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还想超生

第181章还想超生

到11月15日,旅行社又分红了一次,方家又是2000进账。没到元旦还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嘛,分多少到手就是多少。

负责发钱的林嫣道:“我看啊,干脆元旦之后就先不要分红了”

她也考虑过要不崔老板那5000不急着还,先趁着还不用交个税当红利分了。但这么分开发放,税率并不比利率的差价高。就还是先还了崔老板。

方明澈道:“可以啊,到12月15号再分一次。咱家一共到手6000,王家到手3000。正好本钱连本带利都拿回去了。等老王再过来,我和他说说。”

王老爷子到手是2250,王德显扣除了垫付费用也有600多。只要不买房子、车子,这钱日常生活可以用得很滋润了。

看来,房子、车子始终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件啊!

林嫣看看存折,很是开心。确实如明澈所言,旅行社的生意尤其是卖手工艺品的生意稳定之后,这上头的数字是越来越多的。

废品站折子上她已经都转移到私人存折了,也是趁着元旦之前。就那天刚拿到营业执照,她就全部转存了。

算上两个废品站过去一个月的利润,私人存折上这会儿两万多一点。其中两万存的三个月定期。虽然说现在想攒着买四合院,到时候一旦看上了说要用钱就要用钱。一旦取用,也是按活期算。

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有一栋适合的四合院并不清楚,就还是先存定期。要是三个月里用不到,不存定期就损失利息了。以后啊,凑够5000整数,她就拿去存三个月定期。

这还只是私人存折。过去一个月没买什么大件,旅行社的折子上也终于有了30000。之前一度超过10万,那不是一次性买了三辆商务车、又拉了电话线,用得只剩万把块看家了么。

这30000多里,也有20000是自家的。这么一想,林嫣整个人都透出快乐来。他们家算上资产,已经迈入了十万元户了。

方明澈看着她笑笑,“暂时稳一稳,寒假的时候我要去上海,或者让玲子去纽约。内当家的,先别乐!”

林嫣听明白了,寒假不是去上海开旅行社的分社,就是要去美国再搞一个驻外办事处。

她道:“这么不断的开分设、新店,怕是前期一直会缺钱。万一中间有个什么闪失,搞不好就全葬送了。就不能小富即安么”

按照现在的规模,分红后一年20多万净利润。他们是怎么都用不完的啊!就算是要替两个孩子攒出国自费留学的费用都够了。

方明澈道:“如果只想这样小富即安,我有必要和王家联手么就开个英语辅导班慢慢做大,那钱也足够用的。赶上好时代,不想错过机会啊!另外,不管做什么生意,不形成大的规模都没有竞争力的。如果不是我们做大了,还能再摆出那个大碗茶摊么我们现在不趁机立住脚,以后竞争大了更没有机会的。晚了,国旅完全恢复元气,或者其他私人的涉外旅行社也开起来,咱们可能就揽不游客了。至于你担心的问题,放心吧,不会的。政策不会再转向了!”

是,现在看起来他们揽客还有优势,有一些游客甚至在国外就签订了合约;有一些游客落地后看到他们的招牌也会主动走过来,听亲朋说起过。

但是这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别的选择。自家算是趁着国有的旅行社没恢复、甚至旅游局都还没恢复,有个先发优势。但如果不趁机形成规模化,以后这个优势可就没了。

他这么细细一说,林嫣也很快明白过来。

“就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要不停扩张嘛。不然以后跟庞然大物一样的国旅更没法竞争。”

“前期是这样的,现在还处在增量阶段。就是要不断的增加分社、分店,形成规模化。”

方明澈和王德显说12月分红后,暂时就不分了。

王德显道:“可以少分一点嘛,譬如一个月分几百。这样就不涉及到个税,也不影响旅行社扩张的计划。哦,我忘了,你还有两个废品站呢。”

“也行,影响不大。王爷爷的钱还是老往各地寄呢”

王德显道:“是啊,烈士的抚恤金是一次性发放的。看着丰厚,但如今物价也开始上涨了。而且,烈士往往是一家的顶梁柱、主劳。”

王老爷子对于抚恤金怎么发放也没有决定权,只能力所能及的看顾自己的兵。尤其是烈属日子不好过的那种。只不过这样一来,经常搞得他自己紧巴巴的。至于王德显,显然也是觉得两口子的死工资不太够。

方明澈想了想,好像要等到1984年播放《高山下的环》,全国观众受到震撼,组织上才把烈士抚恤金的金额变成了原来的五倍。

如今,国库空虚啊!不空虚,那《个人所得税》法估计也不会这个时候出台。算了,他们都挣这么多钱了,也别尽想着避税的事。

“那行,明年一月份开始,咱们一个月至少拿1200出来分。”

这样王德显一个月就能领到100分红。相当于他们两口子收入翻倍了。

“好!”

方明澈提到寒假想去一趟上海,让他给找找关系。不是猛龙不过江,但强龙也难压地头蛇。地方保护主义如今可是很盛行的。而且,就光是有了熟人好办事这一点,也需要那边有关系。

王德显点头,“交给我吧,我回去问问。我们老爷子的老战友是散布各地的。当然,这种打码头的事肯定用不着老一辈的。我去和他们的孙辈联系,到时候找人接待你。”

王家的四成股份、三分之一的分红就来源于此,这是他的活儿。

这事儿敲定了,王德显又道:“开春后,我也要去上夜校了。我预备请家教给我补课。你看请什么样的人最合适”

方明澈道:“那显然是请大一新生最划算啊。刚参加过高考,各科知识都掌握得挺牢靠。比请大学教授还要全面。而且,肯定比大学教授的课时费便宜。”

这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当初他给王德芳介绍朱文娟当英语家教就是因为这个。

不过,朱文娟很快就怀孕了,孕期反应还有点大。所以,她没干多久,另外推荐了自己的室友去。王德芳今年高考时英语成绩补习得不错,已经顺利考进了军大。

王德显想了想,“你说得有道理。我干脆就在你们北师大请个高考成绩不错的。”

能考上北师大,成绩差不了。而且学师范的,更懂得怎么教学生。

“那我帮你寻摸一下。”方明澈大二了。但他在北师大认识的人多,怎么都能找到合适的。

不过,“你这是又有机会进步了”

不然,不用急着弥补学历不足的短板啊。而且,王德显也是高中毕业,这个学历如今不差的。

王德显道:“三哥说,现在高中生还够用。但以后你们这几批大学生都毕业了,高中生就不够看了。他现在也是在军大学习,要拿文凭。我高考应该考不上,而且也没几年的时间去上学。就只能读夜校了。”

王德志在部队考军大,比王德芳参加高考考军大要容易许多。

“看这架势,你们王家第三代都在努力做大学生啊!”

“是啊!国家如今重视教育嘛。反正弄个大学文凭,怎么都不吃亏就是了。”

王德显和方明澈说完,回到秦家就让秦华拿半期考试的试卷出来看。

秦华期期艾艾地道:“哥,你难得回来,别时间给我讲题了。我自己听老师订正答案就好。”

“谁要给你讲题啊我看看你考得怎么样。怎么,不好意思拿出来啊”

秦华搓搓手,“考得,不怎么样。”

王德显盯着她,“所以,八一节的时候才问我,你也去考文工团好不好”

文工团对文化的要求肯定是要低一点的。

秦华讪讪地笑,“那你成绩也不怎么样啊。”

她哥也是她爸托关系才勉强读完了高中,高中生更好安排工作嘛。那不然她哥怎么逃过上山下乡的还不就是因为混了个高中文凭,然后被她爸塞到手工艺品合作社去了。

王德显瞪她,“我现在就吃亏了。人家有大学文凭的,升迁都要快人一步。”

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都还没毕业。据说只差半年,会干脆和78年那一批一起毕业。但是,他单位里有跟古之光一样的幸运儿,取消高考前刚好读完大学那种。

这一次升迁,人家就凭这个硬条件力压众人。虽然王德显才升了副科不久,这一次本来就轮不到他。但升迁除了看工作成绩,学历也非常重要的印象可是让他很深刻。

不然他也不会起心明年要去读夜大拿文凭,而且想在就要开始找家教老师给补课了。

他和继父秦钊说了一下,秦钊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他自然是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的。

“对,华华,你哥说得在理。你的成绩要考大学确实差了一些,家里给你找个高一尖子生辅导一下功课。”

他们家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不低,继子每月发了工资还送钱回来。家里又没有多的孩子,肯定是在秦华身上啊。

刚才方明澈建议王德显请个大一的学生补课,他举一反三就给初中生的妹妹请高一的学生了。

秦华哀叹一声,放学后和周日还要补课啊

王德显道:“你看人家颜颜,人家才五岁,每天下午都要去少年宫上课。”

“让我去唱唱跳跳、弹钢琴之类的我也愿意啊。”

王德显老娘道:“颜颜一年半以前就立志要成为大学生了。我看小丫头应该没问题,挺勤奋好学的。连邱老师都说晚年收到她做徒弟,值了!”

如今这一片都知道,邱老师收了颜颜当关门弟子。虽然,他最初的出发点是因为他受了旅行社不少好处,又在旅行社正缺人的时候离开,有些过意不去。不过,教颜颜英语和日语,确实给了他莫大的乐趣。

秦华道:“哥,我也想学英语和日语。如果不让我去考文工团,那我以后进旅游社也行啊。”

王德显道:“你就不能想着上了大学,以后进旅游局啊那方明澈看到你,也得赔笑脸。”

当然,小方不是没机会当国家干部。但他说当大学老师更多私人时间。大学老师也是挺清贵的,求人的时候很少。但他还要继续做生意,以后见了旅游局的人,肯定得微笑交流。挣了再多钱都是这样!

秦华耷拉着脑袋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王德显老娘道:“读书的时候苦一苦,以后工作了才能轻松些。你以为唱唱跳跳的容易了”

一二.九运动45周年纪念日,北师大会有纪念活动。方明澈也被选入了英语系的合唱队。

他对着系上的文艺部长推脱道:“我五音不全啊,张嘴就跑调!”

选进去了,就得用课外的时间参加排练。他一向是下了课就蹬着自行车回家的积极分子。

“那你就站在最后一排滥竽充数好了。就是看上了你卖相好,总不能选些歪瓜裂枣去吧。再说了,大合唱跟着吼吼怕什么总不能让人说我们整个英语系,一个大合唱的节目都出不了吧”

他们寝室就方明澈和郑兴被选上了。一旁的歪瓜裂枣们诸如老程、小徐等人不善的朝文艺部长看过来。

文艺部长道:“觉得比他俩长得好的,可以自荐。或者声音确实好的,也可以。毕竟还是需要有人唱歌的。”

老程和小徐他们就把目光收回去了。谁让他们长得不咋地,唱歌也不咋地呢。

于是,下课后方明澈也只能把自行车骑到合唱队排练的地方去。郑兴和他一道,就坐他的后座。

他们到的时候还早,还有人没到。便三三两两的闲聊起来。

“老方,你回家给不给你儿子把屎把尿的”

方明澈把车停好,“一听就知道你没经验。不但没当爸爸的经验,你连当哥哥、当叔叔、舅舅的经验都没有。小婴儿一岁半之前都最好不要把屎把尿。小婴儿出生以后神经发育以及器官发育都没有健全,自主排尿的功能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把屎、把尿并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排尿、排便功能,而且容易出现脱肛、肛裂、尿频等症状。小婴儿排泄控制的能力在1-2岁间达到成熟,平均是一岁半。”

郑兴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的,挠头道:“这样啊”

旁边的人朝方明澈看了看,又瞧瞧他那个名声远扬的婴儿座椅。立马就知道他是系上的哪位名人了。

“老兄,你还真是赶在了最后的关头啊。”

方明澈笑道:“哪啊,人家在9月10号之前怀上的才是最后一班。不过,你们也不用急嘛,大学毕业后大把时间当爹妈。”

有女同学笑道:“那方明澈,不用把屎把尿,那你洗尿片子么”

“肯定洗过啊。”

他给颜颜洗过,那会儿又没有多的人帮手。他妈要去挣工分呢,就偶尔来指点一下。大嫂当时怀着康康,他肯定也不好意思找大嫂帮忙。就是给钱都不成的!

只有畅畅的,一开始是丈母娘洗的。丈母娘看他那会儿读大学、做生意都挺忙,就全承担下来了。后来嘛,是阿嫣和小敏在洗。

说起来,人家说付出得越多越爱。他和颜颜,就不说上辈子相依为命那么多年。就光是婴儿期他也对颜颜付出得更多。

好吧,回去之后要对畅畅再好些。做爸爸也不能太偏心了。不能重男轻女,也不好众女轻男。

到了正式排练的时候,方明澈的身高果然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排。郑兴也差不多,两人挨着站。

郑兴就听着自称五音不全的方明澈唱歌其实还挺好听的。

“我那不是推脱么。我在村小的时候还兼任过音乐老师呢。”

他要是唱得不好听,阿嫣也不会干活路过,看到那一幕就对他一见钟情了啊。光是长得好还不够!

既然都留下来排练了,后来文艺部长问有没有什么特长,方明澈也就大大方方报了会拉手风琴。结果,文艺部长看他两眼,还真让人找了手风琴来让他拉。到时候也这么上台拉!

等再回到家,就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

颜颜早都回来了,拿着拨浪鼓在逗弟弟。

“爸爸,你今天怎么才回来啊”

“一二.九运动的纪念活动,爸爸要去参加大合唱、拉手风琴。你们不搞活动么”

颜颜摇头,她都不知道一二.九运动是什么。

林嫣道:“一二.九运动是大学生的事,跟他们小朋友没什么关系。到时候我们能来看么好多年没见过你拉手风琴了。啧,别把台下的人给迷住了啊。”

方明澈哈哈大笑,“我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颜颜,你喜不喜欢弹钢琴啊”

颜颜道:“喜欢,但如果可以不要那么辛苦就能弹好钢琴就更喜欢了。”

“那是不可能的。梅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你好好上课、好好跟着少年宫的老师学习舞蹈、钢琴还有书法,回头过元旦爸爸、妈妈给你买一辆小自行车。”

“真的啊”颜颜惦记王家小哥哥的迷你自行车很久了。

“真的。”

林嫣也没意见,家里已经有一些闲钱了。而且现在就是装也装不了穷了,干脆摊牌不装。当然,摊也不能把底牌也给摊出去了。

如今他们家对外的一致口风是:还是穷,一辆商务车三万五呢!要买一辆都不容易。而且旅行社还欠着银行三万。

林嫣问方明澈,“你吃了么”

“吃了,我在食堂和郑兴一起吃的。排练完就到饭点了。”他是打了电话到老周家,让大家吃晚饭不用等他的。

如今老周家的公用电话又开起来了,还是比较方便的。

方畅已经六七个月了,而且冬天穿得多,可以很随意的竖着抱、横着抱。不过穿得多了,小家伙倒是不怎么高兴。这会儿笑模笑样的,是因为姐姐在吹口琴给他听呢。

姐姐和爸爸妈妈说话,没吹了,他就吚吚呜呜的叫起来。

颜颜道:“我吹不了那么久,我放收音机给你听啊。”

她去拿了爸爸的小收音机出来,调到一个放音乐的频道给弟弟听。

林嫣抬头看看天色,“可能要下雨了。”

方敏骑着自行车上夜校去了。去的时候天气还不错,就没有带雨伞。

就在这个时候,高翔跑了过来,“小方,你去接你侄女不”

方明澈点头,“嗯,顺带帮你把小姨子捎回来”这雨可能不小,淋一场搞不好要生病的。

“就是这个意思。”高翔道。

他去接,自行车都不在家。还得拿伞、拿雨衣的。肯定是搭方家的便车更方便啊。

“行,没问题。”

方明澈拿上车钥匙,林嫣道:“让明成去吧。你刚回来,歇会儿。”

方明成在看电视剧,这会儿都八点多了。颜颜拿着车钥匙进去叫的他,他恋恋不舍的看一眼电视,然后接过车钥匙。

等车子开走了,林嫣问道:“几时才能搬去华侨公寓啊”

每天到点就许多人抬着小板凳过来看电视,也不好拒绝。毕竟不是什么大事儿,都一个大杂院的。

“这取决于什么时候有合适的四合院出手。到时候这小电视问问爸看不看,看的话给他们留下。咱们买一台彩电来看。”

如今也可以追求一下物质享受了。尤其是搬去华侨公寓,那就压根也不需要再装穷。那一片比他们富裕的人多了。

王德显说四合院要尽着华侨先买。为什么因为人家可以拿外汇出来买啊。华侨公寓那边的住户,好多都是有海外关系的。

林嫣道:“那洗衣机要不要也给他们留下”

“到时候问问妈吧。”

林嫣笑了起来,“我觉得咱爹住进来,多半会把小坛里的铲了。之前我就见他一副觉得我种浪费了那块地的样子。”

对方父来说,小儿媳妇把坛种满各色朵,到了春天次第开放,他是不懂得欣赏的。他肯定觉得那十几平的地用来种菜最好啊。

“随便他们了。他上回来能忍住了没说你,咱们也随便他们。”

颜颜道:“如果搬家了,我是不是就不能和妞妞、宋驰还有秦华姐姐他们一起玩了”

方明澈道:“你可以周日回来看爷爷、奶奶还有兄姐、康康啊。到时候自然可以一起玩。搬去华侨公寓,你还能认识新朋友。”

关键去了那边,可以就近上更好的学校。小伙伴的层次也会提升许多。

“那好吧。”

就在这个时候,玲子的兄弟跑过来,“方老师,你电话!”

方明澈站了起来,跟他出去,“知道是谁打过来的么”

“好像是你堂哥,不过他这回没有自报家门。”

方明澈算了算日子,怕不是堂嫂生了。这是打来通知他的。有些激动,忘了报名字。

他过去接起来,“喂,我是方明澈。”

“明澈,你嫂子又给我生了个闺女。”果然是堂哥。

方明澈挑眉,又生了个闺女他怎么记得上辈子堂哥也是儿女双全的。这听着很失望啊!

他道:“多一个闺女也好啊,多一个小袄。”

方明峰在医院的公用电话那里叹口气,“这肯定还是要有个儿子才好啊。”

哼,反正又不是养不起,大不了再追生一胎!至于说计划生育什么的,偷偷生出来了,计生办的人总不至于敢给捂死。

到时候该罚款罚款,该干啥干啥。他又不是端铁饭碗的,怕个毛线

只不过,不能在首都生。首都那些戴红袖章的大妈管得很宽的,发现了肯定把人拉去打胎。嗯,也不能在老家生。老家的妇女主任对于他已经有两个女儿了,肯定是一清二楚。那等怀上了,要出怀了,就躲去亲戚家。生了再把孩子抱回来。

想好了,他的脸色便也好了许多。他是给县城文化局打了电话,给父亲报了信,就给方明澈打过去了。

这会儿声音都轻快了许多,“回头也请你们喝百日酒。”

方明澈回去告诉林嫣,“堂嫂生了个女儿,明天你拎些营养品去医院看看。”

他明天上午要上课去不了,下午要排练。

林嫣点头,“好的。”顿了顿又道:“我看明峰哥和嫂子都是想要儿子的。”

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不管是不是重男轻女肯定第二胎都希望是儿子才是。

方明澈道:“我估着他还想生第三胎,嫂子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嫂子如果不肯再生,以明峰哥的身家和性子,可能会找外头的女人给生。那嫂子肯定宁可儿子是从自己肚皮里生出来的。

方明峰应该有三四万的身家吧,在当下也是个富商了。如果嫂子不肯生了,外头肯定不乏想替他生儿子的女人。

第二天林嫣是直接开车过去的,让方敏抱着畅畅坐驾驶位后头那个位置。

林嫣是越来越喜欢开车出门的感觉了,特别的方便。尤其如今路上车少,还不用发愁停车的问题。随便往哪一停,把车锁好就行。

她私下都忍不住和方明澈提过,“我这开惯车了,回头估计真不想再骑自行车上学。”

但是,肯定会有人说她资产阶级作风的。如果不是她下学期要上大学,她家专门请个小保姆带孩子肯定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想到这些,她就巴不得早点搬到华侨公寓那边去住。那边的人,总不会这么多事。

方明澈心道:但估计会有别的麻烦。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嘛。

林嫣把车开到医院停好。自己抱儿子,让方敏拎着东西,然后一起上楼去探望。

堂嫂是顺产的,恢复的挺快。虽然伤口还是痛,但比生的时候好多了。她还打起精神和林嫣说了几句,“还是你运气好!”

林嫣笑笑,“你运气也不会差的。”

堂哥堂嫂还想追生的事,他们不会劝阻;但也不好出面劝导。传出去了就是和国家政策做对。她毕竟是党员,不好这样表态。

所以,等堂嫂的妈说到这个话题,“还是得再生个儿子才行。”

林嫣就没有搭腔。

畅畅不知道懂不懂,但他也凑过去看妹妹。然后一脸嫌弃的收回了目光,把头都转到了另一边去。

方敏便抱着他后退了一步。

林嫣道:“你小子生下来也是这样的,你姐也很嫌弃你的。”

堂嫂笑笑,“过几天就好了。生下来再丑啊,也不用急着扔。”

堂嫂她妈道:“扔什么扔啊又不是养不起。”

“我说笑呢,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可舍不得。”

林嫣待了一阵,就提出告辞,让堂嫂好好休养。

“回头出院,我来接你。”

堂嫂她妈道:“哎呦,那感情好啊。那开黑的的,可不如自家人上心。我们家包惯了的黑的哦,昨下午要生了,他竟然有些不想载我们来医院。生怕我们生在他车上。”

林嫣道:“其实可以给我打电话啊。”

“临时发作的,不然肯定就打给你了。走,我送你们出去。”

“伯母,不用送、不用送的。”

中午的时候,吴丹也来医院探望。

之前她和马保国抢女儿的抚养权。应该是方明澈和方家的人说了什么,方家说得起话的长辈出面了、支书也出面了。这才让马家同意了她接女儿来首都。

她是请假去了一趟,把女儿带回来放在她娘家,每月给生活费。这样,至少是有血缘关系的姥姥、姥爷出面照顾,她也可以时不时回家看看。

带去如今的夫家是不成的。吵了几架,老周才同意她把女儿接回首都的。

如今马晓丹也在电影院的育红班上课,黄黄的头发在逐渐转青。之前吴丹还把人带到林嫣家的小偏院和颜颜一起玩过。

小姑娘看着比之前方明澈在乡下看到的状态好多了,正在学说普通话。

当时,方明峰的父母也出了面。所以,吴丹听林嫣说要来探望,便也趁中午下班来了一趟。

堂嫂道:“哎呦,吴知青,多谢你想着。你是听阿嫣说的吧”

“是啊,我早上约她中午去逛商场给各自的女儿买衣服,她说要来这里。我家晓丹的事,多亏你公婆也出面帮忙劝说她爷爷、奶奶。”

堂嫂笑笑,“晓丹挺乖的,跟着后妈过日子我们也不落忍。何况还是明澈托我公婆出面的。”

“我知道是他,不过你们的情还是要记的。”

到下午,吴丹就带着马晓丹过来。她本来准备和林嫣改约了下午,不过林嫣说她最近没什么事,可以给马晓丹做两身衣服,让她带着女儿过来量体裁衣。

方敏来了,而且要让畅畅尽量习惯她的照顾。所以,林嫣是真没什么事。

屋里放着小炉子,她的手也不会冷到。便有时间给颜颜和畅畅织毛衣、做别的衣服。捎带手的,给马晓丹也做两身,不麻烦。

吴丹则是一贯知道林嫣手巧的。林嫣开了口,便乐得带着女儿过来。回头她也送颜颜和畅畅点什么还人情就是了。

林嫣给马晓丹量过,打发她和颜颜一起去玩。然后就和吴丹随口聊了起来,“你家老周这个人,怎么就只顾着自家的两个装都懒得装呢!”

吴丹道:“我想通了,我和他就是各取所需。我图他的职务能帮到我,他图我给他照顾儿女。我会像上班一样把继母的责任尽好。你别说,就算他真的同意我把晓丹接过去一起住,我还担心他那两个欺负晓丹呢。”

她女儿才六岁不到,那两个里小的都念初中了。还是跟着姥姥、姥爷好些。自己每月给二十块钱,孩子舅妈也就不至于摆什么脸色了。毕竟,老周的职务在小户人家确实还是挺能唬人的。

林嫣点头,“你看得开就好。”

吴丹道:“看不开又怎样人总是要向现实低头的。不是每个人都像你和陈淑娜一样,历尽劫波还能拥有爱情。”

林嫣是一起下乡的知青里过得最好的,十八九岁就和方明澈好上了。人说女怕嫁错郎,但像林嫣这样嫁对了就是掉进了福窝窝。

还有陈淑娜,虽然险些错过了期。但回城之后,她妈就提前退休把工作让给她去接班。然后联谊的时候又和中学同学看对眼。如今一个在化肥厂、一个在肉联厂,日子过得好着呢。前段时间看到,肚子里也揣上了。

林嫣没再说什么,让吴丹看看自己准备的布料。她是给颜颜还有桐桐做,多扯了些布。想起来就把马晓丹也叫过来了。

“你闺女都能穿,我闺女也一样。不过啊,她好像是比颜颜要黄一些。”

吴丹想到颜颜白白胖胖、一看就被照顾得很好的样子,再想想去村里接自家女儿看到的模样,也有些揪心。

她是自私,但舐犊之情还是有的。

林嫣道:“再捂一捂就好,晓丹比刚来的时候已经白净了不少。你给她买些百雀羚来擦脸、擦手。我看她的手,应该是去年长过冻疮。这种很容易复发的。嗯,最好去弄点蛇油膏。”

吴丹点头,“嗯,我知道了。说来这个事,还多亏了你家方明澈。不是他帮忙,我很难让马保国放手的。”

林嫣笑笑,“他说管都管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不过他和马保国之间多年的同学情谊怕是荡然无存了。人家肯定觉得他多管闲事啊。”

吴丹也笑了起来,“去年我上你家来坐坐。他都懒怠理我,找个借口就躲出去了。”

林嫣道:“他说人有多面性,不能只看一面。好像对马保国确实很失望就是了。”

吴丹道:“对了,周海后头那个老婆生了个女儿。”

“你要去送礼啊”

周海也是他们一起的知青,当初哄着结了婚的女知青陈柳假离婚,儿子也送给老乡了。结果回到首都,他就攀上了二轻局局长的女儿,直接把陈柳甩了。

所以,他后头的老婆生孩子,林嫣是没打算去的。她顶多礼到人不到,毕竟之前方畅百日,周海是来了的。

吴丹道:“我们老周说一起去,我不好拒绝。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个。周海这生个女儿,他们两口子都在二轻局上班,肯定是不敢顶风作案生二胎了。会不会又惦记上以前的儿子你看我不是都把晓丹接回来了么。黑户就黑户吧,上学多交点钱就是了。”

老周说她的知青朋友里就周海还有林嫣值得来往。上次方畅百日,老周也特地一起来吃了酒的。至于旁人,哪怕是陈淑娜,他也只是不反对她们打交道而已。

林嫣道:“不会,当年就说了概不反悔的。不然老乡不会要那个孩子。人家没事帮你养儿子玩啊而且,既然周海是靠裙带关系,肯定得多照顾他后头那个老婆的想法。人家自然不乐意啊!”

吴丹道:“那倒也是。我那次去,其实看到那个孩子了。但是这些事,咱们也管不了。”

林嫣道:“那是个男孩子,那对老乡是不能生所以收养的他。肯定对他还不错吧,我去年暑假回去看着,挺好的。”

只要不是那对老乡又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应该都能对那个孩子很好、很好才是。那是给他们家传家接代的男娃!

虽然有些思想林嫣并不认同,但是农村的实际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聚会的时候,陈柳想儿子想得不行,她们也只能拿这些话安慰她。

林嫣问吴丹,“你现在独自抚养晓丹,是不是有些吃力啊”

“确实比以前紧巴了,跟老周的关系也比之前僵。不过,只要不是要撕破脸离婚,两口子吵吵打打也正常。他儿子高中、女儿初中,正是用得上我这个后勤的时候呢。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比他小十多岁,我还怕他啊他都四十了,再过些年退了休,说不得他还要看我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