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邋遢遢的星星 作品
第391章 浑河之战
浑河之水奔流不息,浑浊的浪涛拍打着两岸的泥滩。
贾玌勒马立于高坡之上,身后大军如黑云般铺展开来,枪戟如林,旌旗蔽空。
微风拂过,他伸手摘下遮面的兜鍪,露出双眼,遥遥望向河对岸——
沈阳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黑沉沉的城墙如一堵横亘于天地间的铁壁。
而在城外的旷野之上,数万八旗军早已严阵以待,战马嘶鸣,甲胄泛寒!
都督请看。熊文龙递过千里镜,沈阳城墙上的守军,比三日前又多了三成。
贾玌调整镜筒焦距,城墙垛口后闪动的铁盔清晰可见。
更引人注目的是城外连绵的营寨——八旗骑兵正在河滩操练,战马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毛志远啐了一口:皇太极这是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看着情况又是强行征召城中百姓了!
河对岸突然响起低沉的号角。
一队正白旗骑兵逼近河岸,为首的将领摘下铁盔,露出多尔衮那张年轻而阴鸷的面容。
他举起马鞭,隔着几百米河面直指贾玌。
他在邀战。
熊文龙眯起眼睛。
贾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意,将千里镜递给身旁亲兵,目光紧紧锁住多尔衮。
“毛头小子,倒是心急!”
熊文龙和毛志远同时转头,用怪异的目光看向贾玌。
熊文龙甚至下意识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都督...毛志远斟酌着词句,多尔衮今年二十有六,比您还年长九岁
贾玌一怔,随即失笑:本督说的是他心性。
言罢,他收回目光,看向二人,“苏谨言部到哪里了?”
一名亲兵赶忙上前一步,抱拳答道:“启禀都督,苏将军所率部队进展顺利,再过一日便能够抵达浑南渡口。”
苏瑾言部到何处了?
毛志远立刻抱拳应答:按行军速度推算,明日午时便可抵达浑南渡口。
“好!”贾玌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皇太极想玩野战,本督陪他玩到底!
他抬手指向浑河:如今正值雨季,河水湍急,大军难以强行渡河。
转身挥手下令——
命辅兵营即刻搭建浮桥,辽阳水师渡船随时策应!
熊文龙!
熊文龙当即上前一步,肃然抱拳:末将在!
浮桥修成后,你率先登营及三千精锐夜渡浑河,在北岸抢滩立营!贾玌目光如刀,记住,此战关键在半渡二字——绝不可给八旗骑兵趁乱截杀的机会!
熊文龙沉声应诺:末将必死守滩头!
贾玌又回头望向沈阳方向,我军主力在浑河牵制皇太极主力,待苏瑾言部到位后——
三路合围!
命苏瑾言从东侧强攻沈阳城,把八旗兵往抚顺方向逼退!那里有我们准备好的礼物等着他们。
众将相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振奋。
沈阳城破——就在眼前!
——————
时间推移,三更天,乃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刻。
浑河水面被搅得浑浊,浮桥的最后一根缆索完成系紧。
辅兵营的号子声渐渐停歇,取而代之的是铁甲碰撞的铿锵声——熊文龙的六千人精锐已在岸边列阵完毕。
这六千人,去除先登营精锐,其余尽是骁勇善战的辽东老卒。
身披重甲,背负弓弩,手持火铳——以重甲步卒为主,为的就是在八旗兵的铁蹄下站稳脚跟!
“渡河!”
熊文龙低沉喝道。
铁甲洪流骤然开拔!
——————
夜幕沉沉。
报——!
一声急促的嘶吼骤然撕裂夜幕,沈阳西郊的八旗大营陡然震动。
着甲而眠的皇太极猛地睁开眼,翻身而起,指尖已扣在枕下短刀的刀柄上。
连日来紧绷的神经让他即便浅眠时也恍若置身战场,只消一丁点的风吹草动便能将他惊醒。
皇上!探马跌撞入帐,嗓音嘶哑:庆军——庆军正在渡河!
帐外火盆燃动,光影摇晃。
皇太极双眼微眯,瞳孔在黑暗里收缩如针。
说清楚。
庆军正在抢滩浑河北岸!浮桥已过半数,尚有半数人马仍在南岸!探子急促禀报,彼军扎营不稳,尚未来得及构筑完整防线!
皇太极眼中骤绽精光——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帐帘掀起,寒风灌入。
多尔衮披甲而入,腰间钢刀未卸,脸上犹带警觉:皇上,可是庆军突袭?
不错。皇太极唇边浮起一丝冷峻的笑,庆军先锋渡河,尚未登岸。
多尔衮先是一愣,继而猛然大笑:这是找死!半渡之际,正是我军绝佳战机!
他抱拳而立,战意骤起:臣愿意领正白旗两万铁骑,趁其立足未稳,一举将其碾碎!夺取首功献于皇上!
皇太极眼中锐光一闪,缓缓拔起桌上令旗,掷向多尔衮:准!务必一战破敌,挫其锐气!
多尔衮接过令旗,狞然一笑:请皇上静候佳音!
转身,大步出帐,铁甲铿然作响。
——————
熊文龙立于北岸,手扶长刀,目光冷峻地扫视战场。
六千先登营已渡河三千,另一半仍在南岸调度。
浮桥两侧,火把密布,辅兵正奋力加固营垒。
将军,副将上前,低声道,斥候已发现八旗游骑踪迹,恐是清军哨探。
熊文龙眉头微蹙,冷冷道:传令全军,列阵备战!八旗不会放过半渡而击的机会。
话音未落——
嗖——嗖——嗖——
三道赤色响箭撕裂夜空,压于天空中爆开,刹那间,夜空被映照得一片亮白!
猩红的火花还未消散,大地已开始微微震颤。
骑兵!正白旗的骑兵!
前方瞭望塔上的哨兵嘶声大喊。
紧接着——
轰!!!
大地骤然震颤!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手持火把,洪流如白色怒潮,汹涌而来。
战马铁蹄踏地,震动如雷鸣,正白旗猎猎飘舞,杀意森然!
敌袭——!
号角骤起,战鼓如雷!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贾玌勒马立于高坡之上,身后大军如黑云般铺展开来,枪戟如林,旌旗蔽空。
微风拂过,他伸手摘下遮面的兜鍪,露出双眼,遥遥望向河对岸——
沈阳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黑沉沉的城墙如一堵横亘于天地间的铁壁。
而在城外的旷野之上,数万八旗军早已严阵以待,战马嘶鸣,甲胄泛寒!
都督请看。熊文龙递过千里镜,沈阳城墙上的守军,比三日前又多了三成。
贾玌调整镜筒焦距,城墙垛口后闪动的铁盔清晰可见。
更引人注目的是城外连绵的营寨——八旗骑兵正在河滩操练,战马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毛志远啐了一口:皇太极这是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看着情况又是强行征召城中百姓了!
河对岸突然响起低沉的号角。
一队正白旗骑兵逼近河岸,为首的将领摘下铁盔,露出多尔衮那张年轻而阴鸷的面容。
他举起马鞭,隔着几百米河面直指贾玌。
他在邀战。
熊文龙眯起眼睛。
贾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意,将千里镜递给身旁亲兵,目光紧紧锁住多尔衮。
“毛头小子,倒是心急!”
熊文龙和毛志远同时转头,用怪异的目光看向贾玌。
熊文龙甚至下意识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都督...毛志远斟酌着词句,多尔衮今年二十有六,比您还年长九岁
贾玌一怔,随即失笑:本督说的是他心性。
言罢,他收回目光,看向二人,“苏谨言部到哪里了?”
一名亲兵赶忙上前一步,抱拳答道:“启禀都督,苏将军所率部队进展顺利,再过一日便能够抵达浑南渡口。”
苏瑾言部到何处了?
毛志远立刻抱拳应答:按行军速度推算,明日午时便可抵达浑南渡口。
“好!”贾玌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皇太极想玩野战,本督陪他玩到底!
他抬手指向浑河:如今正值雨季,河水湍急,大军难以强行渡河。
转身挥手下令——
命辅兵营即刻搭建浮桥,辽阳水师渡船随时策应!
熊文龙!
熊文龙当即上前一步,肃然抱拳:末将在!
浮桥修成后,你率先登营及三千精锐夜渡浑河,在北岸抢滩立营!贾玌目光如刀,记住,此战关键在半渡二字——绝不可给八旗骑兵趁乱截杀的机会!
熊文龙沉声应诺:末将必死守滩头!
贾玌又回头望向沈阳方向,我军主力在浑河牵制皇太极主力,待苏瑾言部到位后——
三路合围!
命苏瑾言从东侧强攻沈阳城,把八旗兵往抚顺方向逼退!那里有我们准备好的礼物等着他们。
众将相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振奋。
沈阳城破——就在眼前!
——————
时间推移,三更天,乃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刻。
浑河水面被搅得浑浊,浮桥的最后一根缆索完成系紧。
辅兵营的号子声渐渐停歇,取而代之的是铁甲碰撞的铿锵声——熊文龙的六千人精锐已在岸边列阵完毕。
这六千人,去除先登营精锐,其余尽是骁勇善战的辽东老卒。
身披重甲,背负弓弩,手持火铳——以重甲步卒为主,为的就是在八旗兵的铁蹄下站稳脚跟!
“渡河!”
熊文龙低沉喝道。
铁甲洪流骤然开拔!
——————
夜幕沉沉。
报——!
一声急促的嘶吼骤然撕裂夜幕,沈阳西郊的八旗大营陡然震动。
着甲而眠的皇太极猛地睁开眼,翻身而起,指尖已扣在枕下短刀的刀柄上。
连日来紧绷的神经让他即便浅眠时也恍若置身战场,只消一丁点的风吹草动便能将他惊醒。
皇上!探马跌撞入帐,嗓音嘶哑:庆军——庆军正在渡河!
帐外火盆燃动,光影摇晃。
皇太极双眼微眯,瞳孔在黑暗里收缩如针。
说清楚。
庆军正在抢滩浑河北岸!浮桥已过半数,尚有半数人马仍在南岸!探子急促禀报,彼军扎营不稳,尚未来得及构筑完整防线!
皇太极眼中骤绽精光——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帐帘掀起,寒风灌入。
多尔衮披甲而入,腰间钢刀未卸,脸上犹带警觉:皇上,可是庆军突袭?
不错。皇太极唇边浮起一丝冷峻的笑,庆军先锋渡河,尚未登岸。
多尔衮先是一愣,继而猛然大笑:这是找死!半渡之际,正是我军绝佳战机!
他抱拳而立,战意骤起:臣愿意领正白旗两万铁骑,趁其立足未稳,一举将其碾碎!夺取首功献于皇上!
皇太极眼中锐光一闪,缓缓拔起桌上令旗,掷向多尔衮:准!务必一战破敌,挫其锐气!
多尔衮接过令旗,狞然一笑:请皇上静候佳音!
转身,大步出帐,铁甲铿然作响。
——————
熊文龙立于北岸,手扶长刀,目光冷峻地扫视战场。
六千先登营已渡河三千,另一半仍在南岸调度。
浮桥两侧,火把密布,辅兵正奋力加固营垒。
将军,副将上前,低声道,斥候已发现八旗游骑踪迹,恐是清军哨探。
熊文龙眉头微蹙,冷冷道:传令全军,列阵备战!八旗不会放过半渡而击的机会。
话音未落——
嗖——嗖——嗖——
三道赤色响箭撕裂夜空,压于天空中爆开,刹那间,夜空被映照得一片亮白!
猩红的火花还未消散,大地已开始微微震颤。
骑兵!正白旗的骑兵!
前方瞭望塔上的哨兵嘶声大喊。
紧接着——
轰!!!
大地骤然震颤!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手持火把,洪流如白色怒潮,汹涌而来。
战马铁蹄踏地,震动如雷鸣,正白旗猎猎飘舞,杀意森然!
敌袭——!
号角骤起,战鼓如雷!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