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公开招人
“对,就是公开招人。
既然那么多人打招呼,想要那个位置,那就让大家公平竞争就是了。
前段时间大领导不是还在电视上讲说是要建立公平的社会环境吗?
那我们纺织厂响应大领导的指示不行吗?
叔叔不管选了谁家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得罪其他人。
与其这样,那谁都不选,直接公开招人,谁有能力谁上。
叔叔只要把公开招人的流程给弄好了,就不会担责任。
而经过公开招人后,别的不敢说,至少在厂里职工的眼里,叔叔是公正不徇私的。
通过这件事情,换个好名声对叔叔来说也是好事。”秦慕慕正色说道。
袁大姐拍了下大腿。
对,慕慕说的很对,与其得罪别人,不如摊开来摆在大众面前。
至少能让自家男人有个好名声。
这样的话,谁想找老华的茬都不容易。
“慕慕,你是聪明的,当时要不是你任性了一下,上大学那是妥妥的。
来,你再给师父想想,是不是能把事情做的更完善一点。”袁大姐拉着秦慕慕小声问道。
秦慕慕还真有想法。
她原本想的就是公开招人,这样后患会小一点。
“师父,其实这事情很简单。
既然是公开招人,那不止是对我们厂里公开,也要对社会上公开是不是?
既然是好事,那就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既然大家都参与进来了,那就要让大家有参与的良好体验感。
您想啊,我们厂里的广播站招人,那大家是不是都心痒痒的,都想参与一下。
所以,这第一条,招人的条件,就要让叔叔那边好好想想。
招男的还是招女的?
肯定不能只招一个人吧!
要是只招一个人,那万一那个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请了病假,那广播站还工作吗?
这些都要叔叔好好去想想。
不,应该是叔叔拉着那三个厂长一起想。
至于招人的方式,那肯定就是考试。
考试的话……
最好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很简单,就是做试卷,试卷的内容嘛,无非就是纺织厂的历史,目前的社会环境对纺织厂的影响如何。
再要么就是让大家畅想一下广播站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卷嘛,里面可操控的内容可就多了。
除了笔试之外,剩下的就是面试了。
我觉得,既然是面对社会公开招人,那就不能光是纺织厂的领导当面试官。
要让全厂的人都成为面试官。
最后让全厂的人都参与投票,公开成绩。
这样大家是不是能更加信服一点。”秦慕慕一条一条的给袁大姐分析。
袁大姐越听越觉得秦慕慕说的有道理。
要是按照秦慕慕说的去安排的话,他家老华不止是能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还能收获一波职工的好感。
这对在工会工作的人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慕慕,你必须要报名,知道吗?”袁大姐小声对秦慕慕说道。
秦慕慕点点头。
“师父,公开招选的话,我肯定会报名的。
还有,我打算等电大这次报名开始后,我也去报名。
我还年轻,总要多学点东西,不能荒废光阴啊!”秦慕慕说道。
袁大姐握紧秦慕慕的手,点了点头。
“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
你放心,师父和你叔叔绝对不会不管你的。”
秦慕慕你笑着点了点头。
她相信,这个师父性格直爽,说不会不管自己,那肯定就不会不管自己。
“我本来在厂里就是靠着师父嘛!
师父,走,我们回车间了,要不然别人又要说我们师徒俩在说悄悄话了……”
秦慕慕拉着袁大姐回了纺织车间。
……
晚上袁大姐回家后,拉着华忠强在书房里嘀咕了半天。
“你别以为天上掉的是馅饼在你身上。
其实那是他们三个准备了一坨屎要往你身上扔。
他们三个哪个是好的?
这么好安排人进厂的机会,还是坐办公室的,能轻易的把这个机会让给你?
老华,我告诉你,这事情要是不做好,你在厂里也算是到头了。
你就等着早点退下来吧!
或者说,等红霞想进厂的时候,你主动退下来,让红霞顶职。
我算是看出来了,指望你照顾着点红霞是不可能了,不如我留在厂里呢!”
华忠强在听了袁大姐一通分析之后,也是愣了半天。
这……
怎么分析的越来越有道理呢!
好啊,那三个家伙就这么看自己不顺眼吗?
自己已经够低调了,他们还想给自己挖坑啊!
“这些都是慕慕给你分析的?”华忠强问道。
袁大姐瞪了华忠强一眼。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能想那么远吗?
你别看慕慕平时不爱说话,但人家好歹也是高中生,当初要不是出了点意外,现在妥妥的大学生好不好?
你说,慕慕分析的对不对?”
华忠强点点头。
“分析的很对,我还真没往那上面去想,我就想着,这事情是我和金厂长提的,那安排给我也没问题。
我倒是没想那么远。
哎,慕慕真的打算去上电大了?”华忠强问道。
“嗯,说是等七月份一到就去报名。
老华,你说,你下面该怎么办?点子我和慕慕可都给你想了,具体该怎么做,那可就完全靠你了。”袁大姐说道。
华忠强也不傻,脑子只转了转就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了。
“慕慕是个聪明的,要是能进工会了,那绝对是我的一个好助力。
老袁,你看这样怎么样……”
华忠强小声和袁大姐嘀咕了几句。
不到两天的时间,南县这里突然传出个消息出来。
已经两年没招人的纺织二厂的工会要建一个广播站,并且要招一个广播员。
大家一听,心头都是一动。
纺织厂?广播站,那肯定是正式员工啊!
而且广播站是工会的,这一进去就是坐办公室的。
现在除了大学生之外,所有人进厂基本上都是下车间。
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