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伦敦唐宁街10号的繁忙与谋划
“索尔兹伯里勋爵,来自法国的电报。”
“谢谢。”
1899年,位于唐宁街10号的大英帝国首相府正忙得不可开交。
去年在法绍达发生的外交问题,导致与法国殖民部长德尔卡塞互通电报并展开谈判,至今都快半年了。
“基奇纳干得不错。”
凭借用马克沁机枪消灭了苏丹马赫迪国一万多“低等人种”,英国得以在法绍达投入比法国更具优势的军事力量。
马赫迪国就此覆灭,而法绍达事件也因亲英派的德尔卡塞殖民部长负责处理,眼看就要顺利解决了。
但看完电报内容,索尔兹伯里首相皱起了眉头。
“问题出在摩洛哥啊。”
摩洛哥,这个北非王国,法国以其庞大的势力挤走西班牙,取而代之。
而且,这里还是杜鲁门·摩根和大英帝国精心规划的未来殖民地。
正因如此,又和法国起了冲突。
就因为摩洛哥的事,一直难以和法国殖民部长德尔卡塞缩小意见分歧。
“不管怎样,得让法国承认摩洛哥北部归西班牙。嗯……”
虽说现在宣布摩洛哥为保护国还为时尚早,但法国和西班牙都红了眼,想瓜分摩洛哥。
不过,站在支持西班牙的大英帝国立场上,摩洛哥的休达港和丹吉尔港归西班牙管辖更为有利。
“嘶啦”一声,索尔兹伯里拿着铅笔,在地图上比划着,思考着保护国的国境线该怎么划。
“真想多划点摩洛哥北部给西班牙,但要是太贪心,法国肯定不会答应。”
索尔兹伯里满心遗憾地放下了铅笔。
放弃包括卡萨布兰卡在内的主要城市,换取对包括休达和丹吉尔的赫拉克勒斯之柱的控制权,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大英帝国面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还有塞西尔·罗兹的南非公司领地也在闹腾,真是流年不利。”
索尔兹伯里想起前一天爆发的布尔战争,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因为詹姆森突袭事件,塞西尔·罗兹被驱逐,南非再次弥漫着战争的紧张气息。
照这样下去,第二次布尔战争就要爆发了。
“该死。”
“咚咚”,首相府的门传来敲门声。
“……什么事?”
“有来自美国的电报。”
“美国?”
听到“美国”这个词,索尔兹伯里猛地坐直了身子。
“是的,是以战争部名义发来的。还有一封杜鲁门先生的私人信件。”
“……!!!”
索尔兹伯里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时机简直太巧了,刚刚还在为法国和摩洛哥的事发愁呢。他收起了之前的愁容。
“马上让他进来。”
>>> 美国与英国的跨洋沟通与合作契机
“詹姆斯,纽波特纽斯的‘无畏’号停工了吗?”
“是的,已经全面停工。”
“泄露信息的董事们呢?”
“暂时留用。不过已经确定了名单,通过平克顿侦探事务所持续调查送往布莱奇福德绳索公司的资料。”
“好。”
一开始杜鲁门·摩根本想把他们都开除,但亨廷顿极力劝阻。
他叫嚷着本来就缺人手,要是再把他们赶走,公司根本没法运营。
在杜鲁门·摩根看来,要是连他们都走了,确实会出问题,所以暂时保留他们的职位,委托平克顿侦探事务所把他们列为重点监视对象。
“现在就差和战争部长罗斯福协调了。”
杜鲁门·摩根来到了华盛顿特区。
走在战争部大楼的走廊上,罗斯福战争部长的办公室映入眼帘。
杜鲁门·摩根走到门前敲了敲门。
“咚咚”
“进来。”
“打扰了。”
战争部长办公室里乱糟糟的,这都是因为美国正在打仗。
古巴登陆作战取得成功,炮兵部队用炮弹不断轰击西班牙的增援舰队,让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西班牙的增援舰队已经消失不见,甚至听说美军占领了增援舰队的据点并加以利用。
“我也是通过《华尔街日报》得知这些消息的。”
目前还处于禁运状态,由于实行新闻管制,其他国家的战争情报人员和美国民众都还不清楚内部的实际情况。
“这也正常。”
第一批远征军遭遇重创的时候,被媒体批得多么厉害啊。
战争部被媒体烦扰也不奇怪。
罗斯福战争部长一脸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信我收到了。你这家伙,总是有从我这儿抢走‘玩具’的坏习惯。”
“啊……哈哈。”
“你这家伙。”
这么一想,杜鲁门·摩根还把西奥多从义勇军里挖了过来。突然,杜鲁门·摩根好像听到西奥多嘟囔着自己的名字“杜鲁门级”什么的,肯定是自己听错了。
杜鲁门·摩根不自在地挠了挠后脖颈。
“但要是技术不行,那该怎么办呢?照这样下去,就算造出了‘无畏舰’,也没什么好处和意义。”
,!
“哈,我知道。就像你说的,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其实这就是个面子问题,从利益本身来讲,向英国公开比不公开更有利。”
“没错。”
罗斯福表情严肃地坐直了身子,手里拿着一封电报。
“这是从唐宁街10号发来的电报,还是首相府直接发来的。你的私人信件一到,他们就立刻回电了。”
“……!!!”
“这是回复内容。”
“上面写了什么?”
“嘶啦”一声,罗斯福战争部长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说是会积极考虑。”
“哈哈,那太好了。”
“但上面还说,海军上将理查德将前往朴茨茅斯访问美国。”
“那是肯定的,毕竟要谈判嘛。”
对英国来说,这也不算坏消息。
在战舰竞赛日益激烈的当下,像“无畏舰”这样的非对称力量,就如同21世纪拥有核武器一样意义重大。
实际上,大英帝国完全可以无视美国的提议。
“大英帝国没有这么做,肯定有诸多原因。”
法国和英国的法绍达事件,以及塞西尔·罗兹被驱逐后,当下布尔战争的局势都不稳定。
“在我的私人信件上有罗斯福战争部长和约翰·朗海军部长的签名,这种情况下要是无视,那就是向美国示弱。”
大英帝国绝对不能放弃美国。
他们越来越迫切需要同盟,而且觉得仅靠日本还不够。
与沙皇俄国的大博弈,占领了大连和旅顺这两个不冻港的沙皇俄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广袤的西伯利亚东西部实时连接起来。
德国帝国的崛起,威廉皇帝高呼世界政策,推行扩张政策,刺激着整个欧洲。
还有殖民地管理,不断壮大的皇家海军规模和殖民地,都是在消耗大英帝国的主要因素。
东印度公司可不是简简单单因无力承担股息,依照《东印度股票股息偿还法》而解散的。
“恐怕大英帝国也没有余力组建太平洋舰队了。”
“应该是这样。”
大英帝国在殖民地的问题越来越多。
要是能抽调太平洋舰队,将其投入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等地,就能稍微喘口气了。
“美国也变得更强大了。”
希尔航线,这次太平洋战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北方铁路的活跃。
因此,希尔先生运营的船只在太平洋的航行资料和测量数据源源不断地积累起来,美国海军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虚拟补给线。
所以,这条补给线就以希尔先生的名字命名为“希尔航线”。
“想想之前停靠在英属香港的美国海军,现在的变化可真大,真让人豪情满怀。”
得益于75亿的预算拨款,美国在菲律宾、夏威夷以及太平洋的军港建造海军基地,本土的海军基地如诺福克海军造船厂也在扩充。
美国对太平洋的投入呈几何级数增长。
“嗤”,罗斯福点燃了雪茄。
“呼,还好你收购了英国的技术公司,不然可就麻烦了。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唐宁街才接受了这个提议。”
“呃……”
才不是呢。就杜鲁门·摩根对他们的了解,就算杜鲁门·摩根收购了公司,他们政府也会想尽办法取消,各种诋毁。
他们没有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黄金。
目前以帕森斯名义存在银行里的黄金规模高达7吨,以开尔文勋爵和亚瑟·鲍尔弗名义存入的又有1吨。
现在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量略低于200吨,8吨就占了4%。
“要是伦敦金融城传出英格兰银行4%的黄金储备一下子没了?”
这可比失去一个普通小殖民地严重多了,间谍们肯定会不寒而栗。
所以他们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反正接受杜鲁门·摩根提议的专利联盟,对大英帝国来说也不亏。
“既然已经得到麦金利总统的批准,那就继续推进吧。”
杜鲁门·摩根对着罗斯福战争部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好,先去见见吧。”
>>> 朴茨茅斯的谈判桌与新合作模式的诞生
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
海军上将理查德秘密抵达美国朴茨茅斯军港。
会议室里,以桌子为中心,一边坐着包
括理查德上将在内的英国驻美大使等英国人士,另一边则坐着战争部长和海军部长代表等美国人士。当然,杜鲁门·摩根以战争顾问及海军顾问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坐在那里。
“呵,都是些熟面孔。”杜鲁门·摩根暗自笑了笑,大家终究还是凑到一块儿了。
“这是《朗 - 理查德条约》的延续。”
“是的,美国方面提议的‘无畏舰’级战舰,我们认为很有进行试验建造的价值。”
“那就谈谈吧。”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
毕竟之前已经通过电报相互确认了意见,所以没有太大分歧。
“‘无畏舰’级的首舰将由美国海军委托建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的,就这么办。”
大英帝国的立场很明确,首舰的投资由美国来承担。
毕竟还未经检验,就用美国海军的预算来打造试验舰,这样就算“无畏舰”失败了,皇家海军也不会有预算风险,当然,数据也得共享。
本来就是美国海军计划建造的,所以我们这边也接受了。
“不过杜鲁门·摩根心里清楚,英国在这件事上判断失误了。
“他们陷入了对非对称力量的幻想。”
这和原本大英帝国建造“无畏舰”的原因一样。皇家海军以为只要建造一艘“无畏舰”,就能淘汰其他国家所有的前无畏舰级战舰。
“有时候真搞不清他们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其他国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造“无畏舰”。
就这样,本国原有的海军力量也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无限制的军备竞赛就此开始。
“不过,好在事情进展顺利,对杜鲁门·摩根来说是好事。”杜鲁门·摩根在心里暗自得意。
休息时间,杜鲁门·摩根在休息室里和罗斯福战争部长、约翰·朗海军部长碰面。
“我们率先提出建造‘无畏舰’,真是神来之笔。英国方面比想象中更友好。”
“不仅如此,通过这次合作,如果能获得皇家海军的造船技术,对美国来说更是受益匪浅。皇家海军的建造技术可是数百年积累的宝贵财富。”
“杜鲁门说得对。”
两位部长点了点头。虽然不想承认英国佬厉害,但皇家海军的造船技术,绝对不是美国一两年就能赶上的。这可能是需要一个世纪才能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所以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全部收入囊中。
“但美国和英国在官方层面都奉行孤立主义路线。联邦政府的行政官员、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肯定不会接受与英国的公开结盟。”
“没错,罗斯福说得对。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确实不能直接合作。”
“嗯,那该怎么办呢?”
杜鲁门·摩根刚一开口,两位部长就看向杜鲁门。杜鲁门耸了耸肩。
“双方民间合作不就行了?组建一家由双方造船厂出资的跨国企业。”
“……!!!”
朴茨茅斯公司,杜鲁门·摩根设想的这家公司性质和东印度公司类似,似国营又非国营,是一家准国营公司,只不过业务领域不是殖民地管理,而是海军造船厂运营,和纽约兵工厂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这办法。”
“是的。”
“你到底怎么想到这些的?私下说,没和你作对真是万幸。”
“哈哈,你过奖了。”
接着,罗斯福战争部长和约翰·朗海军部长接连提问,杜鲁门·摩根和他们一起探讨,逐步完善朴茨茅斯公司的构想。
罗斯福的脸色渐渐变得不太好看,但最后还是勉强接受了。
以后再哄哄他吧。
就这样,大致的框架完成了。
“呼,那我们回谈判桌吧?”
>>> 合作框架的敲定与背后的利益博弈
“朴茨茅斯……公司?”
“实际上,这是以跨国民营企业形式建立的两国‘特殊关系’。”
同盟,在这个谈判桌上,没人会用“同盟”这个词,只是特殊关系,坚持孤立主义路线。
这家朴茨茅斯公司表面上也将以民间非公开公司的形式运营。
“嗯。”
理查德上将饶有兴趣地捋了捋胡须。
“双方能获得什么利益呢?”
“最大的好处就是‘无畏舰’的诞生和专利共享。我们共享帕森斯、雷诺等专利,这样就可以在不承担专利费用的情况下建造‘无畏舰’。不过德国和沙皇俄国得承担‘一定的’手续费。”
“原来如此。”
“而且,仅仅是率先造出‘无畏舰’,就能比其他国家的海军力量领先一步。”
“哦,这确实很有吸引力。那美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理查德上将眯起了眼睛。杜鲁门·摩根耸了耸肩。“皇家海军和英国造船厂拥有的‘先进’建造技术。但没有图纸和专利无法完美打造出‘无畏舰’。”
“呵,够坦诚。”
“是的,我们提出建立特殊关系,如果还隐瞒意图,怎么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呢?我们就坦诚布公地合作吧。”
听到杜鲁门·摩根的这番话,理查德上将眼中闪过一丝认可。
强调维护皇家海军的荣誉、展示信任以及凸显绅士风度,“信任”“绅士”“荣誉”,这些都是大英帝国英国人所看重的词汇,作为皇家海军的一员,这些话正好触动了他的心弦。
“能获得好感总是好事。”
理查德上将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我接受。那么美国方面打算由哪些企业出资呢?”
理查德上将环顾了一下美国海军方面的人员。罗斯福战争部长清了清嗓子,约翰·朗海军部长则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
理查德上将一脸疑惑地看着杜鲁门·摩根。
杜鲁门·摩根用食指轻轻挠了挠下巴。
“美国方面,联邦钢铁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帕森斯涡轮公司、雷诺型公司、杜鲁门投资银行、菲律宾公司等将出资。”
此言一出,美国方面的人员陷入了沉默。
罗斯福摸了摸额头,约翰·朗海军部长则淡定地点燃了雪茄。
但杜鲁门·摩根却理直气壮,心想。
“这是我想出来的,我当然要投资。”
喜欢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