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568 作品

第220章 舆论的反噬:德尔卡塞的挣扎与法国的分裂

“这有点奇怪啊?”

[尊严还是石油]

发出这份堪称最后通牒而非普通情报的电报几周后,最后一个国家的赞成票来了。

杜鲁门本以为法国会是最后一个,没想到是俄罗斯成了后发者。

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俄罗斯本就不是急需石油资源的国家。

即便我们放宽出口禁令,对他们来说……也没太大差别。

只不过俄罗斯对美国只有一个期望,那就是救助金融。

“维特部长似乎纠结了很久。”

纽约,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詹姆斯一边在局长办公室整理资料一边说道。

杜鲁门对此也表示认同。

“是啊,即便谢列梅捷夫伯爵和诺贝尔在维特部长耳边游说,他还能坚持到这种程度,绝非普通人能做到。”

完全没有那种轻易被杜鲁门设下的诱惑冲昏头脑、迫不及待上钩的感觉。

谢尔盖·维特部长是在冷静地进行各种政治和经济考量后,凭借理性做出的决定。

“真是了不起的人。多次遭遇暗杀,身边恐怖袭击不断,即便如此还能为俄罗斯着想,始终保持理性。”

“……真是爱国啊。”

“爱不爱国不好说,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理性,确实是个冷静的人,懂得权衡利弊。”

但救助金融终究是无法避免的。

俄罗斯的维特部长再怎么强硬,除了接受救助金融,也没有其他生路了。

杜鲁门只需等待。

他独自挣扎,最终还是会接受救助金融。

最终结论只有一个。

“不过,先生,法国第二个投赞成票,这更让我意外。”

“啊,这点我也认同。”

说实话,杜鲁门本以为法国会拒绝。

但没想到,法国比英国只晚了几个小时就回了电报,应对速度很快。

实际上,这次电报就是针对法国的。

电报公然提及“尊严”一词,本想先打压高傲的法国,没想到他们接受得这么快。

“英国嘛……罗斯柴尔德家族或巴克莱银行(大型银行)这样的势力,以及财政大臣罗伯特,早就和我是一条心了。我就知道英国会马上答应,法国倒是出乎我意料。”

德尔卡塞,这位前法国殖民地长官,头脑相当灵活。

或许杜鲁门本不该把诱惑设得这么强烈,让他失去理智。

法国舆论肯定不会对此友好。

20世纪初,正是帝国主义时代,整个世界都陷入疯狂。

因德雷福斯事件而陷入动荡、民众被狂热席卷、政治讨论充斥于家家户户餐桌的法国,让杜鲁门也有些畏惧。

还好德尔卡塞没做出太离谱的事。

法国、俄罗斯、英国,好歹还是有相对正常的人存在。

“不管怎样,确定在美国召开财政部长会议了。先生,恭喜您。”

“恭喜什么……该恭喜的是美国。”

这是美国正式跻身霸权国家行列的时刻。

英国、法国、俄罗斯被美国牵着走,美国名副其实地进入一流强国之列。

二流强国美国,美国民众长期因“二流强国”这种说法而倍感憋屈,德雷德·斯科特案更是让美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但西奥多·罗斯福与杜鲁门携手当选总统后,全力支持他,在总统首个任期结束时,美国终于跻身一流强国行列。

“让美国再次伟大”,罗斯福的竞选承诺和口号得以实现。

1904年总统大选即将来临,估计会和财政部长会议时间相近。

实际上,这次会议和未来的g20峰会有所不同,当下情况紧急,需要像imf应对外汇危机时那样,迅速确定会议地点。

“要不就在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酒店举行会议吧,这样比较稳妥。”

“看起来不错。”

那里杜鲁门比较熟悉,离纽约华尔街近,银行家们也熟悉那家酒店,适合接待各国贵宾。

没什么不好。

“先生,opeC的石油出口限制您打算怎么设定?”

“啊,这个?”

杜鲁门耸耸肩。

“给英国充足的份额,给法国少点。”

“有点模糊啊。”

“给英国足够,让他们不缺,给法国少一些,让他们有点紧缺。”

“明白。”

“问题在于俄罗斯。”

opeC最大的变数,就是拥有巴库油田的俄罗斯。

诺贝尔家族垄断的巴库油田,规模比宾夕法尼亚油田还大,对opeC有很大影响力。

“这次借俄罗斯救助金融的机会,得强制他们加入opeC或者拉拢他们。”

这样就能建立完美的石油垄断体系。

和原本历史上的opeC不同,地球上几乎所有己发现的石油都将加入opeC。

垄断80 - 90%的石油,疯狂的能源霸权时代即将

来临。

“俄罗斯应该不会强烈反对。毕竟能保证他们的利益,没理由拒绝。而且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也没那么糟。”

“……?”

詹姆斯一脸怪异。

那表情仿佛在说,美国和俄罗斯关系好?这是什么疯话?

“相对而言。”

“哦。”

和英国、法国比起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冲突不断,情况也有点……不,也不太一样。

奥斯曼帝国不过是任人宰割的对象。

美国虽然之前给俄罗斯使了些手段,但现在准备提供救助金融这个“创可贴”,所以也算是相对较好的关系。

“明白了……”

詹姆斯用难以形容的眼神久久地看着杜鲁门,然后缓缓点头。

“我会按您说的理解。”

“嗯。”

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

詹姆斯很了解杜鲁门。

“但是,俄罗斯可能会以解除石油禁运为诱饵,和其他强国进行救助金融交易,您打算怎么应对?”

“随他们去。”

杜鲁门轻咳一声。

“两个病人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反正大势在美国这边。

美国通过无本金卖空攻击积累资本后,关闭国门,抵御了所有来自俄罗斯的冲击。

在石油禁运让巴黎和伦敦金融城焦头烂额时,美国却在敛财。

倭国的分红每个季度都如洪流般滚滚而来。

没什么可担心的。

反倒是法国,要是没有殖民地,可能就不得不接受救助金融了。

英国要是没有澳大利亚,Cdo一旦爆雷,国家就完了。

岌岌可危的英法,根本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救助金融。

反倒是被断断续续的救助金融弄得更加饥渴的俄罗斯,会更加依赖美国。

对我们来说,这再好不过了。

“胜负己定。”

杜鲁门微微一笑。

都说战争是先定胜负再开打,至少在当前情况下,这话没错。

美国胜利了,欧洲失败了。

“但欧洲,尤其是法国,真的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不可能。

杜鲁门断言。

对生活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他们来说,即便提出新的时代,他们也无法接受。

杜鲁门对此深信不疑。

权力是如此诱人,执念又充满疯狂。

但即便如此,世界仍在前进,哪怕方向有些扭曲。

>>>

[尊严还是石油]

[屈服的法国,民众愤怒的火炬熊熊燃烧。法国体面目全非,民众因尊严受损而愤怒。]

[没有那点石油也能活下去,但为了石油出卖尊严,是法国的耻辱,是对未来的背叛。]

[德尔卡塞将作为法国无能的财政部长而遗臭万年。]

法国舆论一片沸腾。

财政部长德尔卡塞因高利率政策本就饱受抨击,如今又发生了向美国低头、放弃尊严的事。

法国艺术家、文学家们无法忍受这种愤怒,纷纷站出来,通过各种文化媒体对财政部和德尔卡塞进行诅咒和批判。

这是为国家做出的选择?

强调埃兰比塔尔(法国历史上的英勇事迹)英勇精神的法国民众和军人,绝对无法接受。

“就为了那点钱,连尊严都卖了!”

“德尔卡塞财政部长是国民的敌人,是出卖法国的无耻之徒!马上让他辞职,把他拉下马!”

“把我们熟悉的法国还给我们!”

“揪出卖国贼!”

几个月来物价飞涨,几周内因高利率导致的贷款利息暴增,在这种情况下,德尔卡塞的行为无异于在苦苦支撑的民众背后狠狠一击。

他最终连法国的尊严都出卖了,民众对此愤怒不己。

[德尔卡塞,作为殖民地长官能力出众?但真的具备财政部长的才能吗?]

[出卖法国以换取当下利益的蠢货,正徘徊在财政部。]

[法国的现实,问题不在经济困难,而在人。]

评论员们通过法国媒体,气势汹汹地开始抨击德尔卡塞,法国财政部附近布满了警察。

组成厚厚防线的法国警察,与愤怒前来的示威人群正面冲突。

哔——

尖锐的哨声划破空气。

“站住!”

“后退!”

骑兵警察在市民和警察之间穿梭,形成防线,部分法国警察甚至举枪组成了路障。

连宪兵都大批出动,局势紧张。

甚至出动军队,封锁了法国中央银行和法国财政部。

“我做了正确的选择。”

德尔卡塞陷入自我厌恶之中。

他为了法国放下尊严,却被当成卖国贼,不是被视为勇敢的爱国者,而是开始被当作卑鄙的卖国贼。

民众看

不到现实。

他们被法国媒体煽动,像芦苇一样,被反对党的意见左右,盲目地自我伤害。

要不是法国中央银行向爱丽舍宫求助,迅速投入法国警察和军队,德尔卡塞本人可能早就被拖到街上,遭到暴民攻击了。

“这是为了法国的选择,为了未来的选择。要是当下因天然资源短缺,法国陷入绝境,可能就会从欧洲强国中出局。”

德尔卡塞咬咬牙。

哐当——

一块石头飞进财政部大楼。

远处的示威人群正奋力投掷拳头大小的石块。破碎的玻璃碎片让德尔卡塞浑身布满伤口。

噗通……

鲜血溅在地上。

[杜鲁门的胜利,美国的胜利。]

[有能力的英雄拯救国家,无能的政客出卖国家。]

[杜鲁门造就的美国,每年都在刷新鼎盛的疯狂国度。]

[法国又在做什么呢?]

美国大选临近,北美大陆因大选话题闹得沸沸扬扬。

法国驻外记者传回美国的消息,在法国广泛传播,并与德尔卡塞进行对比。

无能的德尔卡塞出卖了国家,有能力的摩根为美国奠定了基础。

这种不合理的对比框架下,绝望的德尔卡塞躲进了办公室。

他打算在参加财政部长会议前,一首躲在这里。

“我不后悔。”

他自我安慰道。

在法国媒体如潮水般批判时,德尔卡塞安慰自己,他的选择拯救了法国。

不然他可能会发疯。

德尔卡塞只是为了拯救法国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民众却把他当作叛国者对待。

“我不后悔……哈。”

他苦笑出声。

做出正确选择的结果竟是如此?

拯救法国的是德尔卡塞,吞噬法国的却是杜鲁门。

但现在没人这么认为。

他拯救了法国,法国却抛弃了他。

他为了什么而努力?

他开始感到迷茫。

“不后悔……”

[法国中央银行:“承认德尔卡塞财政部长的能力问题,法国中央银行对部长能力不足深表遗憾。”]

[爱丽舍宫:“正在另行审查对德尔卡塞财政部长的处置,充分了解市民的意愿,会有所行动。”]

“哈……”

考虑到舆论,法国中央银行和总统所在的爱丽舍宫抛弃了德尔卡塞。

这一切都是为了谁?

但法国中央银行和爱丽舍宫还需要德尔卡塞这个挡箭牌。

他还不能辞职。

“部长!”

哗啦——

这时,门被推开,助手们涌了进来。

隔壁房间突然传来哭泣声,接着是悲痛欲绝的哭声。

德尔卡塞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得从座位上猛地站起。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那……那个,是……是部长您的家人……”

助手结结巴巴地说道。

“您的家人遇袭了。”

轰。

德尔卡塞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法国民众的愤怒波及到了他的家人。

德尔卡塞立刻起身,想冲向家人所在的地方,但助手拦住了他。

“放开我!”

“不行!医生说您需要保持身心稳定!请冷静下来!”

“放开我!放开!”

“警卫!警卫!”

“不——!”

挣扎了数十分钟后,失控的德尔卡塞和警卫扭打在一起,摔倒在地。

接受急救的家人,最终在30分钟后,被严密护送到医院。

德尔卡塞喘着粗气,脸色惨白,眼中流下泪水。

“……”

泪水里夹杂着一丝血迹。

“我后悔了。”

他后悔曾经做出拯救法国的选择。

德尔卡塞的头发不知不觉间变得像老人一样灰白,仿佛被痛苦侵蚀。

如果拯救法国的代价是被当作卖国贼,遭受的迫害,他拒绝。

哪怕是为了家人。

他拒绝。

哪怕他的选择会让法国走向灭亡。

“……助手。”

“是,部长。”

法国财政部部长办公室,瞬间陷入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邀请法国各大媒体的高管来财政部,就说一起吃个饭。”

“……”

助手的沉默让德尔卡塞眼中布满血丝,他怒吼道。

“马上!!!”

“……是!”

就按法国舆论希望的那样。

顺着20世纪疯狂的时代潮流走吧。

“他们不是想维护所谓的正义和荣誉,享受那些虚假的荣耀吗?”

德尔卡塞用被熏黑的手,面无表情地擦了擦脸。

脸上沾了火边的黑灰,他也不在意。

他不能就这样死

去。

财政部长会议?

好啊。

就按舆论希望的那样进行。

如果顺应民众的声音就是政治,那他乐意为之。

如果民众想要疯狂,那就给他们疯狂。

法国终究是人民的国家。

“哪怕他们想要战争,我也会欣然投入。”

德尔卡塞的理智己丧失。

只剩下一个被痛苦扭曲的政客。

他自我催眠。

这就是拯救法国的道路,这就是爱国的方式。

一群蠢货。

这是你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感觉有点畅快。”

德尔卡塞像野兽般低声笑了起来。

陷入混乱的法国,终究登上了20世纪疯狂的列车。

时代正在疯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