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摸底

第106章摸底

新的一周。

星期一上午,生活频道开大会。

所有职工都要参与。

主要就是因为生活频道最近两个月出现了一些混乱,业务上有不足、财务上有缺口,人心涣散、人浮于事,尤其是思想出了岔子。

谁也不知道以后生活频道到底要往哪条路上走。

到底是接着市场化改革,还是退回去保守起来。

总监展玉山主持讲话。

讲了一个多小时。

态度很明确,意志很坚定!

他说,生活频道会坚定不移的搞好改革,要成为红星台改革的第一线,为红星台推进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做好试点的示范作用!

只可惜,总监说的铿锵有力,谁信啊

董志业在开会的时候坐在周浩然身边,就低声说:“你可得注意点。”

周浩然笑笑,“我注意什么”

董志业道:“没事开大会,小事开小会,大事不开会。”

周浩然忍俊不禁,“董哥有见识。”

“频道里所有人都过来开会了,这种讲话你听听就行了,可千万别往心里去。”董志业是好意,在有意提醒他,“有些事情,让天上的人都斗就行了。咱们平头小老百姓,一边看戏,一边赚点柴米油盐的小钱就挺好。”

“嗯,有道理。”

周浩然肃然点头。

的确是这样,对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仰望星空就足够了。

大会结束,销售部开小会。

主要是分客户。

邵空被开除了。

他还剩下了十几个客户,这些客户要公平的分下来。

采用抽签制。

就是把客户名字,写在一个小纸条上,扔进纸壳箱里。

因为客户少,业务员多,所以还有几个轮空的纸条。

然后,业务员们挨个上前去抽。

从第一组开始。

周浩然年龄最小,钟建同也有意跟他化解分歧,就让他第一个上去抽。

这就没什么客气了。

众目睽睽之下,周浩然过去抽签。

他跟邵空有过沟通,他想要海港十七制药厂的客户。

据说十七制药厂即将新出一款银翘片类型的小儿感冒药,会投入巨资做推广。

这单运作下来,成交额可能会超过20万!

这是邵空手里最大的客户!

之前跟孟主任商量,就在这抽签环节动了点手脚。

纸壳箱是密封的。

只有上面开了一个圆形的孔洞,可以伸进一只手进去,属于黑箱抽签。

周浩然伸手进去,翻动了一番。

很快,就在右侧感触到了一张用稍许黏性,贴在纸壳箱上的纸条。

拿下来,抽出来。

打开一看。

“海港十七制药厂。”孟主任作为公证人,在旁监督,看到周浩然打开了纸条后,神色淡然,一脸肃容,“周浩然抽到的客户是海港十七制药厂。好了,下一位!”

众人神色如常。

不可能有察觉。

只有钟建同,心头猛地一跳,嘴角微抖,心说:“不会这么巧吧上来就把邵空最有价值的那个大客户给抽走了”

……

十七制药厂这边不用急。

他们的效率很低,会在9月初才会公布最终的广告投放方案。

还有将近2个月的运作期呢。

周浩然得先办点私事!

他去了海港最大的书店——新华书店。

地点就在平安路。

距离红星台不远。

周浩然过去之后,直奔少儿图书区。

找了一圈。

还真的发现了一套由海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少儿百科全书》,印刷的委托方是“长兴印务有限公司”,也就是李长兴创办的长兴出版社了。

一共四大本书。

硬壳包装。

翻开一看,纸质很好,印刷质量堪称优秀。

只可惜,这不是彩色印刷。导致其中的图画都是黑白的,对小孩子缺乏吸引力。

又找了一圈,周浩然惊喜的发现,现在国内的图书市场也存在很大的空白,少儿百科全书的类型,这竟是独苗。

成人类的百科全书,有几大类。

少儿百科全书,就只有这一套。

如此看来,委托李长兴印刷这批书的书商,还是有一些市场眼光的。只可惜,眼光很好,市场运营能力却不太够。

没一会儿,李长兴就赶过来了,满头大汗。

见到了周浩然,就欠身道:“周先生,为了我的事,还要专门让你来书店……”

“这书我看了,印刷质量很好。”

周浩然先是提出了表扬。

李长兴正色道:“印刷质量,这是我们出版社的根本!”

“嗯。”周浩然点了点头,“怎么是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长兴解释道:“政策限制啊,民间不允许私自出版。如果想出版,就得跟官方的出版社合作,或者去找官方的出版社去挂靠。”

周浩然问:“书商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

李长兴道:“民间的啊,要是官方的,也不会不给钱。书商是海华文化公司,他们发起的这个项目。他们挂靠到了人民出版社,拿到了批号,又委托我们来印刷。”

周浩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摸底完成!

在他眼里,这都是最简单不过的小生意。

“走吧,去你的工厂看看!”

周浩然的年纪,给李长兴当儿子都够了。

不过,他是主事人,他有话语权。

李长兴屁颠屁颠的跟着他,“周先生,我的车在停车场。”

“嗯。”

周浩然不动声色。

心说做生意的人就是不一样,都有私家车了。

等去停车场一看。

嗬!

不得了啊!

车标是四个圈。

就是款型很差,黑色的,四四方方、板板正正,毫无科技感,要是没有这四个圈的车标,乍一看就跟十几万的捷达差不多。

李长兴跑过来,给他拉车门。

是后车门。

周浩然婉拒了,很友好的说:“没事,我坐副驾,辛苦李老板开车了。”

李长兴心下很高兴。

就觉得请一位年轻的先生也挺好的,随和亲近不摆谱。不像之前帮他贷款走关系的的魏先生,那派头可真是大!

这个年代的车,体感还真是差。

没有丝毫的科技配置,全是机械素养。

倒是沙发是真皮的。

货真价实用料足。

周浩然点了点头,“这是新车吧奥迪100”

李长兴充当司机,叹气道:“对,就是奥迪100,年初买的,全办下来了35万,跑了还不到1万公里。最近在联系二手商呢,想出掉。他们只出价22万。”

“别卖了。”

周浩然也觉得二手车商压价太狠。

李长兴道:“缺钱啊!”

周浩然道:“在新华书店走了一圈,感觉还可以。这事你也不用着急,好办!”

“好办”李长兴眼睛发亮,兴奋的看着他,“周先生,这个麻烦,你能解决你能帮我把欠款追回来”

周浩然摇摇头,“不太可能。”

“啊”李长兴苦下脸,神色失望,“是啊,他们已经把公司注销了。之前他们叫海华文化。现在是新公司了,叫海文文化。”

周浩然很轻松的说:“欠款不一定能追回来,不过,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周先生是说”

李长兴一头雾水。

感觉这位周先生,比之前打过交道的魏先生还神秘。

周浩然淡然道:“和尚可以流动,但庙才是资产。欠款可能是追不回来了,但这不妨碍我带你去做一笔大生意!”

“大生意”

李长兴转头看向他,神色吃惊。

“看路!注意看路!”

周浩然觉得他的开车技术太差,比自己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