。

除了生产筷子的林木资源,建设工厂的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县里可谓是要啥啥没有。

这要是搞砸了。

今天参加会议的众人,一个都别想跑。

李文斌提出在陆家庄搞一家集体企业,专门生产出口的一次性筷子。

听起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

通过当地种类繁多的林木资源加工筷子,将这些筷子卖给小日子。

可是任何生产,都离不开机械和技术工人。

谁能保证项目一定会成功?

如果失败了,挤压的商品,投入的大笔资金,这些责任由谁承担?

“关于领导们的各种担忧,我本人是非常认同的,也正是因为,筷子厂才非搞不可。”

眼见李文斌眉头紧锁,陆远知道该他上场了。

马万里点上一根烟,饶有兴趣地说道:“陆远同志,你既然认可大家的各种担忧,为什么又说筷子厂非搞不可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这并不是前后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的态度。”

陆远淡淡一笑道:“胡主任不愧是咱们县里的老资格干部,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咱们县长久以后始终是农业县,县里的各家企业和工厂,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严重缺乏机械设备,技术工人,各类生产材料。”

“也正是如此,筷子厂这种投入小,见效快,半工半农的企业,才是我们发展经济首选。”

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陆远的发言成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首先。

陆远没有否认以县里的能力,确实不适合搞大工业项目。

其次。

认同胡学文的发言,等于认同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担忧。

如果一上来就反驳胡学文,等于将自己和李文斌树立在其他人的对立面。

“因地制宜,从困难中寻找机会,一直是我们的传家宝,我想在这方面,各位领导都有着很多的心得和体会。”

“发展企业所要面临的各种困难,胡主任已经全部给我们讲出来了,而我接下来要说的则是我们的优势。”

陆远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谈及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而这。

正是辩证法的精髓之一。

马万里微微点头,冲李文斌投去一抹笑容。

难怪陆远能被李文斌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宠着。

不但有工作能力。

理论水平也是相当过硬。

一般的乡村干部最多背过语录,陆远竟连辩证法都知道。

不但知道,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

李文斌微微一笑。

陆远何止是理论水平高,商业头脑才叫真的厉害!

“各位领导,请允许我打个假设,假设某些人提议开设其他类型的工厂,我会和大家一样,抱着极不认同的态度。”

“因为我们存在先天工业短板,哪怕是生产最常见的螺丝钉,不,铁钉子,咱们县都没这个能力。”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采取辩证法思维,当地数量众多的农业人口,又恰恰是我们办工厂最大的优势所在。”

陆远再次借用胡学文提出的问题,说起己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