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主动出击
白梦妃缓缓地舒了一口气,随后说道:“其实之前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取我们的性命,可他一直都没有动手。或许是因为杀了白法医之后,他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所以不敢再轻易下杀手了。”
项云天听得似懂非懂,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好吧,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当下首要的任务,我想还是先确保我们自身的安全。之前,不管他是有意放过我们,还是有着更大的阴谋,从现在开始,你们三个人千万不要离开我身边。否则,我没办法保护你们。”
这时,苗晓晓突然说道:“可是李音怎么办呢?”
苗晓晓话音刚落,白梦妃便开口说道:“目前我们也只能祈祷李音平安无事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音很可能已经遭遇不测,大家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
项云天点点头,认同道:“确实,我们现在自身都难保。所以暂时先别去管那么多了,等我们能和外界取得联系再说。”
项云天话还没说完,众人就听到二楼传来“哗哗”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刀尖划过墙壁所发出的刺耳声响。
项云天作为在场唯一的男性,立刻挺身而出,迅速将三位女性护在身后。同时,他对白梦妃吩咐道:“要是出了什么事,你带她们走,别管我。”
“走?我们能走到哪儿去?”白梦妃暗暗摇头,“还不如这样,我们就坚守在这里。要是他敢过来,我们就一起对付他。我就不信,我们四个人还打不过他一个人。”
白梦妃刚说完,苗晓晓便接着说:“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主动出击,变防守为进攻。”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四人一同上楼,去探个究竟。
于是,在项云天的带领下,四人小心翼翼地缓缓走上了楼。
刚一上楼,他们就看到走廊上有一条手臂。白梦妃瞧见手臂上有包扎的痕迹,立刻对项云天说道:“这是贺斌的手臂。看样子,他已经惨遭肢解了。”
项云天神色镇定地点了点头。
而苗晓晓和韩雪两人,早已吓得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地跟在后面。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他们陆续看到了被卸下来的胳膊、腿、眼睛、耳朵……
整个二楼布满了贺斌的尸体残块。
走到最后,项云天发现:这具尸体唯独少了一块,那就是贺斌的一只眼球。
项云天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向白梦妃。
还没等他开口,白梦妃便先说道:“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凶手很可能就是他。贺斌的尸体少了左边的眼球,这正是他一贯的作案手法。”
韩雪满心好奇,问道:“你们说的他到底是谁啊?”
“就是连环凶手案的凶手!”白梦妃神情严肃地说道,“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抓捕他,可始终没能成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明显,他已经来到了这里。”
“是那个少女连环凶杀案的凶手吧?”苗晓晓似乎了解这件事,“我听说那个凶手作案后,会将尸体肢解,并且最后只取走死者身体上的一个部位。”
“没错!”白梦妃肯定地回答。
苗晓晓又接着说道:“但据说那个凶手非常狡猾,警方一直都没能将他绳之以法。”说着,她看了看地上的残骸,不禁打了个寒颤,继续说道,“看样子,我们这回真的可能要命丧于此了。”
“不会的!”白梦妃坚定地说道。
听了苗晓晓的话,再看到眼前这恐怖的场景,韩雪早已惊慌失措。她一直压抑在心底的负面情绪,此刻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上心头。
只听她慌张地说道:“糟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我不想死!我还这么年轻,真的不想死!”
白梦妃可不像韩雪那样自乱阵脚,她走上前去,给韩雪打气:“放心,不会有事的。有我们两位法医在,只要你不离开我们,就不会有危险。”
听了白梦妃的话,韩雪暗暗点了点头。
然而,四人并不知道,此时在那幽暗的隔层里,有一只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们。那目光锐利无比,充满了阴森的气息。
那目光,分明是锁定在韩雪身上。因此,下一个可能的受害者,极有可能就是韩雪。
到了晚上,四人都毫无食欲,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干坐着实在尴尬,白梦妃便打破沉默,对韩雪说道:“你再试试能不能和外界取得联系?”
韩雪再次拿出那些通讯仪器,尝试之后发现:依旧无法连接。
她暗暗摇了摇头,对白梦妃说道:“没用的。看来我们只能等到过两天船家来了,才能离开这里。”
“还要等两天啊!”苗晓晓满脸失望地说道。
白梦妃轻轻点了点头,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项云天突然冒出一个字:“听!”
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如此突然的反应,众人都转过头看向他。紧接着,三人便和他一起,侧耳倾听。
只听见外面传来哗啦啦的声响,应该是下起了大雨。
“下雨了。”白梦妃低声说道,“看样子,我们现在更不能离开这里了。”
苗晓晓这时突然打了个哈欠,说道:“我有点困了。要是在这个时候能睡上一觉该多好啊。说真的,我有点后悔来这里旅游了。现在一想到贺斌的下场,我就算睡着了,肯定也会做噩梦。”
白梦妃立刻起身,走到苗晓晓身边坐下,将肩膀靠过去让她依靠,温柔地说道:“那就靠在我肩膀上休息会儿吧。”
“这……真的可以吗?”苗晓晓受宠若惊地看着白梦妃,“我靠在你肩膀上睡觉,那你怎么办?”
白梦妃微微一笑,说道:“我一点都不困。”她确实毫无困意,因为目前这恐怖的环境,对她来说,竟有些像她工作过的停尸房,早已见惯了生死与恐怖,内心反倒多了几分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