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青 作品

第338章 这小子长大后真的会有出息吗

夏日天长,俩儿媳都还在地里忙活,梁青娥洗洗手,准备开始做饭。

饭快做好时,林飞鹰带着林耀也回来了,俩人热的满头满脸都是汗,前襟后背都是洇湿的汗渍。

林飞鹰取下肩膀上的褡裢,就着大毛妮打的水洗一把脸,笑着冲灶房扬声道:“和土窑上的老师傅谈妥了,娘要的陶盆尺寸,连盆带盖一共三十个大钱一套,五套便宜了十文钱,七天后就能去取了。”

“他们烧出别的陶器我也看了,陶盆陶罐这些瓷实的很,只要不磕着碰着,传个几辈人不成问题。”

梁青娥应一声,又问付了多少定金。

待听说付了五十个铜子的定金后,便让他把账目记好。

林飞鹰见大哥在舂麦子,不禁也手痒起来。

待兄弟俩把麦子舂完,饭也做好了。

家里新添了个大石臼,所有人回来看到后,不禁都上来看看摸摸,再问问价格。

“石匠说一个石臼原本卖三十五个铜子,又说咱们是前后村,都是熟人,给算便宜些,这个石臼三十个铜子买下的。”

三十个铜子不算贵,石头虽不是啥稀罕东西,但

这么大的石头从山上运下来,委实也费事的紧。

更别提还要费劲凿挖凹陷的臼洞,这活计并不轻省,挣的就是个辛苦钱。

可显然有人不这样想,秦兰花撇了撇嘴,嘴里就是一哼:“这石头后山上哪哪都是,这黑心的竟要三十文,他咋不去抢钱呐。”

其实,她更想说的是,不过就是个破石头,哪里值三十个铜子,这么贵,该不会这大伯哥中饱私囊报假账了吧。

但她要是敢这么质疑大伯哥,不说这老婆子不愿意,只怕男人也要和自己急。

梁青娥瞪她一眼:“你要是嫌贵,老婆子给你三十个铜子,你去后山挪个石头下来,咱们自己打一个石臼,这钱都给你赚了,咋样。”

秦兰花:“……”

她就说这老婆子心偏到咯吱窝里了,她不过抱怨两句石匠,这老婆子听着都吃心,非得怼她一顿。

晚饭做的颇丰盛,一灶筐大白馒头,再来一锅稀饭,就馒头的菜更是有两道,一海碗清炒豆角,还有一海碗黄瓜炒鸡蛋。

馒头咬下去,满口都是麦香,头茬豆角清甜爽口,不管是焯水凉拌,还是加水清炒,味道都很不错。

黄瓜炒鸡蛋更是一绝,黄瓜脆嫩鲜甜,鸡蛋是满满的浓郁蛋香。

因这道菜算是桌上唯一的荤菜,为免筷子在海碗里打架,梁青娥拿起大木勺,一人半勺分了下去。

分到最后还剩一勺,梁青娥直接给了最小的乐宝和六壮。

最后,连装菜的大海碗都让四壮要了去。

他把馒头揪成小块,把整个海碗擦的那是干干净净。

秦兰花看着儿子吃的腮帮子鼓鼓,一时看着四壮的目光,带上了审视。

就这八百辈子没吃过好东西的磕碜样,这小子长大后真的会有出息吗。

鸡蛋很香,所有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二毛妮咽下一口鸡蛋,冲陈秋莲得意道:“娘,今儿炒黄瓜用的鸡蛋,都是我和大姐养的那些母鸡下的蛋,今儿下晌,我们一共捡了八个鸡蛋。”

还好她们蛋窝放的及时,把母鸡们搁墙边下的蛋都捡走了。

这头茬蛋蛋壳薄的很,大白鹅走路从来仰着头,要是踩碎了,简直能让人心疼死。

啥,闺女养的母鸡下蛋了。

不止陈秋莲满脸喜色,就连林老虎和林飞鹰也很高兴。

林飞鹰还笑着夸一句:“怪不得今儿这炒鸡蛋吃

着格外鲜甜,原来是鸡下的头茬蛋啊。”

林老虎也跟着道:“鸡蛋好,咱娘的手艺也好,黄瓜和豆角也比往年吃着甜脆鲜嫩些。”

梁青娥笑着附和一句,却是把眼睛看向正大快朵颐的乐宝。

乐宝今年长大了些,常常拎着小木桶给菜地浇水,她的乖宝贝可是有大来历的,经她手种出来的菜,可不鲜甜水灵的紧。

热闹一餐饭吃完,梁青娥就又忙活起来。

方才舂的麦子要淘洗干净,赶紧上锅蒸熟,好尽快晾凉着手发酵。

大毛妮手脚利索刷洗好锅灶,帮着阿奶把麦粒铺摊在箅子上。

小姑娘顾不得热,跟着就坐在灶膛前引火添柴。

锅灶才烧起来,林耀拎着泔水桶就走了进来。

灶膛里火光煌煌,灶膛前,大毛妮一张脸被烤的通红一片,大滴大滴的汗水顺着面颊,滴落下来。

林耀忙把她手里的火棍拿走,“二姐说趁天黑前再扯一篮子草倒鸡圈里,你快些和她去扯草吧。”

“呀,我竟忘了这事。”大毛妮一拍额头,临出门还不忘叮嘱,“你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烧小半刻钟就差不多了。”

林耀应了声好,笑着坐在灶膛前,握着尚有余温的火棍,一把把添起柴来。

屋檐下,梁青娥摇着一把扇子正在纳凉,瞅着孩子们忙忙碌碌搬板凳,拿沙盘,心里只觉惬意舒缓。

橘子树下,五壮就着最后一抹天光,正在凝神练字。

梁青娥看见茂盛橘叶,猛的就想起一事,忙起身往房里走去。

好一会儿后,院子里都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她才提着个竹篮子走出来。

扬声喊来林老虎,把篮子递给他。

“你阿爷阿奶年纪大了,别受不住暑热,这是我昨儿配制的开胃茶汤,你往老宅去一趟,交给你伯娘。”

“哎,晓得了娘。”

林老虎拿着篮子,飞快就走了。

明亮火把下,二壮站在灶房前,手中举着一张写着几个大字的纸,正认真讲着每个字的意思,并朗诵和这个字相关的摘句诗词。

孩子们坐成一排,膝上放着沙盘,认真听记小夫子讲述的内容。

梁青娥把凳子挪的更近些,再次坐下来,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认真听二壮讲解。

这几年,托了小孙女的福,她的眼睛清晰许多。

这么远的距离,她都能清楚看见二壮手里白纸黑字的笔画。

“阿奶,那些书我都抄完了,你得空还给易秀才吧。”

正认真听课记诵呢,就听旁边响起一道略有些沙哑的声音。

梁青娥偏头一看,就见大壮手捧着一摞书,少年面上满是轻松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