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芽草 作品
第343章 会议结束
会议进入下一个议题——养殖区的安排。
江晚柠转向一直安静听讲的周海。
这位五十出头的汉子是养殖区的技术骨干,做事踏实可靠。
"周叔,"江晚柠翻开养殖区的记录本,"下个月荷花婶和淑芬婶过去后,我想调整下分工。你把养猪的工作逐步移交给荷花婶和平安,你和淑芬婶主要负责牛羊这一块。你看这样安排合适吗?"
周海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没问题。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鱼塘那边现在是谁在管?如果需要,我和淑芬可以兼顾。"
江晚柠有些意外。
她知道养殖区的工作看似轻松,实则琐碎。
周海能主动提出增加工作量,说明他对工作确实很上心。
"鱼塘确实需要专业人手,"江晚柠感激地说,"不过不用你一个人扛。我打算招两个人专门负责,然后由你来带他们。你看怎么样?"
周海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正好可以培养新人。"
说着,他掏出手机,"我现在就在工作群里发个内部招聘通知。"
看着周海雷厉风行的样子,江晚柠不禁莞尔。
这位大叔虽然话不多,但做事特别靠谱。
"对了,"周海突然想起什么,"小杨和小军那边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竹林养的鸡开始下蛋了,光是捡鸡蛋就够他们忙活的。要不要给他们也加两个人手?"
江晚柠点点头:"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等会儿会议结束,我就去找他们商量具体需要增加多少人手。"
最后,江晚柠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汪全。
这位酿酒师四十多岁,身材精瘦,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与酒缸打交道的人。
"汪叔,"江晚柠关切地说,"我看你最近一个人搬酒缸太辛苦了。给你配个助手吧?"
汪全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想让晨晨来帮我。这孩子对酿酒有天赋,我想收他当徒弟。"
这个提议让江晚柠喜出望外。
对晨晨来说,能多学门手艺对他将来大有好处。
"太好了!"江晚柠高兴地说,"不过晨晨还要做饭、上课,可能帮不了太多。要不...再给你配个人?"
汪全的脸突然红了,他支支吾吾地说:"那个...能让我老伴来吗?"
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江晚柠却是高兴道:"汪叔,你这是打算在我们这儿定下来了?"
要知道,汪全当初只是临时来帮忙的。
这位酿酒大师原本在县城有自己的作坊,因为感激江晚柠收购了他的存货,才答应来指导一段时间。
汪全认真地点点头:"用了你们农场的果子后,我再也不想用别的原料酿酒了。"
他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只要明年给我种上几亩高粱和稻米,我就在这儿养老了!"
江晚柠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就这么说定了!霏霏,"她转向正在做记录的江霏霏,"会议结束后立即给汪叔办正式入职手续。"
江霏霏调皮地眨眨眼:"这么着急?怕汪叔跑了不成?"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汪全挺直腰板,故作严肃地说:"跑?我才不跑呢!在这儿吃得好睡得好,连我多年的老寒腿都不疼了。傻子才跑呢!"
会议室内热烈的讨论声渐渐平息,江霏霏突然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柠柠,我这边还有个需求。"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随着产量增加,我们的运输配送越来越频繁了,需要一个专人负责统筹。"
江晚柠挑了挑眉,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看来我们的'大管家'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啊。"她环视一圈,爽快地说:"那就跟周叔一样,你也在内部招聘吧,选个得力助手。"
江霏霏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那我这就发通知。"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打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补充:"最好找个会开三轮车的,这样送货也方便。"
"这个提议好,"周海插话道,"我那边的小张以前在县城跑过运输,对周边路线熟得很。"
江晚柠点点头:"那就更好了,内部招聘就是能发现这些隐藏的人才。"
随着一项项工作安排妥当,江霏霏突然皱起眉头,手指在名单上来回划动:"等等...还有六个人没安排到具体岗位。"她将名单转向江晚柠,"这些员工怎么办?"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江晚柠接过名单,目光在上面停留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这不正好吗?"她兴奋地拍了下手,"前几天巡山时我发现,山上的野果野菜都成熟了。野猕猴桃、山核桃、菌子...这些都是好东西。这六个人就跟我上山采摘,既能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又能增加收入。"
吴桂香闻言立刻附和:"这个主意好!山上的野货在城里可金贵了。我年轻时经常上山,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那就这么定了,"江晚柠合上笔记本,"明天一早我就带他们上山。吴奶奶,您要是有空也一起来,给我们当向导。"
会议结束后,江霏霏将六名员工召集到一起。他们是:五十出头的李大山,身材魁梧,是村里的老猎户;三十多岁的王秀兰,手脚麻利,是采茶的好手;还有四个年轻人——赵小虎、钱多多、孙小梅和周平安,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对山林再熟悉不过。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行七人就在农场门口集合了。江晚柠换上了耐磨的工装裤和登山靴,背着一个大竹篓。她给每人发了一顶草帽、一副手套和一个小背篓。
"进山前先说几点注意事项,"江晚柠神情严肃,"第一,必须跟紧队伍;第二,不认识的野果野菜绝对不能碰;第三,遇到野生动物要冷静。"她特别看了眼几个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安全第一,记住了吗?"
江晚柠转向一直安静听讲的周海。
这位五十出头的汉子是养殖区的技术骨干,做事踏实可靠。
"周叔,"江晚柠翻开养殖区的记录本,"下个月荷花婶和淑芬婶过去后,我想调整下分工。你把养猪的工作逐步移交给荷花婶和平安,你和淑芬婶主要负责牛羊这一块。你看这样安排合适吗?"
周海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没问题。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鱼塘那边现在是谁在管?如果需要,我和淑芬可以兼顾。"
江晚柠有些意外。
她知道养殖区的工作看似轻松,实则琐碎。
周海能主动提出增加工作量,说明他对工作确实很上心。
"鱼塘确实需要专业人手,"江晚柠感激地说,"不过不用你一个人扛。我打算招两个人专门负责,然后由你来带他们。你看怎么样?"
周海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正好可以培养新人。"
说着,他掏出手机,"我现在就在工作群里发个内部招聘通知。"
看着周海雷厉风行的样子,江晚柠不禁莞尔。
这位大叔虽然话不多,但做事特别靠谱。
"对了,"周海突然想起什么,"小杨和小军那边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竹林养的鸡开始下蛋了,光是捡鸡蛋就够他们忙活的。要不要给他们也加两个人手?"
江晚柠点点头:"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等会儿会议结束,我就去找他们商量具体需要增加多少人手。"
最后,江晚柠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汪全。
这位酿酒师四十多岁,身材精瘦,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与酒缸打交道的人。
"汪叔,"江晚柠关切地说,"我看你最近一个人搬酒缸太辛苦了。给你配个助手吧?"
汪全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想让晨晨来帮我。这孩子对酿酒有天赋,我想收他当徒弟。"
这个提议让江晚柠喜出望外。
对晨晨来说,能多学门手艺对他将来大有好处。
"太好了!"江晚柠高兴地说,"不过晨晨还要做饭、上课,可能帮不了太多。要不...再给你配个人?"
汪全的脸突然红了,他支支吾吾地说:"那个...能让我老伴来吗?"
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江晚柠却是高兴道:"汪叔,你这是打算在我们这儿定下来了?"
要知道,汪全当初只是临时来帮忙的。
这位酿酒大师原本在县城有自己的作坊,因为感激江晚柠收购了他的存货,才答应来指导一段时间。
汪全认真地点点头:"用了你们农场的果子后,我再也不想用别的原料酿酒了。"
他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只要明年给我种上几亩高粱和稻米,我就在这儿养老了!"
江晚柠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就这么说定了!霏霏,"她转向正在做记录的江霏霏,"会议结束后立即给汪叔办正式入职手续。"
江霏霏调皮地眨眨眼:"这么着急?怕汪叔跑了不成?"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汪全挺直腰板,故作严肃地说:"跑?我才不跑呢!在这儿吃得好睡得好,连我多年的老寒腿都不疼了。傻子才跑呢!"
会议室内热烈的讨论声渐渐平息,江霏霏突然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柠柠,我这边还有个需求。"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随着产量增加,我们的运输配送越来越频繁了,需要一个专人负责统筹。"
江晚柠挑了挑眉,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看来我们的'大管家'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啊。"她环视一圈,爽快地说:"那就跟周叔一样,你也在内部招聘吧,选个得力助手。"
江霏霏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那我这就发通知。"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打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补充:"最好找个会开三轮车的,这样送货也方便。"
"这个提议好,"周海插话道,"我那边的小张以前在县城跑过运输,对周边路线熟得很。"
江晚柠点点头:"那就更好了,内部招聘就是能发现这些隐藏的人才。"
随着一项项工作安排妥当,江霏霏突然皱起眉头,手指在名单上来回划动:"等等...还有六个人没安排到具体岗位。"她将名单转向江晚柠,"这些员工怎么办?"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江晚柠接过名单,目光在上面停留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这不正好吗?"她兴奋地拍了下手,"前几天巡山时我发现,山上的野果野菜都成熟了。野猕猴桃、山核桃、菌子...这些都是好东西。这六个人就跟我上山采摘,既能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又能增加收入。"
吴桂香闻言立刻附和:"这个主意好!山上的野货在城里可金贵了。我年轻时经常上山,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那就这么定了,"江晚柠合上笔记本,"明天一早我就带他们上山。吴奶奶,您要是有空也一起来,给我们当向导。"
会议结束后,江霏霏将六名员工召集到一起。他们是:五十出头的李大山,身材魁梧,是村里的老猎户;三十多岁的王秀兰,手脚麻利,是采茶的好手;还有四个年轻人——赵小虎、钱多多、孙小梅和周平安,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对山林再熟悉不过。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行七人就在农场门口集合了。江晚柠换上了耐磨的工装裤和登山靴,背着一个大竹篓。她给每人发了一顶草帽、一副手套和一个小背篓。
"进山前先说几点注意事项,"江晚柠神情严肃,"第一,必须跟紧队伍;第二,不认识的野果野菜绝对不能碰;第三,遇到野生动物要冷静。"她特别看了眼几个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安全第一,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