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过年期间
第187章过年期间
过年的日子过得快,尤其是在乡下吃转转宴。东家请一天、西家请一天就过去了。去年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而且村里办的小厂生意也不错。虽然没分红,但在里头上班的人工资都是挣到了的。所以,这个年酒家家户户都请得起。
方明峰回到老家,自家请了一天客,还把大彩电和录像机搬回来放了一天。请方家族人看了一整天周润发和赵雅芝的《上海滩》。25集直接放完了!
那天真是热闹惨了,大家看这个录像看得是如痴如醉。从来没看过香港拍的旧社会上海滩的片子嘛。而且又男帅女美的,剧情还特别吸引人!
看过一个个都道:“难怪人家明峰的录像厅生意那么好呢!这香港的电视剧是好看啊。”
然后又有人道:“那明澈家会怎么搞”
确实,明峰家搞得这么好,吃得很丰盛,鸡鸭鱼肉蛋样样都有;就连娱乐活动都搞得这么好。压力一下子就给到明澈家了。其他叔伯家倒是还好,他们家没有公认非常有出息的儿子。平平常常摆一天年酒招待亲朋也就是了。
方明峰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就觉得这些老辈子戏还挺多,私下攀比得厉害。
他第二天租村里拖拉机把彩电、录像机搬回县城的录像厅。过年期间也有生意,搬回去放一天是耽搁了生意的。还有人家直接包下一天呢。所以请完客他就搬回来了。
他顺道在文化厅给方明澈打了个电话,“这倒是好多年都没看到过的气象,居然都有闲心攀比了。”
方明澈道:“那确实啊。过去大家吃不饱、吃不暖的。去年丰收了嘛,才能有这个闲心。”
不过攀比主要还是集中在他们两家,还全族的人都盯着。
得知各家盯着自己家,主要不是图吃,反而是图娱乐他也乐了。
“这还成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抓啊!”
丰收了,正月间谁家都不缺肉吃。一两家杀了猪吃刨汤,各家都可以拿钱去买肉。那大肥猪几百斤,一家买一条五斤左右的肉不成问题。
然后方明峰就这个叔伯家吃一天,那个叔伯家吃一天,很快活的吃转转宴。
众人听说旅行社缺一个去上海坐镇的人,正高薪求贤,月入开到500左右都有些吃惊。
“这个是良好预期,是和生意挂钩的。是拿提成,基本工资不是太高。如果生意不好,收入也会降低。”
“那你什么要求啊说出来,我们也帮你寻摸寻摸。”
方明澈道:“大学生或者曾任副营级、副科级,35周岁以下。”
年纪大了,活力就没那么充沛了。国家公务员招考都有这个年龄要求。他这实际上是私企,当然更可以这么要求。
众人一听,难怪不好找!35周岁以下到了这个级别,那都是前程似锦的。还有大学生,如今谁不知道这是天之骄子啊。关键77级第一年恢复高考的都还没毕业出来工作呢。
如今77级、78级的毕业生里比较出众的,差不多都被各机关部委定完了。缺人啊!
方明澈也知道肯定不好找,现在又没有停薪留职下海的政策。有那个政策,停薪留职两年后回原单位还是可以从同样的级别干起。如果两年时间不够,还能再续两年、一直续。有这样的后路,端铁饭碗的人才舍得下海的。
于是众人也只道:“那我们帮你留意一下。”
原本想把自己的人塞进去,但既然有这么明确的门槛,倒是不好办了。再说了,要真能塞不够条件的人去,王家不会塞啊,还能轮着别人
这个事又只能暂时搁置了。
方明澈心头嘀咕:难不成只的只有麻烦明峰哥去代着
他身边就认得两个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邱老师和古之光。
邱老师如今在招商引资办非常的受看重。他不但精通英语、日语也熟练,关键他还有当年留学英国的人脉。
至于古之光,他年纪轻轻就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如今历尽劫波还当了父亲,又在大学里任职、任教,还真没什么下海拼闯的心思了。
他现在估计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然后自己再搞些学术成果出来。之前方明澈和他聊天,听说他在进修,要脱离图书管理员的岗位,彻底转岗只担任教学任务。
一开始去当图书管理员,本来就是因为当年度他们系上没有编制。所以绕了个弯子,先当图书管理员,然后转岗。
而且,他家一间屋收三五块租金,每个月加起来也能有百八十块。再加上他们两口子的收入和补助,一个月差不多有将近两百块。这个钱用来一家四口过日子是足够的了。
如今首都人均的最低生活标准才七块钱一个月呢!
古大爷身体好得很。又不像高大妈一样是个无底洞,需要每个月投入三位数的医药费。不过,高大妈在高翔锲而不舍的投入下,身体状况是在好转的。
哪怕不能根治,但是精气神见好。偶尔还能看到出门来慢慢溜达两圈呢。
当然,这和高翔把照顾的责任外包给他老婆和小姨子也分不开。那姐俩照顾得很是尽心尽力。给够钱、甚至改变其命运,这样的孝心外包还是没人有意见的。
至于副营级、副科级,方明澈认识的就都是在职的了。人家在军政上还有前程、或者说在如今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实现理想、抱负,那是不肯来的。
那不后世都说了么,一个阿里年薪百万左右的p7,都抵不过一个副处呢。后世一切向钱看都是如此,如今就更加了。
到了正月初五,轮到方明澈家请客。既然各房都要请、轮着请,就是按照老一辈的排行来定的顺序。除了两位嫁出去的姑姑,方父就轮到第五天。
他早早的就通过支书,去请了镇上放坝坝电影的放映员来放电影。人家还在休年假期间,钱肯定得翻倍的给,然后就是今天也请来吃午饭和晚饭。
至于出借电影胶片,支书去找了值班的公社领导,就打着文化下乡的旗号。公社领导很爽快的就同意了,方家所在的村子今年干得还是很不错的。公社做年终总结报告很有面子。
他还问了一句,“是不是就是小儿子考上北师大,还在文化部挂靠、开了旅行社为国创汇的那家”
“是的、是的,就是他家。我们全村最有出息的小伙子。我之前来汇报过,他还捐了1000块给贫困的孩子读书。读书改变命运嘛!”
“我记得这个事,这小伙子相当不错。钱用完了么”
“没呢,九月开学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下账,回头二月开学再报一下。如果单我们村用,小学五年读完都够了。但他的意思是村里做好了,可以试着推广到公社。我之前就和其他几个村的支书联系了一下,把他们几个村的学生娃也囊括了进来。这估计就只够三学期了。小方的意思,回头我们村里大米厂他那份分红就专门用来做这个事。”
公社领导道:“够啊”
“一开始肯定不够啊,但正常运转个几年没准够。这还需要领导多多支持啊!”
“嗯,你们做得好,我们肯定是会好好支持的。这该好好抓一下教育才是,才不枉人家回来捐资助学一场。”
也得教学成绩上去了,才好去和领导上多说道这件事。不过,光是少了几十个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的,也值得大书特书了。
有了这一茬,公社领导看到方父的时候,就相当热情的主动伸手和他握手,还夸他生养了一个好儿子。
方父肯定很受用啊,还邀请领导初五去吃年酒。
“我就不去了。祝你们过年愉快,来年继续丰收。”
方父和支书坐着拖拉机回村的时候,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他和那个放映员说好了,下午放一部《庐山恋》,晚上再放一部《神秘的大佛》。
到时候还是村里的拖拉机来公社接放映员和放映的设备,放完了再送回来。支书乐得他租村里的拖拉机,让拖拉机手到时候洗刷得干干净净的来接人和设备。
方明峰和方明澈家的年酒,他也是要出席的。别家也请了他,但他自家也有安排就没去。可这两家肯定是要去一下的。他办乡镇企业缺钱、在村里凑不到的时候这两家各凑了一千呢。后来别人争着、抢着要投资,他们又让给了方家人。
而且,这俩后生都在首都,没准什么时候还找他们帮忙的。
《庐山恋》和《神秘的大佛》都是去年非常卖座的,票房都上亿了。当天播出,外姓人也跑了不少来看。比《上海滩》还要受欢迎。
吃饭的时候,方明峰说起林嫣买了年货,开车给他老婆送去的事。
“我这回来啊,就是不放心她们三个妇孺。有阿嫣帮衬,她们这个年就好过多了。对了,我老婆生二女儿出院,也是阿嫣开车去接的。”
“啊,林嫣这么厉害啊”
“是啊,主要是他们家自己有车。明澈买了一辆二手的小货车,这就很方便了。”
有人问方明峰,“你咋不买一辆呢”
“我的叔啊,那买了车还得有汽油票啊!不是干部,上哪去弄汽油票明澈的汽油票,那是他那个在市政府当国家干部的朋友给他们的旅行社弄的。我又不认得这样的朋友。而且买车也要上万块,我想来想去不如买房了。”
众人互相看看,也觉得确实买车不如买房。车子用的时候很少,村里一台拖拉机就顶大用了。
然后又恭维一番方父、方母,说他们家的儿媳妇会来事。
方母笑道:“林嫣确实是个大方、不爱计较的。”
“那也得你家明澈能挣钱,她才大方得起来嘛。不然,她拿什么来大方”
又有人背着支书和妇女主任小声问方明峰,“你家老二又是闺女,准备咋整啊”
方明峰笑笑,“老三总不能还是闺女吧,还是得有人把户口簿传下去才好。我这去广州,就是想想看看那边的风向。那边肯定没有首都、没有内地管得严。”
吃了初五的转转宴,方明峰就带上方桐坐卧铺火车去广州了。后续的宴请他都只能婉拒。
“叔,不是我驳您的面子。实在是时间比较紧,我这到广州就初八了。办完事还得赶紧飞回首都。我家二丫头才两个多月,大的这个也要去赶着开学。”
方桐跟着爸爸上车,坐在卧铺位置上她道:“爸爸,我们去了广州多照点照片。我要拿回去给颜颜看。她寒假又去上海玩了。”
方明峰感觉有些牙疼。家里老的要攀比,你也要跟颜颜比。被你们搞得我真是一天都不敢懈怠。
“知道了。我还办了边防证,到时候咱们爷俩就近去深圳看看。”
“好的。深圳大么”
“目前不大,还只是个小渔村。但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大的。”
到了广州站,下车的时候方桐就换了一身首都深秋的打扮。厚衣服、厚裤子都脱了。
“爸爸,这里好暖和!”
方明峰点头,“是啊,不然我干嘛给你带这身衣服”
他常年往这边来送货的,对温差肯定了解。
方桐道:“我喜欢这里呢,过暖冬。”
方明峰道:“那等过两年交了房子、装修好了,你转学到这里,正好同你妈和妹妹做伴。现在还不行,现在只有首都、上海的教学质量最好。”
听说过两年要有办私立学校了。
“那我就不能经常和颜颜见面了啊。”这一年多,小姐俩在首都时常来往,感情很不错。
“有电话、有飞机,方便得很。广州飞首都,三个小时就到了。你在广州喝了早茶,还可以约她中午在首都一起吃烤鸭。都通航了,只要有钱、有介绍信,好办得很!不过,首都我打算也要买套房。那样将来你们姐妹大学考到首都读,就很方便了。看你九叔买了一个小院子,这又买个大院子。小院子百来平,大院子直接一千多平!我也心痒痒呢!”
方桐道:“买四合院要好多钱呢。颜颜都说她家现在穷得很,欠好多债!”
“她穷什么啊她,穷人坐飞机去上海玩儿呢”
那两口子还跟孩子哭穷不成十来万嘛,对他们来说用不着一年就能还上。
不过,他这到广州买套房,确实是还要借债一半。再要在首都买,是有点吃力。除非是买在团结湖小区。那四合院,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
但他在首都是租了乡下的一套四合院住着,几百平呢。买到团结湖小区去住那小户型,确实是不习惯。
而且,七叔回头去了首都,住在可以溜达着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地方。自己老爹住乡下,估计不会太乐意。
所以,他最好也买在市中心才好。他现在一年大概能进账五万,今年能把买广州房子的钱还上。可惜买的是期房,得交房之后才能办房产证。不能像明澈那样办了过户立即就拿去银行抵押贷款。年后他的十万贷款估计就能下来了。
方明峰熟门熟路的带着女儿去招待所办入住,介绍信也是之前在旅行社开的。
初九售楼中心已经打开门了,对着模型选房。他在熟人介绍下已经知道了什么楼层、朝向、户型最好。于是当天过去,直接就下了单。
方桐跟着他一道的,对着沙盘里的模型看了又看。这和颜颜说的她家四合院的模型应该是一回事吧。
“爸爸,你拍下来。我想拿回去给颜颜看。”
方明峰也买了一个海鸥相机。几百块而已,对他和方明澈都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当下便拿出来对着沙盘里的模型拍了起来。
他以前来过很多回广州,该去逛耍的地方也都找机会去了。但这回带着女儿,肯定是要带她好好玩儿几天的。然后再跟朋友借辆车开车带她去深圳看看。
方桐是他第一个孩子,当初是在期待之下生的。是儿子、是女儿都一样的受看重。所以,方桐的心愿他是愿意抽空满足的。
至于老二,确实是有点失望又是个女儿。但也是亲骨肉,所以这次在广州他也给她买了些礼物。嗯,给颜颜和畅畅也买了。
啧,明澈那小子,生意上压自己一头。生儿子都比自己要强上一些。
等爷俩在南方转悠一圈飞回到首都,已经是正月十四了。方明澈开车带着颜颜到首都机场去接的他们。直接往方明峰租的院子送,那儿的废品生意都已经做起来了。
别说,堂嫂还真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孩子才70天,她已经能张罗事了。
“二侄女大名是叫方妩是吧”方明澈一边开车一边问道。他是听林嫣说起的,之前林嫣去给了压岁钱。
“是,之前想着可能是男娃娃,起了个方梧,梧桐的梧。结果生下来是女娃娃,就改了个字。”方明峰坐的副驾,方便说话。
第二排那小姐俩在看着方桐带回来的楼盘模型的照片,还有他们父女在广州、深圳照的照片。
颜颜很感兴趣的看了看楼盘模型,“哇,好高哦!你们在多少楼”
“12楼。”
方明澈也有点好奇。但他这会儿在开车呢,就没急着要看。就一直听着那小姐俩在后头嘀嘀咕咕的。
等到了废品站,堂嫂迎出来,笑着叫方明澈父女进去坐,吃了饭再走。这边也是请了专门的人做饭的。堂嫂的母亲只负责带外孙女,给自己闺女做饭。
方明澈父女也没有客气,直接就下车跟着进去了。
方明澈瞅瞅堂嫂,“嫂子,你这恢复得很好啊。阿嫣看了肯定羡慕。”
林嫣至今还有些胖嘟嘟的。不过,手感挺好。
堂嫂笑笑,你家阿嫣那是有子万事足了!我可不能像她一样,生了大半年了还没恢复完。
她刚出了月子不久,就让她妈用毛蓝色那种围腰、用传统的手法帮她束腰,力争尽快瘦回去。这才有了今天这个效果。
她家这个,可不如明澈老实,是要在外头偷吃的。不栓牢一点不行啊!好在他还惦记着和她生儿子,这段时期不会起外心。
至于之后,只要她生了儿子,家产都是她儿子的就行。旁的,只要不得什么病回来,她都可以接受。
方明澈看到堂嫂的妈抱着襁褓中的方妩出来,赶紧招呼了声‘伯母’。颜颜也跟着堂姐喊‘外婆’。
他们南方都是叫外婆,不叫姥姥的。
堂嫂的妈笑着点头,“快坐、吃水果。”
冬天水果稀罕,不是这父女俩来,她还不舍得上这么多。
方明澈笑着应了,看着堂哥接过女儿也凑过去看了看,“哟,长开了,像嫂子。以后长大了也是个美人坯子。明峰哥你这就有两件小袄了,回头再添一件皮夹克正好。”
这又不是在医院,是私底下,这么说就无碍了。
方明峰笑笑,抱着低头去看,“感觉变了好多,确实越变越好看了。”
方明澈坐回自己位子,对方桐道:“桐桐把照片都拿给九叔看看。”
方桐拿过来,然后给他解说。这是什么地方,那是什么地方。
“行,九叔知道了,慢慢看。你俩玩儿去吧。”
颜颜的迷你自行车是带来了的,绑在后头车厢里。这会儿两个丫头就出去解了,然后抬下来。大家轮着去骑。三个轮子的,也不怕摔了。
之前颜颜提起来,方桐让她带来给自己骑骑。骑着好,她也让爸爸、妈妈去买一辆。
堂嫂便问道:“这是用外汇券买的么”
那还得找林嫣去换外汇券,他们家的钱都是林嫣在保管着。
“不用,这又不是进口货。如今也只有进口货才必须用外汇或者外汇券才能购买。”
堂嫂点头,那就好办了!虽然刚买了房子,但既然生意在正常运转,倒也没必要让方桐节省。
她自然也关心自家了六七万买的房子,一起低头去看。
如今没有实物,只有模型的照片看。除了整栋大楼的模型,房子也有自己相同户型的模型。还是精装修的模型。
她妈道:“这真正的房子都没看到,就看着这些模型就买了”
方明峰道:“妈,这就是预售啊。到时候人家就按照这个放大了给修出来。”
堂嫂点点头道:“做得很精致,如果到时候真的是放大了修出来就好。我也觉得首都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还是南方好一点。”
“修出来肯定是一样的。我看过香港楼盘的模型和修好后的照片,完全就是按比例放大的。”方明峰道。
所谓东湖新村引进外资修建,其实就是引进的港资。港澳台资本如今都享受外资待遇的嘛。
香港经过六七十年代的大发展,在房地产这方面已经是很先进了。模型这些也是做得相当好。为了第一个预售楼盘卖得好,这回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堂嫂的妈其实更喜欢方明澈的大四合院。电梯房12楼,住上去搞不好都要头晕的。
方桐也有同样的担心,颜颜摇头,“不会的,我去过beijg饭店的楼上,完全没有那个感觉。”
方明澈继续看深圳的照片,除了蛇口港和罗湖的部分地区,倒真就是个小渔村。
除了港口,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堂哥拍回来的工厂开工的照片。
“明峰哥,你是不是倾向于过几年去南方发展”
方明峰点头,“首都居、大不易啊。在这里没有军政方面的关系,生意做不大的。反倒广州要开放得多。而且,既然划了特区,应该南方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我准备先积攒钱,回头趁着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参与进去。”
方明澈点头,“不错的想法。这广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自从1840年开埠之后,发展是走在前头的。”
方明峰笑,“怎么,也准备去开个分社”
“慢慢由北往南的发展吧。”广州的房子,有特色的就是西关大宅吧。其他的都是商品房倒是不用着急去买。现在钱不够,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方明澈爷俩在这边吃过晚饭,这才开着车打道回府。
“爸爸,首都什么时候才能修那样高的房子来卖啊”华侨公寓也有电梯,但没有16层那么高。
“等着吧,会有的。”
颜颜继续道:“桐桐姐姐说广州和深圳冬天都好暖和,她要少穿不少衣服。”
“是啊,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嘛。北方在寒带,南方在亚热带。”
颜颜道:“桐桐姐姐说,过两年她可能要跟着二伯母南下,去广州读书。不过她也说了,有飞机,她可以在广州喝了早茶,然后飞来首都同我一起吃烤鸭。”
方明澈失笑,“可以。就为了让你们姐俩过上打飞的团聚的日子,我和你二伯也会努力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