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劝谏下
“可正是急中生错。”
一直沉默着的温絮和忽的出声。
他陡然一句脱口便已俯身叩首,而后跪直身子抬头和缓而不失恭敬地开口。
“自陛下继位以来六年,一直以一统天下为目的,彼时外有敌国患,内尚自虚于人。四方不靖,百务纷繁。因而陛下过往六年皆为理乱之治。”
“而今天下大统,鼓励耕桑,与民休息……这皆为治平之事。”
“嗯”
时聿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温絮和受到鼓励,心下稍定,继而不紧不慢的开口:
“人言理乱易,治平难。”
“在臣看来理乱之易在于能快刀斩乱麻,而治平之难在于只能抽丝剥茧,一根根抽,一层层剥,急不得,乱不得。”
“臣知陛下心怀百姓,关注民间实情,但陛下更应纵览全局。沉溺于虚假的繁荣与过度关注疾苦实皆为一叶障目。”
“陛下心急,但越是如此,越应步步为谋。”
“如陛下所言,我们现下一无所有,所以每一步都需谨慎。”
温絮和顿了顿,继续说道:
“比如修生养息,需先让百姓有饭吃,再令其穿暖,最后才是居所。若三步并作一步,一刀切下去,不仅令百姓疲于奔命,亦会使官吏借机中饱私囊。”
语至此,温絮和默默扫了眼时聿表情,而后语气和缓地继续道:
“政令要一条条的下,急不得,乱不得。做好督查工作,让百姓能看到希望,夙朝才有希望。”
听至此,始终靠坐着椅背沉默的时聿已不想继续做下去,在深思时他并不喜坐着,他站起身子出了这一方案台,又沉吟着在桌前踱步。
两位宰相跪坐在桌旁默不作声,许久之后才听见时聿沉沉地叹了口气。
“或许…朕是想得左了。”
“确是朕过于急切了,两位相臣所言有理,然政令不能朝颁夕改,往后朕自当注意。”
说至此他已不再踱步,看着两位相臣仍旧跪着开口:
“两位相臣快请起。”
“臣,还有一谏。”
听见时聿语气平缓,温絮和默默松了口气俯首又一叩拜,伏在地上未动。
“哦?”
时聿一顿,他略有诧异的扬眉,平日里温絮和始终信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从不会追加着言说,今日却着实新奇。
“起来说”
温絮和又一叩首方跪直身子回复:
“陛下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日夜为国事操劳,然凡事皆须有度。有些事上陛下太过计较,便如每日陛下批阅的奏折——”
他侧头指着时聿桌上的那一叠奏折,回头有些忧心地开口:
“只那一叠折子便足有八万字,都一一加了朱批,有些地方陛下还掐了印子做了标记。”
“圣躬勤政本是好事,然过于琐细实在劳心伤神,有碍龙体。何况陛下为国之根本,惟保重龙体,方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温絮和还待继续说,却见时聿摆了摆手,只得住了口。
“朕原道温相是要谏朕什么呢?原来是谏朕保重身体啊。”
他双手背后在这小小的议政堂里踱步,忽的笑了出声。
“朕道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戚芜今日叫朕来不是为了给朕看地图,也不是要看这账本,原来是联合了归玉来给朕谏上一课啊。”
“臣不敢”
温絮和听着忙又一扣首伏在地上不敢起身。戚芜也跟着跪了下去,抬头眨巴着眼睛表示无辜。
“好了,怕什么?快起来吧。”
说着时聿一顿,又问了一句“还有谏言不?要不一道说完?”
“没了没了”
戚芜忙答道。
见没了谏言时聿才一挑眉俯身搀着这两位相臣起身。
“归玉放心,朕的身子朕心里有数,自不会随意挥霍的。”
戚芜站在一旁听着时聿眼都不眨的胡诌,气的一翻白眼,你要是有数还用得着我在这里当恶人?!
“还有你!”
时聿说着语气一转,抬手给她一个暴栗。
“到底是相臣,注意自己的表情管理。”
“还有以后少带坏温相。”
他拉着戚芜小声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