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截教不语,一味搅浑局势
你踏马就是个打仗的,干脏活的,这个时候跳出来干什么?
你知道怎么做吗?
离谱的事来了,托塔李天王站出来请命后,玉帝很爽快的就拍板,将此事给决定下来。
“陛下,不可啊,这托塔李天王乃是带兵出战之人,哪里懂得如何为我天庭众仙收集香火愿力之事!!”
“陛下三思,如今各方势力都准备进入清水河流域,这托塔李天王虽为我天庭神仙,却也是那佛教弟子,他若是趁机助佛教一臂之力,该如何是好啊。”
这一决定遭到了不少神仙的反对。
中立立场的神仙们不希望托塔李天王去做这种事,他一个大老粗能行吗?
还是个顽固的大老粗,根本不懂什么叫人心。
连人心都不懂,你如何显圣,如何让清水河流域的人心甘情愿的祭拜你,为你修建神庙,为你上香祈福?
总不能带着天庭大军跑到清水河流域,去玩一波人前显圣吧。
怕不是会被那黑龙大帝给弄死。
中立的神仙们是最渴望收获大量香火愿力的神仙,他们肯定不乐意看到托塔李天王被委派如此重任。
而那些归属于人教和阐教的神仙也会反对。
因为他们怕托塔李天王暗中协助佛教发展。
不要怀疑,这种事佛教做的出来,偏偏托塔李天王又是那种对外顽固,对内只能妥协的人。
只要佛教想,并将燃灯佛祖派出来,托塔李天王肯定会妥协。
急了,有人急了。
眼看大家都在反对托塔李天王,玉帝就知道,自己的计划能成。
于是玉帝趁机将截教的人拉进来。
直到玉帝想干什么,也知道局势越混乱对截教传道越是有利,于是截教的人马上开始支持玉帝。
截教的人都支持了,佛教的人还不表现一下?
于是朝会很快就形成了,玉帝、截教、佛教支持托塔李天王,而人教和阐教反对的局面。
最终,因为支持的人数更多,以至于人教和阐教的反对失败。要知道除开保持中立的那一小部分人外,天庭的神仙,截教与佛教占比例很大,远远超过人教与阐教。
在封神时期之时,这样的占比意味着截教和佛教吃了大亏,因为有很多弟子上了封神榜,迫不得已进入天庭,为玉帝效力。
可在这种时候,人数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
任由人教与阐教激烈反对,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没办法反驳玉帝,让玉帝收回重用托塔李天王的旨意。
朝会之后,被门下弟子吵得头大如斗的玄都大法师来到了兜率宫。
恭敬的行礼后,玄都大法师头疼的道:“老师,玉帝铁了心支持托塔李天王,摆明是为了给佛教创造机会,得不到截教支持,我道教三派,很难将玉帝压制下去。”
这种时候道教三派若是能联合起来,保准玉帝有什么小心思都是白瞎。
只可惜截教不可能与人教、阐教联合。
他们宁可去支持佛教,以此来恶心一下人教和阐教,也绝对不支持他们。
哪怕给好处也不支持。
三大亲传弟子,外加云霄这位外门首徒终于能站出来扛着截教大旗,在他们的带领下,天庭的截教弟子如同找到了主心骨,压根不会为了一点利益就和人教、阐教妥协。
更让玄都大法师无奈的是,人教和阐教这边,双方也不是诚心诚意的想要合作。
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无妨,不论结果如何,吃亏的终究不是我人教,那佛教也讨不了好,安心便是。”
太上老君根本不为这点事上心,他在意的是更远大的发展。
至于托塔李天王一事,阐教能乖乖听从安排,那就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一直动着小心思,那么抱歉,你们自己玩去吧。
反正人教顶多吃点小亏,但你阐教可就要倒霉了。
人教自行发展,不搭理阐教,就代表阐教的最佳盟友没了,佛教想得到更多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割阐教的肉。
截教表示无所谓,反正我们一无所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怕死的就来碰碰。
佛教当然不愿意去和截教碰。
加上有顾明的暗中帮忙,玉帝的背后协助,可以想象等传道开始后,阐教会面临着何等糟糕局面。“莫要在意一点小小的得失,佛教的路注定走不远。”
末了,太上老君不忘提醒一下弟子,别去斤斤计较,也别在意那些得失,不值得。
玄都大法师的稳重是他的优点,但也是缺点。
这样的性格能让他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稳定,使得人教不会出现大乱子,能一直平稳的发展。
坏处就是有争斗的时候,稳定性子总是容易考虑太多,也太容易被眼前的一点利益得失影响。
舍弃吧,不甘心,获取更多吧,又觉得太冒险。
“是,弟子谨遵师尊教诲。”玄都大法师也知道自己本身的问题。
但性格这东西不是说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毕竟人无完人,哪怕是神仙也不例外。
各方势力开始入场,首先第一步就是与黑龙帝国的国主开始接触。
外界的琐事有万岁狐王操办,顾明不必为了这些事去烦心。
最近的清水河龙宫多少有点热闹。
因为四海龙族的人,不断前往清水河龙宫,前往化龙池接受血脉的洗礼,为了防止期间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龙宫的守备力量也开始加强。
任何前往龙宫的人都会受到严格的盘查与监控。
“昂!!!”
伴随着难以压抑的嘹亮龙吟响遍龙宫世界,一条足足十几里长的白龙从化龙池内飞出,激动的在高空盘旋着。
望着高空之上在云层中游走的白龙,镇元子感慨的说道:“不曾想,曾经一度落魄的龙族也会有再度崛起的一日。”
顾明受了伤,作为顾明的挚友,镇元子第一时间就带着礼物上门看望。
哪怕他刚离开龙宫没多久。
随着值得交心的朋友越来越少,镇元子也十分珍惜这段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