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城乡差别
下午在百货公司,方父、方母看着明显比乡镇、县城的百货公司丰富多了的物资,心头也不由感慨:果然不愧是首都。而且感觉首都的人挺舍得钱的!
“这样大的百货公司还有几个。这里没看到合适的,咱们再去别处。”
方父摆手,“不用了,应该都差不多。看着一处就足够了!这可足足几层楼呢。”
最后,方明澈给他们一人买了两身,从内到外的。嗯,里头的多买了一身,这个天气衣服干得慢,家里又没有甩干机,多买一身才好替换。他连钱带票一起付了。林嫣换的布票足够多,很方便方明澈施展。
方父也觉得他们确实有必要穿体面点,不然很打儿子的脸。他瞧着旅行社那个架势,觉得小儿子月收入怕是有点惊人。方母虽然有些不舍得儿子这么钱,想着他还欠债呢。但想到穿着体面的亲家母,也就都顺从了方明澈的意思。
“阿嫣知道你们要来,早早的就托人帮忙换布票了。”其实是拿自家用不上的票据换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在黑市买的。
方父道:“嗯,让她费心了。身子不方便还想得这么周到。”
方母撇撇嘴,如果没有她儿子,林嫣哪怕回城了日子也不能过这么好的。隔壁大杂院那几个回城知青起早贪黑的干,日子可远不如他们小两口。
哪怕生来就是大城市的人,也不一定就比乡下人都强!何况如今她家明澈也是首都户口了。读的大学又好,将来分配的工作肯定比林嫣的好。
不过,老头子叮嘱了她少发表意见。她要是再多嘴多舌肯定要被收拾。而且,别看颜颜小,这么大也会回去学舌了。所以,她还是保持沉默就好。
颜颜的衣服多,所以爸爸给爷爷、奶奶还有堂弟买,她也只是看着。没有闹着自己也要买新衣服。她还帮方康参考着哪身衣服更好看。
二老各有心思。只有方康因为买了新衣服,单纯的高兴着,咧开嘴笑得开怀。他有点想起幺爸来了。好像暑假的时候他和哥哥、姐姐也穿了两个月新衣服来着,爷爷奶奶在火车上就说是幺爸回来给他买的。
方明澈看得出自家老娘的小心思,但只要她不出声就好。这样就不用他私下哄怀孕的阿嫣开怀,家和万事兴!
这里的都是成衣,付款后直接用袋子装上、拎着。他看父母和两个小的精气神都还不错,便又带着他们在几层楼的百货公司又逛了逛。老的、小的都逛得兴致勃勃的。
里头的服务员看他们大包小包拎着,态度也都还过得去。并没有因为他们干看就说什么。大家还是有眼力见的,虽然方父、方母和康康瞧着有些乡土。但同来的那对父女都都穿得十分体面,不是等闲人物。
直到老的、小的都尽兴了,方明澈才出去拦了一辆黑的。刚过来的时候空着手,他是带他们坐的公交车,省得数落他不会过日子。但现在就懒得再走到站台去等车了。
“没太大区别,咱们按人头也得给三毛呢。而且东西买得多,坐公交车不好拿!未必有位置,还得伸手抓着才行。”方明澈解释道。
方父‘嗯’了一声。
方母道:“果然是首都居、大不易。要不是你能挣钱,日子肯定过不了这么好。”
她估着小儿子和小儿媳一个月怕是得有三五百的收入吧。那确实没必要为了省七毛钱的车费,拎着这么多东西走一截去公交站了。
车子开到大栅栏那边,方明澈下车去取自己的车。然后交代司机继续开到小偏院门口。
“我最多只晚你们一步。”
他就相当于跟着出租车骑的,他们在车里回头都能看到他,便也比较的安心。等到了家,再把装衣服的袋子都取下来,把车钱付了。这第一天的逛耍就宣告结束。
这么逛耍一天,其实最累的是方明澈。方母下车后问道:“明澈,你今天是不是就给我们当的导游”
方明澈笑着点头,“是啊。只不过导游是进钱,我还得出钱而已。当然,这都是我应该出的。”他说着把装衣服的袋子都给拿到了正房东厢。
方母道:“那我有点懂旅行社是干嘛的了。”
林母看到他们买这么多新衣服也不至于有什么眼红的。之前女儿、女婿就给她买了几回衣服了。
等进了正房,方明澈道:“爸妈,有个事要和你们说一下。”
方母身子前倾,关切地道:“我听说怀了几个月了,能去大医院看出来是男是女。你是不是要跟我们说这个”
方明澈一愣,“不是啊,我们压根就没有去照b超看性别,是儿是女都一个样。反正小孩子穿的衣服都粉粉嫩嫩的,也不用分那么多。”
方母身子往后一靠道:“我还以为你要提前告诉我们这个呢。那还有什么事非得现在说”
这是只关系到准备的小衣服、小襁褓什么颜色的事儿么
方明澈指指放着电视机的正房西屋,言简意赅地把来历说了一下。这回头让父母从旁人嘴巴里听到不好。
方母听过脸色都变了。她昨晚还很高兴的进去看了好一会儿电视,还为小儿子家都买上电视机了高兴不已。这说明日子好过了啊!
方父恍然大悟道:“我就说怎么别的大杂院都住十几二十户人,你还能买到这么一个独门独院的小偏院。便宜了多少”
按那边的住法,这边至少要住两三户人的。留着给他买,着实不正常!
方明澈道:“一共便宜了一千五!这个地段,单价肯定要比别处贵一些。我等有闲钱了,就请人重新修一下。其实也没事,你看来看电视的人都不忌讳。而且白天三个司机也是坐在里头办公。他们都是知道这回事的。”
方父点点头,“便宜了一千五还行。”说着对方母道:“你以为这个地段的房子,由得人挑啊隔壁一家人也就一两间屋子。他后来的,还能买下一个院子,也非得是这样的情况不可。回头有钱了重新修过就没啥了。就是现在,其实也没啥。那镇上的学校,就是当年”
方母沉默了一会儿,“那你岳父岳母也住的隔壁那样的大杂院”
那这首都的住宿条件还不如乡下嘛。乡下至少家家户户自己修的房子,人均居住面积要大不少。
“那当然啊,如今首都人均居住面积才5平米。厂里看他们是双职工分了两间屋28平米。邻里关系好的时候还行,不好的时候吵起来了连个回避的地方都没有。”
方父道:“好了,说自家的事就说自家,不要扯别的人家。而且首都的房子和老家的房子,天差地别好吧!我觉得这里可以,便宜了这么多就行。一开始我还想着这是人家大户人家给下人住的屋子。但之前在大杂院看了看,一下子就觉出好来了。这说来,那位古老哥这辈子也是命苦。还有外头那位邱老师也是。”
他之前路过大杂院门口,古大爷招呼他进去坐。他就进去聊了两句,一看大杂院居然住了十几户人,嘈杂极了。顿时就觉得小偏院都是自家人,千好万好了。
不过,虽然大杂院嘈杂,但住的都是有首都户口、吃商品粮的人。这一点就很好了!也就如今小儿子考上首都的大学,不然他们多开不到介绍信来。就是想住那样的大杂院,都不可得。
方明澈没提过古大爷当初看他急着租房落脚,就敲他竹杠的事。所以方父对看起来知书识礼的古大爷印象挺好的。当然,说了也没事。一开始不熟嘛,不熟人家宰你一个外地人就不算大事。何况人家还帮着遮掩了盲流的身份。
“如今古大爷也算苦尽甘来吧。下个月他就要娶儿媳妇了,是我们班上的同学。而且得回了祖宅,每个月按月收租,日子是不会差的。他儿子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还兼了一门基础课。”
方父道:“图书管理员当然是好职业啊!对了,他们那边还有300平是吧”他进去瞅了瞅,心头估算了一下应该有这么多。
“上了房本的建筑面积好像是200多,庭院那些没算。但是也要卖三万多了!”
方母道:“万元户啊,这肯定是苦尽甘来了。那邱老师呢”
“邱老师也还好,他在旅行社是有分红的。”
如今旅行社一个月净利润刚过万。邱老师提成300+,再加上大几十的工资,这都快400了!再加上女儿邱音的工资加提成,父女俩一年多也能干成万元户。
他们也在攒钱,等着附近什么时候能有几间屋出来,买下就不用再租房了。如果能是小偏院这样的就更好了。
“爸、妈,邱姐之前还跟我说,这小偏院如果我不买,他们父女其实都想买的。”
父女俩一年的收入,比8500不差什么。节约个一年半,就能买下来。
方父点头,“单门独户的过日子,肯定比隔壁住成大杂院舒服多了啊。尤其你们也都是首都户口,吃商品粮的。”
嗯,小儿子当初来首都确实是来对了。关键就是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英语系,这才有如今开旅行社的事。
他说首都的师资力量比小地方强多了,他也是来了首都才顺利考上大学的。
说话间,袁大妈过来通知,明天开始改水管管道的师傅要上门来。让之前说了要参与的人家,至少留一个人在家。
方明澈点头,“好的,袁大妈。我知道了。”
阿嫣和岳母是会在家的,这就足够了。其实他最省事就是让父母和康康跟着旅行团去游览。但是,那样一来父母和一群外国人一起,恐怕会有些惶然。所以,他还是自己亲力亲为吧。
袁大妈又笑着和方父、方母说话,“小方不是一般的有出息啊!不但考上了名校,还年纪轻轻就能为国家挣外汇了。他住我们大杂院啊,是大杂院的荣幸。”
方父赶紧道:“您太过誉了!”嘴上谦虚着,嘴角却是压都压不住。
“是啊,袁大妈,我也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日子。而且凑巧被调配进了外语系。”
袁大妈笑,“从前你就在广场上兜揽外国客人了。第一天的时候我看到你招牌上那个tea,还真不知道是绣的什么呢。年轻人,脑子灵活,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现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方父、方母自然是听得心怒放的。养儿子,最高兴就是这种时刻了。在老家的时候,不少人吹捧他们儿子是名校大学生,如今到了首都这管院大妈也这么客气。要知道,她的态度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官方态度的。他们由此也安心了不少。
林母在厨房听到了,艳羡不已。忍不住对林嫣道:“你说,林怿能有让我这么骄傲的一天么”
“他的路还长着呢,没准回头就在韩梅的督促下考上职工大学了呢。再说了,明澈也是你的半子嘛。”
虽然林嫣觉得不太可能,除非林怿受了大刺激转性了。但话还是不能说得太直白的。
林母笑笑,没再说什么。看袁大妈往外走,忙招呼道:“袁大妈,喝碗热汤吧!”一边说一边伸手拿碗。
“不了、不了,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家。”袁大妈摆手,快步走了出去。
林母便又招呼道:“明澈,来给你爸妈端两碗鸡汤过去。”
“哦,来了。”
方父道:“不成,我们怎么能抢孕妇的鸡汤喝没出钱、出力照顾,已经很不应该了。”
林母笑道:“我们阿嫣如今日子好过,一多半都要归功于明澈。至于出力,之前是离得远嘛。而且有我一个人照顾她还不够啊总不能都围着她转。来,都喝一碗。有多的!”
方母心道:这话前半截倒是说得中肯!顿时舒心了许多。
方明澈过来用托盘端了两大一小三碗过去,“嗯,都吃吧。如今买鸡方便,不算稀罕!来,康康,这鸡爪子、鸡翅膀给你。肯定是外婆特地捞给你的。另外一半估计已经在你二姐的碗里了。先吃,吃了再倒点热水洗手就是了。把袖子挽起来一点!”
等他回到东厢房,颜颜果然已经吃上了。吃到一半,外头传来‘砰’地一声响。
颜颜放下筷子,“爸爸,你帮我把剩下的吃了吧。”
爆米来了,吃爆米!她拉开自己的抽屉,拿了一斤粮票和一毛零钱出来。
方明澈对她挥挥手,“去吧,记得洗手。”自己闺女剩下的,他是不会嫌弃的。
这种情况去晚了还要排队,爆爆米的人挺久没来了。过年嘛,人家也要回家休息。除了像颜颜这样拿粮票的,也有小朋友是从家里直接称一些米过去。
颜颜站在东厢屋檐下喊道:“康康,要跟二姐去爆爆米么”
方康刚让吓了一跳,然后也很快反应了过来。有时候爆爆米的人也会往农村走动的。不过农村的生意比城里差多了,人家会隔得更久才去一趟。
他放下筷子,“要!”两姐弟就一起用热水洗了手,跑出去了。
今早刚起来,方明澈就看到颜颜没穿外套,就穿着羽绒服内胆对着树下绑的小沙袋在挥拳、踢腿,嘴里嘿哈有声的。很像那么回事儿!
上辈子他是等到颜颜上高中了才去学的拳脚功夫。为了揍那个跟踪她、说一些占便宜的话、还想动手动脚的臭小子嘛。也顺道教了她,强身健体。
这辈子从要去广州前他开始练拳脚,颜颜就跟在一旁学。他便也提前教了她一些基本的。所以之前才说让她不准对康康动手。
颜颜打拳的时候,康康就在一边看着。看他二姐的眼神越来越老实,今天一整天都很听话。完全不见平常在家对着方芳的那份淘气。对着方芳,他知道长辈都是偏袒他的,那叫一个肆无忌惮。
方明澈怀疑颜颜是故意打拳给堂弟看的,就是为了给他立规矩。
这会儿颜颜拿了粮票、一毛钱还有两个装爆米的干净口袋出去。康康就跟小跟班一样,屁颠屁颠的跟着她。
方母看到颜颜那熟练的动作,显然平日里没少干拿粮票去换爆米的事。她张张嘴又闭上了!但这也太惯了,完全是糟蹋粮食啊。最后还是没忍住,等方明澈过来收碗的时候就数落了他几句。
方明澈道:“那是她自己的粮票,她完全可以选择是用来吃饭还是吃爆米吧。而且,城里孩子都这样。您不信出去看,外头还排队呢。不然颜颜干嘛跑那么快”
颜颜的供应口粮,纯吃饭她是吃不完的。除了拿去交给学校吃午饭的,方明澈都和零钱一样分批拿给她自己用了。小姑娘每个月都安排得挺好,这也是从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嘛。
方母道:“她吃不完,那也可以”
在农村,女的吃不完自己的口粮,那肯定是给家里主劳吃啊。甚至宁可自己少吃点,也要腾给主劳吃。哪有这样随意拿去换爆米吃的道理话没说完,想起这是在城里,声音戛然而止。
小儿子这里,平日里一天那么多人吃饭,还是直接钱去下馆子。简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颜颜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能爱惜粮食么
方明澈不以为然地道:“没浪费就行了嘛。怎么就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过了一会儿,两姐弟高高兴兴的一人抱着一大袋爆米回来了。颜颜算是行动力比较强的,整条胡同去得最快。没排队,第一个就轮到她了。
可能也是因为她自己就能做主,听到动静立马拿着粮票和零钱就跑去了。不像别的小朋友,想吃还得跟家长申请。
方父看孙子、孙女都笑模笑样的,“行了,这粮食也就是换一种形式让俩孩子吃到肚子里去。确实没有浪费!俩孩子都这么高兴,你别叨叨了。既然城里孩子都是这样的,那在哪座山就唱哪座山的歌。”
老太婆这是还没有习惯小儿子家如今的生活方式。在老家,什么物资都是她掌管,她说可以才可以。大儿媳妇就被她拿捏得死死的!所以见到小孙女竟然自己有决定权,有点看不顺眼。而且节省了一辈子,确实也是觉得这种行为挺浪费的。
颜颜是特地找了另一个干净口袋分了一半给康康。这样康康想吃的时候就不用来找她讨了。
“每次拿了要扎紧口袋哦。不然跑了空气进去,很快就变软、不好吃了。”
康康点头,眉开眼笑抱着分给他的那一半回去正房了。
方父看出两姐弟是平分的,点头,“颜颜的东西打小对自家人就大方。”
也是因为老大一直不如老二能挣钱。所以方健的东西都是抠抠搜搜的,还只顾自己的嘴。以前压根不分给方芳,现在让他分给方康也极不乐意。这一点老二家比老大家会教孩子。方母道:“小孩子没有节制,奶奶给你保管。这会儿尝几颗就好,都快吃晚饭了。又喝了一碗鸡汤。”
康康不干,“二姐都自己保管。”
方父看方母准备直接上手拿过来,拦了她一下道:“那康康你不能比你二姐先吃完。不然以后都交给奶奶保管。”康康点头,“好!”
“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话。那爷爷、奶奶可以吃么”
康康惊讶地道:“大人也要吃这个啊”
方父笑着点头,“是啊。你看你二姐都肯分这么多给你吃,你肯分给爷爷、奶奶吃么”康康还小,性子还能扳得过来。
康康想了想,二姐待他确实是大方。
“那好吧,一起吃。”
方母还是觉得颜颜大手大脚的。不过,外头一会儿‘砰’一声,一会儿又‘砰’一声,不用出去看也知道小儿子说的外头还在排队是真的了。
她道:“这城里孩子真是有些不知道好歹。”
方父道:“都是父亲或者母亲有铁饭碗的,有些甚至是双职工家庭。是比我们农村的日子要好过些。所以我说让你来了首都,少发表意见。因为咱们都不了解情况嘛!”
方康抓了一把爆米出来,给爷爷奶奶各分了两颗,然后自己开吃。
方母道:“还是热的呢,起火!少吃点——”
真是的,鸡汤都不吃了,就吃这个爆米。她把小孙子碗里的鸡汤和鸡肉倒进自己和老头子的碗里,分着吃了。
方父吃了几口道:“我就喜欢颜颜这样大方、大气的样子。”
方母一下子就委屈了,声音忍不住就大了点,“我整天精打细算是为了自己多吃一点么那都是我自己的儿孙,又没有哪一个是抱养的。还不都是因为家里不宽裕,我只能那么安排!”
方父朝外头看看,一墙之隔还有几个人在办公室里上班呢。
他做了几个深呼吸,“我又没说你是精打细算来填饱自己的嘴。那不是从前没有办法么。那会儿去卖鸡蛋、卖米,想卖得价格高一点就只能去黑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你才只能那样嘛。”
方母也反应过来,隔壁还有外人呢。要不是还有外人在,以老头子的性子也不可能这么平心静气的哄着自己。毕竟自己说的话其实是在嫌弃他给的家用太少了!
而且,这院子里不但有外人,亲家母也在这边待着。她这么嚷嚷,会让小儿子很没面子。赶紧见好就收,顺着梯子就下来了。
“是,你说得没错。如今试行包产到户了,等丰收了日子肯定就不这样了。到时候人都能大方起来!”
方父道:“你别把包产到户这话挂嘴边上,也别跟人聊这个。”
“为啥不能说”
“文件让分薄田、偏远的田。我们一步到位、都给分了。”
方母一愣,嘴巴张大。然后道:“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呢我还说给亲家母听了。”
方父道:“没事,丰收了就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不丰收也没什么大事,我们不过是在分田的类型上走快了半步。如今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嘛。”
反正看临走前大家那个干劲儿,不丰收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倒霉地遇到了天灾!
他看看外头的办公室压低声音,“你儿子是做生意的人呢,不能小里小气的。颜颜拿一斤粮票去换爆米,你就在这里一个劲儿叨叨个啥回头旅行社的人听了多心怎么办”
方母也压低声音,“好了,我知道了。不过,他们的待遇也太好了吧。首都都这样么这样就难怪好些人都想来首都找活儿了。”
要不是不能正大光明当盲流,她都想喊家里大儿子还有娘家侄子来这旅行社干了。也得用自家人才能更踏实不是,外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合伙蒙你!
方父道:“想多了你!旅行社的人要么是精通外语的,要么是当过兵会开车的。就连玲子和魏友这两个打杂的,你听他们接电话也是说的外语呢。人家两个都是高中毕业生!玲子家还提供了电话机。你当这样的好待遇,那是个人就能行啊别说你娘家人,就是明华和方家的侄儿,我都不会叫他们来拖后腿。你儿子舍得给人家好待遇,那是因为人家值得起。人家肯定能给旅行社挣更多钱回来!”
反正看这个待遇(他们在大杂院走动,听到人提到了些),他觉得旅行社应该蛮赚钱的。不过,也确实是没闲钱。不然那有人吊死过的房子,都不赶紧收拾了而且还欠着古大爷4000呢,还要付利息。
方明澈在东厢房,吃着颜颜分享给他的爆米。听到他妈突然大声嚷嚷了两句,但具体嚷嚷了什么没听清。这怎么还拌起嘴来了后来又没动静了。
他再一看,颜颜爆米都顾不上吃了,竖起耳朵留意着正房的动静。
他拍她后脑勺一下,“吃你的。”这丫头,就是个爱凑热闹的。你怕是不知道,你爷奶这回拌嘴多半是因你而起。
颜颜辩解道:“我是关心爷爷、奶奶。”
至于办公室里的邱老师、玲子、魏友,那自然是当做什么都没听到啊。他们倒没有多心。就农村老太太看不惯孙女直接拿粮票去换爆米。这也和他们一贯听来的农村老太太的做派合得。老太太估计是还不知道自己小儿子有多能挣钱。他们肯定不会多嘴的!
不过,账上确实没有闲钱也是真的。买车太费钱了!说起来,方老师和王同志还一分钱都没从旅行社分过呢。
方明澈呼出一口气,这院子又是住人又是当办公室用,确实是不大方便。他正想着呢,一阵汽车喇叭声,王德显开着军用吉普来了。
路过小偏院门口他停下来道:“小方,我先进去一下。先别走开——”说完就把车开到平常停商务车的地方搁着,然后从后备箱拿出个礼品箱子给他妈送进去。这是别人送老爷子的,他肯定吃用不完,让自己顺路给老娘还有小方送一些过来。他先给老娘送进去。
方明澈应了一声,这老王按说应该恢复上班了啊。今天又过来是有什么事
过了一刻钟左右,王德显出来了。
他见到颜颜和另一个小男孩站在自己车子旁边看着便道:“颜颜,这是你弟弟啊”
颜颜点头,“是啊,王叔叔。这是我堂弟方康。康康,喊王叔叔——”
方康听话的喊道:“王叔叔好——”
“真乖!是不是想坐车车啊没问题,等一会儿王叔叔载你们出去玩儿。”
确实是方康对军车好奇,这才拉着二姐一起出来看。让他自己过来,他有些不敢。
他昨天听到商务车回来就跑出去,那是因为知道那车是幺爸的。租的、买的他不懂分辨。但是幺爸的,他就不怕了。他去找颜颜,颜颜便带着他一起出来了。
这会儿听说一会儿能坐着出去玩儿,小家伙便露出些笑容来。
王德显把后备箱打开。搬了一箱水果、一箱干果出来。
方明澈看到他抱着两个箱子有些吃力,赶紧出来接了一个过去,“送我的啊”
“那不然呢我们家老爷子让送来的。”
方明澈道:“王爷爷太客气了。”
“说是你家腊肉挺好吃的,合他的口味。方便的话再讨一些。”
“那没问题,还有的。”
确实还有,他不爱吃不新鲜的东西,阿嫣又不太能吃。寄来的年货确实还有剩的。
两人先搬到东厢房,方明澈对林母道:“妈,你给匀一匀分成四份。一份下午韩梅过来取鸡蛋的时候让她带回去。一份留在东厢房咱们吃,一份给我爸妈。还有一份就让正房办公室的人过来拿。哦,记得留一些晚上给刘青峰和耿山。”
“好的。”
方明澈转身问王德显,“找我什么事”
“其实就是我爷爷听说你父母来了,让我过来给送东西。我顺道找你去看房子,你不是一直说找办公室么。”
这倒是想睡觉,有人给送来了枕头。方明澈抬手看看手腕,“这都,咦,我表怎么停了妈,几点了”
林母抬手看看自己手腕,“四点一刻30秒的样子。”
方明澈按她报的重新校对了时间,然后拧了几下发条。估计是他昨天忘了上发条了。
“都这会儿,再过一个多小时天都该黑了。”
王德显笑,“黑了就开灯看嘛,不影响。我也是估着,你们一家出去逛耍也这个时候才回来。”
他是先去了一趟杨梅家里送东西,然后才过来的。
方明澈点点头,也行。转身进厨房去把晾挂的腊肉叉下来。
“王爷爷喜欢是瘦一些的,还是肥一些的”腊肉还有两块呢。
王德显跟了进来,“半肥瘦的吧。”
“喏,那给你这块。”
剩下一块肥一些,回头熬一下油吵菜蛮好的。就带去老崔那边做,给个加工费就行。人多,估计吃不了两回就吃完了。
方明澈找了牛皮纸把腊肉给包起来,王德显先拿去后备箱放着。省得回头给忘了!
“你爸妈在哪,我去打个招呼”
“正房,走吧。”
出去一看,方父、方母已经出来了。方明澈道:“爸妈,这是和我合伙开旅行社的王同志。”
王德显赶紧道:“伯父、伯母,你们好。喊我小王就行!”
方父之前就听说了,这是个高干子弟。但看起来给人的感觉挺好的。于是笑着点点头,“小王,明澈都跟我们说了,开这个旅行社多亏有你。”
王德显道:“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我和小方要去看房子,打算正式租个地方做办公室。之前挤在这里实属无奈之举。”
方父道:“那你们电话也要迁移咯”
他以前对搬家,电话能不能一道搬走有疑问。上京途中问侄儿,方明峰给他仔细解释过。
王德显看向方明澈,“这还真只有跟玲子家好好商量了。”
“先去看看房子吧,合适了再说。不行就给租金,用来弥补他们不能当公用电话的损失。”
旅行社一个月一百左右的电话费。再加上做公用电话还能挣两百。回头跟老周商量一下,先一个也要三百给他租。他就安心收钱就好,旁的不用管。如果有他舅舅的电话,玲子可以接。
这段时间,小偏院接打电话的人一串一串的,方明澈其实也觉得挺不方便。但可惜人家周家的电话本来就是当公用电话在使的。
如果跟着办公室迁移,那附近的人肯定不能接打了。这个损失确实的弥补周家。这样一来,周家没损失,其他人的意见就不重要了。
王德显点头,“好,那咱们这就走”
“走吧。”
颜颜和方康跟着一道去了。方明澈坐后排中间,一手揽着一个。
“老王,辛苦你给我们当下司机。”
“没问题,我会开平稳一些的。”
方明澈看看左手边的闺女和右手边的侄儿,“你俩在外头跑大半天了,精力还可以啊。”
王德显道:“你是不是还没他们精力好啊这很正常。小孩的无氧系统没有发育好,再加上他们个头比较小,肌肉离心脏比较近,能更有效利用氧气。因此,他们做的运动大多靠有氧系统来运作,这使他们更不容易感到疲惫。”
方明澈道:“你这是找了个学医的对象,也跟着医学常识丰富了啊。”
怪不得上辈子带外孙,他都快累瘫了,臭小子还有活力的很。
王德显笑了两声,“继续给你掉书袋啊。成年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身体会有疲惫感,告诉你要停止运动,这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
方明澈点头,“明白了。大人得盯着小孩子,让他们适可而止。”
他低头对女儿和侄儿道:“听到王叔叔说的了吧大人都累了,你们也该歇歇的。”
“哦。”
王德显道:“不是,你怎么比老的、小的都还不如啊小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咱们就不说了。老的,我看也比你强啊!”
“他们常年干农活,精力好着呢。而且,我是所有人里最操心的那个。真的,我觉得我们的导游特别的辛苦。幸亏是两个人照看十一个人,多了真的不是一般的操心。精品团,只能这么多人一个团了!”
王德显想了想,“我看外国游客纪律性其实还可以,开始以为他们都自由散漫的。”
“不爱给别人添麻烦吧,所谓的绅士、淑女。”
有幺爸和二姐一道,方康又行了。他伸出手摸着前座的座椅靠背,咧嘴笑着。
方明澈道:“你小子这么喜欢车啊那等长大了来找幺爸,幺爸送你去学开车。”
方康点头,“嗯。”
“走的时候送你几辆汽车的模型,回头我们去商店买。”
“谢谢幺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