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节约开支
经营好幼儿园的三处出入口,时间也到了10月。
随着天蚕坛旧建筑的改建成功,教职员工们纷纷把家属迁来居住,这里俨然已经成了北海幼儿园的家属大院。
孙志伟和童佳佳也搬了过来,把教学区的房子都让给单身教职员工居住。
10月14号,学校开始复课了,实际上通知正式下发到校还要延后到25号左右。
当然了,这课也不是那么好复的,首先要通知老师和学生们。但现在学校都没几个人,根本不可能一家一家通知。
于是,各个街道就想办法找来汽车,安装上大喇叭,开始沿街宣传,循环播放复课通知。
“通知,xx小学结束停课,明天全校各年级师生到校报到。通知、通知,……”
学生到校前,老师们还要提前到校做开学准备。
这可是个大工程,前段时间大部分教室被征用了,有的当了牲口棚,还有的当了宿舍,那卫生状况可想而知。
先打扫,打扫完了,又开始宣传画,再贴上各种英雄的画像。像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各种连环画里的英雄人物全都榜上有名。
文件里还写了,以后就要废弃十二年一贯制,开始缩短为九年制,即: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等学生们都来了,各个年级的老师却都不全,学校干脆上大课,暂时不分年级不分班。
这种大课的内容就全国各异了,比较有特色的还是东北那疙瘩,第一课就是《准备打仗》
第二课就复杂点了,学习喊“缴枪不杀!”
“葡萄尤儿汉兹安的,给无蜜油儿刚阿的外思挨为噢克尤(英语:放下武器,交枪不杀)!”
“哈罗,东特安克特(英语:喂,别动)里佛特汉兹(英语:举起手来)!”
“苏呢儿的儿够聪俄儿阻鸡啊呢面句该打(朝鲜语:放下武器,交枪不杀)!”
“尼洪喏,海一桑,不克哦,瓦它西,可诺撒赖(曰本语:兄弟,放下武器,我们优待俘虏)!”
“勒勒掐牧褡簿(缅语:交枪不杀)!”
“罗宋孔烟(越语:交枪不杀)!”
类似这种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
不管条件好坏,学没学到东西,总之,学生们能有个地方去就是好事情。孙志伟知道事情还没完,所以幼儿园的警备根本没有任何放松。老师们的家属也都接来了,所以园内情况稳定。
年底前,孙志伟回了一趟文津街跟干爹干妈两人做了一次长谈。
这次谈话的内容没人知道,只是一周后,孙志伟家的户口本上多了干爹干妈的名字,甚至两人的名字都各改了一个同音字。
办这个事的自然是梁主任,她对街道的掌控力度还是很强,的威望。
以梁主任的出身,也没人能动的了她。孙志伟去找她的时候,她还偷偷抱怨,现在做事不能像以前那么爽利了。
孙志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转过年,各地搞活动搞的如火如荼。
只是,搞活动要钱的呀,搞一次一次钱,还大特,这费用流水般的就出去了。
等账目报上去后,大家都吓一跳,怎么了那么多钱
得了,开始节约开支吧。
于是2月18号赶紧发了个通知下去,《关于进一步实行节约xx,坚决节约开支的紧急通知》。
《通知》规定: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六十七年底各项经费和资金的年终结余存款一律冻结;
基建、大修和设备更新要按计划进行,严格控制用款,上下各部门今年行政费、事业费,较去年减少30-40%;
一个单位分成两个班子、两套财务会计、两个金库、两个银行账户的,必须一个月内联合起来,统一管理。
财政、银行要支持生产发展,应纳税单位和个人要照章纳税;没搞清楚的个人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实行冻结,不准提取。
通知下达后,并没有立即就刹住铺张浪费的情况。
于是到了3月16日,第二个通知下发了,《关于保护国家财产,节约xx的通知》,要求保护国家财产,厉行节约。
《通知》规定:必须提高警惕性,教育、团结群众同一切破坏国家资财的行为作斗争;
不准私分生产队财产,不准破坏农具和机器;杜绝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对文物、图书加强保护;对盗窃和破坏国家资财者,给予教育和处分。
连续两个通知下发,节约的风气才实行了下来。
在孙志伟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勤俭节约都是好习惯,有了通知,就更深入人心了。
就好比那天,他出去办事,路过肉店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太婆要买五斤肉。售货员当时就能活学活用的来一句“节约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