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96章全村的希望

第296章全村的希望

出国了。

周浩然跟学校的交流团一起。

不仅不用他出钱。

学校还给了他3000美元的报销额度,让他可以在美国自由购物,这么好的待遇,连带队的张副校长都没有,堪称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不过,公家的钱要省着花。

交流团买的是经济舱的往返套票。

坐着飞十几个小时,身体不好还真扛不住。

稽映阳、胡小宸和乔诺,是隔了两天才从虹桥机场出发。周浩然心疼女徒弟,就要求阳阳姐购买了3张头等舱机票。

价格都飞了。

比二十年后还贵!

一张票将近8万!

三张头等舱机票,花了24万。

周浩然提前到了两天,直奔斯坦福大学。

去了之后,就有些失望。

斯坦福这边,的确是系主任霍普斯教授来接待。

不过,他接待的不是复旦大学的交流团,而是谭明亮和周浩然。

霍普斯教授是谭明亮的博士生导师。

周浩然的两篇论文,也是靠着他的关系走了快捷通道在半个月内完成了发表。

斯坦福大学这边出面的两个教授和几个博士生、研究生,欢迎的是谭明亮这个故人,以及周浩然这个传说中的少年天才。

复旦这边的交流团。

名义上是双方学校的学术交流。

实际上,就是沾光过来公费旅游!

怪不得要给周浩然特批3000美元的报销额度呢,要是没有他,其他那些校领导就没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硅谷度假了。

这一趟的交流之旅,算上机票、住宿和餐饮费,没有20万下不来!

以现在国内的经济条件,除非是公费,个人还真消费不起。

好在就是霍普斯教授很热情,他的同事里德教授,以及学生贾斯汀博士、菲德博士等等,都表现出了很积极的态度,欢迎周浩然的来访。

当天,在学校办了一个茶话会,聊了一下午。

晚上去霍普斯教授的家里,又聊了好几个小时。

周浩然的真才实学,以及对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认识,得到了霍普斯教授团队的高度认可。他表示明天会邀请更多的斯坦福计算机教授过来,一起参与讨论。

等回到酒店里。

周浩然都有点散架,“这可真够累了。”

“你还行啊,没倒时差都有这样的劲头。”谭明亮觉得年轻真好,精力真充沛,“我刚才,上眼皮和下眼皮都打架了。”

周浩然道:“明天、后天,还有好几拨呢!”

“学术交流嘛。”谭明亮对此就见怪不怪了,“美国跟国内也都一样,都是人情。你认识的圈内大佬越多,你的知名度越高,你的学术地位就越高。学术地位这种事……本质上不是你水平怎么样,而是业内认为你的水平怎么样。”

周浩然不太高兴的说:“学校这边也不太行啊!”

谭明亮缓缓道:“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学术也一样。”

周浩然默然,点了点头。

谭明亮道:“国内的计算机产业,别说给世界提供一些学术成就了,连追随学术前沿都做不到。就像咱们的程院长,他还是院士呢,本身应该是学术带头人,可他连英文论文都看不明白,只能看一些二手资料,这怎么带头?”

周浩然叹了口气,“还需要时间啊。”

“你是全村的希望。”

谭明亮坐在床边脱衣服,说了大实话。

“我知道。”

周浩然自然能够感受,不管是学校还是学院,甚至特殊部门的窦局长,对他都有格外的关照。

这种感觉,既是压力,也是责任。

谭明亮道:“行业里,有几个学术大佬是从国内出来的,不过都换国籍了,都是外国人了,代表的是美国。我估计,现在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你换国籍。你要是也换国籍了,希望就破灭了。”

周浩然没有换国籍的念头,沉吟道:“学术圈是一片大海,我最多是个小水滴。就算我走出来了,混进了大海里,也微乎其微。大国崛起想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几乎不可能。”

谭明亮笑道:“就算是小水滴,有也比没有强。”

“不过,我有个办法。”

周浩然眯起眼睛。

谭明亮已经脱掉了衣服,只穿着一件黑色的裤衩准备去洗澡。

听到这话,回头看他。

“什么办法?”

“不破不立!”

“啊?”

谭明亮没太明白他的意思。

周浩然淡然道:“现在的计算机产业,这片大海是属于美国的。就算我冒头了,我也只是个小水滴。这就注定会导致中美之间的巨大差距。”

谭明亮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行业,美国已经发展了四五十年,国内才刚刚接触。”“如果以牺牲我个人为代价,把这片大海变成公海,全球共有,我们就有机会分享美国发展几十年的科技红利,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机会!”

周浩然一身正气,宛若勇士。

谭明亮就不伦不类,半裸着身子,愕然看他,“牺牲什么?”

周浩然沉吟道:“现在的科学界秩序,是由美国主导构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知识的精英垄断,设立了一个又一个专利门槛。我记得60年代,美国就有人号召知识民主化,希望打破精英垄断,推动公众参与科研,推动学术的开放获取。”

“学术oa?”

谭明亮是业内人,还在美国读博,他一下就明白了这意思。

周浩然笑道:“对,就是oa,要推进研究成果的免费开放,不受技术、法律和财务的限制。我听说,美国现在又有了这种论调?”

“有啊,可推进不起来。”谭明亮对此就很熟悉了,“个别一些价值含量比较低的论文还行,可没人会真的那么大无畏,会把那些有价值的核心论文免费公布出来。”

周浩然大义凛然的说:“我可以!”

科技产业的传统模式,是围绕着西方推崇的“私产”、“私有化”的概念而兴起,也就形成了现在大行其道的专利制度。

就比如论文发表。

论文这是有版权的。

别人需要付费订阅期刊,才能阅读。

如果想使用论文中的一些新概念做技术开发,就要跟论文作者开展合作,要么给钱,要么是共享专利。

因为有利可图,所以许许多多的人会热衷科技前沿。

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市场闭环。

可时间长了,这就会形成知识、技术的小范围精英垄断。

这就导致有的科研团队,为了做一个项目,首先要想办法绕开别人的知识产权体系,导致项目开发遇到瓶颈,迟迟无法突破。

这对人类的技术发展来说,这会很不利!

有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60年代,美国人就有形成了一股共产思潮,要求技术共享、知识产权共享……这股浪潮自然就被扑灭了。

到了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来袭。

这股潮流又回来了!

不过,现在才97年,还是这种潮流的萌芽期,始终都无法推进。很少有人能够甘愿舍弃自身巨大的利益,来把个人所有的科研成果免费的分享给全世界。

尤其这种潮流,还有多个硅谷超级大佬的强烈反对!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乔布斯!

然后,还有微软的大老板比尔·盖茨,还有甲骨文的大老板拉里·埃里森。

他们都是现行制度的最大获益者。

才不愿意免费分享呢!

他们拥有计算机产业的整片大海,凭什么要让出来?

可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冒头。

新一代的年轻科技人,显然比这些老家伙们有着更高格局、更大情怀的科技梦,他们有着更强烈的脱离旧世界、迎接新时代的决心。

只不过现在阻力很大。

还缺少一个领路人。

周浩然想要站出来。

以自己这颗小水滴的力量,去搅动整片大海!

把那片私有的大海,共享出来!

“你这是想当民族英雄啊!”

谭明亮听说了他的意思,大为震动。

周浩然郑重其事的说:“你说了,我是全村的希望,我总得做出个表率。我决定了,我打算放弃以后所有论文的相关产权,免费的分享给全世界。”

“等等!”谭明亮觉得这事很大,性质很严峻,“这事你最好别个人决定吧?”

“啊?”

周浩然故作不知。

谭明亮提议道:“我觉得这事你不能草率,先别跟美国人说。回国后,给学校打个报告,然后给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写份报告,把前因后果说清楚。”

周浩然点了点头,“也行。”

谭明亮老成持重的说:“国内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你这样的学术天才,代表这个国家,好不容易写出来了几篇世界级的论文,你就放弃产权了,直接分享给全世界了,这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啊。”

“这都哪跟哪啊?”

周浩然不禁失笑。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

这事必须要干。

而且要快!

互联网来势太猛。

美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也都有着对传统的叛逆,都受够了过去的那种科技垄断的气氛,更推崇“科技民主化”的新理念。

这是落在一代互联网人身上的使命。

周浩然不抓紧时间当这个出头鸟。

等过个一两年,他想出头也轮不到他了。

想当“烈士”也没机会了。

要抓紧时间!

要为了改变世界、报效祖国,去奉献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