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应聘人员

第154章 应聘人员

第二天周日,但方明澈没法睡懒觉。他一早就起来,吃过早饭和玲子一起开车过去华侨公寓。除了五日游,旅行社还搞了一日游。另外一天要去机场接游客。

所以,其实一周七天旅行社都在工作。车子更是一周只得半天的检修、维养时间。不过,倒不是所有人手工作七天无休。大伙儿都是干六年休一天,只未必是固定在周日休息而已。

有时候还要调休、补休。不过过年加了班的司机小沈和翻译邱音,他们原本可以补休九天。却都选择了休三天,另外六天折现。这些具体的方明澈就没管了,他们自己告知了玲子。然后高翔那里算清楚工资该折现多少,15号林嫣照着数目发下去就好。

如今玲子这个办公室主任,倒是越来越称职了。很多细务都理得条分缕析的,让方明澈很省心。她这几个月其实是承担了不少原本该林嫣的工作。林嫣这个老板娘,肯定不会只当个出纳用。所以几个月后如果玲子真的去美国了,那会儿林嫣应该也顺利生育,孩子都出百日了。继任者倒是不至于管这么多事、有这么大的权柄。

魏友,方明澈其实一直没把他往行政人员培养。八月份看他这次高考成绩如何再做安排吧。他是英语和开车都在学的,算是个后备力量。

另外,堂姑家的表弟肖刚也说暑假想来打暑期工。方明澈对肖刚的印象比林怿好多了。虽然也是独子,但被教养得很好。他也是高考毕业班,但如今能一鼓作气就考上大学的人不多。但愿他能顺利!

和玲子一前一后开着车过去,方明澈看到有个跟自己年岁相当的男的,站在华侨公寓外头贴的招聘启事旁看着。有些意动又有些犹豫的样子。

等进去停下了车,他对玲子道:“你去看看刚才那个人,问问他在犹豫什么。”

启事上的要求那么高,敢站在那里看应该是对自己有几分信心的。但犹豫的是什么也要问清楚,再说下一步。

玲子点头,直接往外走。方明澈让随车过来的邱音、宁安安等人先上楼去。虽然昨晚大家伙看电影睡得比较迟,但今早八点就全都上车了,没一个误事的。如今的工作多金贵啊,尤其是这么高收入的工作。没人敢不当回事!

方明澈看着人十分的和气,也从来不会胡乱发脾气。但前提是他们本职工作做得很好。

过了一会儿玲子带着那个人进来,“方老师,他想知道我们招人看不看成分的。我和他说了邱老师的事,但他还是想直接问问您。”

方明澈点头,“行,那上楼去再说。”看来这问题比邱老师还严重,能是什么事啊

三个人一起坐电梯上楼去。

司机还有日语组的两人已经在了。还有魏友,虽然他离得最远,但也一早骑车赶到了。上班时间八点半,也不算严苛。离得远,那就起早些。

方明澈对那人道:“你先进来,和我们的日语导游聊聊。老崔,你进来一下。”

他看了看,点了崔英奇的名。总得让他先称量一下这个人再说。不符合要求,那后面的事根本就不用说了。至于说成分问题,方明澈倒是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77年恢复高考,报名的时候就不看成分了。总设计师这个态度还是很明确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进去之后,方明澈径直落座。崔英奇则在高翔的椅子上坐下,然后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坐吧。既然你在下头看招聘启事,想来基本情况都知道了。那你先做个自我介绍,说一说你应聘这个工作有什么优势。”

方明澈之前想着会偷渡出去打黑工的,估计素质一般。但后来听说崔英奇是高中生,高考落榜、家里压力大这才走了这一步,便对他多了几分期待。这会儿看他面试有板有眼的,问的倒确实是在点子上。

对方点头,“我叫秦天,今年26岁。没怎么上过学,读书识字是家里人教的。曾经去西安待过九年,这也就是我的优势所在了。很多人知道日文对汉语有很多借鉴,却不知道日语对陕西话的发音也是诸多借鉴。”

方明澈还真不知道这一点。他看看崔英奇,后者想了一下,在日本是听人这么说过。于是点了点头,表示确有其事。

对于秦天没有读书、上学,他也不惊讶。成分不好,那些年是没有资格入学的。至于怎么会去西安乡下,他既然没说是上山下乡,那应该不是知青。那搞不好是跟着大人被下放的。

秦天道:“我可以现场说一段西安的方言给你们听一下。”

他当即说了一长串话,方明澈听着好像还真有些像日语。他前世听过日语的原声电视剧。那会儿颜颜没找到译制片的资源,在网上连蒙带猜的看。他也跟着听了听。

崔英奇仔细听了听,然后道:“他说的不是日语。看来日语真的对当年的长安话的语音有所借鉴。”

说完,他现场教了秦天几句日语,对方模仿得很好。崔英奇点点头,他觉得可以。

方明澈道:“这么看来会说西安那边的方言,对学日语确实是有帮助的。行,老崔你先出去吧。”

既然证明是旅行社需要的人才,再来说说成分的事吧。

崔英奇便起身出去,顺手关上门。

方明澈道:“秦天,你过来坐。你刚担心成分问题,你家是什么情况”

秦天迟疑了一下道:“我爷爷参加过长征。”

方明澈愕然瞪大眼,这哪是成分问题这是多么光辉的履历啊!不对,真要是这样,秦天不至于担心。他静静等着下文。

秦天低下头道:“我爷爷的长官是薛岳。”

方明澈幸好没喝水,不然保不准会喷出来。你管那叫参加过长征不过,说起来薛岳部确实是跟着围追堵截了大半个‘二万五千里’。

他静默了一下认真,地道:“我个人对于薛岳及其所部在抗战中的功劳是十分景仰的。长沙会战、天炉战法歼灭十万日军。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

秦天抬起头,满脸惊愕。如今没有人会这样说!

方明澈道:“让你爷爷好好保重身体。历史一定会承认他们的功绩,国家和人民也会承认他们的功绩。1979年元旦,全国高官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了。”

以前都说要‘解放台湾’,这回没提。而且,也不再炮轰进门了。

秦天的眼眨了眨,微微一红。

方明澈道:“至于用不用你,这个要等我们把有意应聘的人都面试之后再做出综合判断。你留下一个能找到你的电话或者是地址。半个月之内如果录用,我们会通知到你本人。”

这个人他想招进旅行社。但到底能不能用,最好还是问一下。因为万一有事,不是他来承担责任。

秦天接过纸笔,留下了一个地址。至于电话,普通人接触不到。

方明澈道:“你家经济上头是不是有难处”

不然,明知很可能别拒绝,也不会鼓起勇气来试一试了吧。

秦天有些难堪的点点头。他们家现在确实很难。老头子病了,也没钱医治。甚至家里米缸都要见底了。

方明澈起身走到自己办公室门口的衣架那里,从外套内袋里拿出五张大团结。他兜里一共揣了60多。阿嫣说他如今好歹是做生意的人,出门在外身上的钱不能少了。该够解燃眉之急了!

秦天抬手就要拒绝,他可还不起!还不起还借人家的,那就是没打算还,是无赖行径了。

“这五十,算是我借给你的。如果旅行社用你,以后就从你的工资里扣;如果旅行社不能用你,我个人还有两个废品站。你不嫌弃的话,可以去废品站上班。做上三到六个月能升职,加上提成一个月差不多就能拿到这么多了。所以不用担心还不上!”

秦天犹豫了一下,“那我写张欠条给你。我肯定不嫌弃的,只要有活儿给我刚就成。”

他当即写了欠条,然后拿走了这五十块。临出门回头给方明澈深深的鞠了一躬。

等走出去了他才反应过来,对方甚至没有要求看他的身份证明。

方明澈还真不担心他是骗子。这年头要是瞎说自己爷爷是原国民党旧部,那绝对是往自己头上刨虱子。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做这种事的!

等人走了,他出来看了看电话机。然后拿起来往王老爷子四合院打过去。

“王爷爷,我是小方啊,方明澈。您现在方便么,我过来看看您。”

王老爷子有些纳闷,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讲啊

“行,我在家呢,你过来吧。”

方明澈挂断电话,对玲子道:“明天去邮电局登记一下,我办公室需要一台分机。”

今天这个事也是给他提个醒,里头需要一台分机。总不能什么事都大喇喇的出来打电话。

玲子拿出记事本记了下来,“好的。”这事只能她去,拿上她家的户口簿。

方明澈把手朝魏友伸过去,“把自行车借我骑一下。”

这会儿两辆商务车都去接游客出游了。

魏友赶紧掏出来递给他,“要手套么”

方明澈点点头。

等他下了楼,便骑上魏友的自行车直奔王老爷子的四合院。有点远,大概要骑将近一个小时。但这么一路骑过去,身上倒是骑得暖暖和和的。

等他抵达,直接就被放进去了。王老爷子的吴秘书听到消息,出来接他。他满脸疑惑地道:“什么事还非得过来说”

方明澈道:“我们那边暂时也没个分机,说话不大方便。”

“那进去说吧。”

他直接被领到了书房。王老爷子让人给他上了杯茶,“莫急,慢慢说。”

方明澈喝了两口热茶道:“王爷爷,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不大方便在大办公室说。”事以密成,有些事目前还是别太张扬了。

他说着把事情说了一遍,又补充道:“我已经让人明天去邮电局登记安装分机了。”

王老爷子道:“咱们那还真是个草台班子!你的态度我知道了。”

这很明确了。如果方明澈是不想用这个人,他直接把人拒绝了就好。既然特地跑过来问,应该是想用的。

他想了想,“行,你要是觉得是有用的人才,就把他收下吧。不是什么大事!”

方明澈知道这就够了。多的态,他老人家目前也不方便表。回头在旅行社就淡化这件事,只说秦天人才难得就好。嗯,干脆提都不要提他家成分的事。

王老爷子看看墙上的挂钟,“十一点三刻了,吃了午饭再走。你来一趟,我连饭都不留就说不过去了。”

这会儿回去,不是误了饭点,就得在半路下馆子。

王德显被电召过来相陪,因为王老爷子和方明澈其实并不是太熟悉。而且老人家这也是抽空见的方明澈。

王德显听到方明澈复述秦天那句‘我爷爷参加过长征’,也是哭笑不得。私下里说话他也不用忌讳太多,直接道:“我看如今上头的态度,倒是有几分‘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个意味。”

方明澈点点头,“我看《告台湾同胞书》也是这么觉得。听说,地方政府还要给蒋家修缮祖坟呢。”

王德显道:“你消息还蛮灵通的嘛。”

不过他也没有细问,大学里五湖四海的人都有。

方明澈想起前世看到的报道:1993年抗日名将薛岳因为付不出房租被告上法庭,一时也是有些唏嘘。那会儿薛岳都97岁高龄了吧!听说是因为支持祖国统一大业,被切断了经济来源。

这还真还不如功德林里放出来的过得好。从功德林里出来,有统战价值。当所谓的文史专员,按月还有一份高工资领取。写写回忆录,又是一笔稿费收入。

两人吃过午饭,去向王老爷子告辞。方明澈和王德显一起骑车离开。

路上,王德显告诉方明澈,“朱文娟通过面试了,以后她就是我堂妹和她那几个发小的英文家教。”

方明澈点头,“她的成绩确实还是不错的。”

他顿了顿又道:“阿嫣在发愁送你什么结婚礼物。要不,我们送你一台洗衣机”

王德显道:“那我干脆先放我妈那里。要是有什么大件,直接拿过去洗就好。”

他住筒子楼单间,水龙头在那层楼尽头。但安装在那里,无疑就成公用的了。而且,搞不好是几层楼的人都拿来公用,他还不好说什么。自己想用一次,估计还得排队。关键是时日久了,人家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王德显道:“你说得没错,杨梅在条件优越的专家楼住惯了的。跟着我住筒子楼确实有些委屈。做饭都得站在楼道里做。”

他给人家提供的物质条件,远不如小方给林嫣提供的。

但是,父亲和继母那里肯定没自己的房间。而且住进去,那关系得多复杂、多难处啊。老爷子那里,五个堂兄弟、四个堂姐妹,别人都是住外头。就他特殊啊三哥、三嫂至今也是住在部队分的筒子楼单间里。

方明澈道:“要不,你就租房。在你和杨梅的单位中间租套好些的房子。房租先由旅行社垫着,回头在你的分红里扣。华侨公寓240平的大户型,一年才两千。你要是能租到个150平的,一千五应该没问题。你一年分红有一万,拿一千五租房子不算什么。”

王德显道:“那也得能租到啊。”

华侨公寓的房子他当然看得起。但他四月份就结婚了,这两个月未必有房子出来呢。

“那就先租别的、条件好些的房子,同时在华侨公寓积极找房。这么一对比,忽然觉得我能买到个小偏院,太方便了。”

王德显想了想,“行,就这么办吧。连我老子都在阴阳怪气我是家里第二富的人。与其被人惦记,我不如在自己和自己媳妇身上。这才是不白担了虚名。”

这样的话,洗衣机就可以直接放到新房里用了。他住外头,他妈和他妹也能方便上门。不会被人议论纷纷的。让她们有大件要洗,拿上门来洗好了。

方明澈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成,那你就送一台洗衣机吧,我笑纳了。回头租到了好房子,可以直接搬进去。对了,是你家也要买吧”

如果足额分红,一台洗衣机几百块于他也不算什么。所以他也没有和方明澈多客气。

方明澈点头道:“是啊,不然安那水龙头入户做什么呢挑水对我来说,又不是多麻烦的事。我那里,我就可以明码标价多少钱一缸。省得街坊四邻的都跑来借用,反倒搞得我自己不太方便。”

王德显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方明澈不是稀罕那个钱,但这可以有效的让自家的洗衣机避免沦为公用的下场。但他在单位宿舍、筒子楼的洗漱间放着,肯定不能做同样的事。私人有时候是要方便一点。

就譬如留用秦天的事,就算他们都心怀同情。但如果是机关单位、国企,如今还是不方便。但旅行社是私人企业,就没那么大的妨碍了。

方明澈道:“我到时候直接搞两张洗衣机票。我们家的是要等我父母走了再买,省得他们絮叨。”

他妈私下已经忍不住说阿嫣过得日子简直跟少奶奶一样了。他也留他们二老住下来,那正房就给他们住。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嘛。

这件事解决了,方明澈就和王德显分道扬镳、回华侨公寓了。说好了的老程他们几个下午要来看看嘛。

这会儿骑着自行车回去,再等一会儿就到约定的下午两点了。这些人也是不想自己再破费,所以吃过午饭过来,晚饭前再回校吃食堂。

说来这周日晚上的自习课,除了开始几次是用来点到、讲事情的。后来就基本是真的自习了。那之后,方明澈就跟辅导员请了长假,没再去过。除非是班上真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他一开始给同学的印象应该都是很顾家的一个小男人。成天在家照顾女儿和怀孕老婆的,估计在旁人眼底都是小男人。直到他12月前后把涉外旅行社开出来,而且生意越来越好、渐渐还有了些名气,这才让他们刮目相看。

也不是没人想过效仿,毕竟大家都是英语系的。凭什么这钱只能你去挣啊但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谁都不可能逃课或者休学去做生意。如今还没有提出‘经济挂帅’,‘士农工商、商为末等’的观点还是深入人心。

考上大学,其实已经是享受的国家干部待遇了。在世人心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士。反而如今做生意的,还有人让人看不起。

旅行社前期更需要的,其实是邱老师、邱音、宁安安这样原本就懂英语、但是又前途不亮的人。他们还会死心塌地的好好干。这样的人,其实很不好找的!他也是在食堂吃饭,听到几个校工闲聊才眼前一亮的。

还有就是商务车,几万块一辆。这也不是能随意弄到的!哪怕是郑兴,他能借祖、父解决车子的问题,也不好解决人手的问题。何况他最初还没有想到这茬上。如今王家已经插手,郑家也不好摆出抢生意、搞竞争的态度。

这才让自己把这个生意给做了下来。如今有了先发优势,还有王家当靠山。他肯定利用这个时间大力发展。三辆商务车,一个月一万五左右的净利润。旅行社渐渐会有积累的,到时候要扩张就容易些了。要去海外搞办事处也就有钱了。

其实,伦敦可以放在下一步,东京倒是可以先行。可惜的是,暂时还是没有营业执照,没法去办商务签证。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规避这一点呢。他回头找崔英奇和吴明举商量一下。日本的法律、法规,他真的不清楚。

老程等人都是骑自行车来的。大名鼎鼎的华侨公寓,知道大概的方向,要向路人问路十分方便。

等人聚齐了,方明澈带着他们上楼。

玲子等人各人在忙各人的事,司机、导游倒是都不在。日语组留了一个人值班,万一再有人来应聘,直接面试。

方明澈道:“正常忙你们的就好。这都是我大学同学,来看看。”

玲子和魏友认出其中有两个就是一日游的兼职导游,冲对方笑了笑。

老程和小徐也回应了一下。几个人心头都有些感慨:如果说之前在小偏院凑合还是草台班子,但搬到这华侨公寓来办公,真的显得专业了许多啊。

等到处看看,进了方明澈的小办公室。徐孟飞道:“老方,你这越来越成气候了啊。就算真的是外国游客要来参观,这你也完全拿得出手的。”

能得到同为大学生的室友认同或者说羡慕,方明澈其实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也是机缘巧合。我那会儿在天安门广场其实就想过这茬,可惜那时候没有人手。我这也是笨鸟先飞而已。”

郑兴道:“别过分谦虚啊。过份谦虚就虚伪了!”

方明澈笑着摆摆手。

老程道:“原本以为今天来,不耽误你们的正常工作。哪知道你们周日也在上班”

方明澈道:“没耽误什么啊。我们这是服务行业,做不到和旁人一样休周日。工作人员都是轮流休息的。”

老程想起来了,过年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么。不然过年期间也不会请自己一日游、五日游的团都在带了。

其他人没吭声,但也都觉得方明澈的事业确实成气候了。好在,毕业之后等待他们的都是锦绣前程。不过,多少还是有些心欠欠的。同学之间嘛,肯定是存在这样的比较的。

不过,还好大家都还算理智的人,尤其老程、小徐这样的贫困生还要在旅行社做兼职。没有人把这点不平衡挂在脸上。

做兼职,哪怕是天之骄子也是可以接受的。还是那句话,勤工俭学而已,总理和总设计师都做过的。这不丢份!

之后,方明澈颇有经济实力的话还是在宿舍之间不胫而走。他也不在意,勤劳致富、利用自己的所长致富。而且,他一早就告诉人他之前就在广场上摆大碗茶摊,平时吃的、用的也比人好些。

反正没人能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去举报自己。投机倒把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他可不是。他是提供服务给外国游客,为国创汇。至于他每个月领的二十二块五,那是人人有份的。是国家给大学生的补助,他应得的。那又不是助学金。

方明澈坦坦荡荡的,完全不因为自己和身边同学有不同而不自在。时间久了,这种关注自然会减少。

之后没几天,电话分机就添置完成。以后小办公室的人就可以在里头打电话了。这样不至于一点私密性都没有。

转眼到了三月第一个周日,古之光和朱文娟结婚。婚宴就在崔老板那里办的。大杂院家家户户都送了礼。如今送礼简单,瓷盆、痰盂、枕巾什么都行。方明澈送了一张大团结,他家要去七个人吃喜宴呢!而且,如今都知道他做生意赚了钱,他出手少了也难免落下小气之名。

林怿结婚送了20快,古之光结婚他送10块不少了。大杂院里不熟的人家,他只会送5块。至于王德显的洗衣机,两人是合伙人,这又不同。

王德显把方明澈要送洗衣机、并且建议他们在外头租房子、房租由旅行社暂时垫着的事告诉了杨梅。杨梅很是开心,她确实也在为结婚后的日子担忧着。

方明澈怀疑她压根就没洗过衣服。家里有勤务员嘛,家里有条件、拿手术刀的手本来就可以不用做这些粗活。

这会儿大杂院众人聚在大杂院这边,看新娘子进门。

王德显也来了,还捎带来了王芳等学生送朱文娟的礼金。他就和方明澈站在一处。林嫣则和小谢在一处,小谢还伸手扶着她一些。

为了迎新娘子,古大爷安排了胡勇帮着在门口放鞭炮。林嫣看颜颜和康康准备凑过去,赶紧喊道:“颜颜、康康,你们给我回来!”

方母也赶紧过去,一手抓一个给抓了回来。

“万一遇上之前没爆的,等你们走近了才爆,你俩就完了。”

看俩孩子没有再跟着去凑热闹,林嫣松口气。她看小谢神色间有些落寞,想起她到大杂院来的时候,什么仪式都没有。

当时高家穷得都快砸锅卖铁了。高翔拿着刚发的工资,想想老娘需要的药钱。最后也只是咬咬牙给小谢做了两件新衣裳就作数。如今看到别人的婚礼办得很隆重,小谢肯定难免心有所感啊。

林嫣道:“以后生了老大好好的办一场百日宴!”

为了弥补小谢,肯定应该办百日宴啊。满月宴,都还没出月子呢。

小谢小声道:“不给我婆婆治好,哪敢想生孩子的事”

“不至于、不至于。高老师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节节高呢。有钱了,很多之前觉得是难处的也就不是难处了。”

两人说话间,载着新娘子的自行车到了。就在车头绑着红绸,从北师大的宿舍那边接过来的。

等人到了,古之光和朱文娟用竹竿挑着鞭炮到方明澈面前来放。这是谢媒人!回头还得给他敬谢媒酒。

古之光承诺了的要用军供茅台嘛,托王德显搞了一瓶。回头首席上喝。全喝茅台他负担不起。外头卖的茅台,有票都要8块钱一瓶的。没票,黑市卖又得加几块。

今天来的人真还挺多的。街坊四邻都来了,古之光的同事、老师,还有古家最近才冒出来的众多远亲。

富在深山还有远亲呢。何况他们爷俩就住在靠近天安门广场的地方。自从这个大院子回到他们手中,前些年断了往来的远亲都冒出来了。

方明澈当初在医院照顾古大爷的时候,可真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

古之光私底下给方明澈、高翔、宋全等人说的,爱来走动就来呗。反正任何便宜都不会给他们占到。这大院子住得满满当当的。而且他们父子也早把这些人看透了,任他们说得天乱坠,一毛钱也不会借出去。

这天热热闹闹的就过了。第二天上午,方明澈没课。他要送父母和侄儿去坐火车,特地挑的这天他没课的早上出发。还是坐贺师傅的黑的去。

林嫣身体不方便,颜颜要上学。于是一早吃过早饭就和二老还有康康道别了。

颜颜和康康这段时间时常黏在一处,感情升温很快。尤其颜颜这回就是在方母看来,也很有当姐姐该有的样子。

两人还拥抱了一下,“二姐|康康,再见——”

林嫣也道:“爸妈一路带着孩子,要辛苦了。”公婆没提出想把康康留在首都,享受这里的师资力量就好。帮别人带孩子,得多多少事啊!

哪怕是婆婆留下,带着孩子住到郊外的废品站,她也得多操不少心。毕竟他们在这里,是人生地不熟。不比留在老家,到处都是熟人熟事。哥嫂要操的心就会少很多。

方母道:“不要紧,他上了火车不敢乱跑的。”

林母也出来道:“亲家母,空了再到首都来玩。这回正遇上阿嫣身子不方便,我也没怎么陪你。”

方母赶紧道:“原该我来照顾的,还劳动你。我不知道多感激呢。”

方明澈抬腕看看手表,“差不多该出发了。”

颜颜挥手,“爷爷再见、奶奶再见。我暑假就回来看你们。”

这是方明澈的安排,还是要让她和故乡多些接触。暑假有两个月,他准备带颜颜回去待半个月。

至于阿嫣和老二,那肯定是在首都待着了。那会儿老二才两个来月,阿嫣也刚出了月子不久。

方父、方母听了露出笑意,“好!”

等车子到了火车站,方明澈买了月台票把他们送上车。方父、方母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箱子,回去变成了三个。来首都添置了不少东西,包括箱子。

方明澈给他们买的挨着的两个下铺,康康就跟着奶奶睡。

等把箱子都放好,方明澈掏出两只梅手表,全新的。之前他岳母抬手腕看时间,他想起父母手腕上光秃秃的,就托崔嫂子去弄了。前两天刚到手。

“虽然乡下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有时候天气不好,压根不出太阳。还是知道确切时间更方便些。”

这梅对表一共两百来块,对乡下人自然是算大件了。方家以前经济条件不好,还得留下钱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全家就只有方明澈和林嫣有手表。

那会儿全村也没几个人有手表的,也就村里的干部。还有方明峰他爸有。

这会儿看小儿子拿出两只手表来,方父、方母微微一愣。方父道:“虽然你能挣钱,但还欠那么债。钱还是不要大手大脚的才好。这表能不能退啊”

方明澈道:“托人搞的,让人家帮忙拿去退,我脸往哪搁啊拿着——”

说完直接塞过去,“我下车了。你们到了,来时送你们的师傅就在出站口等着,会捎你们回县城。我暑假回家会请他吃个便饭。康康,路上要听话啊,不要淘气!”

来的时候是堂哥联系的熟人去乡下接的,直接送到火车站。他一个人带着没出过远门的两老一笑,这样最省事。所以回去,方明澈也托他联系了一下。一事不烦二主,父母也还认得那个师傅。

“我知道了,幺爸——”方康点头。

“到家后,让大哥给我来个电话报平安。嗯,火车要开了,我真得下去了。暑假再见!”

方明澈下了火车,目送火车呼啸着开远。能有能力接父母来首都玩了三个星期,他觉得很是欣慰。尤其,父亲还没有得什么不好治的病。

回到家,方明澈问颜颜,“你这段时间是不是拿看看练手呢”

颜颜便抿着嘴笑。如果以后的弟弟|妹妹也能听自己的话,她还是不太排斥当姐姐的。

方明澈对林嫣道:“看来,咱俩还真得注意,一碗水端平咯。”

林嫣白他一眼,“你这么宠惯颜颜,我倒是担心你会偏心。”

方明澈笑,“不会、不会。”

接下来还有继续要忙的事呢,那就继续干活吧。

一直到三月中旬,日语组面试了几个人,但只有秦天得到一致的满意。就暂时先招他一个人了。

方明澈让魏友骑着自行车去通知他来上班。同时又让司机小沈和高翔一起去买了一辆同一型号的商务车。

至此,旅行社前几个月的结余全部出去了。废品站的7000块闲钱也用了。另外还欠老周8000,崔老板7000。一个半月后,还得付下班那两辆车的租金9000块。

就一直到五月一号,旅行社在钱上头都是紧巴巴、刚好够用的状况。

幸好,随着天气转好,两个废品站又开始回复到去年国庆之后比较赚钱的状态。加上华侨公寓的废品,一个月大概能有个四五千的净收入。

可惜,暂时他也是不敢再多开废品站了。不然这个生意还真的做得。当下想多赚钱,不能靠多开店、多招人手。只能让各个店增加收益了。

高翔那里买了车,做了帐。忍不住叹口气,“这几时账上才能宽裕些啊!”

11月底之前还得再买两辆商务舱,把招商办的车子还回去呢。

方明澈道:“生意顺当,就不是问题。不顺当,到时候至少买一辆不成问题。”

他现在倒是不太担心这茬,海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不多买车,怎么接得住这个客流量

方明澈现在担心的是邱老师还能不能顺利回来。这都去支援了半个多月了。

他拿起办公桌上分机给王德显打过去,就问这个事儿。

“老王,邱老师帮忙的事情还没有搞定么”你小子可不能挖自家的顶梁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