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42章 节目播出

第242章 节目播出

麦良平早些年是做海关生意的。

就是海关那边会扣下很多走私或者不符合进口要求的商品,这些商品处理之后,仍然有市场价值。审批过后,就会卖给渠道商。

渠道商再把这些海关流出来的好东西,卖给市场。

麦良平靠着这生意,赚了大几百万。

还因此结识了陆少。

认识了大人物,麦良平自然不甘心再当二道贩子了,就在陆少的安排下,正式进入了实体产业,成立了三彩印刷厂。

之所以会这么选,因为陆少家里的关系,主要就是出版行业。

去年,国家推出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宗旨就是“抓大放小”,只抓大型国有企业,地方的中小国企被允许出售。

海港的印刷产业因此有了动向。

官方牵头,海港最优秀的一批国营印刷厂,合并起来,成立了海港印刷集团。以后,所有官方的主要出版物,都会由这个海港印刷集团来承接。

至于剩下的那些中小型的国营印刷厂,那就拜拜了。

有水平,你就接着活。

水平不行,那就该破产破产、该出售出售,别成为国家的财政包袱。

这就意味着,印刷产业将会有很大的一块蛋糕,从国营转为民营。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

陆少看上的可不是印刷的这点利润,他让麦良平成立了三彩印刷厂,只是拥有了一个名义,一个收购、整合许许多多国营印刷厂的名义。

吞并国有企业,这才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好机会。

一个资产1000万元的国营印刷厂,可以作价100万元卖给三彩印刷厂……海港上千家中小国营印刷厂都会陆续转型,陆少哪怕只吃掉这个市场的十分之一,也足以让他吃饱。

却没想到,麦良平很不争气。

全新设备的三彩印刷厂,竟然竞争不过一个民间的设备落后的小厂

陆少看到他又苦哈哈的跑过来求助,就气不打一处来,“麦良平,你到底行不行你是怎么跟我保证的”

麦良平很卑微的站在他面前,“陆少,现在的情况很复杂。”

陆少气道:“监管局的人都过去了,你还要怎样”

“我们现在没有订单啊!”

麦良平站在一边,坐都不敢坐。

陆少很生气,“这是你的事!”

“陆少,要不……要不咱们再找一次人,把长兴印刷厂给查封了吧。整个印刷产业里,搅局的就是他们。”

麦良平觉得这是唯一的办法。

“你说的轻巧!”

陆少也不是那种关系通天的人,否则他也不至于来趟这趟浑水。

关系真的够硬,直接就能分到一家大型国企为己所用,作为自家的钱袋子,哪还用亲自下场,来做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勾当

名声尽毁还有风险。

麦良平叹了口气,“印刷厂这边,资金流很快就断了,订单量还远远不足。”

陆少一挥手,“你自己想办法,我不会再出手了!人情不是这么用的!”

“那三彩印刷厂撑不到年底就要破产。”

麦良平也来了脾气。

“嗯”

陆少眉梢一挑,瞟他一眼。

麦良平一脸苦涩的说:“陆少,这次的事情,真不怪我。李长兴那边,背后肯定是有高人指点,要不咱们不可能这么被动。”

“少找这些理由。”陆少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我费了多大的周折,才帮你申请下来了外汇、贷了那么多款,才把全套的日系设备给你引进回来。你当初是怎么给我保证的你不是说能成为海港民营印刷厂的一面旗帜吗”

麦良平挣扎着说:“这次真的是意外,陆少,你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只要查封了长兴出版社,让他们去关门整改,这事就还有转机!”

陆少脸色阴沉。

他已经受够了。

可这个时候放弃,他也心有不甘。想要合理的完成对一大批国营印刷厂的兼并,就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民营印刷厂。

在兼并、吞并的过程中,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国有资产红利。

现在三彩印刷厂的订单时有时无,收入连债务利息都付不起。资质审查的时候,人家发现你这就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还怎么交易

强行交易,那吃相就太难看了,太扎眼了。

麦良平见他沉吟,心下暗喜,连忙道:“陆少,长兴印刷厂那边现在接了很多订单,可他们的产能跟不上。只要给查封他们两三个月,订单违约,违约金他们都付不起。”

陆少文:“他们有什么背景”

麦良平笑呵呵的说:“李长兴我知道,哪有什么背景啊以前就是报社的一个普通股级干部,92年的时候下海了。他没那个水平。我估计背后是受了周浩然那小子的指点,给他查封几个月,他们就蹦跶比起来了。”

“嗯……”

陆少心中有火气。

却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只能去支持他。

看来,还得去动用老爷子剩余不多的人情,去求人办事了。

这里是他的家,一套老式的样洋房,内部装饰的很豪华,地板上铺着厚厚的地毯。

电视开着,播放着生活频道《民生调查》栏目。

“这是……”

陆少坐在沙发上,正对着电视,看到眼前不太清晰的偷拍画面,不禁愣住。

“陆少”

麦良平背对着电视,见他表情变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耳朵却听见了电视里传来的声音——

“只要没人查,就是安全生产!”

“这是什么味道真呛人啊!”

“这是固定剂。”

“这有毒吧”

“没事,毒性不大。”

“还是应该安全生产啊!”

……

麦良平听见了声音,觉得不对劲。

这声音怎么这么熟

靠!

这不是自己的声音吗

麦良平打了个激灵,面如猪肝,猛地转头,就看到了让他想吐血的一幕。

工人们穿着随意,在生产线上毫无防护的工作的画面,全被拍下来了!

甚至还有他个人的镜头。

虽然镜头里有马赛克,没有把人的面孔拍进去,可他翘着二郎腿,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得意洋洋的讲着他这是全海港民营印刷厂里独一无二的全新日系设备的样子,不经删减的全播放出来。

“完了!”

麦良平面如死灰,一下就瘫坐在了地毯上。

陆少拿起旁边茶几上的一个玻璃杯,直接就朝他砸了过去,“你个王八蛋!”

……

《民生调查》是海港最受欢迎的栏目。

同期时段,本地收视率超过30%,高居第一!

皇冠台的同类节目《焦点访谈》,收视率只有4%,连前五都排不进去。

昨晚,《民生调查》播放了一个小专题《印刷厂里的是与非》。

这关系到了安全生产。

也引起了很多下岗职工的共鸣。

社会反响热烈。

李长兴毫无疑问是最高兴的那个人,对周大先生的敬佩之情,真是比黄浦江还要奔流。

上午,周浩然去了印刷厂这边。

刚好看到了李长兴在会客。

“周总来了,这是齐德强齐总,是来谈合作的。”

李长兴高高兴兴的来介绍。

周浩然跟他握手,笑着说:“齐总这是过来下单”

齐总道:“对,我们公司要出品全套的《古龙全集》,本来我还犹豫呢,要不要去三彩印刷厂那边。之前我做其他人的武侠小说,就是找他合作的。”

周浩然故作不知,“那怎么过来合作了”

齐总笑呵呵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李长兴也哈哈大笑起来,“昨晚的《民生调查》,可真精彩啊。”

齐总深以为然的说:“对啊,触目惊心,刚才我故意在咱们印刷厂里走了一圈,对比可真强烈啊。咱们做图书生意,也算是半个文化人了。要是连基本的良心都不讲,那还是文化人吗都不算人!”

李长兴正色道:“齐总,你这说的对啊!三彩印刷厂的设备的确好,这我们都承认,可他们是整个行业的害群之马。”

“谁说不是呢!”

齐总本来还在考虑呢,昨晚看了《民生调查》,就再也没有任何犹豫了。

一大早就跑长兴印刷厂这边签合同了。

周浩然心中微动,询问道:“齐总,你之前跟三彩印刷厂有合作”

“唉!”齐总叹了口气,“识人不明啊。”

周浩然笑笑,“谁都有眼拙的时候,齐总,你跟他们签了多大的订单”

“150万。”齐总看起来很后悔,“早知道,我就来这边合作了。同样的订单,七八十万就拿下来了。”

李长兴笑道:“谁说不是呢”

周浩然追问:“齐总,你还有多少尾款没支付”

长兴印刷厂的报价低,但有先决条件,得是先付款、后印刷。

这可不是行业惯例。

正常的模式,是先给定金,然后开工印刷。

等过个3月、6个月、10个月再陆续的把后续尾款还上。

也就是说,齐总这边应该还欠着三彩印刷厂一大笔钱。

齐总道:“已经支付了30万,还剩下120万。这个月末,就要支付第二期50万的费用了。”

“齐总要是资金流紧张,可以适当的拖延欠款。”

周浩然提出了一个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