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焗饭 作品
第152章 家属院
刘玉成虽然平时看起来不着调,但做起正事来,简直判若两人。
神锋营的人都是这样。
别看他们平时嘻嘻哈哈,真要论起军事素质,随便拎一个都是佼佼者。
一路上,他的车开的又稳又好,到的时候,小熠睡得跟个小猪似的。
行李不多,但一下车,他还是忙前忙后帮着拿。
一边走,一边解释:
“营长,你这次走得急,第二天师长身边的警卫员专门来说了申请下来的家属院,还带院子。”
也正是因为警卫员过来通知了,他们才知道傅景臣真的申请了接家属来队。
一个个都为他高兴。
刘玉成更是如此……当然了,如果今天没有认错嫂子,他会更高兴的。
“哇,还带院子呀。”傅海棠瞬间高兴了。
别小看了院子的作用,哪怕不大,也能方便不少。
姜瑜曼同样高兴,毕竟小熠马上就要学走路了,有院子就不用担心他没地方玩。
估计也是傅景臣这次立了功,部队特意给的奖励。
“是啊。”
说话间,几人便走到了家属院。
这里不乏有随军的家属,有几个人看着姜瑜曼他们,目光还有些好奇。
这些人姜瑜曼都不认识,看见了也就是笑一笑。
又转过一个弯,到地方了。
刘玉成站在门外,把钥匙递给姜瑜曼。
姜瑜曼道谢后,接过钥匙打开门。
进门一望,里面果然有一个小院子,但两边的围墙有点矮,都能看见旁边两家邻居的院子。
他们院子里种着蔬菜,开着院门却听不见动静,显然人并不在家里。
看着这些,姜瑜曼回想着路上看见的那些屋子,似乎不少都没落锁,心下了然。
大概这就是军区家属院的特色,这里生活的人一般不爱锁门。
因为环境安全,大家又都是军人家属,骨子里比旁人更多一份责任感。
傅海棠也没开口问,她也是家属院长大的,早知道这些了。
此刻只是在屋子里到处转悠,熟悉未来的住处。
刘玉成把他们送到,任务也就完成了,迅速回去训练。
剩下几人忙着打扫卫生。
院子里已经许久没有住人,到处都是灰尘,好在里面提前放了基本的洁具和绿色床单被罩,打扫起来也方便。
三人把床单拆出来,给小熠垫着睡,接着就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听见这里面的动静,很快就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了。
是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人,瞧着岁数并不大。
她一看见里面有人,就笑道:“哎呀,你就是傅营长的媳妇吧,家里东西够不够啊?”
“够了,”姜瑜曼直起身笑道:“谢谢嫂子关心,东西都有呢。”
她长得极漂亮,就算头发微乱,也更显得好看。
见她又好看又有礼貌,门口那嫂子赶紧摆手,“不客气,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我反正也没事,来帮帮你。”
说完,赶紧回家拿了东西过来,帮着一起扫地。
姜瑜曼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右边那家的女主人。
“嫂子,会不会太麻烦了?”
“哪里麻烦?都是正常的,你不知道,咱们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有什么事都是能帮则帮。”
姜瑜曼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邻里关系,心里觉得还挺温暖的。
大概这就是家属院特有的魅力,
接下来,她又和这位嫂子聊了几句,得知她叫白萍,男人也是当营长的。
正说到这里,傅景臣提着垃圾出来了,打了个招呼,把院里的垃圾一起收拾了,出去倒垃圾。
白萍一笑,“看不出来,傅营长眼里还有这些活呢!”
家属院这片区域,都有院子,一般都是营长以上职务的家属。
她们对部队的事不说了如指掌,至少也谈得上熟悉。
白萍当然听说过神锋营傅景臣的事迹,知道他枪法如神,能把那群尖子兵管的服服帖帖。
本来以为这样的人不会想着这些小事,没想到在生活上照样照顾。
“我哥一直都这样。”傅海棠插了一句嘴。
白萍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傅海棠身上,“哎哟,这就是傅营长的妹子吧?长得真俊,你们一家人都好看。”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一句话,把全家人都夸了。
就这样,几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从白萍嘴里,姜瑜曼得知了很多事。
比如这里的物资。
和傅母之前说的一样,不是随便就能买,需要报给部队军需部,等着统一采购回来,再去给钱领取。
如果等不及,就要坐一个小时汽车才能到镇上。
总之,这里很偏,很不方便。
当然了,也有好的地方,比如军区有厂,可以生产一些能自给自足的东西。
军人家属可以申请去上班,还有报酬。
说到这里,和姜瑜曼熟悉不少的白萍还道:“瑜曼,你想不想去工厂里上班?这工资可不便宜,每个月足足二十八块。”
二十八块钱,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对军人家属而言,可以补贴家用,不少人都会去。
“我现在刚来,还要考虑考虑。”姜瑜曼笑了笑,道。
比起其他人,她的压力还好,毕竟空间里还有那么多东西呢。
之前在石碾子大队,全家人都把钱放在她这里,紧着她来,物资根本没用多少。
现在来了这里,根本不用愁这些。
她可以慢慢规划,去好好琢磨接下来要做什么。
“行,反正不急,慢慢来嘛!”白萍也没多想,笑得非常热情。
忙活到晚上,屋子可算是收拾出来了。
小熠一觉醒来,大概很好奇屋子怎么变了,正坐在床上好奇看着四周。
他现在爬的很快,稍不注意就能爬出去很远。
傅景臣和姜瑜曼坐在床边,随时看着他,免得他滚下床。
守了好半天,小家伙才困了,等把孩子哄睡,天都已经黑完了。
院子两边都有人说话的声音,和石碾子大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换了新环境,姜瑜曼没有儿子那么好睡,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明天的打算。
还没思考什么,就突然想起今天从刘玉成那里听来的话。
伸手,去握那只放自己腰间的手。
“你跟我说说,那天晚上,到底是什么没看清楚?”
神锋营的人都是这样。
别看他们平时嘻嘻哈哈,真要论起军事素质,随便拎一个都是佼佼者。
一路上,他的车开的又稳又好,到的时候,小熠睡得跟个小猪似的。
行李不多,但一下车,他还是忙前忙后帮着拿。
一边走,一边解释:
“营长,你这次走得急,第二天师长身边的警卫员专门来说了申请下来的家属院,还带院子。”
也正是因为警卫员过来通知了,他们才知道傅景臣真的申请了接家属来队。
一个个都为他高兴。
刘玉成更是如此……当然了,如果今天没有认错嫂子,他会更高兴的。
“哇,还带院子呀。”傅海棠瞬间高兴了。
别小看了院子的作用,哪怕不大,也能方便不少。
姜瑜曼同样高兴,毕竟小熠马上就要学走路了,有院子就不用担心他没地方玩。
估计也是傅景臣这次立了功,部队特意给的奖励。
“是啊。”
说话间,几人便走到了家属院。
这里不乏有随军的家属,有几个人看着姜瑜曼他们,目光还有些好奇。
这些人姜瑜曼都不认识,看见了也就是笑一笑。
又转过一个弯,到地方了。
刘玉成站在门外,把钥匙递给姜瑜曼。
姜瑜曼道谢后,接过钥匙打开门。
进门一望,里面果然有一个小院子,但两边的围墙有点矮,都能看见旁边两家邻居的院子。
他们院子里种着蔬菜,开着院门却听不见动静,显然人并不在家里。
看着这些,姜瑜曼回想着路上看见的那些屋子,似乎不少都没落锁,心下了然。
大概这就是军区家属院的特色,这里生活的人一般不爱锁门。
因为环境安全,大家又都是军人家属,骨子里比旁人更多一份责任感。
傅海棠也没开口问,她也是家属院长大的,早知道这些了。
此刻只是在屋子里到处转悠,熟悉未来的住处。
刘玉成把他们送到,任务也就完成了,迅速回去训练。
剩下几人忙着打扫卫生。
院子里已经许久没有住人,到处都是灰尘,好在里面提前放了基本的洁具和绿色床单被罩,打扫起来也方便。
三人把床单拆出来,给小熠垫着睡,接着就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听见这里面的动静,很快就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了。
是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人,瞧着岁数并不大。
她一看见里面有人,就笑道:“哎呀,你就是傅营长的媳妇吧,家里东西够不够啊?”
“够了,”姜瑜曼直起身笑道:“谢谢嫂子关心,东西都有呢。”
她长得极漂亮,就算头发微乱,也更显得好看。
见她又好看又有礼貌,门口那嫂子赶紧摆手,“不客气,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我反正也没事,来帮帮你。”
说完,赶紧回家拿了东西过来,帮着一起扫地。
姜瑜曼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右边那家的女主人。
“嫂子,会不会太麻烦了?”
“哪里麻烦?都是正常的,你不知道,咱们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有什么事都是能帮则帮。”
姜瑜曼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邻里关系,心里觉得还挺温暖的。
大概这就是家属院特有的魅力,
接下来,她又和这位嫂子聊了几句,得知她叫白萍,男人也是当营长的。
正说到这里,傅景臣提着垃圾出来了,打了个招呼,把院里的垃圾一起收拾了,出去倒垃圾。
白萍一笑,“看不出来,傅营长眼里还有这些活呢!”
家属院这片区域,都有院子,一般都是营长以上职务的家属。
她们对部队的事不说了如指掌,至少也谈得上熟悉。
白萍当然听说过神锋营傅景臣的事迹,知道他枪法如神,能把那群尖子兵管的服服帖帖。
本来以为这样的人不会想着这些小事,没想到在生活上照样照顾。
“我哥一直都这样。”傅海棠插了一句嘴。
白萍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傅海棠身上,“哎哟,这就是傅营长的妹子吧?长得真俊,你们一家人都好看。”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一句话,把全家人都夸了。
就这样,几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从白萍嘴里,姜瑜曼得知了很多事。
比如这里的物资。
和傅母之前说的一样,不是随便就能买,需要报给部队军需部,等着统一采购回来,再去给钱领取。
如果等不及,就要坐一个小时汽车才能到镇上。
总之,这里很偏,很不方便。
当然了,也有好的地方,比如军区有厂,可以生产一些能自给自足的东西。
军人家属可以申请去上班,还有报酬。
说到这里,和姜瑜曼熟悉不少的白萍还道:“瑜曼,你想不想去工厂里上班?这工资可不便宜,每个月足足二十八块。”
二十八块钱,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对军人家属而言,可以补贴家用,不少人都会去。
“我现在刚来,还要考虑考虑。”姜瑜曼笑了笑,道。
比起其他人,她的压力还好,毕竟空间里还有那么多东西呢。
之前在石碾子大队,全家人都把钱放在她这里,紧着她来,物资根本没用多少。
现在来了这里,根本不用愁这些。
她可以慢慢规划,去好好琢磨接下来要做什么。
“行,反正不急,慢慢来嘛!”白萍也没多想,笑得非常热情。
忙活到晚上,屋子可算是收拾出来了。
小熠一觉醒来,大概很好奇屋子怎么变了,正坐在床上好奇看着四周。
他现在爬的很快,稍不注意就能爬出去很远。
傅景臣和姜瑜曼坐在床边,随时看着他,免得他滚下床。
守了好半天,小家伙才困了,等把孩子哄睡,天都已经黑完了。
院子两边都有人说话的声音,和石碾子大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换了新环境,姜瑜曼没有儿子那么好睡,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明天的打算。
还没思考什么,就突然想起今天从刘玉成那里听来的话。
伸手,去握那只放自己腰间的手。
“你跟我说说,那天晚上,到底是什么没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