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焗饭 作品
第141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石碾子大队的,全都来广场上集合开会!”
广播里传出刘庆刚的声音,整整说了三遍。
知青点的人一头雾水。
这么晚用广播通知村民们到广场上集合,还是第一次。
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
“哎呀,大队长不是害人吗?”
蔡婆子率先反应过来,拍着大腿道:“咱们要去找人,他还要叫大家去集合。”
“大娘,你别着急,咱们一起去广场上,跟大队长说了情况,还能多派人去找。”
“对对对,还是你们聪明!”
蔡婆子恍然大悟,赶紧招呼杨老头关门,自己则是拉着孙子。
转头的时候,还瞪了姜瑜曼一眼。
见状,傅海棠从鼻腔里冷哼一声,眉眼一扫,扬起拳头。
成功让蔡婆子回忆起了之前挨揍的经历。
想起自己和儿媳合伙都打不过她,只能扭头悻悻走了。
姜瑜曼目睹了全程,扑哧一笑。
不同以前抿唇的笑,这次笑意极浓,眼神被浸染的格外明亮。
听见笑声,傅海棠赶紧收起拳头。
用鞋底扭捏在地上来回摩擦了几下,晃着姜瑜曼的手,“嫂子你笑什么呀?我刚才不够有魄力吗?”
“有有有。”
姜瑜曼搂紧儿子,压着嘴角道:“我是觉得你既漂亮又可爱。”
语气相当认真。
傅海棠的脸“轰”一下全红了。
想着这句话,一家人去广场上的路上,她脸上还热着。
姜瑜曼没想到小姑娘这么不禁逗。
正打算和她说说话,就碰上了姚振江夫妻俩。
姚三媳妇一看见她,就凑过来,“瑜曼,这次去广场上的事,你听说了吗?”
“没有。”
姜瑜曼和家里人对视一眼,“难道不是上工的事?”
“当然不是了。”
姚三媳妇道:“我们今天看见有戴着红袖套的人来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们新家和刘庆刚住得近,亲眼看见小红兵去了他家。
“马上就到广场了,我们去了就知道了。”
“行。”
几人一边说,一边走进广场。
广场已经站了不少村民,人人都在等刘庆刚说话。
为首的刘庆刚脸色阴沉,硬要等着大家来齐了再开口。
蔡婆子等不及了,上前道:“大队长,我们家安福和周芸不见了,要不然让人先去找找吧?”
“是啊。”
知青们也跟着点头,“大队长,大娘说周姐他们是去供销社买东西,一直没回来。”
休息几天恢复上工,他们都腰酸背痛,就指望着大队长让村民们去。
“去公社买东西?”刘庆刚剜了蔡婆子一眼。
蔡婆子被看得心神一跳,总觉得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但想也不可能啊。
只能硬着头皮道:“对啊大队长,都这么久了也没个消息,我怕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确实是出了事!”
刘庆刚气道:“之前拿着咱们队里的东西去倒买倒卖,这次被民兵认出来了,能回来吗?”
不管任何队,出了这样的丑事,就再没了评选优秀生产队的资格。
明明他们去年打了野猪,粮食也足够,公社领导那边已经透了底,不久后的表彰会有他们一份。
现在这事一出,谁知道这名额还有没有?
“啊?”
蔡婆子腿肚子直发抖,“大队长,我们冤枉啊!”
她没想到,姜瑜曼说的居然是真话,自己儿子儿媳居然真的被民兵抓走了。
对了,姜瑜曼!
想到她,蔡婆子赶紧指着傅家人道:“大队长,这次该被抓走的是他们家,安福他们去说明情况,应该有功才对!”
村民们还没从周芸两人被抓的消息里回神,就被蔡婆子迅速拉进了另一个话题。
顿时更懵了。
面对蔡婆子的指认,姜瑜曼不客气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家什么情况,还需要你们去说明?”
“就是呀,我家里的事,跟你们有啥关系?”傅海棠也跟着附和。
“你们家男人没开介绍信,人也不在,那就是偷跑!”
这么多人,蔡婆子可不怕傅海棠,语气激烈,“做了这种事,我们去说说咋啦?你……”
话还没说完,一道怒喝突然响起。
“闭嘴!”
刘庆刚猝不及防开口,将众人都吓了一大跳。
也打断了蔡婆子的话。
不过村民还是听清楚了前半部分,他们也好奇傅景臣的下落。
刘庆刚把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道:“人家傅景臣有公社领导的介绍信,凭啥被抓?”
说话间,指着蔡婆子的手都在发抖,“倒是你们倒卖蜂蜜,被民兵抓了才活该!”
作为大队长,刘庆刚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事,但也仅仅是皮毛。
有介绍信这件事,他知情。
可别人去做什么,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正因如此,听了蔡婆子的指认,他才会这么愤怒。
他不懂,杨家人怎么能就能蠢到这种地步?傅家是傻子吗?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傅景臣会离开?
用得着他们在这上蹿下跳吗?!
“原来人家有介绍信啊,就是不知道出去干啥。”
“你管他干啥,反正杨家这次惨了,啧啧,倒卖蜂蜜,怪不得她们婆媳上次被蜜蜂蛰了!”
“婆媳两个都是骗子!还说自己倒霉被蛰的!”
“他们本来就是下乡来的,这次被小红兵抓了,一家子岂不是要去农场改造?”
在村民的议论声中,蔡婆子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
也顾不得攀咬傅家了,赶紧去抓刘庆刚的衣袖,“大队长,我们就是糊涂,我们可不想去农场啊!”
在石碾子大队已经够苦了,如果犯罪去了农场,更要没日没夜劳作!
听说做不完,还没饭吃。
他们本来打算立功回城,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反倒是把自家拖下水了!
“这话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刘庆刚把衣袖扯出来,恼道:“这件事是公社处理,要抓典型,你们就等着那边的通知吧!”
戴着红袖套的民兵时常到处转悠,但现在的人都精,能抓到的不多。
有周芸和杨安福这样送上门的傻瓜交差,他们当然不客气。
蔡婆子顿时面如死灰。
刘庆刚可不管他们的反应,见人来齐了,继续开会。
专门强调了一件事:不要倒卖集体财产,姚家和杨家就是前车之鉴。
在他说话的时候,姚家人如鹌鹑般畏畏缩缩、杨家老两口一脸恍惚。
与之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状,姜瑜曼暗自感叹:多行不义必自毙,果然是硬道理。
广播里传出刘庆刚的声音,整整说了三遍。
知青点的人一头雾水。
这么晚用广播通知村民们到广场上集合,还是第一次。
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
“哎呀,大队长不是害人吗?”
蔡婆子率先反应过来,拍着大腿道:“咱们要去找人,他还要叫大家去集合。”
“大娘,你别着急,咱们一起去广场上,跟大队长说了情况,还能多派人去找。”
“对对对,还是你们聪明!”
蔡婆子恍然大悟,赶紧招呼杨老头关门,自己则是拉着孙子。
转头的时候,还瞪了姜瑜曼一眼。
见状,傅海棠从鼻腔里冷哼一声,眉眼一扫,扬起拳头。
成功让蔡婆子回忆起了之前挨揍的经历。
想起自己和儿媳合伙都打不过她,只能扭头悻悻走了。
姜瑜曼目睹了全程,扑哧一笑。
不同以前抿唇的笑,这次笑意极浓,眼神被浸染的格外明亮。
听见笑声,傅海棠赶紧收起拳头。
用鞋底扭捏在地上来回摩擦了几下,晃着姜瑜曼的手,“嫂子你笑什么呀?我刚才不够有魄力吗?”
“有有有。”
姜瑜曼搂紧儿子,压着嘴角道:“我是觉得你既漂亮又可爱。”
语气相当认真。
傅海棠的脸“轰”一下全红了。
想着这句话,一家人去广场上的路上,她脸上还热着。
姜瑜曼没想到小姑娘这么不禁逗。
正打算和她说说话,就碰上了姚振江夫妻俩。
姚三媳妇一看见她,就凑过来,“瑜曼,这次去广场上的事,你听说了吗?”
“没有。”
姜瑜曼和家里人对视一眼,“难道不是上工的事?”
“当然不是了。”
姚三媳妇道:“我们今天看见有戴着红袖套的人来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们新家和刘庆刚住得近,亲眼看见小红兵去了他家。
“马上就到广场了,我们去了就知道了。”
“行。”
几人一边说,一边走进广场。
广场已经站了不少村民,人人都在等刘庆刚说话。
为首的刘庆刚脸色阴沉,硬要等着大家来齐了再开口。
蔡婆子等不及了,上前道:“大队长,我们家安福和周芸不见了,要不然让人先去找找吧?”
“是啊。”
知青们也跟着点头,“大队长,大娘说周姐他们是去供销社买东西,一直没回来。”
休息几天恢复上工,他们都腰酸背痛,就指望着大队长让村民们去。
“去公社买东西?”刘庆刚剜了蔡婆子一眼。
蔡婆子被看得心神一跳,总觉得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但想也不可能啊。
只能硬着头皮道:“对啊大队长,都这么久了也没个消息,我怕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确实是出了事!”
刘庆刚气道:“之前拿着咱们队里的东西去倒买倒卖,这次被民兵认出来了,能回来吗?”
不管任何队,出了这样的丑事,就再没了评选优秀生产队的资格。
明明他们去年打了野猪,粮食也足够,公社领导那边已经透了底,不久后的表彰会有他们一份。
现在这事一出,谁知道这名额还有没有?
“啊?”
蔡婆子腿肚子直发抖,“大队长,我们冤枉啊!”
她没想到,姜瑜曼说的居然是真话,自己儿子儿媳居然真的被民兵抓走了。
对了,姜瑜曼!
想到她,蔡婆子赶紧指着傅家人道:“大队长,这次该被抓走的是他们家,安福他们去说明情况,应该有功才对!”
村民们还没从周芸两人被抓的消息里回神,就被蔡婆子迅速拉进了另一个话题。
顿时更懵了。
面对蔡婆子的指认,姜瑜曼不客气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家什么情况,还需要你们去说明?”
“就是呀,我家里的事,跟你们有啥关系?”傅海棠也跟着附和。
“你们家男人没开介绍信,人也不在,那就是偷跑!”
这么多人,蔡婆子可不怕傅海棠,语气激烈,“做了这种事,我们去说说咋啦?你……”
话还没说完,一道怒喝突然响起。
“闭嘴!”
刘庆刚猝不及防开口,将众人都吓了一大跳。
也打断了蔡婆子的话。
不过村民还是听清楚了前半部分,他们也好奇傅景臣的下落。
刘庆刚把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道:“人家傅景臣有公社领导的介绍信,凭啥被抓?”
说话间,指着蔡婆子的手都在发抖,“倒是你们倒卖蜂蜜,被民兵抓了才活该!”
作为大队长,刘庆刚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事,但也仅仅是皮毛。
有介绍信这件事,他知情。
可别人去做什么,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正因如此,听了蔡婆子的指认,他才会这么愤怒。
他不懂,杨家人怎么能就能蠢到这种地步?傅家是傻子吗?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傅景臣会离开?
用得着他们在这上蹿下跳吗?!
“原来人家有介绍信啊,就是不知道出去干啥。”
“你管他干啥,反正杨家这次惨了,啧啧,倒卖蜂蜜,怪不得她们婆媳上次被蜜蜂蛰了!”
“婆媳两个都是骗子!还说自己倒霉被蛰的!”
“他们本来就是下乡来的,这次被小红兵抓了,一家子岂不是要去农场改造?”
在村民的议论声中,蔡婆子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
也顾不得攀咬傅家了,赶紧去抓刘庆刚的衣袖,“大队长,我们就是糊涂,我们可不想去农场啊!”
在石碾子大队已经够苦了,如果犯罪去了农场,更要没日没夜劳作!
听说做不完,还没饭吃。
他们本来打算立功回城,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反倒是把自家拖下水了!
“这话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刘庆刚把衣袖扯出来,恼道:“这件事是公社处理,要抓典型,你们就等着那边的通知吧!”
戴着红袖套的民兵时常到处转悠,但现在的人都精,能抓到的不多。
有周芸和杨安福这样送上门的傻瓜交差,他们当然不客气。
蔡婆子顿时面如死灰。
刘庆刚可不管他们的反应,见人来齐了,继续开会。
专门强调了一件事:不要倒卖集体财产,姚家和杨家就是前车之鉴。
在他说话的时候,姚家人如鹌鹑般畏畏缩缩、杨家老两口一脸恍惚。
与之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状,姜瑜曼暗自感叹:多行不义必自毙,果然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