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蒸汽机
墨二十五和公输勤同时发出疑问。
甚至就连站在朱权身后的蒋瓛都忍不住微微蹙了蹙眉头,似乎想不明白朱权为什么要让两人研究这样一个水壶?
大明如今的铸造技术,野战炮都能做出来,难道铸造一个大水壶还有困难吗?
朱权将他们的表现尽收眼底,却是没有丝毫被人质疑权威的生气模样。
反而是轻笑着点头道;“没错,这就是水壶,放大版的水壶。”
说完,这才看着公输勤和墨二十五,问道:“你们见过水壶之中水烧开的模样吗?”
“自然是见过的。”二人再次点头,可脸上的疑惑仍旧是没有丝毫减少。
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们目前还处在利用自然力量的阶段,根本就没有想过力其实是可以自主生产的。
也就让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朱权会说一个“水壶”会是能够改天换地的神器了。
朱权依旧不喜不悲,只是继续问;“那你们可见过水壶之中的水沸腾之后会产生出什么效果?”
“效果?”公输勤皱眉回忆着。
墨二十五也是紧紧蹙着眉。
但就在两人还在思考的时候,马三宝却是拍掌笑道;“陛下,您想说的是水沸腾之后,壶嘴喷出来的气体吧?”
“哈哈哈!”朱权闻言大笑,回头看着马三宝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回陛下!奴婢刚跟随陛下的时候经常替陛下沏茶,每次水开的时候壶嘴都会喷出热气,好几次还被烫过,自然是记忆犹新。”马三宝解释道。
朱权笑道:“回去之后去内帑领一千两银子,就当是朕给你的医药费了。”
笑完,再次严肃下来。
“你们应该是见过水在水壶之中沸腾的模样,当沸腾之后的水通过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去感受过呢?”
“壶嘴的水蒸气不仅温度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冲击力…”
“那么如果说咱们将水壶放大,沸腾的水蒸气通过更小的口喷出来的时候力道是不是会更大?”
“陛下是想利用水蒸气的力量?”墨二十五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如果按照陛下的说法,水蒸气产生出更大的力,那么的确是可以代替水力或者畜力。”
朱权欣慰地笑了笑,道:“没错!若是你们能研究出能生产足够动力的蒸汽机,那么大明就可以不再依赖畜力和水力来加工生产,从而真正摆脱自然因素影响。
你们说这算不算是神器?”
几人听到朱权的形容,顿时忍不住陷入了幻想之中。
许久之后。
公输勤突然击掌道:“太好了,如果真能研究出蒸汽机,那么咱们大明的生产力绝对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哈哈哈~”朱权笑道:“那就要看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研究出蒸汽机了。”
“请陛下放心,公输勤一定竭尽全力以最快速度将蒸汽机做出来。”公输勤立马躬身。
墨二十五也跟着道:“请陛下放心。”
“好!那朕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朱权丢下这句话之后,便带着马三宝转身离开了机械局。
等到朱权走后,公输勤和墨二十五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胜负欲。
“比比?”
“比就比,咱们就看谁能够最快做出蒸汽机来。”
“好!到时候咱们再请陛下来判胜负。”
“一言为定。”
“谁反悔谁是小狗。”
公输勤和墨二十五两人就这样达成了协议,兴冲冲地带着自己人就投入到了蒸汽机的研究之中去了。
要说其实他们研究还真没多少困难。
主要是朱权已经将大致的图纸和理论都告诉了他们,接下来就只需要按部就班研究,顺手解决一些朱权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行。
当然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密封,这也是蒸汽机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而且也是影响气体力量最重要的因素。
可偏偏大明并没有橡胶这种能够高效密封的东西,所以怎么解决还得看两家传承千年的智慧。
朱权自然不知道两人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当然就算是知道也不会说什么,这本来就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离开机械局之后,朱权并没有返回皇宫,而是吩咐蒋瓛往城外的皇庄而去。
红薯第二茬已经在皇庄种了下去,他这个做皇帝的还是得去瞧瞧。
如果说蒸汽机是革命性的动力,那么红薯就是支撑大明能够完成革命真正的底气。
刚到皇庄,朱权就看到龙撵外入眼全都是玻璃大棚。
透过玻璃,隐隐约约能看到大棚之中已经是大片大片的绿色,一笼笼土地上插满了红薯藤。
期间还有不少百姓正在忙碌的,或是施肥、或是正在给土地除草,一派忙碌的景象。
或许是因为朱权乘坐的龙撵缘故,刚进入皇庄立马就有人迎了上来。
“微臣苏恬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苏恬,司法院巡捕司司长。
“苏爱卿怎会在此?”朱权好奇问道。
巡捕司的职责类似于后世的警察局,按道理来说苏恬这个司长应该坐镇衙门指挥调度才对。
可他却是出现在皇庄,这不禁让朱权怀疑是不是皇庄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苏恬赶忙回道:“回陛下,微臣是受宋指挥使调遣,前来配合锦衣卫防备有人对圣物意图不轨的。”
听到解释,朱权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心中暗道宋忠办事果然周全。
“既然如此苏爱卿便平身吧!带朕在皇庄之中转一转。”
“是,陛下!”苏恬起身,等到朱权下了龙撵后,问道:“陛下,可要通知王大人?”
他口中的王大人自然就是被朱权任命为农业部长的王稷。
自从红薯开始二次培育,王稷便再也没有上过朝,而是直接将皇庄当成了家,几乎每天都住在皇庄。
朱权摆摆手,笑道:“不用,你就带朕转转走走就好。”
苏恬躬身;“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