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海棠 作品

第304章 可他并不像被人架空的样子

苏晚晚没有这个心情,心在焉地把他推开:“回头再说。”

刘七给她拿来的密信她还没拆,正想着找个机会自己看信。

陆行简凉凉笑了一下,笑意并不达眼底:

“别人的好你都能看见,就是看不见我的好。”

“就没把我当你夫君。”

苏晚晚有点烦他的没事找事。

中午她亲手做的饭,都喂狗了?

“要办事就抓紧,办完回晓园去睡吧。”

她索性明着赶人。

他年纪轻轻的,又不肯选秀纳妃,有需求只能找她纾解。

可这些日子习惯了一个人,她并不希望他再成天在她面前晃悠。

最好办完事就走。

陆行简额头青筋跳了跳,没有继续闹下去。

两个人刚和好一天,如果又开始吵,只怕下人们都乐得看笑话。

他想了一下,换了个话题:“你很缺银子?”

苏晚晚挑眉,一头雾水:“这话从何说起?”

陆行简说:“兵部给事中上了个折子,说两淮运司八十万引盐引卖不出去,说是江南闹灾荒吃盐的人少了,再就是织造局夹带私盐。”

苏晚晚抿唇,眼神警惕地看向陆行简。

“不错,私盐一事是我授意的。”

如今苏州河杭州两大织造局都换上了她的人。

私盐利润奇高,确实是敛财速度很快的法子。

她话锋一转:“他没说,盐引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是金陵有一百多户人家被烧毁,因为东厂逼迫盐商交出盐引吗?”

“这事坏了规矩,江南富商大户谁还敢冒着被盯上的风险拿银子买盐引?”

“能光怪私盐?”

陆行简漆黑的深眸变深邃了几分。

江南盐商案最后的得利方其实是他。

他也没想到马永成这些人如此不择手段,牵连的普通百姓如此众多。

不过,换作是他亲自去做,大概也会使出雷霆手段震慑宵小,只是会考虑尽量不伤及无辜。

夺人钱财,哪有不招人恨的?

可朝廷国库空虚,江南那些富得流油的盐商,钱又是从哪里刮去的呢?

苏晚晚又说:“我姑父写信过来,说今年江南有旱灾,却是人祸大过天灾,世家大族囤积粮食,任由那些遭了灾的升斗小民在生死线挣扎,就是逼着朝廷拿出态度。”

她顿了顿,认真地看着他:“皇上,您继续这样放权,只怕南边就要官逼民反了。”

陆行简眯了眯眼,油盐不进,带着点怨气。

“是你当初要我放权,别自己当靶子。怎么现在又劝我收权?晚了。”

苏晚晚琢磨着“晚了”两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局面已经失控了吗?

可他并不像被人架空的样子。

“兵部的给事中正弹劾安国公,说他久病旷职,乞推选谋略将臣代之。”

苏晚晚脸色慢慢变得凝重。

这是有人图谋兵权了。

张咏刚被削权,安国公就被弹劾。

背后得利之人是谁,一看便知。

“那怎么办?”

陆行简不以为然地把她推到床里,拉开被子平躺下:

“我已经让安国公上折子自陈。”

他顿了顿,“不过,安国公年纪也确实大了,身体不太好。”

苏晚晚目光闪了闪,认真道:

“那我明天要请安国公夫人进宫赏花。”

看来陆行简有意让安国公卸下兵权。

陆行简挑眉,眼底浮上笑意:“我家娘子真是兰心蕙质,闻弦音知雅意,真是贤内助。”

苏晚晚白了他一眼,“你对我说这个,不就是想让我出面?”

“这倒不一定。”陆行简亲了亲她的脸颊,“我也可以找顾子钰传个话。”

李总管过世,山西晋王那边的收尾工作他主要转交给了顾子钰。

最近晋王那一脉被贬黜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事宜特别多。

……

安国公夫人精神矍铄,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语气诚恳温和,也不装聋作哑。

“娘娘相邀,必是有所请,还请娘娘明言。”

苏晚晚很意外,也不兜圈子。

“听说安国公他老人家身体抱恙,本宫这里新得了支人参,一会儿您带回去,让老人家好好养身体。”

安国公夫人叹了口气:“我家国公爷戎马一生,伤病无数,也确实该养养了。”

“那就好生将养,外头的事有年轻一辈。”苏晚晚意味深长地说。

安国公夫人眨了眨眼,表情凝重地点点头:“娘娘说得是。”

两人又拉扯了几句闲话,安国公夫人正要告辞,陆行简让人送来一些赏赐,都是给安国公养身体用的好药材。

第二天,安国公上了致仕折子。

陆行简干脆利落地准了。

反倒是顾家上下人心惶惶。

生怕显赫了几十年的安国公府被皇帝厌弃,先夺权,再抄家,顾家就完了。

现如今朝廷里不可一世的“九千岁”,可对安国公府意见大得很。

温舒意已经显怀,顾子钰最近不在京城,她连个主心骨都没有。

最近这些日子,顾家只让她安心养胎,连捎个消息回娘家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上次刺杀皇后一事后,她从娘家带过来的那些丫鬟婆子也全都被顾家换掉。

顾子钰赶回顾家,先去拜见了祖父母,宽慰道:

“这次办差皇上很满意,赏赐不少,应该不是对顾家不满。”

安国公和安国公夫人倒是哭笑不得:

“傻孩子,你居然也想不通其中关窍?”

“游泰从女儿嫁入英国公府后,就不再负责宫中宿卫。”

“现在他又当上宿卫,我们顾家自然该退了。”

驸马都尉游泰、英国公府、安国公府是一荣俱荣的勋贵姻亲,与宦官集团分庭抗礼。

现在很显然皇帝是把宫中安危交到勋贵手中。

而京军之权自然要移交出去。

顾子钰一点就透,却拧起眉,“皇上为何突然动了这样的念头?”

每一次的变动,必定伴随着危险。

如果不是很有必要,皇帝不会这么折腾的。

安国公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

“现如今九千岁闹得朝廷乌烟瘴气,皇上大概也是在未雨绸缪吧。”

“顾家子孙一定要记住,切不可贪恋权势,不知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