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建造海底城
整个石头城遗迹被一层厚厚的泥沙覆盖,随着海水的流动,泥沙轻轻翻滚,仿佛是岁月的尘埃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每一块石头、每一处痕迹都承载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探索、去解读。
李月看到的全息图像可不是声纳显示器上的那些痕迹,而是经过智能系统还原后的彩色影像。文明废墟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痕迹,让李月有了新的想法。
打开通讯器,李月直接跟秦明沟通,“我想尝试在海底建立一座城市。”
听到李月的话,秦明有点迟疑,“你知道星巢现在正在全力生产舰队,如果建立海底城,会严重影响舰队的建造速度。”
李月认真的解释,“我不会用星巢的力量,反正雷猿需要时间繁衍,2号星有足够的食物,1号星有资源,稍微差点时间积累,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海底城。”
李月的想法很简单,她最近玩的很开心。星巢舰队的建造不能被干扰,持续发展也不能停。但是在不影响这两个任务的时候,能让自己随意的按照喜好做事,自然最好。
玻璃的制作是很多材料中比较轻松的,只要有足够的热量就可以融化沙子形成玻璃溶液。对玻璃溶液进行冷却就可以完成对各种形状的塑造。
确认要建造海底城之后,李月就想到一个主意。此时雷猿每天能增加1000人,还是星巢基地的培育结果。想要把1号星、2号星住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正好可以用这段时间建造海底城。
雷猿的好处是只有4个月的孕期,一次1胎到3胎不等。1号星此时出生的雷源超过10万,还在陆续增加。2号星能供应充足食物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可以一直下去。
继续开发3号星为时尚早,目前星巢基地剩余的产能都用在查缺补漏上面。她准备等1号星彻底稳定下来,雷猿文明彻底进入工业时代后在继续开发新的类地行星。
李月建造海底城的原因有很多,之前她在湖底看到的风景就很好。此时她不用开发新行星,现有的两颗行星也可以稳定运转。她有足够的时间主持建造海底城。
海底城的材料无非是石头和玻璃,金属在海底很快就会腐蚀。而且金属也较软,容易变形。石头可以就地取材,不过形状很难控制。相比于之前的几种材料,玻璃的优势明显。
2号星上就沙子多,玻璃的制作也走向正轨。她正好利用这种便利,同时也能消化过剩的生产力。让雷猿不至于因为产能过剩而缺乏应有的活力。
1号星、2号星都没有经济系统,想要维持文明的活力就需要有一种价值来增加雷猿们的活力。有用的情绪价值就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让雷猿们认为自己被需要就可以提供情绪价值。
让雷猿们看到自己生产的资源被用在伟大的事业上,可以增强这种情绪价值。如果让雷猿们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落地吃灰,那么雷猿肯定不愿意继续生产,活力也就没了。
海底城选择玻璃后,第一个需要的就是玻璃板,1平方米的面积,5厘米的厚度。李月选择这种规格是因为,玻璃立体打印机的出料口这么设计更合理。
在金属立体打印设备的基础上,稍微修改一下,就成了玻璃立体打印机。沙子从入料口倒入,然后等待溶解,在出料口冷却定型就可以完成生产。
几十个这种设备,一天就能生产几千块玻璃板。另外一种玻璃建材就是玻璃砖。是真的砖头大小的玻璃。这种玻璃砖的作用就是砌墙,李月准备在深海砌墙。
用玻璃砖砌墙也非常容易,只要放下一块玻璃砖,然后加热表面,之后用另一块玻璃砖砌上去,如此反复就是一堵玻璃墙。同时玻璃砖也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建筑环境。
玻璃砖准备好后,还需要准备纳米机器人,用来随时在玻璃墙内打通线路或者更复杂的规划。玻璃砖,玻璃板,玻璃棍。玻璃棍的长度是1米,直径是3厘米。
玻璃棍的作用就是代替钢筋,用来给需要的地方进行加固。需要更长的玻璃棍,可以将两根玻璃棍,首尾相连。形成更长的玻璃棍。3种基础材料生产不难,难就难在运输。
李月想直接用传送门,不过水中打开传送门,海水就会顺着传送门流出来,这就非常危险。目前李月能想到的就是直接用玻璃船拉到海底去。
或者是直接在建成区的海面上直接把大包的材料丢下来。这样只需要潜水员在海底直接等着原材料慢慢落入海底。这两种方式李月更喜欢第一种。
第二种选择危险系数太高,万一有个暗流,玻璃材料就会彻底报废和消失。能潜水的玻璃船,目前已经造好5艘,其中2艘玻璃船会不断寻找新的岛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月会亲自参加海底城的建造,她此时正在星梭号上等待雷猿们把足够的玻璃材料运到位。然后她才会离开星梭号,前往建城位置亲自指挥建造海底城。
从水面降落到海底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不间断的运送下。李月的选的建城地点是城市废墟的边缘平地区域。平地就表示有完好的地基可以用。
几天后,在平地的中间位置就堆放了各种玻璃建材。李月穿着动力装甲,无视水压的威胁,无视恶劣的环境。此时的李月正指挥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打开它配属的探照灯。
探照灯在海底照射的距离不远,好在功率足够大。此时李月面前十几米的距离内都灯火通明。她指挥雷猿,“先起一个玻璃墙。”
随着李月的命令,这些雷猿把玻璃砖直接摆放到地面,然后手掌按在玻璃砖上,等玻璃融化或者软化后再把另一块玻璃砖直接粘上去。如此反复下来,一个标准的长方型玻璃房子就搭建完成。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封顶。这需要先建造一个三角屋顶,用玻璃板搭建三角结构,在把三角结构组合成更大的三角结构。然后直接平放到屋顶。
随着屋顶彻底融合到墙上,玻璃房子就剩下最后一个步骤。玻璃房子还没有地板。铺设地板自然不能直接就铺。地面凹凸不平,玻璃又没有金属的韧性,
铺设地板前还需要平整海底,然后用玻璃砖作为支撑,在把玻璃板铺上。结合位置都是直接加热后在进行粘合。在完成一系列复杂工作后,一个玻璃房子就算是造好了。
这个玻璃房子不是居住区,而是海底城的了望塔。作为海底世界,水压才是最恐怖的。尽管三角结构很稳固,但是面对四面八方的水压还是原型结构更靠谱。
此时房子造好后,巨大的智能机器人把背上的探照灯直接放进去。再放上偏光镜,直接把集中光线变成漫射。这是为了增加探照灯的照亮范围。
地下城的第一期选址,李月准备建造一个1公里直径的小城。在模拟中,玻璃城中的房屋不能建造的太大,否则玻璃承受不住那么大的海水压力。
李月打算把房子造成10米直径和20米直径两种规模。玻璃房子都是圆顶设计,为了确保屋子内部的水被排出后,原型屋顶依然能承受来自海水的压力。
原型的玻璃房子很快就一座挨着一座的被建立起来。每9间房屋一组,中间的房间特别大就当成功能建筑。玻璃房之间也用玻璃建材进行连接。
在玻璃房子搭建好之后,李月还特别让雷猿们给玻璃屋上面在覆盖一层玻璃溶液。当溶液冷却后,就会形成一个玻璃保护层。随着并无全部联通,角落开始有水泵把水抽出来。
水泵的功率很大,顶着上方几百个大气压硬是把玻璃房子中的水全部抽了出去。李月静静的观察了十几分钟,确认玻璃房能承受住压力后,她才算彻底放心。
星巢基地内,秦明听着李月这几天的建城汇报,也是一脸的好奇,“真能顶住?”
“能,不过我需要建造几个减压舱,不然进出很麻烦,而且氧气也是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生态圈来维持生存需要。”李月说的很兴奋。
“直接搭建传送门就行,用不着建立生态圈,另外可以在地下挖掘,地上是玻璃建造的海底城,地下则可以简单加固后在进行使用。”
喜欢星空的奇异之旅请大家收藏:()星空的奇异之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