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设局
起身亲自为使者倒酒,&34;我大庆最重信义,怎会背约阻拦友军?&34;
说罢,话锋一转,面露痛心之色:&34;只是你等这一路行来,在我辽东大地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啊!&34;
王子腾从案上取出一叠文书,&34;这是各地呈报的状纸,屠村三十六处,劫掠粮仓&34;
蒲鲜万奴脸色微变顿时明白王子腾想要做什么了,这是要趁机敲诈一笔啊!
&34;王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奉旨撤兵,何来烧杀抢掠之说?&34;
见蒲鲜万奴如此无赖,一边旁听的赵德住也是气急,当即上前一步,厉声喝骂:
&34;若无烧杀抢掠,这些血淋淋的罪状从何而来?!&34;
接过王子腾手中的文书,在蒲鲜万奴面前抖得哗哗作响,&34;白纸黑字,岂容你抵赖!&34;
蒲鲜万奴冷笑一声,毫不退让:
&34;这些都是和谈之前的旧账,怎能算到今日?既已议和,自当既往不咎!&34;
他目光如电,直视王子腾,&34;王将军莫非是要撕毁和约?&34;
王子腾抬手止住了再要发作的赵德柱,冷哼一声:
&34;蒲鲜将军好一张利嘴。不过这些百姓的血债,总要有个交代。&34;
而后,脸上已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神色:&34;本将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守一方,岂能不为治下百姓做主?&34;
蒲鲜万奴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34;王将军究竟想要怎样?&34;
&34;很简单。&34;王子腾走到蒲鲜万奴跟前,&34;只要贵部愿意拿出些许诚意,补偿百姓损失&34;
&34;多少?&34;
蒲鲜万奴冷冷打断,心中嗤笑不已,说到底不还是为了贪财,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王子腾眼中精光一闪,伸出三根手指,不紧不慢地说着;
“三十万两白银,外加五千匹良马,以及各类粮草辎重百车。如此,方能勉强弥补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也算是你等对过往恶行的一点歉意。”
蒲鲜万奴听闻这个数目,心中大怒,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34;荒谬!&34;蒲鲜万奴怒极反笑,“王将军,你这胃口可真不小。我镶蓝旗此次撤军,一路上本就损耗巨大,哪来这么多财物供你搜刮?你这分明是故意刁难!”
王子腾却一脸坦然,双手抱胸道:
“蒲鲜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我都清楚,镶蓝旗在辽东多年,积累的财富可不少。
这点赔偿对于镶蓝旗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况且,若不拿出诚意,这连山关恐怕不好过啊。”
赵德柱在一旁帮腔:“就是!我立威营三万将士可不是吃素的,若是惹得将军不高兴,后果你们自己清楚!”
蒲鲜万奴目光冰冷地扫过赵德柱,又看向王子腾:
“王将军,此事关系重大,我需回去与贝勒爷商议。但我把话撂在这儿,若是你执意要破坏和约,强行索要这笔赔偿,我镶蓝旗即便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屈服!”
王子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34;请便。&34;
见王子腾如此,蒲鲜万奴也是一面不甘,转身而去!
王子腾目送蒲鲜万奴愤然离去的背影,突然放声大笑:
&34;哈哈哈鱼死网破?本将求之不得!本就奉贾都督之命,要将镶蓝旗尽数歼灭于此,有何惧尔等!&34;
赵德柱见王子腾如此胸有成竹,连忙凑上前低声询问:
&34;大人如此成竹在胸,莫非已有妙计?如今镶蓝旗尚不知和谈已破裂&34;
王子腾捋须冷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34;本将故意提出要他们赔偿,就是要让他们以为我们只为求财。&34;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戳在连山关西北的一处峡谷,&34;你看这里——,是通往建州的必经之路。&34;
赵德柱恍然大悟:&34;大人的意思是&34;
&34;不错!&34;王子腾猛地拍案,&34;之后我会命大军在两侧埋伏,待镶蓝旗交出财物,放松警惕通过峡谷时&34;他做了个合围的手势;
&34;届时即便没有玄策营相助,我等亦能,前后夹击,一举歼灭,独揽——大功!&34;
赵德柱闻言,眼中精光暴涨,当即抱拳:&34;大人妙计!末将这就去安排伏兵!&34;
王子腾却抬手制止:&34;且慢!&34;
他踱步至帐外,望着营中的点点篝火:&34;贾都督虽命我等截杀镶蓝旗,但此事关系重大。你速派快马去寻玄策营,务必请他们按原计划合围。&34;
赵德柱面露不解:&34;大人方才不是说&34;
&34;兵者,诡道也。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况且&34;
说到这,王子腾也露出一丝苦笑,想起此前自己在塔山铺的大败,直觉脸上燥的慌,要知道此前他还在贾玌等人面前信誓旦旦
&34;镶蓝旗是清国的精锐,多做几手准备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万一镶蓝旗不肯妥协,在连山关耗着,
与我们僵持不下,玄策营的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王子腾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
赵德柱这才恍然大悟,“大人深谋远虑,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挑选最为得力的骑手,快马加鞭去联络玄策营。”
王子腾点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记住,一定要告知玄策营,此次行动务必隐秘,切不可让镶蓝旗察觉到任何风吹草动。一旦被他们发现我们的部署,恐怕会前功尽弃。”
“是!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办妥!”
赵德柱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去,片刻间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我王子腾——不是无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