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深夜来电

这“吱吱”的声音细若蚊蝇,徐楹从中听到了绝望。

她浑身一颤,赶紧顺着声音来源寻找发出“吱吱”声,

徐楹循声而去,发现在渠壁一处裂缝旁,一团灰褐色的大毛球正在剧烈抽搐,两只竖耳朵晃的像风中蒲公英。

她认出来这是一只成年沙漠棉尾兔,它身体是灰褐色的,但尾巴又是一团白色的毛球,像柔软的棉花,所以被称为棉尾兔。

成年沙漠棉尾兔体型普遍比常见的家兔小一圈,而这只兔兔此时却因腹部异常鼓胀而显得格外臃肿。

它的口鼻周围沾满白色粉末,后腿的毛发被某种黏液黏在一起,看起来脏兮兮的,非常可怜。

“硝酸盐中毒。“

徐楹综合化肥污染情况和多年诊断经验立刻给出判断。

她迅速放下背包,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

同时向系统兑换了精通兔语。

棉尾兔看到她靠近,本能地想要逃跑,却只能无力地蹬了几下后腿。

徐楹注意到它的右前爪有啃咬痕迹,指甲缝里嵌着同样的白色颗粒——这可怜的小家伙试图清理身上的化学物质,却让情况变得更糟。

“别怕,我是来帮你的,给小动物看病的医生。”

她轻声说,同时用毛巾轻柔地包裹住棉尾兔的身体。

航空箱里的馒头蛙此时也“呱呱”叫,传递出友好的信号。

大兔砸,这是兽医,治病可厉害了,你相信她,呱!

她还能听懂你说话,你有啥不舒服和她说,她会帮你的,呱!

棉尾兔虽然听不太懂呱呱语,但是能感受到馒头蛙向它发出的安全信号,在食物链里馒头蛙对于兔兔来说是低于它的生物,连比它弱的生物现在都很安全,那自己也会安全的。

棉尾兔蜷缩着身子。

喝水痛

“喝水生病了对吗?”

徐楹的指尖微微发抖。

她小心地将棉尾兔放在平坦处,开始拿着医用小手电系统检查。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这是神经中毒的征兆;

腹部触诊如鼓,肠胃严重胀气;

听诊器下肠鸣音几乎消失,说明肠道已经麻痹。

“坚持住,兔兔!“徐楹语气温柔和缓,动作却异常利落。

她骆驼刺纤维制成的软刷清理棉尾兔体表的化肥残留,避免继续舔舐中毒,随后从急救包中取出预先调配的ors口服补液盐,用滴管一点点喂入。

棉尾兔挣扎了一下,随即在她的安抚下安静下来。

徐楹知道它现在能听懂自己的话:“这是葡萄糖和电解质,能帮你对抗脱水。“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活性炭悬浊液。

她精确称量出08克活性炭粉末,与生理盐水混合成糊状。“可能会有点苦,但这是最好的解毒剂。“

她轻声解释着,小心掰开棉尾兔的嘴,将药液缓缓灌入。

就在这时,一阵刺鼻的气味飘来。

徐楹抬头,看见灌溉渠上游漂来一片诡异的蓝色泡沫。她迅速取出ph试纸浸入水中,试纸立刻变成了深蓝色——酸碱度至少在9以上,强碱性。

“村里水渠的水已经被污染得很严重了“

徐楹咬着嘴唇,这片土地万万不能再被化肥荼毒了,所有施肥的行为都必须被叫停。

但是想到今天白天村民们的迷信和固执,徐楹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棉尾兔在她手中剧烈颤抖起来,前爪无意识地刨着地面。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固执地指向西北方向。

徐楹从包里拿出望远镜,顺着那个方向望去,隐约可见几公里外有辆卡车的影子。

“那里有什么?“徐楹轻声问。

棉尾兔的意识断断续续地传来:好多袋子,水边

徐楹正想追问,棉尾兔突然全身僵硬,进入装死状态。

几乎同时,她听见背后传来沉重有力的脚步声。

“这位兽医同志,这么晚了还在工作啊?“

徐楹回头,看见三个男人站在渠岸上。

是吴大师和其他两个村民。

吴大师眯起剩下的那只眼睛,目光落在徐楹手中的棉尾兔上:“那棉尾兔是土地神的信使,你碰了会招灾的!“

徐楹注意到吴大师的鞋底沾着蓝色颗粒,与渠水中漂浮的物质一模一样。她不动声色地将棉尾兔护在怀中:“我只是在做绿洲神态环境考察。”

“倒是你们,往灌溉渠里倒了什么?“

“种地增产就得追肥!“一个褐色衣裳的村民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徐楹注意到他手背上有新鲜的化学灼伤疤痕,“你这不懂种地的年轻人懂啥呀?”

“去年用了丰收宝,我家麦子多收了三成!“

“那今年呢?“徐楹平静地反问,“土地是不是越来越硬?浇水后反而更旱了?“

两位村民顿了一下。

吴大师见状冷哼一声:“少在这胡说八道!”

“这兔子口吐白沫,明显是得了瘟病,一点都不吉利,影响村里的风水的。”

“你还救它,有啥好救的?牛棚里的牛你都救不了。”

吴大师这话说的意味深长。

徐楹怀中的棉尾兔抽搐得更厉害了。她不再争辩,小心地将棉尾兔抱紧,起身离开。

背后传来吴大师的冷笑:“带着你的瘟棉尾兔滚远点!“

回到借住的宋东白家老屋的杂物房,刘助理已经将这里收拾干净了。

像是怕徐楹拍照打小报告,杂物房虽简陋但是很整洁,徐楹对这位刘助理越来越满意了。

她为棉尾兔搭建了一个安静的康复环境。她用旧布料做了个窝,放在避光通风的角落。

活性炭似乎起了作用,棉尾兔的呼吸平稳了许多。

想起今天村民提到过好几次的“丰收宝”,徐楹眯起眼睛。

这种化肥一定有问题,得弄份样本送检。

在阴森森的老屋睡觉,再加上有心事,徐楹只是浅眠状态。

深夜,老屋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呱呱”声。

徐楹睁眼,就发现十多只馒头蛙正围着她唱交响乐。

她懵逼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大晚上的,你们搞合唱呢?”

徐站长,有情报!

一只馒头蛙出现在墙缝,它扯着嗓门吼道:

徐站长,有人悄摸往你负责诊治的旧牛棚那边去了!

你快去看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