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提前盘账

第191章 提前盘账

玲子稍微犹豫之后,还是把英子在舅公家的经历讲给了方明澈听。包括她险些被那个三十多岁的伙计强奸的事。

她相信方老师不会讲出去,而她需要完整描述整件事才能得到让他看到事情的全貌。

而且,毕竟是未遂!

方明澈听到英子自己也不想回来,叹口气。美国,天堂!

英子出国10个月了,虽然一分钱都没有给老周家寄回来。但周遭邻居嘴上嘲讽一下老周,心头还是羡慕他家有人先去站稳了脚跟。等英子以后混到了身份,就可以把父母、兄弟办探亲签出去的。

如今华侨回国是什么情状,大家都是看到了的。

至于邱音和吴明举这样堂堂正正出国工作,当然是更让人羡慕。但他们如无意外,是两年一到就会回来的。也就是出去挣两年的大钱而已。

在这样的羡慕下,英子去美国的遭遇被众人用想象不断的美化着。谁知道她过得竟然是这样的日子!

哦,也不完全是想像。如今中国老百姓已经看过《大西洋底来的人》还有《加里森敢死队》这两部引进的美国电视剧。对美国还是有所了解的。

去年放这两部电视剧的时候,大杂院老老少少都跑来看。大家对外国尤其是美国太好奇了。西屋都搁不下,只能让他们把电视搬到了屋檐下,大家坐在庭院里看。

幸亏这个年代的人不玩电子产品,一个个视力都挺好的。不然坐后面的,还真是看不清14英寸屏幕里显示的内容。

哪怕这两部片子一部是科幻的,一部是讲述的二战时期的事。对大家伙了解美国也是有帮助的。别说,二战时期美国人就已经过得很好、很好了。

我们80年代的生活水平,还真赶不上人家那时候。衣食住用行,哪哪都赶不上。至少是赶不上电视里呈现给我们看的。

如今,方明澈给人讲美国也是有贫民窟的,恐怕很多人都不会信。

说起英子的遭遇吧,幸亏她舅公还是讲情义的。当然,这里头也有他需要英子的缘由。他自己的亲生儿孙,根本不可能给他提供中国式的养老。

他虽然是轻度中风,按照美国式的养老文化肯定是直接往养老院一送。一个月能来探望一次就不错了。

只有英子过去了,才日日在久病床前伺候。还天天给老头子按摩、帮助他恢复。每天用轮椅推着他去唐人街的中医诊所做针灸。不然估计恢复不到如今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的程度。

要不是舅公需要英子,她如今的处境肯定更惨。但舅公也不可能把小超市留给她,而不给自己的儿孙。一旦舅公不在,她对表叔、表婶的用处就小了。不会比遍地可以雇佣到的非法移民好多少。

那个伙计如果再欺负她,他们会替她出头么他们之前的处理,倾向性已经很明确了。

关键英子过去,也不是为了就在超市里躲躲藏藏的干活,拿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工资。

上辈子里根总统颁布大赦令是1986年。那一次,数以百万计、黑在美国各地的非法移民都得到了绿卡。

那英子还有五年要熬!希望她舅公一直就是这样半死不活的,需要她照顾。

方明澈看向玲子,“账上必须留足备用资金,不然我们经不起风浪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哪个环节就出点状况呢为了买商务车,我们现在的负债率其实很高了。”

玲子黯然,“我知道。”

“不过,如果你想早点过去倒不是不行。就像邱音那样,提前一两个月过去熟悉环境。到了要开店的时候,才知道该去哪里租门店、住处,才知道需要打交道的那些人事物在那里找。说得直白点,先把地皮子踩熟。这点,吴明举是依托他在日本东京打过两年黑工完成的。行,你去做准备吧。等签证下来就飞过去。从现在起,在新店盈利之前你都只能拿到基本工资。”

玲子点头,能早一日是一日。

“多谢方老师!”以这样的理由提前准备,是说得过去的,不会惹人疑猜。

方明澈道:“不过,你也要做好两手准备。毕竟,官方层面应该很容易就查到你的亲妹妹去美国探亲,滞留不归的事。这对你拿护照和签证有没有影响,不好说。”

玲子脸上一僵,这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因为自家人的缘故出不去,她肯定不能对旁人有任何的怨怼。

唯一好的一点就是如今旅行社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哪怕一个萝卜一个坑,她之前的坑被人占了。她还能去别的坑!其实她留在国内,钱途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方明澈继续道:“你把我去美国的签证一起办了吧。暑假我过去看看。哦,我们一家人的都办了吧。我和我爱人的,最好办成长期有效的商务签证。”

这样,之后一段时间过去,就不用再临时办签证了。主要还是依托于他们是文化部下属单位这个名义。而且他们夫妻在银行的存款应该对办下签证也有帮助。至于颜颜姐弟,爸爸妈妈要过去,给他们办旅游签应该也方便。

方畅那小子到暑假的时候也十三四个月了,可以坐飞机。半岁以前因为耳膜受不住高空那个压力,才是真的不能坐。

之前王老爷子问他有没有备案,他说有。但如今这点人手,哪还有能派出去的大将啊他只能自己利用暑假出去。

至于店开出来,交给什么人看着。到八月底还有有那么长时间,足够其他人手脱颖而出了。不行就在当地华侨、华人里找人。

“好的。”

这次从上海回来,办公室的事儿,玲子和韩梅并没有做交接。都知道玲子就是等着美国开店要出去。所以这几天,具体事务也是韩梅在负责。现在就依然是如此,韩梅主管行政事务,玲子主要忙活出国的事务。

等玲子出去了,方明澈打分机把韩梅叫了进来。

“你代职也是一个月了,还是能胜任工作的。4月1号起玲子卸任,你就正式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也就是说从4月1号,办公室主任的那份提成就归韩梅拿了。玲子主要是奔波她自己和方明澈一家出国的手续,拿同等级别的基本工资。

韩梅喜动颜色,“好的。”

她入职才十个月,就能拿上300左右月入了。这由不得她不喜啊!

之前玲子从上海回来,她一度还有些忐忑。但姐夫没提让她们俩交接工作的事,她心头就基本稳了。但肯定不如现在得到准话了高兴啊。

方明澈道:“你的家事能解决好吧不要影响工作。”

这段时间,听说为了要不要准备生孩子的事,岳母和小舅子跟韩梅闹得有点僵。这俩人就巴不得阿嫣那里能给韩梅施压,或者是给韩梅吃个定心丸。

方明澈对这类事件是有些不堪其扰的。林嫣也很是后悔之前管了娘家事。

韩梅听出了淡淡的警告,赶紧保证道:“方老师,我不会因为家事影响工作的。另外,也会自己解决好,不让家里人再去打扰.大姐。”

“行,出去吧。我们这个单位和国营以及集体的不同,没有接班一说,也不会入职不犯大错就保终身。我们是可上可下、可任可免的。”

“我知道了。”

韩梅当晚回去就说自己过几天就要升职、加薪了。

林母、林怿一时都没有说话。他们之前去找林嫣,确实是希望她能出面施压让韩梅把生孩子的事提上日程。但同时,他们也不希望韩梅在旅行社的前途受太大影响。

但林嫣没有答应,说她们办的不是福利机构。而且,为了好带队伍,也不可能偏私什么人。如果不满意,那就另谋高就吧。

林父道:“那你下个月起,就能拿到300一个月了”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啊!

韩梅道:“是这样的,爸爸。妈,林怿,今天方老师跟我手,让我不要因为家里的事影响工作。你们私下不要再去找大姐了。你们那样找去,搞得公私不分的,对我的影响很坏!我刚升职,而且旅行社还处在高速发展中。我短期内真的不可能生孩子。我和林怿才23岁,过五年再说吧。总之我答应你们,我肯定会生的。”

看她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林家一家三口面面相觑,没有再说什么。

等方明澈和林嫣忙活完半期考试,方畅就进入到了十一个月。成天带着护膝、护腕在小偏院爬爬爬。要不是半月门和外头的大门被关起来了,他搞不好还要出门串门的。

嗯,他身上还戴了围裙,这样可以只换洗围裙和护膝、护腕。另外,为了方便他爬行,林嫣去买了旧地毯回来冲洗得干干净净的,铺在路上。

但臭小子随时都准备‘出轨’,就还是弄得身上脏兮兮的。

但总不可能把庭院里都铺上地毯。最后也只有由得他到处爬,停下来歇气的时候就给他换一套干净的装备。

这天方明澈骑着自行车放学回来,刚打开门小儿子就爬到他脚面上来了。然后拉着他的裤子慢慢站起来。

马上十一个月了,拉着东西也是能站得稳的了。

方明澈道:“哎呦,你这一身脏的哦。得,老子的裤子也被你抓脏了。”

晾衣服的绳子上,这小子的东西占了一半。和他们四个人加起来差不多了。

方畅站稳后,腾出一只手志向外头。他‘啊啊’叫着,口水都流出来了,滴到脖子上系的口水巾上。

“想出去啊行,等爸爸换条裤子,顺便给你也换一身。咱们就过去大四合院让你可以爬爬爬好不好”

方畅如今已经能听懂一些话了,他点头。

“你点头啊,点头就是答应了。好,进去换衣服——”

四合院那边的硬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他和林嫣说好的,等半期考完就过去看看。

之后吧,雷师傅的施工队会过来这边,帮他们把西屋拆了重建。那条横梁肯定就不要了,换新的。

西屋的摆设都是后来置办的,先搬到正房的客厅里来。

至于那横梁,方明澈倾向于直接砍了当柴烧。小偏院的厨房比较小,是后来砌的。只有蜂窝煤灶台。

但四合院那边有大灶,劈成柴用三轮车运过去烧。古家如果有想法,应该会出声。但他不觉得那爷俩会想保留这根大梁。

正好,赶在老头、老太太正式进京长住前把西屋重新修好,省得他们膈应。

老头、老太太五月中旬就会先一步进京。5月18号,方畅要抓周的嘛。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爷爷、奶奶呢。所以方明澈前段时间就和他们说,让他们别等暑假了,5月份就来。

至于那三兄妹,大不了到时候他让韩平或者方明成跑一趟。他自掏腰包出路费、工钱,让他们哪个回去接一下。顺带把二伯一家三口也接来。这样操作,明惠更省心。

说了一阵子,总算是把他们说动。预备把家里的事儿交托给兄嫂,提前进京来。

方敏在屋檐下给畅畅做新的口水巾。听说要过去大院子那边,就准备起身给方畅换衣服。

方明澈抱着儿子往里走,“没事,我给他换吧。对了,暑假前给你包路费回去玩十天半月的。到时候就和明惠一起带方健他们进京吧。”

对啊,他怎么把小敏给忘了这丫头虽然才十六七岁,但当初就是自己一个人进京的。这再回去一趟,让她把人带来肯定没问题。这样好,这样就不用再安排人给韩平或者方明成代班了。

方敏听了点头,“好的啊。谢谢九叔——”

方明澈很快把方畅抱进屋洗赶紧手。不然他还能继续拿脏水到处‘盖章’。他裤腿上这会儿就印着两只小手印。

然后再给他换了新的围裙、护膝、护腕。哦,还有‘头盔’。怕这小子摔了嘛,他太好动了。万一摔到后脑勺不得了。阿嫣就用布抱着泡沫做了个‘头盔’给他戴上。

“你就在床上待一会儿,爸爸换条裤子抱你出去。你妈和姐姐也快回来了。等她们回来,咱们就一起去四合院那边。”

一刻钟后,一家四口和方敏就一道过去了。还是颜颜骑迷你自行车载着弟弟。方畅坐得更稳当了,两只干净小手牢牢抓着姐姐的衣服下摆,左顾右盼的。

过去一看,两个多月,初步修复真的已经开完成了。不愧是专业的!

不过,主要也是因为之前住的人虽然私拉乱建、看起来乱糟糟的,但其实并没有破坏房子真正的结构。脑子有问题才会破坏自己住着的房子的承重和结构。

雷师傅道:“替换了一些做旧的木料,砖瓦也换了不少。垂脊兽有几个也是重新弄的。还有缺的或者不成套的家具,也给补齐了。”

就连用来做民宿的床,也都是比较古风的。

林嫣对方明澈道:“我看着浑然一体呢。”

这看着灰砖、红木,就是清朝大户人家的房子。比较素朴,没太里胡哨的。这应该是房屋原主人的审美,也比较符合她的审美。她就喜欢雍正年间宫窑烧的瓷器,不太喜欢乾隆年间的。

“所以专业的事得交给专业的人嘛。”方明澈也挺满意的。

“剩下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按原定计划4月底完成没有问题。”

“辛苦了!”方明澈由衷地道。

雷师傅摆摆手,“方老师你信得过咱,让咱自由发挥。这其实不辛苦,我们从小就学的这些。我有个不情之请,在你们入住前能不能让我拍一些照片”

这是要准备拍来广而告知的。要不是为了打个样,他这里估计也不能这样又快又好的弄完。

“可以。”

颜颜道:“我觉得这里好好哦,这莲都要开了。”

荷池自然也被弄好了。

方明澈道:“回头办民宿,但房间肯定不可能每天住满。到时候你想住,也可以来体验一下。”

回头留几个房间,只要不是要客满,就都空着。可以随时过来住一住。不然,了十四万多弄的房子,自己反倒没机会享受。

颜颜猛点头,“好的。”

林嫣让方敏用三轮车把畅畅的两张爬爬毯弄过来了。这会儿铺到路上,“来吧,看你蠢蠢欲动的。”

一张爬完了,她和方敏就挪到前面去。这样就可以循环往复,一直使用。

而且,有妈妈在一旁,方畅也不敢‘出轨’,就一直在这上头爬着。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保证他身上是干净的。

但这个四合院对他来说,太大了!他只爬了一进院子就开始喘气儿了。于是改爬为坐,坐在爬爬毯上开始歇气。

方敏把给他背着的奶瓶、奶粉拿过来,进屋去找到开水兑了奶粉出来给他喝。

这个大院子,林嫣也很满意。之前过来看吧,要么就是有很多私拉乱建的违章建筑,要不就是还在修复中灰扑扑的。总之看起来都不怎么样。

但今天过来不一样,已经初步成型了。这么好、这么大一个院子,为它背上十万的债务也值得。

刚好十万!之前贷下来的款,还了旅行社三万,还剩七万。但那是要付给原房主的尾款,再八个月就要付清。目前明澈没动那七万,就在银行存的活期。

虽然她觉得这样平白损失了利息,而他们欠着十万的利息可是不少。但这钱随时可能用,就还是这样好些。

接下来工程队的一部分人继续留下收尾,另一部分人就去了小偏院那边拆正房西屋。

拆之前,方明澈还是和古大爷说了一声。到那天,他们父子过来看。朱文娟也抱着古文乐一起。

古文乐两个月了,抱的时候还必须托着脖颈。他看着眼前的动静傻乐呵。

那大梁古家父子没说什么,方明澈就照原计划喊方明成和韩平帮着劈成了柴。这一段历史,在方家就算是彻底翻篇了。

而老家的方父、方母也在开始把家里的事交托出去。方母看着自己房前屋后种的菜,养的鸡鸭鹅等,还有猪圈里的猪很有些舍不得。如今已经不管你养多少只了,没人再来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她就都养了不少。

袁淑芬笑道:“妈,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养着。”反正平时也是她和方芳在割各种草回来喂。

方母随口‘嗯’了一声。

方父也把田里的事逐渐放手给长子。

五一之后,他们就准备要出发了。全村都知道他们是去首都享福的,话里话外十分的羡慕。

方父都只是笑笑,“其实我们庄稼人,还是有些离不开土地。不过,他们两个都要读大学,确实管不了五个孩子。那我们就得去帮忙看管着。”

“是啊,明华和淑芬也是好福气啊。三个孩子都要去首都读书了。听说方桐读的是高价,一年择校费200呢。那你们家这三个,一年600。这到读完大学,得多少钱啊”

方父道:“明澈说首都的教育水平要好得多。站在高一点的地方往上爬,总是比从低处要爬得高些。这也算他没有白去首都奋斗一场。”

等回到家,方父就把自己手工记的两本账本拿了出来。一本是包产到户之前的,一本是之后的。

然后叫上老太婆和大儿子、大儿媳开家庭会议。三个孙儿、孙女也被叫来旁观。

方健看样子已经比去年成熟了不少。他也刚半期考试结束,这回数学和语文都上了80分。这个成绩考初中是不成问题了。

学校里的老师都说男娃儿都这样,以前调皮捣蛋,如今长醒了。有些醒得晚的,要到初中了。

也有人说他幺爸读书那么厉害,他肯定不可能差了啊。

方健对这些评价不是很在意。他就觉得爷爷说得对,就没有不是那块料的说法。

为了能去首都读书,他这两学期是真的很认真的在学习。遇上不懂的去办公室问老师,他们也都很尽责的给答疑。这才有了这么大的进步。

幺爸电话里说这个发展还不错。但到了首都别说他,就是方芳的成绩都可能泯然众人矣。因为大城市尤其是首都、上海的小学生真的是比他们俩的见识广得多。

别说别人了,就自家小堂妹颜颜,已经去过东京、去过上海了。她还会说简单的英语和日语。这确实是没法比的。

可能也就方康,以前从来没有上过学。去了也是从育红班大班读起,反而能最快融入。不过也没事,他和方芳毕竟只是小学生。尤其方芳才小学二年级。他也只是小学四年级,明年升毕业班五年级。慢也慢不了太多,还有追赶的余地。

至于方芳,她最初的想法就是不想读完二年级就回家干活了。天天过割猪草、烧火的日子。过个十来年,再被父母嫁出去,继续到另一个家里去干活。

如今幺爸给她机会,不但能继续读下去,还能去首都读书。而且幺爸说了,他们三个和颜颜一样,能读到哪里家里就供到哪里。欠的债可以记着,以后工作了还。

方康,他啥都不在意。就知道去了首都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是和大哥、大姐一起去,跟着爷奶生活。去了是住幺爸的房子,幺妈和二姐对他也都很好。

只有他,是一点负担都没有的。就是要去那么远,肯定难免想爸爸、妈妈。

不过爸爸、妈妈说也说过两年他们也要去首都。他就一点心事都没有了。这会儿悬空挨着大哥坐着,他还问方父,“爷爷,有吃的么”

方父好气又好笑,“我召集你来开茶话会的呢”

小孙子成天就晓得吃喝玩乐,没有高压估计以后难成大器。不过,只要他能自给自足也行。

他扭头看看方母,“有生瓜子么还有之前称的硬也抓点出来,给康康润润嘴。”

说错了,这不是小孙子了。首都的方畅才是小孙子。他还没见过,不好评价。

以前他觉得方健差不多废了,只能寄希望于方康。但方健去一趟首都回来,倒是懂事多了。至少知道努力读书了。

希望方康长大些,也能变得懂事吧。他现在最指望的倒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方畅。没见过,所以最有想象的空间。

方母从屋里拿了个装点心的铁皮匣子出来,打开放到桌上。里头有生、瓜子,还有冬瓜和称的硬之类的。

她示意孙子、孙女自己抓来吃。如今家里富裕多了。田里丰收了,投资给村办工厂的600块也有不错的回报。东西她就舍得拿给方芳吃了。

这是上回坐火车回来,方明澈买了一匣点心给他们吃。吃完之后,留下的空匣子。放得很好,漆皮都没掉一点。

方芳有些受宠若惊。从小到大,她想吃点好的,奶的目光都会钉在她身上。

方康第一个动手,直接抓了个冬瓜来吃。

方健和抓了生、瓜子。他不爱吃,女人和小孩才吃呢。

方芳便也剥了一颗硬放嘴里。

方明华道:“爸,到底喊我们来说啥你不是还有半个月才要走么”

“也没多久了。”方父说着拿起第一本账本,包产到户前的那本。然后一边报数、一边拨打算盘。

方明华和袁淑芬听着,心头也在跟着心算。老头子拨了算盘也再报结果,可以两厢对照。

听了第一本账本,方明华道:“我们家在包产到户前,一年才三百多块的收入啊”

方父道:“你觉得老子记漏了啊你说说看,漏了哪笔就这一年三百多块,还有一百五六是明澈给的。一个月十块,然后三个孩子的压岁钱,我和你们妈过生的钱。所以,咱们种田到底挣了多少,一目了然了。其实也不用我今天来算,每年年底算工分的时候你们早该有数了。咱们一年种田的净收入不到两百。”

“那还特地算来做什么”方明华道。

“让你们加深印象,也是告诉三个孩子一声。省得时日久了,都忘了。好了,接下来是包产到户之后的。”

又是一通拨拉算盘珠子,方健忍不住和方芳互相看了看。原来种田真的挣不到什么钱啊!

怪不得之前幺爸在村小教书,都那么多人羡慕呢。他一个月能发三十多的工资呢!

就是幺妈也有二十多。明惠姑姑转正后也是二十多。不过明惠姑姑家里有钱,她不靠工资过日子。

方父算完第二笔帐继续道:“那一千的投资是老二的,还有六百是老子的。以后分红会直接打到我们账上。”

方明华脸色有些僵,合着这一次算是老头子和自己分家而且,刨开这一千六,以及老头子名下存折上的几百块,家里可谓一贫如洗。

他知道老头子的意思了,让他知道一下他这些年到底挣了多少。别全伙在一起算,还自我感觉良好。

“半个月后,我们就去首都了。三个孩子届时明澈说会安排人回来接。到时候就和你们二伯公一家一起上京。这是一百,留给老大和老大媳妇你们过日子。毕竟离收成还有几个月。剩下这老房子,我们和你们兄弟的房间都锁起来。家里就没别的了!至于三个孩子到首都读书,你们一年起码拿300块出来。按去年丰收后的收成算,拿出来之后你们还是能过日子的。”

方父心头很清楚,先说断、后不乱。如果老二还是个村小老师,包产到户之后大家贫富差距拉近了。那没什么好说的,伙着就伙着,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大不了老二有正式工作,将来老房子老大得。

但老二如今很明显已经富起来了,看起来还会越来越富。那就要让老大两口子和方健、方康知道,家里到底有哪些产业。自己这份以后可以给他们,但二房的,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老大,老大媳妇,我们两个老的去老二那里,他是该孝顺的。别人说不了嘴!但很可能有人会到你们面前来说算话。你们就记住,那都是羡慕嫉妒恨的。所以才损人不利己的来刺痛你们!你们和老二、林嫣是手足,但毕竟已经分家了。他们愿意帮衬,你们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