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爱吃榴莲 作品

第六百九十三章 早已名存实亡

第六百九十三章 早已名存实亡

很快到了第三天下午,陈默登上了大巴车,向徐新枫等人询问道:“你们负责的任务进展如何?”

徐新枫回答说:“隆兴一中的年轻教师我们几乎都接触过了,对他们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但陈书记,您究竟打算做什么呢?”

陈默微微一笑,说:“过些日子你们自然会明白。这几天也不要闲着,尽量多跟对方交流,增进感情。”

尽管陈默卖了个关子,让徐新枫等人心里痒痒的,但他们也不敢多问,只好带着满腹的好奇跟着陈默回到了长阳县。

最近天气异常恶劣,频繁刮风导致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典型的倒春寒现象。

陈默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前往县政府,在门卫室里裹着军大衣等待左丘钰轲的到来。

这时,陈默提了一句:“你给王利娜打电话了吗?”

之前陈默已经请左丘钰轲品尝过瓦片烤肉,这次他准备带左丘钰轲去尝尝上河村王利娜做的铁锅炖大鹅。

在这种天气里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大鹅炖菜,实在是享受。

赵灵泉立刻回答:“打了,王利娜给我们留了一个包间。”

陈默点头称是,随即看到左丘钰轲的车驶进了县委大院,便急忙迎上去,面带微笑地说:“左丘县长辛苦了,看这天气多冷啊,我带你去吃铁锅炖大鹅,真的非常美味。”

陈默话音刚落,根本不给左丘钰轲回应的机会,直接拉着她就走!左丘钰轲今天忙碌了一整天,风尘仆仆的。

看着旁边这只带着谄媚笑容的人,左丘钰轲忍不住说道:“陈默,你啥时候这么好心请我吃饭了?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最近,陈默特别不喜欢那些过于精明的女人,尤其是像田淑梅和左丘钰轲这样的。似乎自己稍微有点动作,她们就能猜到下一步要做什么。

要是可以的话,陈默真想让这些女人变得单纯些。

陈默嘿嘿一笑,说道:“我能有什么事呢?这不是看到左丘县长您这两天太辛苦了吗?就是想请您吃顿饭放松一下,来吧,来吧。”

于是,陈默拽着左丘钰轲直奔王利娜开的那家铁锅炖去。

王利娜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陈默来了脸上立刻绽放出喜悦之色,但当她看到陈默拉着的左丘钰轲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王利娜作为上河村的一朵花,对陈默倾慕已久,并希望有一天能与他成家生子。然而,由于陈默工作繁忙,连见一面都成了奢望,更别提实现她的愿望了。

为了今天的见面,王利娜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

但与左丘钰轲一比,王利娜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个乡下姑娘,从头到脚透着一股土气。

实际上,王利娜非常美丽,周边几十里地都难找出像她这般出众的女孩,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媒婆们经常往她家里跑,几乎要把门槛踩破了,但她始终没有答应任何一个人。

用大家的话说,王利娜这样的美人只应该出现在画中,没想到竟会降临人间。

虽然她意识到自己在气质上可能不如左丘钰轲这种千金大小姐,但很快她就找到了自信:至少自己的身材是胜过对方的。

左丘钰轲也注意到了王利娜,心中暗自惊讶长阳县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随后看向赵灵泉,意味深长地说:“陈书记真是桃花运旺盛,身边不仅有个美得不像话的小秘书,还认识这么漂亮的餐馆老板娘。”

听到这话,陈默微微皱眉,觉得左丘钰轲话语间似乎有些酸溜溜的味道,难道是在吃醋?但他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两人彼此都不太看得上对方。

目前不是与她争论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机,更重要的是先协调一致,让这位小姐帮我们完成任务。

陈默向王利娜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然而,这种简短的问候方式让王利娜感到有些失落,毕竟好久不见,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尽管心里有几分不悦,王利娜还是热情地将陈默迎进了屋内。

包间早已预订妥当,炖大鹅也已经准备就绪。因此,陈默一行三人进去没多久,就开始享用美食了。

左丘钰轲来自南方,对北方的菜肴并不熟悉。看着锅里满满当当的一整只鹅以及丰富的配菜,他不禁愣住了,显然被北方的豪放风格给震撼到了。

陈默为左丘钰轲倒了一杯白酒,说:“来,吃吧,别发呆了。”

左丘钰轲也不客气,这一天下来确实饿坏了,中午只是吃了几块饼干勉强充饥,此刻已是饥肠辘辘。

左丘家的人吃饭的样子谈不上优雅,这与他们军人家庭背景有关,从小看到长辈们豪爽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陈默并不急于谈论正事,等到左丘钰轲吃饱再说。于是,三个人开心地享用起了美食。

虽然左丘钰轲的联络员人选已经上报,但他自己还没有决定最终的选择。

见大家吃得差不多了,陈默便开口道:“左丘县长这几天走访了不少地方,想必对县里的状况已经有了不少了解吧。”

听到这话,左丘钰轲顿时没了食欲。连续几天的走访让他意识到,下面的村庄一个比一个贫困。

只有赵家村和上下河村的情况稍好一些,因为这两个村子即将迎来一家工厂和一个奶牛养殖繁育基地的投资,预计到今年年底之前就会有显著的变化。

相比之下,其他村庄的情况则令人担忧,破败的程度让左丘钰轲感觉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家庭无法使用电器,一家人挤在脏乱的土炕上生活。

除了上述三个村子,其他村庄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和病患。

这些村庄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村卫生所早已名存实亡。

许多人面临着温饱问题,孩子们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母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