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退伍?我不走!
第241章 退伍我不走!
在他上车的前一天晚上,童佳佳还念念不忘的叮嘱他,记得下次回来给她带东西。
孙志伟心里想笑,但又怕她恼羞成怒,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还一口答应了,下次给她带东西回来。
登上火车后,孙志伟无意中看到了16号的旧报纸,上面只有一则简讯和一份悼词,其它什么都没有。
没有人物生平,没有功绩介绍,没有领导发言稿,什么都没有。一股无言的愤怒涌上心头,他不由得攥紧了报纸的一角。
坐在他对面的向毅见到他的动作,赶紧问道:“哥,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孙志伟深吸一口气,心里暗暗想着“快了,快了”。
手上却把报纸重新抚平,嘴里轻声说道:“没事,小向,咱们这趟车几个小时到琴岛”
“车站说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到,我们怕是赶不上食堂的晚饭了。”
“呵呵,赶不上我们就在外面吃,你知道家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国营饭店么”
“嘿,那可就太多了。”
说到好吃的,小伙子也兴奋起来了,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孙志伟介绍起基地周边的小吃店。
“南区瞿塘峡路有一家船歌鱼水饺,里面的鲅鱼水饺、黄鱼水饺可好吃了。”
“还有北区延安三路的老沧口锅贴,锅贴底面金黄酥脆,咬开就是满满的鲅鱼肉和整颗虾仁,那味道,绝了!”
“还有延吉路的锅贴甜沫,银川东路的崂山渔家菜,英记楼的糕点。”
看到向毅说起好吃的,居然这么兴奋,他都感到好笑,再一想,这毕竟还是个刚20来岁的小伙子啊。
因为公私合营的关系,一些原来的老牌大饭店,味道都变化了不少。
群众们也不是傻子,知道味道不行了,也就去的少了。
反而是那些小吃店经营的还是原来的人,味道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他们自然就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因为都是平价供应,即便是普通人家也能偶尔来吃一次。
“那这些好吃的,你都吃过么”
“呵呵,哥,我就放假的时候跟战友去吃过一两次,有点贵,我的津贴还要攒着呢。”
“不过咱们队里其他人去过别家,大家事后一汇总,就知道哪家好吃又不贵了。”
“对了小向,你是几年兵”
“哥,我已经是3年兵了,今年是最后一年。”向毅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有点莫名。
“怎么想回家了”孙志伟还以为他想家了,向毅老家在甘省。
“不想。”这个回答出乎了孙志伟的意料。
“为什么”
“家里苦,回去了会给家里增加负担。”
孙志伟听明白了,自然也想到了原因。
沉默了一会他才小声的说:“既然不想回去,那就不回去。”
“可明年我就到时间了。”
“到时间又怎么了,只要你不想走,就没人赶你走。”
“你就这么呆着,每天该训练训练,该执勤执勤,反正就是不走,过了退伍季也就没人催你了。”
向毅有点傻眼,还能这样
当然可以,陆军一般2-3年,技术兵4年,海空军4年,义务兵最高5年就要退。
如果超过6年能转志愿兵或者提干,那就可以拿工资了。
不过,这事情是有特例的,有家庭困难的不愿意回去,那这个兵就继续当着呗,这叫超期服役。
最多的时候有超期十几年的,就一个赖着不走,反正队上也不敢把人饿死。
事实上,这时候3、4年的农村兵,大部分都不愿意回去,回去了能干啥,家里地都不够分的。
“哥,这,这能行么”
向毅听到孙志伟小声的给他说着超期服役的办法,就跟听神话一样,有点头晕。
“你想回去跟你爹妈,跟你弟弟妹妹抢饭吃么”
“不想。”向毅赶紧摇摇头。
抢什么啊,家里本来就不够吃,他每年还要把多余的津贴寄回家呢。
“那就听我的,到时候记得脸皮厚一点。”
“不管上面说啥,不管领导多生气,你就低着头,一口一个‘我不回去’就行啦。”
“其他的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如果被关禁闭,那就更好了,你就躲在禁闭室别出来。”
“我保证,只要你坚持一个礼拜,上面就不会再催你回去了。”
“真哒”向毅还是不敢相信,他觉得孙志伟肯定是在骗傻小子。
“真的。我保证。”孙志伟说的信誓旦旦。
前世他可是看过报道的,这个年代的义务兵很多都不退役,一直留到军改。
向毅这才有点相信,把牙齿一咬:“好,我听你的,谢谢志伟哥。”
看到终于把这个憨憨说明白了,孙志伟十分有成就感的往后面一靠。
“对了,你可别把我给卖了,知道不。”
“绝对不会。”这回轮到向毅信誓旦旦了。
其实,孙志伟并不在意他说不说出去。
甚至说出去了更好,能让更多的农村兵留在部队,就能给更多的农村家庭减少负担,也更有利于部队的稳定。
为什么古代招兵都喜欢招农村兵,因为农村兵文化低,想法就单纯,不会天天有的没的,他们才是部队的基石。
在没有高科技装备的时代,农村兵就是战斗力的保证。
光靠城市兵,有文化是有文化了,但是没有农村兵做榜样,他们就会像小日子的大板师团一样,滑不留手。
晚上七点半,两人在琴岛站下车,孙志伟立即带他去了附近最近的国营饭店吃晚饭。
这个点对饭店来说已经算晚的了,再挑挑拣拣饭店就要关门了,吃饭的客人也不能耽误人家服务员下班不是。
果然,等他们进了饭店里面,看到里面只剩下两桌客人,而且都要吃完了。
看到他们两个进来,服务员和收银员全都看向了大厅墙上的挂钟,然后齐齐失望的叹了口气。
“吃什么,赶紧的,快下班了。”
“麻烦您了,咱们有什么吃什么。”
“有菜,就来两荤一素一汤加两斤米饭;没菜,就下100个饺子。”
收银员见他这么识趣,也很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