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是姚家,姚家要讨咱们大毛妮作媳妇呐。
还不忘介绍这些木匠工具的来历。
据小贩说,这些工具,是他那死去的爹留下的,无奈家里人都不会木匠活,放家里吧,又碍事,这才想着把东西带到镇上,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大娘,您老不忌讳的话,我给您多便宜点儿,咱们原也不指望这个赚银钱。”
“到我这把年纪,还有啥可忌讳的,说吧,最低多少银钱。”
小贩咬咬牙,伸出五根手指头。
“四十文。”
小贩点点头。
四十文还真不贵,几乎算是半卖半送了。
梁青娥点了点,就见这堆工具里面不止有锯子、刨子、凿子、墨斗、锉刀、竟还有一把木尺,和一卷标注着尺寸的麻绳。
梁青娥看的十分满意,虽还缺几样工具,但只是学木匠活的话,短时间也够用了。
“阿耀,你帮阿奶瞅瞅,这些工具还能用吗。”
林耀虽不知阿奶作甚买木匠工具,但听到阿奶喊他检查工具,他便赶忙把背篓卸下,走到摊子前,仔细检查起来。
一番检查后,他肯定道:“都是好的,还能用。”
听到都是好的,梁青娥就放了心。
她看着林耀,认真道:“阿耀,你还想学木匠活吗。”
见林耀面上浮起惊惶,梁青娥忙补充道:“咱不去木材铺当学徒,就买套工具,你闲时,自个慢慢琢磨。”
听到不用去木材铺,林耀的面色才松起来。
“阿奶,我愿意。”
他喜欢木匠活,或者说,他喜欢那种有一技之长的感觉。
若他真能琢磨出个名堂,将来也有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能少拖累阿奶些。
梁青娥闻言,没再多说,交代他把工具放进背篓,便痛快付银钱。
小贩喜笑颜开接过铜板,心里也大松一口气。
他爹死了,遗物还在家里,家里婆娘总觉得晦气膈应。
要不是这些工具都是真金白银置办的,只怕早被婆娘塞灶洞里烧火了。
一路上,林耀都很高兴,他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先做个啥东西练手了。
一众人兴高采烈回到家,梁青娥一推开院门,陈秋莲便满脸喜色迎了上来。
她很少看见大儿媳有情绪如此外露的时候。
家里这是发生啥好事了。
她又瞅一眼坐在屋檐下择韭菜的秦兰花,就见这婆娘一脸别扭,瞧着倒是不大欢喜。
既这婆娘不太欢喜,大概这事儿,只和大房有关。
梁青娥从林耀背上接下背篓,把糯米交给陈秋莲,并嘱咐她端午时提早泡上,到时好包粽子吃。
至于挂面和各色点心,她则放进了自个屋里,只等明后两天,把节礼送去各家就完事了。
最后,她把背篓又给林耀,温和道:“里面的工具放你屋里,用时也方便些。”
“哎,谢谢阿奶。”
林耀抱着背篓,喜滋滋就往房里去。
“等等。”听到背篓里还有东西,且独独是给林耀的,秦兰花顿时不淡定了。
她手里的菜都来不及放下,三步并作两步跨到林耀跟前,探头一看,就见里面横七竖八放着各种木匠工具。
“娘,这些工具值不少钱吧,你买给一个外人干啥。”
梁青娥的脸色瞬间沉下来:“阿耀如今姓林,要是再让我听见你说这种破坏家庭和睦的话,我立马把你们三房分出去。”
见林耀要说话,梁青娥给他使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出声。
于是,林耀就站那里,看着秦兰花脸色忽青忽红,变幻不定、恼羞成怒。
气氛僵持之际,乐宝和四壮从屋里搬出两个小板凳,噔噔噔跑了过来。
“阿耀哥哥,这两个板凳腿有点活动了,你能修好吗。”
乐宝说完,四壮一屁股就坐了上去,随着他身子故意晃动,就见板凳腿也跟着晃来晃去,还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阿耀哥,就像这样晃,你能修好吗。”
林耀拿过板凳,大致查看一下,就找出其中晃动的两个板凳腿。
“这个好修,一边打进一个楔子就行。”
说完,他就去柴房找了一根两指粗的木材,然后拿柴刀把木柴劈开,又把劈开的木片截成一寸长的楔子。
最后把楔子夯进板凳腿的活动处。
“来,再试试看还会不会动了。”
四壮立马坐上去,身子左右晃晃,板凳却稳稳的,纹丝不动。
“哇,阿耀哥哥,你好厉害。”
四壮夸完,乐宝几个小的也跟着夸。
一时间,小院里全是阿耀哥好厉害的声音。
林耀被夸,很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是修个活动的板凳腿,哪怕从没学过木匠活,修起来也一点都不费事,根本不值当这般夸赞。
看着眼前这一幕,秦兰花心口顿觉堵得慌。
但今儿轮到她做饭,就是想回屋生闷气都不行,想到这,秦兰花更气了。
本着事已至此,只能多占便宜的原则。
她颐指气使道:“既然你有了这么些工具,可不能浪费了,得空给三壮做张书桌出来。”
回来的路上,林耀就琢磨着给大壮二壮三壮做张书桌,这会儿听秦兰花也说起做书桌,他仿佛没看见秦兰花的黑脸,笑着应了下来。
梁青娥听见,眉头就是一皱:“家里哪有合适的木头,你这婆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秦兰花嘟囔道:“他自己逞强答应的,又不是我拿刀架他脖子上逼他的。”
林耀赶忙道:“阿奶,不麻烦的,之前家里给我架的那张床,那板子就能用,我在打几根腿,差不多就成了。”
梁青娥见他心里有成算,也不再多说。
陈秋莲在一旁等的火急火燎,见婆婆抬脚往屋里走,她赶忙也忙跟了上去。
不知想到啥,她还不忘吆喝大毛妮和二毛妮:“这离吃饭还有些时候,你俩去竹林里捡些笋壳回来,留着端午包粽子。”
大毛妮二毛妮应一声,拿起竹篮,就出门了。
“老大家的,瞧你这么开心,难不成有喜了。”
看着笑眯眯跟着自己回房的大儿媳,梁青娥好奇问道,眼睛还顺便往陈秋莲腹部扫了一眼。
陈秋莲脸色顿时一红:“娘说啥呢,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有的哪门子喜。”
她忙挨着婆婆坐下,声音里是藏不住的兴奋:“是姚家,姚家老太太托大伯娘给家里递话,说咱们大毛妮秀外慧中、想讨咱们大毛妮做孙媳妇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