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虽然说这件事情是几个舍友要求自己要办的,但是自己也不能独断专行,还是和他们商量一下的好。
得到了姜维的应允之后,当天傍晚,二水回到学校,先到宿舍去和7个舍友谈这件事情。
当听到要在市区设立固定摊位销售肥皂的时候,7个舍友全都发出了欢呼,他们马上就要赚到钱了。
但是二水并没有他们这么兴奋,而是冷静地提醒说:“设立固定摊位的地方还没有确定下来,但是不管设定在哪里,人 流量肯定都没有南门大街那么多,你们要做好准备。”
“二水,你就放心吧,不管赚多少,我们都没意见!”谈学东说道。
“我们就是暑假闲着没事儿,顺便找点事干,也省得回家吃闲饭!”容宇田也说。
“我要求不高,哪怕是一天赚个5毛一块的,够个吃饭钱就行了!”向吉光也说。
几个舍友都是一样的意思,对于赚钱多少并不在意。
“行,那我就和姜叔说去了!”
第2天再到肥皂厂的时候,二水就和姜维说了这件事情,并且主动请缨:“姜叔,选销售地址的事情,要不让我去吧?”
“我也正想跟你说这件事呢,”姜维笑呵呵的说道:“肥皂厂之所以能销售肥皂,但是因为有你带头,选地址事情也非你莫属。”
“对了,姜叔,还要借一下你的自行车!”二水说道。
市区里面有公交车,但是坐公交车去选择地址,远不如骑自行车方便。
“给你钥匙。”姜维把钥匙递了过去。
二水打声招呼,转身出了办公室。
整整一天,二水都骑着自行车市在市区里面逛,寻找合适的销售地点。
姜维的意思,是租几个小门面专门来销售肥皂,这样卡车只需要负责肥皂就行,卖肥皂的人不需要担心受天气的影响。
一番查看以后,二水最后在756,建设里,操场城街等等这些地方分别租了一个小门面。
756就不用说了,这里是宜江市最大的国营大厂,建设里有肉制品厂,操场城街邮政家属院,这些单位都是宜江市比较好的单位,职工收入相对来说也高。
二水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门面选在了这里。
有姜维的全权授权,租门面的时候,二水也不用请示姜维,全都是由他做主。
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商品房,什么商业铺面,房子的租金也不算贵,最少的每个月5块,最多的每个月也不过8块。
办好了这些事,二水又骑着自行车返回肥皂厂,和姜维汇报过具体的情况,姜维又给安排了几个小伙子,跟着二水把肥皂搬运到了几个销售点,只等谈学东他们一放假,就能开始销售。
二水想到一个问题:“姜叔,这些销售点不安排职工们去销售,那最后的利润怎么分配?”
“这个好说,不管赚取多少利润,最后每个人平均分配就可以,大家吃大锅饭。”姜维笑呵呵的说道。
“这就是大锅饭?”二水特别惊讶的问道。
“是啊,这就是大锅饭。”姜维一副理所当然,有些理解不了二水为什么会这么惊讶。
重生之前,二水听过了无数次的大锅饭,也听过很多关于大锅饭的弊端。什么大锅饭养懒人,什么大锅饭没有效率,什么大锅饭是平均主义。
总之,只要提到大锅饭,没有一点好的,全都是坏的。就好像大部分有多落后似的。
没有想到,这才是真正的大锅饭!
这下二水终于明白了,大锅饭其实就相当于他重生前的听说过的分红。
但是差别在于,分红只有那些股东大老板们才能拿到。
大锅饭却是每个职工都能拿到分红。
想明白了这些,二水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集体所有制。
单位是所有职工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每个工人都是单位的主人,换成二水重生前的话来说,每个工人都是单位的股东,既然是股东,那就有资格拿分红。
“姜叔,大锅饭这么好,为什么人们都说它不好?”二水不由的问道。
“大锅饭不好,谁说的?”姜维非常纳闷,因为他还没有听说过二水说的这个论调。
二水眨巴眨巴眼,有些懵了,“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姜维不由的笑了:“你这是从哪儿听到的歪门邪说,从来没有人说过大锅饭不好,至少在我们单位没有人说过,其他的我了解的那些单位里面,也没有人说过。”
二水不由得挠了挠脑袋,姜维不可能和自己说谎,那自己的那些观念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总不会有人重塑过自己的记忆吧?
可问题是,自己一个人的记忆能够重塑,所有人的记忆都能够重塑吗?
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二水不由的哑然失笑,自己这是陷入了什么阴谋论了,但是也更加的迷糊,搞不清楚怎么会有这些观念。
姜维看他一个人又是傻笑,又是迷茫的,就主动关心问道:“二水,是不是你遇到什么事儿了,别自己憋着,说出来,就算我给你解决不了,说出来也好受一些。”
二水又挠了挠脑袋,想了想说道:“姜叔,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人能改变我们的记忆?”
“改变记忆?”
姜维是第1次听到这个说法,疑惑的问道:“被改变什么记忆了,还是你觉得什么人改变你的记忆了?”
“没有,我是觉得好像有些事情,和小时候记住的不一样。”二水没敢说自己是重生人,怕吓到姜维,更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你要说小时候的记忆吧,有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记忆变得模糊了,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觉得改变了。”尽管二水问的是些闲话,姜维也非常认真的回答说。
这下二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问题,只能哦了一声,假装已经解决了。
看他没再说什么,姜维也就没再问,只是关心了一句:“有什么事别自己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