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李宏军改进机器
只不过许大茂心里还有一点疑惑,傻柱真的和贾张氏结婚了?
这事得确定一下才行,不然那不是成了空欢喜一场。
现在许大茂也不觉得这件事情是真的,虽然许大茂也总是说傻柱就是一个傻了吧唧的,可是他也知道傻柱并不是真傻。
又随便聊了几句,刘海中就去了车间,而许大茂则是回到了宣传科。
今天不需要下乡放电影,不过许大茂今天晚上还是要留在轧钢厂,他要给厂领导放一场电影。
回到了宣传科,许大茂也没和周围的小姑娘说话,还在想着傻柱和贾张氏的事情。
这几天,许大茂也看出来了一点苗头,傻柱和贾张氏确实是有问题。
不过他也不敢相信傻柱和贾张氏要结婚。
“刘光福看到傻柱给李宏军喜糖。”许大茂心里嘀咕着:“这事情要是真的,那傻柱就真的和贾张氏结婚了。”
这事情一定要搞清楚,许大茂可是要好好的嘲笑一下傻柱。
……
吃饭时间,工人们都往食堂跑,不过李宏军却看到许大茂骑着一辆自行车出了工厂。
工厂里本来也不是强制的,中午可以在厂里面吃饭也可以回家吃饭,甚至有一些离得近的工人在厂里的食堂打了饭菜就回家。
在厂里的饭菜也需要花钱,可是不需要粮票。
当然了,也不是想买多少都可以,只能买一个人的量,不然的话一个人买几十个白面馒头,下一个人买四十张饼,那不是乱了套了。
所以厂里面有规定,食堂的饭菜最多就能买三个馒头,或者一盒粗米饭。菜也最多买一盒。
不过可以让别的工人来帮忙多买一些。
这不,许大茂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出了轧钢厂。
十分钟左右,他就已经到了傻柱扫地的地方。
这时候傻柱正坐在路边上,他中午的伙食可比食堂里面差远了,就两个窝窝头还有一大块白菜帮子。
正啃着窝窝头,傻柱一抬头看到许大茂骑着自行车看着自己,他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哼了一声,傻柱刚准备转头就看到许大茂一个刹车,自行车停在了傻柱身前。
“呦,傻柱,这怎么,就吃窝窝头啊。”许大茂嘴欠着。
“你再说,信不信我抽你丫的。”傻柱没好气。
许大茂往后一躲:“行,我不说这个,我听说你结婚了,这可是大事,你怎么也没给我发喜糖啊。”
“傻柱子,这可不是我说你,你这可太小气了点,我结婚的时候可是给你发了喜糖了。”
“大家伙都是邻居,以后做什么都要敞亮一点。”
许大茂越说越开心,可是在一旁吃着窝窝头的傻柱是越来越没胃口了。
刚刚吃了的半个窝窝头也塞到了衣服里,现在的他一想到贾张氏,他就觉得恶心,饭都吃不下去。
“喜糖没有,大嘴巴子倒是有,你要吃不。”傻柱一瞪眼。
这一下许大茂可高兴了,这事看来是真的啊。
几块喜糖许大茂可不在乎,可傻柱和贾张氏结婚了这事的真假,许大茂可是很在乎。“傻柱,你怎么想的,竟然和秦淮茹的婆婆结婚?我都没想到你这口味竟然这么重,老实说,过去我一直不服你,可是你和贾张氏结婚之后我是真佩服。”
许大茂阴阳怪气的说着。
傻柱脸越来越黑了,拳头都攥起来了。
眼看着傻柱这是要动手,许大茂又往后退了一步,和傻柱拉开了距离,这一下许大茂安心了不少。
傻柱在一旁嘲笑着:“看你这个怂样子,放心,今天爷爷不打你。”
“还打我,我要是你,现在连扫大街都没脸,娶了个老虔婆还要给人拉帮套,就是傻子都干不出来这事。”许大茂又走远了几步,骑上了自行车冲着傻柱喊着。
“好你个孙子,我看你是找打。”傻柱也怒了。
他站起身来,冲着许大茂就跑,可许大茂已经骑上了自行车,两脚一蹬,嗖就走了。
傻柱没追上,只能气呼呼的看着许大茂远去。
“行,你个小兔崽子,算你跑得快,有本事你就别回四合院,等到你回四合院看我怎么收拾你。”傻柱咬牙切齿。
……
轧钢厂一号车间,一台已经被拆散的机器正在重新组装。
李宏军就站在这机器前,几乎所有动作都是李宏军一个人完成的,几个高级工也在他身边,而在几个高级工身后,则是厂长和副厂长。
易中海也站在高级工所在的地方,他站在这是因为李宏军说要改进厂里面的机器,厂长害怕失败就让几个高级工在前面看着。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几个高级工也能制止一下。
可是易中海只是看着李宏军的动作摇头,不是因为他觉得会失败,而是因为他看不懂。
眼前这台机器已经被李宏军改进了,理论上来说,工作效率会提高一些,可是具体能提高多少,为什么会提高,易中海不知道。
这时候李宏军擦了一下汗。
“好了,现在可以来尝试一下了。”
李宏军的眼中有着欣喜,如果这一次改进成功了,城里面的很多机器都可以改进,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又可以大大提升。
事关重大,而且这还不是红星轧钢厂一个工厂的事情,甚至可以推广到整个四九城甚至全国,想到这些,厂长也很是紧张,微微攥了一下拳头。
看着机器已经组装好,李宏军点了点头。
下一刻,机器启动。
嗡嗡嗡。
极其的启动,伴随着轻微的噪音和机械运行的声音,不过很快就平稳了,机器的运行速度果然比之前快了不少。
两个工人操作着机器,脸上都是一脸惊讶。
李宏军也亲眼看到了改进后的机器效率,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这个工作效率不需要李宏军,只需要工人也看得出来,改进后,效率最少提升了百分之十五。
“好啊,好啊。”厂长也是一脸的兴奋。
“经过李工程师的改进,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六到十八。”车间主任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