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买下地
有了周镇川的提前考核,买土地这件事儿就顺利了很多。
隔壁村子的山脚下临着水源,的确有一大片的地是空闲着的。
预测估计大概有十五亩左右,比自己村子里的地还要多上一些,而且土质更加的肥沃。
纪方瓷见了村子里的村长,一番交谈下来也十分愉快,最后一很公道的价格,买下了山脚下的十五亩土地。
交谈的过程中,纪方瓷就发现和隔壁村的村长关系很不错的样子。
纪方瓷好奇的询问,“你和李村长早就认识了?看他对你很客气。”
周镇川不咸不淡道:“之前上山遇到过李村长,帮过李村长一个小忙,给他们家送过兔子。”
纪方瓷有些好奇,这个男人平日里沉默不语,和谁都不乐意打交道,竟然还会送李村长家兔子。
“猜测到了你会过来买的,提前和李村长打好关系,会顺利很多。”
纪方瓷微微一怔,随后嘴角便往上勾起了弧度,她抬起手来,在男人的肩膀上拍了拍,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那还真是多亏了你,要是我今天一个人来,村长可能不会给我这么便宜的价格,这次多谢了。”
周镇川脸上笑容扩散:“我也没帮什么忙。”
土地既然买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开荒播种了。
十五亩的土地让纪方瓷一个人开荒,那是绝不可能的。
再说了,她前世其实根本没有下过田种地,收拾不了这些土地。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在村子里找些空闲的劳动力,让他们帮忙开荒,顺便让他们帮忙把种子给播种下去。
雇佣人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纪方瓷有一些发愁。
两个人正赶着马车回村儿,路过一户人家时,突然听见里面传来了吵闹声。
“你个死瘸子,老子看着你媳妇那是给你脸了,你一个废物,留着这么漂亮的媳妇有什么用。老子帮你照顾照顾。”
“给我滚出去!”
中间还夹杂着女人和小孩的哭声。
周镇川原本正在赶马车,听到里面的动静,立即停了下来,纵身一跃就进了院子。
纪方瓷听见了院子里面的动静,知道是有人在欺男霸女,但她不是天上的活菩萨,管不了那么多的闲事,并没打算插手。
却没想到影响双耳不闻窗外事的周镇川会停下马车。
她也跟着下了马车。
两间小矮房内,被打砸的乱七八糟,一个穿着碎花好的女人,抱着孩子坐在角落。
一个瘦弱男人和长相肥硕的男人扭打到了一起,不分你我。
周镇川走上前去,一拳就打在了那胖男人的脑袋上,随后直接将人给拎了起来。
那男人大概得有二百斤吧,周镇川拎着那男人就像是拎小鸡崽子一样。
纪方瓷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周镇川这是有多大的力气啊?
他手臂青筋暴起,直接将人甩了出去,站在了瘦弱男人的跟前,眼神凌厉肃杀,如草原上凶狠的头狼。
“不想死,就滚。”
胖男人是村里的一霸,欺负人欺负惯了,还没有低过跟头。
见周镇川是个陌生的脸,牛气的挺起脖子,“你他娘的谁呀?我来管老子的事,敢让老子滚……”
他还在说这废话,周镇川却已经干脆利落的一脚踹在了男人的小腹上,直接把人从房间里踹了出去。
这一幕,让纪方瓷不由自主的拍手叫好。
周镇川声音低冷:“我再说最后一遍,滚。”
胖男人没有想到自己会遇上硬茬,抬手恶狠狠地指着他,疼的声音都开始哆嗦了,“你……你他娘的,给老子等着,老子不会放过你的。”
胖男人打不过就跑,捂着肚子一瘸一拐的滚了。
周镇川面色漆黑如墨,转身将倒在地上的男人扶了起来。
纪方瓷认识这个人,是和他们一起流放的,好像曾经是个看门的小官吏。
汪林抬起头,看到救自己的人,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周少将军……不对,现在应该叫周大将军了。”
汪林曾经从军过,便是跟在周镇川部下,那时他腿受了伤,还是周镇川救下了他,他才留住了一条小命。
腿受伤后,他便退了下来,回了京城,当了个开门的小官吏。
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儿了,周少将军英勇无畏,他听说早就已经成了大将军。
周镇川握住人的胳膊,将人搀扶了起来,“我现在不是什么将军,我们都一样,普通人罢了。”
说这话是没有人留意到他眼神里的那丝遗憾。
汪林跟着流放队伍,当初分配到了纪方瓷隔壁的村子。
自从到了这里,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家里有一儿一女,连养活孩子都成了困难。
他腿脚不太好,干不了体力活,只能靠着媳妇儿做些简单的手工换钱。可那些东西实在是不值钱。
他们又是外来的,一来二去就经常被村子里的人欺负。
汪林也听说过,周镇川已经从大牢里出来,回来了。
他一直想去看望周镇川,但因为家里自己走了,没人护着媳妇和孩子,就一直没有去。
却没想到今天竟然遇上了周镇川。
见到了曾经在战场上的救命恩人,汪林眼含热泪,急忙邀请人坐下,“将军,您快坐,家里捡漏,我这就帮您去倒杯水喝。”
“这位是将军夫人吧,之前一路上没少帮衬我们,多亏了将军夫人,不然我和我媳妇儿还有孩子,估计没那么容易来到这流放地。”
这一路上,纪方瓷暗地里帮助了他们很多。
汪家这几口人不喜欢和那些爱嚼舌根子的人凑到一起,经常都是坐在角落里不言不语。
两个孩子也很是懂事,纪方瓷看到他们家过不下去时,便会顺手帮衬一把。
汪林眼眶一红就想要跪下来,“自从来到这里还没有亲自登门感谢,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还请将军和将军夫人莫怪。”
纪方瓷和周镇川两人连忙上前,将人给扶住了。
汪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整个家周围没有一件像样的摆件,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不大的一张小床。
估计一家三口都要挤在这里面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