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孤 作品
第197章 朱家家事
老朱家新一代增添新的血液,这对于朱元璋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年少时候亲眼目睹了家人一个个的饿死离去,这让朱元璋悲痛欲绝,同时也更加的重视家人。
后来长子朱标生下来时,他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也就是现在的京师,得报后的他欣喜若狂,高兴地在途经的一座山上刻石写道:“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现如今,朱标的子嗣都诞生了,这让他如何不开心?
可是……
开心之余,朱元璋内心深处更是藏着挥之不去的隐忧。
他看过《明史》,当然知道,洪武十五年,年仅八岁的皇长孙薨逝,而在那一年,他的妹子也离他而去,这一年,可以说是他的至暗一年。
白发人送黑发人,然后再送身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枕边人,这是何等的痛苦?
朱元璋不敢想象。
所以,无论如何,他决不允许这样的历史重演。
“重八?重八?”
马皇后喊了两声,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哦,怎么了?”
“尿你身上了!”
朱元璋抱着刚满月的皇孙,原本看着可爱的皇孙越看越满意,满脸的笑意,可是看着看着竟是一阵出神,笑容也渐渐没有了,连小皇孙尿在他的龙袍上都不知道。
这让周围的人都有些发懵,皇上这是怎么了?皇孙满月这么高兴的日子,竟是有些失态!
直到马皇后提醒,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好小子!”朱元璋重新露出笑容,道:“这么小就知道占地盘了!”
“乱说!”
马皇后嗔了他一眼,随后将皇孙接过来,递到太子妃的手上。
太子妃常氏连忙上前将皇孙接过去,但还是微微有些懵,皇上这是怎么了?
而马皇后当然知道,朱元璋这是担忧他大孙的未来。
事实上,马皇后比他还要担忧。
其实不仅仅是大孙,还有太子妃常氏也是。
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她的母亲同样当朝大将蓝玉的姐姐,她与太子同年,从小就与太子定了婚约,长大与太子成婚后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现在更是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这般看来,常氏实在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命运从来都是捉摸不透的。
常氏的父亲开平王常遇春英年早逝,年仅四十,而她的长子也就是现在还在襁褓中的朱雄英更是没能长大成人,而她的丈夫当朝太子朱标最后同样是英年早逝的下场。
常氏其实比他们走得都还早,洪武十一年,在生下三子朱允熥后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
所以,马皇后不仅要救她的大孙,她还要救她的儿媳。
“父皇,您给孩子赐个名字吧。”常氏抱着皇长孙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好……就叫朱雄英吧,未来咱大孙,一定雄姿英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朱元璋没有犹豫的回道。
“朱雄英……好名字啊!”
常氏十分喜悦,轻轻摇晃着皇长孙,微笑着:“儿子,以后你就叫朱雄英了,一定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像你皇爷爷说的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一旁的朱元璋马皇后朱标三人也都似乎露出了笑容,但笑容中却多了一抹复杂……
……
“重八,你也不用太担心,朱先生给的那本《赤脚医生手册》,宫里面的太医已经在学习了。”
回到坤宁宫的路上,马皇后一边走一边对身旁的朱元璋说道。
“嗯。”
朱元璋点头。
“自从上次萧九贤用这本医书上的知识解救了一场天花大灾以后,原本对这本医书的争议之声戛然而止,大家都尝试着去学习去接受,然后,经过一次次的事实论证,都证明这本医书是对的是有用的,现在,大家都对这本医书都推崇不已,”
“对了,还有老五,老五现在也在学,而且学得很好……”马皇后慢条斯理的给朱元璋讲述着。
“什么?老五他也在学?”朱元璋听到这里眉头不由得一皱,下意识的打断了马皇后的话。
马皇后也不恼,反倒是笑了。
“你是不是觉得老五学医不务正业?你让他习文练武,他却跑去学医?我跟你说,未来老五不仅成为了医生,救济天下,还自己编撰医书,他的医书可是一直传承到后世的著作,在朱先生的书店都还能看到。”
听到这里,朱元璋张大了嘴巴。
很显然,他在看《明史》的时候,重心全都放在了太子以及后续各位帝王的身上了,并没有太在意其他人,而且明史上在这方面也没有过多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
马皇后将老五朱橚的未来,跟朱元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下。
朱元璋直接目瞪口呆。
原来老五竟是医学方面的天才!
他们老朱家还真是一个个不爱主业,偏爱副业,而且副业干得比主业好。
老五朱橚也很聪明,这他是知道的。
而且朱橚是他和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小儿子一般是最受宠爱的,他甚至把自己的旧号“吴王”都赐给了朱橚,实在是对他寄托有深切的期望。
朱橚也是跟在他们二人身边最久的,因为朱橚年龄尚小,“吴王”仅是一个封号,仍留在宫中接受教育。为了让朱橚接受锻炼,增长才干,以便早一天担当起保护京师的任务,朱元璋有意让朱橚较多的接受了军事训练。
没想到这小子,真正感兴趣的,也是真正有天赋的,不是行军,而是行医。
事实上,不仅仅是老五朱橚,老四朱棣也是一样。
朱棣和朱橚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因为朱元璋认为他的几个儿子“宜习劳”,于是命令朱棣与朱橚等几兄弟经常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就类似于行军。
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现在看来,真正对军事感兴趣的是老四,只不过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按原来的历史轨迹走了。
老五已经有了他新的方向,可是老四……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停住了脚步。
马皇后一怔:“怎么了?”
朱元璋回道:“你先回去,咱去找一下老四!”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年少时候亲眼目睹了家人一个个的饿死离去,这让朱元璋悲痛欲绝,同时也更加的重视家人。
后来长子朱标生下来时,他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也就是现在的京师,得报后的他欣喜若狂,高兴地在途经的一座山上刻石写道:“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现如今,朱标的子嗣都诞生了,这让他如何不开心?
可是……
开心之余,朱元璋内心深处更是藏着挥之不去的隐忧。
他看过《明史》,当然知道,洪武十五年,年仅八岁的皇长孙薨逝,而在那一年,他的妹子也离他而去,这一年,可以说是他的至暗一年。
白发人送黑发人,然后再送身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枕边人,这是何等的痛苦?
朱元璋不敢想象。
所以,无论如何,他决不允许这样的历史重演。
“重八?重八?”
马皇后喊了两声,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哦,怎么了?”
“尿你身上了!”
朱元璋抱着刚满月的皇孙,原本看着可爱的皇孙越看越满意,满脸的笑意,可是看着看着竟是一阵出神,笑容也渐渐没有了,连小皇孙尿在他的龙袍上都不知道。
这让周围的人都有些发懵,皇上这是怎么了?皇孙满月这么高兴的日子,竟是有些失态!
直到马皇后提醒,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好小子!”朱元璋重新露出笑容,道:“这么小就知道占地盘了!”
“乱说!”
马皇后嗔了他一眼,随后将皇孙接过来,递到太子妃的手上。
太子妃常氏连忙上前将皇孙接过去,但还是微微有些懵,皇上这是怎么了?
而马皇后当然知道,朱元璋这是担忧他大孙的未来。
事实上,马皇后比他还要担忧。
其实不仅仅是大孙,还有太子妃常氏也是。
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她的母亲同样当朝大将蓝玉的姐姐,她与太子同年,从小就与太子定了婚约,长大与太子成婚后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现在更是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这般看来,常氏实在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命运从来都是捉摸不透的。
常氏的父亲开平王常遇春英年早逝,年仅四十,而她的长子也就是现在还在襁褓中的朱雄英更是没能长大成人,而她的丈夫当朝太子朱标最后同样是英年早逝的下场。
常氏其实比他们走得都还早,洪武十一年,在生下三子朱允熥后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
所以,马皇后不仅要救她的大孙,她还要救她的儿媳。
“父皇,您给孩子赐个名字吧。”常氏抱着皇长孙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好……就叫朱雄英吧,未来咱大孙,一定雄姿英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朱元璋没有犹豫的回道。
“朱雄英……好名字啊!”
常氏十分喜悦,轻轻摇晃着皇长孙,微笑着:“儿子,以后你就叫朱雄英了,一定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像你皇爷爷说的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一旁的朱元璋马皇后朱标三人也都似乎露出了笑容,但笑容中却多了一抹复杂……
……
“重八,你也不用太担心,朱先生给的那本《赤脚医生手册》,宫里面的太医已经在学习了。”
回到坤宁宫的路上,马皇后一边走一边对身旁的朱元璋说道。
“嗯。”
朱元璋点头。
“自从上次萧九贤用这本医书上的知识解救了一场天花大灾以后,原本对这本医书的争议之声戛然而止,大家都尝试着去学习去接受,然后,经过一次次的事实论证,都证明这本医书是对的是有用的,现在,大家都对这本医书都推崇不已,”
“对了,还有老五,老五现在也在学,而且学得很好……”马皇后慢条斯理的给朱元璋讲述着。
“什么?老五他也在学?”朱元璋听到这里眉头不由得一皱,下意识的打断了马皇后的话。
马皇后也不恼,反倒是笑了。
“你是不是觉得老五学医不务正业?你让他习文练武,他却跑去学医?我跟你说,未来老五不仅成为了医生,救济天下,还自己编撰医书,他的医书可是一直传承到后世的著作,在朱先生的书店都还能看到。”
听到这里,朱元璋张大了嘴巴。
很显然,他在看《明史》的时候,重心全都放在了太子以及后续各位帝王的身上了,并没有太在意其他人,而且明史上在这方面也没有过多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
马皇后将老五朱橚的未来,跟朱元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下。
朱元璋直接目瞪口呆。
原来老五竟是医学方面的天才!
他们老朱家还真是一个个不爱主业,偏爱副业,而且副业干得比主业好。
老五朱橚也很聪明,这他是知道的。
而且朱橚是他和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小儿子一般是最受宠爱的,他甚至把自己的旧号“吴王”都赐给了朱橚,实在是对他寄托有深切的期望。
朱橚也是跟在他们二人身边最久的,因为朱橚年龄尚小,“吴王”仅是一个封号,仍留在宫中接受教育。为了让朱橚接受锻炼,增长才干,以便早一天担当起保护京师的任务,朱元璋有意让朱橚较多的接受了军事训练。
没想到这小子,真正感兴趣的,也是真正有天赋的,不是行军,而是行医。
事实上,不仅仅是老五朱橚,老四朱棣也是一样。
朱棣和朱橚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因为朱元璋认为他的几个儿子“宜习劳”,于是命令朱棣与朱橚等几兄弟经常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就类似于行军。
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现在看来,真正对军事感兴趣的是老四,只不过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按原来的历史轨迹走了。
老五已经有了他新的方向,可是老四……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停住了脚步。
马皇后一怔:“怎么了?”
朱元璋回道:“你先回去,咱去找一下老四!”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