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 作品

第174章 地下小村落

第174章 地下小村落

星梭号按照计划利用曲率航行,快速远离对峙的双方舰队。由于任务比较重要,李月亲自带队,身边跟着几十名雷猿。星梭号的速度很快,综合能力超强。

这种特殊任务,没有比星梭号更适合的飞船。他们的目标是一颗普通的类地行星,由于上面的环境较好,成为秦明选择的雷猿文明的新家园。

当科技落后的时候,自己的文明延续都是困难。但科技到达一定层次后,制造一个文明就是弹指一挥般的简单。雷猿是生物基因研究的产物。

可雷猿并没有脱离生物的范畴。既然雷猿是生物,那就可以进行自然繁衍。自然繁衍就需要合适的环境,繁衍后的成长也需要时间。李月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很重。

她仔细的思考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事情。这一思考就是几天时间。星梭号已经到达目标行星的外空中。星梭号按照李月的命令很快就穿过大气层降落在一片湖泊的旁边。

行星上的江河湖海不多,此时这片湖泊的面积只有几万平方公里。星梭号直接停在地面上,湖边的泥土松软,船体把地面的岩石都压成一个深坑。

星梭号的舱门缓缓打开,李月迈步走出舱室,迎面出来一股干燥的暖风。她深吸一口气,空气有点沉,那是沙尘的气味。李月的双脚踩在松软的地面上,有些后悔选择这里降落。

“真麻烦,光想着距离水源近,方便发展,却忘了地形上带来的后续影响。”她自言自语一阵后,又重新振作起来。

在荒原与湖泊交接的地方,清晨的微光缓缓洒下,李月在动力装甲的保护下,走在荒芜的土地上。她眼神坚定地,身边,雷猿身姿格外矫健,背着大量的铁箱子一个接一个的离开飞船。

李月选择走到一处地势稍低的区域,她准备在地下建造一个简易营地。传送门是战略物资,外空随时可能出现幽魂舰队,建立在地面上不是明智选择。

李月选择一个地面较为平坦的区域,准备在这里做一个入口。她身边的雷猿1号把身后的铁箱子放在旁边,随着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各种工具。

雷猿目前都是编号,甚至没有固定编号,每次行动的时候都是随意叫他们。雷猿经过基因改造,又经过记忆灌输,不过没有交流的社会习惯,依然执行固定命令为主。

又走过来几个雷猿,其中雷猿2号把身后的铁箱子放在旁边,他打开箱子侧面的挡板,露出一排电源插槽。他背负的是一个简易能源。另外几个雷猿,陆续拿出工具。

其中一个雷猿拿出一个电动搞,接通电源后就直接开始刨地。地面松软,他很轻易就把地面的泥土全部翻开。几个雷猿拿着铁铲开始挖掘地面的泥土。

星梭号的体积有限,传送门没造好之前,他们只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工作。好在雷猿的体力出众,这点土方作业根本难不倒他们,几个人铲子抡的飞起。

很快地面就形成一个几米的深坑。李月让他们停下,仔细的查看一下深空的深度和体积,然后让雷源开始横向挖掘。她想建一个隐蔽的村子,所以不用挖太深。

十几个雷猿向远处走去,那边有一座凸起的岩石山,距离有几公里。李月准备在那边采石,作为加固建筑的材料。全部用金属固然方便,但是就地取材才能持续发展。

正午的太阳高悬,照亮大地。雷猿们活力满满地忙碌。它们将采集的石块放在宽厚的肩膀上,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向挖好的坑洞位置。岩石被铺在坑底,然后铺上泥土简单平整。

作为入口位置,需要首先休整好。雷猿门按照李月的要求开始横向挖掘。他们被要求横向挖掘一个直线通道。通道高3米,宽2米,可以很轻松的走过一名雷猿。

深空高5米,这样通道距离地面也能富于2米的距离。李月的想法明确,通道只要挖掘25米就行。然后在通道两侧,每隔5米挖一个坑洞。

每侧4个洞,每个洞宽5米,高3米,长10米,算是雷猿们临时居住的营房。雷猿身上都有动力装甲,挖掘泥土的时候他们只需要用手直接挖就行。

动力装甲提供的强劲动力很轻松就能挖出合适的空间。再空间挖掘好之后,雷猿又带下来一个1立方米的金属箱子,这才金属箱子上装满了,厚度2毫米,表面积1平方米的金属板。

雷猿拿着金属板把金属板平铺在坑洞在墙壁和棚顶。确认棚顶的位置正确后,再用钢筋先横后竖的在棚顶焊接成网络。当墙壁地面用钢筋固定好后,再次用金属板覆盖钢筋。

一个金属房间能住2名雷猿,8个房间能居住16名雷猿。房间的对面则斜着向下挖掘一个斜坡,目的是在深挖几米,那将是传送门安放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属板全部安装好后,雷猿开始从星梭号上往下搬运传送门的构件。李月准备先建造传送门,之后不论是人员或是物资都能通过传送门快速送来。

想发展一个文明,凭借几十名雷猿和一些基础工具可不行。如果非要白手起家也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如果真慢慢发展,等形成文明的时候,战斗早就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

传送门的搭建需要一段时间,李月安排十几名雷猿继续传送门的搭建工作,自己则来到星梭号上指挥雷猿搬运物资。在物资全部搬运完之后,星梭号再次起飞。

在李月的指挥下,星梭号飞入湖中,让湖水把它彻底掩藏起来。星梭号的登陆位置是背对着幽魂舰队。秦明想要默默发展一个文明,自然需要足够的发展时间。

地面上,大量的物资堆积在一边。雷猿们都快速的在地下挖掘,围绕传送门,几个上千立方米的巨大仓库很快就被挖出来。然后物资都被送入仓库中。

至此太阳下山前,一个简易营地就在地下快速搭建完成。传送门还需要一段时间。雷猿们在地下不断的挖掘,扩大活动空间和能使用的空间。

李月体内有纳米机器人,几天几夜都不会劳累。这时候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工作。转眼天色暗下来。忽然,天空开始凝聚乌云,然后稀稀拉拉的开始下雨。

李月正在指挥挖掘泥土扩大地下空间的时候,忽然头上有水滴滴落。她抬头,发现棚顶的金属板缝隙中开始渗水。她轻拍额头,“到是把防水忘了,好在雨水酸碱性正常。”

屋顶的防水处理是个关键环节。李月直接来到地面,仔细查看地面的情况,然后让几个雷猿来到地面,先是确认地下空间的中心位置,然后将泥土堆放在中间。

之后让泥土由高到低的均匀堆放。接下来用金属板搭建一个斜坡。在铁板铺好后,对金属板完成焊接。确认金属板没有缝隙后,上面在盖上一层厚实的泥土。

斜坡边缘有一个金属排水渠,最后所有的雨水都会进入排水渠然后被引入湖泊中。靠近湖的边缘位置,挖掘依然继续。只不过步骤是反向的。

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子在湖底被搭建起来,然后不断的将玻璃房子持续搭建的湖底边缘。之后在继续向岸边的地下挖掘。这样可以避免湖水倒灌入挖好的空间。

玻璃房子的建造材料全身现烧制的玻璃,烧制玻璃在技术落后的时候比较麻烦,对于星巢的科技来说无比轻松。那是一个正方形的箱子,箱子底下是一个1米宽2厘米厚的凹槽。

这是出料槽,上面是一个巨大的漏斗,两者之间是一个加热装置。筛过的泥沙被倒入料槽后,经过加热和底部的冷却,一个玻璃板从出料口被逐渐送出来。

有了现成的玻璃砖,在拼接起来后,加热玻璃边缘然后合并就能成为牢固的玻璃房子。目前使用的所有技术都是为了能最快的完成建造,李月的第一目的是用最快速度建造一个村落。

她有计划,却没有实际执行过。村落和基地不一样。村落的主要目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用。基地往往对应某种目的。李月不需要基地,而是如何更快的建造村落。

文明都是从聚落开始的,想要形成村落就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居住设施,而且需要有一定数量,居住设随就是相对集中且具备居住功能的建筑。

喜欢星空的奇异之旅请大家收藏:()星空的奇异之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