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蒸蒸日上

第173章蒸蒸日上

当晚王德显就住在军区了。王老爷子的苏式小别墅挺大的,三层楼好几个房间。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各有一个固定的房间。至于孙辈嘛,如果父母不在,留宿可以住父母的房间。

但王德志和王德显也是有自己的固定房间的,孙辈里就他俩有。能给家族做贡献的,待遇肯定不一样。

秦华自然是跟着方明澈一起回家。她和颜颜居然都还挺爱听军歌,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从头看到了尾。

临走颜颜还和王德志的儿子挥手,“小哥哥再见——”

上回王德显结婚,他三哥这个儿子王耀把自己的迷你自行车给颜颜骑。刚才中途两小只一起去上厕所,也是王耀在厕所门口等着颜颜,然后带她回来。

这会儿他也挥手,“颜颜再见!”

等上了自家的车,方明澈问后排还在叽叽咕咕讨论的两个,“你俩怎么会这么喜欢啊”

秦华道:“现在根本没得什么文娱节目看的啊。电视机里的电影还都是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所以,偶尔有新鲜的东西看就蛮有意思。而且,人家文工团表演得是很好嘛。就是王爷爷他们,唱得也相当的投入。”

“那颜颜你呢”

颜颜道:“我就是觉得他们唱啊、跳啊的很用劲儿,而且那些调调也好听。”

“是很有激情,不是很用劲儿。”

等下车的时候,颜颜睡着了。方明澈托着小屁屁把她抱起来,让她投靠在自己肩膀上。然后送秦华回家。

“明澈哥,你带颜颜回屋睡觉吧。我没问题,这么近。”

“不是近不近的问题。我带你回来,肯定要把你送回家的。走吧——”

不然,不说别的,回头胡同里要是忽然窜只猫出来,光是吓也吓到小姑娘了。那他怎么和王德显交代

之前大家交了钱,这一片的路灯就都亮了。这会儿十点都过了,空无一人。就偶尔有他们这样的晚归人。

两个人走到秦华家所在的大杂院,秦钊听到动静就出来了。他就这一个闺女,上心得很。

“小方啊,多谢你还送她进来。”一看方明澈抱着睡着的女儿,他赶紧笑着道谢。

“应该的啊,秦叔。那行,人交给你,我也回去了。”

“好,早些休息吧。”

秦华也道:“明澈哥再见!”

方明澈抱着颜颜回去,直接送到东厢房。

方芳还没有睡,在台灯下看小人书。这是用方明澈的借书卡从首都图书馆借回来的。

方明澈把颜颜放到床上,小裙子脱下来。

方芳道:“幺爸你去睡吧,我打点热水给妹妹擦下手脚就是了。”

方明澈点头,“好,你也早点睡。”

他洗漱了,轻手轻脚回正房东屋,怕把小儿子吵醒了。畅畅一般八点多就睡下了,但十二点左右会醒来吃一道夜奶,四点左右还会吃一道。

所以,林嫣晚上的睡眠质量肯定是大受影响。当妈的,基本都是实实在在要为孩子熬挺长一段时间夜的。

这会儿她还没有睡,估计看电视的邻居都是刚走不久。

看到方明澈回来,林嫣小声问道:“节目好看么”

“还不错,人家文工团是专业水平的。反正颜颜都从头看到了尾。”

方明澈灯光下看到林嫣有些憔悴,忍不住道:“阿嫣,辛苦你了。我要是能代你就好了。”

林嫣道:“有母乳肯定喂母乳啊。而且我一天也没旁的事,伺候好他就行。”

一来是省钱,二来母乳更营养。而且母乳来得快,想吃了直接就捧着‘饭碗’开吃。兑奶粉还得把开水冲凉些,然后试过温度才能拿过来喂。

孩子半夜三更醒了,哪等得及回头哭得撕心裂肺的。他只知道他饿了,马上就要吃到。

方明澈看了看放在大床旁的婴儿床,这很方便晚上林嫣抱起来。

小儿子侧向母亲的方向睡着,小手握成拳头。看着实在是美好!他看了好一会儿才绕到自己那边上床。

曹泽想强买股份的事他没有告诉阿嫣。但既然王三哥也安排了退伍兵住到附近招待所,专门保护他的妻小,说明他也认为曹泽是可能下手的。

不过如今王三哥出手把曹泽在银行的一个助力弄掉,焦点确实是集中到他那边去了。王家这个新生代的领头羊还是靠谱的。这样他做事也能踏实些,分三分之一的利润给王家也能更心甘情愿。

第二天林嫣起来,就听到颜颜在庭院里垫着脚边跳边唱: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方芳道:“我看过这个电影。”

颜颜忙站好问道:“在哪看的”

“就村里放的坝坝电影啊。我想想,你好像也在。不过那会儿你还小,看了个开头你就揉着眼眶闹着要睡了。”

颜颜愣住,我也看过啊

方健道:“这种老电影,经常放的。我看过两回还是三回了。”

他也在树下打拳。眼瞅着堂妹打得有板有眼的,他也跟着幺爸学了。

“幺妈,早——”方芳扭头看到林嫣出来,打了个招呼。

林嫣笑笑,示意她过来帮着抱一下方畅。

方畅倒不是太认人,尤其是母亲就在旁边。只有刚睡醒或者要睡了,又或者不舒服,才一定要林嫣服务。

方芳就抱着堂弟,跟着林嫣去了厨房,看着她给自己做早饭。

他们三兄妹都已经去崔老板那里吃过了,今天吃的豆浆、油条。至于幺爸,他和那两个叔叔一起去旅行社了。

小谢卖了一轮鸡蛋回来补货,路过小偏院就拐了进来。

“才吃呢”

林嫣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其实已经九点多了。她今早在床上喂过晨奶,又带着儿子睡了个回笼觉。

好在是单门独院的住着,不然大杂院肯定有人说她是懒婆娘。

小谢道:“嗐,你这是福气呢。有啥不好意思的不过,你生之前和之后都过得这么好,如今人瞧着也憔悴了。看来生孩子、带孩子亏损确实有点大。”

她从方芳手里接过方畅。这明显是有话要和幺妈说的样子,方芳便出去了。

小谢问道:“哎,这玲子就一直在我们隔壁住着,不回家了”

那个房间一早是她看中的,想租下来叫自己妹妹来。到这里来干活,比起在家已经是享福了。

可惜啊,婆婆总是不同意。说既然有她在,没必要那份冤枉钱。她说只是管吃住,一季给做两身也不行。

啧,她当初还真的信了她婆婆一度信誓旦旦的说的,她总是为了他们好的。居然还想着跟她请教,怎么样才能让大杂院的街坊邻居都睁只眼闭只眼。

如今她准备先斩后奏,先把人接来再说。就她一个月挣的40块,也够她们姐俩销。她的是自己的钱,请人照顾婆婆。干嘛一定要婆婆点头同意啊

但是吧,就在她准备这么干的时候,玲子直接搬到隔壁住下了。之前方老师那个学生,就临时住几天。但玲子这住下就不知道住到几时了看她的样子,还时不时买些东西回来摆设,像是要长住了。

那晚玲子她爸凶神恶煞的,小谢也没好说那房间是她要租的。而且,以为玲子就躲两天,跟家里化解了矛盾或者说达成了一致,就会搬回家去租。毕竟她们家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呢。

林嫣摇头道:“不知道啊。不过,我看她爸妈怕是不会让她一个人住外头太久。”

如今玲子饭都不回家吃了,中饭、午饭就和旅行社的同事一起吃,早饭她也在崔老板那里吃。图个方便!

但这么吃,每月26块左右的餐补就没了。另外早饭旅行社是不负责的,需要她自费。那一个月吃下来,也要十来块。这可比在家吃饭贵。再加上房租,这就要出去40块了。

小谢道:“所以我一直挺羡慕城里的姑娘啊,能自己挣钱自己的那种。我也希望我妹妹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林嫣一边翻着锅里的荷包蛋一边问道:“你妹妹应该还不大吧”

小谢,她记得比高老师要小七八岁。是刚满结婚年龄不久,就和他领证了。这会儿人才19岁。

“嗯,快17了。但是如果留在乡下,很快就有人要上门来介绍对象。一般家里同意了,处一段时间就会准备结婚。到时候再生几个孩子,年级轻轻就背一个、抱一个的干活”

她如果不是运气好,被高家长辈相中介绍她到首都来,现在恐怕就要步入这样的生活。

林嫣道:“那你和玲子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两个小姑娘一人半间呢”

这要另找这么合适、就在自家姐姐隔壁的地方可不容易。而且,确实也是小谢先说要租的。只不过因为高大妈阻拦还没来得及实施。后来明澈的学生来,就先住进去了。

“嗯。你看,畅畅还会抽抽小鼻子呢。他这是闻到香味了”

林嫣把醪糟荷包蛋舀来,“可能是吧。你要不要来点儿”

“我还来守你的嘴不成”

林嫣直接就在厨房的小桌子上吃了起来,“你要有事,把人交给颜颜或者方芳就成。”

颜颜可以用婴儿车推,方芳或抱或推都行。

“行,那你吃着,我先回去拿鸡蛋了。”她如今就在胡勇或者朱大海那里批发鸡蛋,谁那里划算就在谁那里批发。

这会儿要先回去看看婆婆那里有没有什么事,然后再继续去卖鸡蛋。

唉,听说旅行社又要招人了。她没有高中文凭,但可以接受降薪。之前方老师也说了,只要家属同意就行。

小谢把畅畅交给了方芳抱着,方健拿着一把折扇在那里单手捏开,然后再收拢、再捏开。这是楚香帅的经典动作嘛。他看到路边摊有折扇买,就用幺爸给的零钱买的。

他们到首都来,路费不用钱。但吃的、用的什么都是幺爸掏的钱。家里的物资都奶奶管着、钱都爷爷管着。爷爷没给钱,小孩子身上肯定是没有钱的。

不过,去年幺爸和爸爸起争执,他在旁边听到了。爸妈挣的还没有他们一家五口得多。一直都是幺爸在贴补他们兄妹的学费,每次回去了就会领他们去做新衣服。

妈妈也说让他们要记住幺爸对他们很好。幺妈也不错,至少钱上头没那么计较,嘴巴上也不刻薄人。这是他妈的原话。

不过他爸也说了,等丰收了家里日子就会好起来。

但应也不会比幺爸家有电视机、洗衣机、天天下馆子吃肉的日子好吧。看来,确实是要好好读书啊!方健这回来首都,真的长了不少见识。

方芳看出他心动,鼓励他道:“大哥,我们能不能来首都读书,可就全靠你了!”

他们来了,是要像方桐一样,每学期给高价学费的。如果学习成绩不好,那不是糟蹋钱么

方健也不敢大包大揽,只道:“我努力。不过,我觉得爷奶好像都不怎么指望我,他们指望的是方康。”

“所以你要给自己争口气啊。”

畅畅被堂哥那边的动静吸引。靠在堂姐身上,一直盯着堂哥和他手里的扇子看。

方明澈今天一来他就交代玲子,“安排人去邮电局,尽快把电话机安装了。”

他们不是已经挂靠在文化部,有一张营业执照了么。这就很方便了。

玲子道:“是不是因为我的缘故”

方明澈道:“有点关系,不过有几个月过度也好。”

安装电费的初装费贵,多用几个月其实倒不了什么钱。既然注定要安的,那早几个月也行。

玲子今天要参与招聘。她这里是第一关,经她筛选后,再让英语组、日语组的组长挑人。如今人少,而且正好方老师暑假期间有空。他那里还要过一下目。

方明澈没过问玲子的家事,她其实也才从家里搬出来两三天。但他估计老周可能是准备等着周日解决问题。到时候一家三口都不用上班嘛。可能会换一下策略,毕竟他之前那套明显行不通了。

玲子直接把安装电话机的活儿派给了魏友。魏友就进来找方明澈拿上钥匙,准备下楼开上车出发。

方明澈开车过来的。这种事开车去办,一切都会顺利一些。一百公里八九毛钱,有公事需要用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这方面他是不会小气的。

至于肖刚,他被玲子安排用毛笔写一份招聘启事,去楼下公告栏处张贴。然后在门口的位置坐着,接待应聘人员。

“只要高中生啊!形象需要好一点。”

肖刚点头,“好的。”

韩梅和英语组的行政人员,则拿上宣传的画册追着魏友下楼,让他顺道送她们去beijg饭店发传单。

不是见人就发,那人家饭店不允许的,也会招客人厌烦。而是在大堂沙发那里坐着,树个定做的小牌子。有顾客感兴趣,她们给介绍、然后给人一份传单。

韩梅很喜欢去做这个,那是平常去不了的高档地方,接触的也大都是外宾、华侨。那地儿,比华侨公寓还奢华呢。

魏友便先送她们过去,出门路过收废品的摊子,他摁摁喇叭算是打招呼。兄弟单位的嘛!

对方正在称纸皮,听到喇叭声抬头,冲他们点点头。

啧,这车就每周送货的时候归他们用。这么开出去办事,可真是让人羡慕。说起来旅行社的男男女女好像都在学开车,废品站主要还是以三轮车为主。

魏友把人载到beijg饭店门口放下去,“你们回去自己坐车啊,我到邮电局办了事还得赶紧回去。”

韩梅点头,“好的。”

她们今天要宣传、介绍的,除了旅行社、还有手工艺品。除了直接运出国卖,也可以就在国内卖的。

姐夫还说大栅栏、西单都努力去试试,看能不能弄到一个柜台或者摊位,或者就摆个车摊都行。这两处的客流量也是很大的。

如今他们也是有相关营业执照的人了嘛。

她们中午前就要赶回去,要集体去吃中午饭。不然留在这边,消费太高了!而且下午还有各自的活儿呢。就一周过来一次搞宣传,有时候可能得用到外语。不是每个外宾都会说中文的。

旅行社那边,招聘其实贴出来就有人来报名了。还有一些是在小偏院那边听到消息跑过来的。就高中生,不需要驾驶、外语基础都行。当然,有基础的优先录取。

在天安门广场给游客拍照的何师傅跟方明澈也挺熟的。今天应邀坐车过来给所有的手工艺品拍照。

等他来了,玲子出来门口的位置坐着(就相当于前台)。让肖刚带他进去,然后负责给打下手。

何师傅在屋子里到处看了看,觉得方明澈的小办公室最适合拍摄。地方相对宽敞、光线也好。于是让肖刚把东西从厨房都给他搬过来。

玲子道:“小心一点啊,可别磕着、碰着。”

是得招人啊,两个导游组出去了,韩梅她们俩还有魏友也出去了。这就只剩下她和肖刚。搬东西这是纯打杂的活儿,肖刚资历最浅,肯定该他干。

肖刚一趟一趟的跑着,到后面都出汗了。

方明澈抱着胳膊在看何师傅拍照,“你广场的生意交给徒弟了”

“是啊。你要求高嘛,又规定了胶卷上限。”何师傅换着角度拍着。

不过,一次用几个胶卷的活儿,回头还要多洗几份,算是大生意了。认识一年多,他的生意只是量扩大了,方明澈这生意可是质变啊。

看到肖刚出汗了,方明澈道:“你出去喝口水再搬。”

“哦,好的。”

何师傅问道:“这谁啊”听口气还挺关心的。

“哦,我老婆的表弟,高考之后来勤工俭学的。”

“那考上没有”

“有点悬,可能要复读。”

何师傅道:“头一回,能有点悬就不错了。如今一次就考走的,少!就算需要多考几次,但只要考上了就是金光大道,譬如你老兄。不过你现在就不愁工作的事了。”

等这事儿忙活完,方明澈送何师傅出去。

“我每个都拍了两到三幅,回头拿过来和你一起挑其中好的再加洗。”何师傅道。

这里的活儿隔一段时间就有,他也十分的重视。

“我过些天可能不在,那你就来找高翔。”

方明澈不在的时候,通常安排高翔过来坐镇。毕竟都是暑假,高翔也有空。但他回来了,就让高翔在家歇一歇。

“好!”

方明澈就送到了电梯门口。招租的广告他在楼下和办公室门口都贴了,但华侨公寓的房子真的很少有出来的。现在也只有等着!

等电梯下行,他走回来。玲子把招聘的人都往会议室安排,让人先进去坐下看旅行社的简介。还有定制橱窗里摆放的、在售的手工艺品。

方明澈问她,“等会儿集体面试啊”

“是啊,让他们各三分钟做个自我介绍。看看口齿清不清晰,人长得是不是五官端正这不都是方老师你一开始招聘的时候做的么。”

对玲子来说,这活儿也熟门熟路了。业务一直在拓展,时不时就要招人。

方明澈点头,“你看着办。”

他在肖刚桌前坐下,“你觉得来了半个多月,学到什么没有”

肖刚还没领过工资呢,七月发的是六月的工资。他七月十号才来的。

听到表姐夫问,他点点头,“嗯,还是挺能学到东西的。旅行社用到的英语也偏向实用性,比一味的看书来得好。”

“能学到东西就好,不然不是白忙活了么。”看他的状态还不错,方明澈也就没有多问了。

他看了看魏友的办公桌,估计魏友最近也挺煎熬的。他去年等通知书的时候就是这样。

其实这小伙子挺好用的。但如今还是普遍认为考上大中专院校就读,比跟着私人老板干有前途。人家如果考上了,他肯定不能拦着人家的前程。

一旦车摊的事搞定,就还得往大栅栏和西单再派两个人。

方明澈是希望哪怕弄不到柜台,也是明着挂牌摆摊、不是那种躲躲闪闪的。不然,这会儿都可以让人去了。

这算下来,旅行社怕是要超过二十人了。幸亏是在文化部实实在在挂靠了,不然都经不起查。

毕竟,还得防着曹泽去检举揭发雇佣这么多人呢。现在很多事摸着石头过河,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就怕有人跟你较真,非得给弄上秤盘。

魏友是最先回来的,今天先去问一下情况。看需要哪些手续,然后再回来申请费用。关键现在账上就只有东京汇回来的预付款,前头的钱都用来备货了。

进的货除了运去东京的,也备了一些预备摆摊。另外,伦敦那边也要下单了。所以,五千块的初装费还未必能直接拿到。

他把情况向玲子汇报了一下,趁着她出来倒开水的时候。他的直接领导是玲子。

玲子道:“嗯,我记得好像也是这样的情况。回头我去问方老师,五千块什么时候能下拨。”

今天高老师都没来,显然今天就是先去问问。

然后是韩梅她们两个回来了,两个人喜滋滋的。她们今天也开张了,有外宾要买。

她们今天是带了些简单、便携的样品过去。这会儿把数给魏友,他登记好下午开车送过去。

听说何师傅已经来拍照了,几天后就能去订做彩色画册,韩梅两人十分的高兴。这样就更方便了,也是直接拿编号回来就行。

玲子道:“卖东西是顺道,你们主要还是去宣传、推广旅行社的。”

要去东京、伦敦等人宣传、推广,外宾云集的beijg饭店等地肯定更不能放过。这些人都已经在首都了,去不了五日游也要争取让他们参加一日游。别因为卖东西有提成,就主要去卖东西了。

“知道了。”

过了几天、招聘、做彩色图册以及摆摊的事都搞定了。

哪怕是王德显去跑动,也没有现成的柜台。毕竟人家的柜台都已经有人了,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但可以去固定的位置摆两个车摊。车摊上能自己弄个广告板,上头把营业执照的放大照片等都弄上了。

去大栅栏摆车摊的时候,方明澈还特地跟去了。阔别这里11个月,他又回来了!

这回可不是依附谁才能摆摊了,是堂堂正正的摊位。向来大栅栏的外宾、华侨等售卖非遗产品。他卖的产品可比老宋他们合作社的丰富多了,同时还在售卖老宋他们一干人等的优秀作品。

颜颜和方健穿着显眼的兄妹装,很高兴的帮着摆东西。方芳跟着去了西单那边,开张生意有小孩子会更喜庆些。

西单那边是高翔带队去的,目前日常负责看摊子的是魏友。

颜颜还坐在摊位旁,拿着彩色的翻在翻动,一会儿一个样式。她还隐约记得,去年她在摊子上玩儿的东西,卖得都比较好。

甚至林嫣都带着方畅跟来了,反正他每天都要来逛一逛天安门广场。这会儿躺靠在妈妈臂弯里,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姐姐手上鲜艳的翻。

林嫣有些兴奋地道:“明澈,我们能不能继续把大碗茶摊摆上啊”

方明澈道:“你想摆啊”

“是啊,老本行嘛。”要置办什么也都是知道的。

“那可以啊。”

反正他在这里卖非遗产品,和老宋他们单位也是形成竞争了。那再开个茶摊多个竞争的生意也没啥。

林嫣是真的有些高兴。去年茶摊就那么丢了,她心疼了好久。

她道:“看来我们又要和集体的单位竞争了。”

不过不怕,去年广场上就数他们家的大碗茶摊生意最好。嗯,因为拉拢了手工艺品合作社的缘故。如今一样啊,直接在卖这些东西。同样可以招揽顾客的。

确实他们这里一出摊,把东西摆出来,宋全他们摊位的人就都看过来了。

里头有些产品重样了,而且人家比他们的品种齐全、丰富。还有不少外地的手工艺品,甚至连印染布这些都有得卖。

“他、他们什么意思啊他不是往国外卖么,怎么又把摊摆到大栅栏来了”

方明澈在手工艺品合作社进货,对产品是有挑选的。并不是所有人的产品都买了。大部分人的产品他都没买,这部分人这会儿就慌了!

方明澈有多能做生意他们是知道的。这跟他们形成竞争,自家卖得过他么

另外,大家伙儿心头也有数了。私人卖东西,服务态度各方面都很好。比集体单位的人好多了。

宋全没吭声,他的竹编十二生肖那边也在买。尤其竹编龙,他现在都只能让几个徒弟把非关键的地方先编出来。他一天到晚忙都忙不过来,收入在之前的基础上直接翻番了。还省心,不用操心那么多行政事务。

还有其他产品在方明澈摊上也有的,也不是太受刺激。这是增加他们的产量呢。

没有产品在方明澈摊上卖的人看看宋全,之前是宋全牵线搭桥。有些没入选的人本来就对他有意见。

但宋全振振有词的,“人家钱买东西,我还能按头让人买哪个啊这是大客户,不是依附我们摆摊的人。”

“那你给他介绍外地的,都不介绍我们的产品。”

“咱们合作社的产品我都推荐了的,但人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至于外地的,他们是文化部下属的单位,肯定不止卖首都的、或者是咱们单位的东西。天南海北的东西人家都要卖的。”

不过,他推荐的,肯定是他师门有关系的或者开会认识的人。然后再通过这些人的渠道,吸纳更多各地的手工艺品。

这些人找到宋全之后的领导,看能不能有办法可想。不然,同等价位下他们肯定竞争不过方明澈。

领导手一摊,“人家的营业执照照片那么大,你们看不到啊他要是个体户,咱们能直接把人排挤走。但人家也是有单位的,人家挂靠在文化部。比咱们的级别都高!”

今天出这个摊,别说林嫣,就是方明澈也觉得去年那口憋屈气都出出来了。

颜颜很高兴的抬手招揽客户,简单的英语、日语换着来。

方健看看堂妹,你也太厉害了吧。居然敢跟外国人直接对话!

日本人还好些,好歹跟我们长得差不多。他堂妹居然连皮肤、头发、眼睛不一个色的也大大方方的和人家对话,还真卖出去了不少东西。

颜颜喜滋滋拿着一张美元道:“大哥看,这个是给我的小费。”她直接拉开裤兜就揣进去了!

“小费是什么”方健一头雾水。

“就是客人觉得我服务的好,单独给我的服务费。”

林嫣看着颜颜,你问都不问一声,就自己揣了

颜颜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伸手捂着裤兜道:“给我的。”

方明澈道:“给她、给她。”

别打击了积极性。别说,颜颜以后如果去干销售,应该还可以的。从小耳濡目染又实际锻炼嘛。

林嫣道:“你不说外汇肯定还要涨,能放着就都放着不动么。”

实际上汇率也确实是在涨,尤其是黑市。

方明澈凑到林嫣耳边道:“她也没地儿用啊。你别带她去友谊商店不就是了。”

林嫣恍然大悟,那倒是啊。

今天开张生意就相当不错。中途方畅困了,方明澈开车载她们母女回去。他问颜颜和方健,“回去了么”

这边的摊位是让韩平在负责。他肯定乐意颜颜在这里给当推销员啊。

“颜颜,不急着回去吧。回头说不定还有外宾给你小费呢。”

颜颜点头,“嗯,爸爸、妈妈,我再帮韩平叔卖会儿。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方明澈失笑,然后听到外国游客用英语说颜颜很活泼、可爱,烫个卷发还有些像秀兰、邓波尔。他注意看了看站在三轮车车厢里兜售东西的颜颜,确实比上辈子真的要活泼、自信许多。

方健没什么用武之地,跟着叔婶回去了。

等方芳下午跟着高翔、魏友回来,方健就问她收没收到小费

结果方芳还真的收到了。她虽然没有颜颜那么活泼,但文文静静的又面带微笑给人介绍,也有过去那边逛的华侨给了她小费。

方芳很认真的把那些产品介绍都背下来了。之前她背的时候方健还觉得浪费精力,不就是去卖个东西么。但这会儿看到妹妹竟然挣到‘华盛顿’了,他着实艳羡不已。

方明澈道:“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回头你们兄妹俩每天都可以跟着去出摊。带动了销售,也可以给你们单开一份工资。想挣小费,也跟颜颜学着些。”

方健道:“真、真的”

“关于钱的事,我骗过你们么”

“没有。”方健的心也变得火热起来。

颜颜有些矛盾了,她既想留下挣小费和工资,也想跟着去东京玩儿。

林嫣道:“去东京玩儿,今年估计就这一次机会。但只要咱们的摊子还在,你每周日都可以去勤工俭学的。”

颜颜想了想,点头,“嗯。”

林嫣又交代韩平把摆大碗茶摊要准备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忍不住告诉他,他们去年春天在天安门广场摆摊是个什么场景。一开始生意就很好哦!

韩平道:“如今天安门广场不让摆摊了。不过,能在离天安门广场只几百米的地方摆摊,我也满足了。”

他学车不如方明成,如今让他负责看这个摊子也好。

等王德显过来,颜颜很高兴的拿出自己挣的外汇给他看,“王叔叔,看,我今天收的小费。”

王德显挑眉,“哟,还有几张呢。看来你服务不错!得,我估计我们家那个小的知道了,肯定也闹着要去。”

“对啊,让秦华姐姐也去挣外汇去。”

方明澈也点头,“可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回头让她就和方健一起,跟着韩平去大栅栏出摊。反正也不远!”

当天吃晚饭,大伙儿都很高兴。这是又多了个挣钱的渠道啊!反正旅行社好,他们大家就好。

说实在的,虽然之前方老师说私人和国家、集体的单位竞争,未必竞争不过。但大家心头还是没太多底气的。

如今好了,来钱的渠道越来越多。不但东京、伦敦都有驻外办事处,也在卖手工艺品,旅行社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高翔回去故意把这件事说给他老娘听。

“现在旅行社正招人呢。也就我一开始就跟着方明澈干,所以小谢能有机会进去。不让她去,把机会让给旁的不相干的人”

高妈妈迟疑道:“那真能比卖鸡蛋赚得更多”

一边卖鸡蛋,一边照顾自己,她原本觉得挺好的。至于说让儿媳妇的妹妹来,那凭什么让儿媳妇过这么好的日子啊

但是,机会平白给外人,好像真不如让儿媳妇去了。

高翔道:“玲子基本工资加餐补,再加从手工艺品的生意里的奖金分红,一个月一百多了。不然你以为她为什么去美国的机会都让给了英子她不肯上交80%的收入,老周又为什么那么暴跳如雷小谢一开始肯定拿不到玲子这么多,但玲子第一个月不也才24”

高妈妈终于统一。但是,“玲子已经住到隔壁了。”

高翔看看小谢,“这事儿小谢也跟我说了。不过,这周日老周两口子应该就会有动静,那之后再说吧。”

他和玲子算是街坊加同事,所以房间的事小谢是让他去说。他的判断和方明澈相当,老周这几天没吭声,应该是要等周日彻底解决。他们两口子也正好利用这几天商量出个对策来。

高妈妈点头,“那也行。”

不出他们所料,老周两口子这回不再是一味的强硬。毕竟玲子已经证实,她‘滚’出了家门也能凭着自己的工资过得很好。

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玲子搬回家去住。一个月交20块的伙食费外加10块钱。

那个房间她住了几天就给几天的钱。小谢接着租下来,让她妹妹到首都来代替她照顾婆婆,卖鸡蛋的生意也可以接着做。

她妹妹照顾高妈妈包吃住、一季两身新衣服,一个月还有15块钱。卖鸡蛋一个月能进账三四十,姐俩分。

小谢帮她妹妹开了个存折,“姐回头把钱都帮你存起来。你和姐一样,按月寄10块钱回家就成。”

小谢的名字其实挺好听,是当年村里的知青帮忙取的。她叫谢娉,她妹妹叫谢婷。

(小谢是1961年生人,1958年就有响应号召主动下乡的知青了。譬如方明澈的室长老程就是最早的那批)

高翔当初看到这个名字,就产生了几分好感。然后又看到她的照片,确实是配叫这个名字的。不然,哪怕是家里急需这么一个人手,在乡下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此刻还有些土气的谢婷看看姐姐的穿着打扮,然后点头,“姐,我都听你的。”

如果不是姐姐把她从乡下弄出来,她哪能住上首都的四合院啊

“走,我带你去公厕,以后每天都要去的。”

关键每天一大清早就要去倒马桶,甚至白天可能也需要去倒了再洗涮。她婆婆只能在家方便嘛。

出去遇上袁大妈,小谢有点心虚。但袁大妈只当没看到就走出去了。

就是那句话,谁家都可能有三亲四戚的来。老太太也不想招人嫌。而且如今街道办确实也没怎么关注这块了。大杂院的人应该不至于去举报,那就民不举、官不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