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清澈 作品

第1115章刘海中的过往(先发两章,晚上还有

第1115章刘海中的过往(先发两章,晚上还有两章))

“我是情报统计局上校特派员,刘海中不是我的本名,我叫许君泽……”刘海中的心里防线被彻底突破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也不隐瞒了。

在他看来,既然别人已经发现了收音机的猫腻,那他精心隐藏的一切,都将在对方那细致入微无孔不入的调查中公诸于众。

还别说,刘海中改名字,没有像影视小说里,改个假名非得要带点儿本名的信息在里面,比如司马改姓司,姓刘的改姓文,姓李的非要叫“木子x”那么抽象,非得要给别人留下点儿线索,他就改得很彻底,没一点儿沾边的,当然,要是有神人能从“海”联想到“泽”,那他也算是服气。

他的话让主审的同志心里有些诧异,这老小子长得一副屠夫脸,这本名倒是有些讲究,半开玩笑的道:“你这名字还起得挺讲究。”

他在进一步诱使敌人放松警惕。

“鄙人不才,家父尚有薄资,祖上也是举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家父给我起这名字,正是要我发愤图强,尽力前行之意。”刘海中仿佛是换了个人,虽然说话有些慢,但是风格都有了明显变化。

情报统计局的上校特派员,没想到还是条大鱼:“嗯,上校特派员,那你下面还有谁?”

我们的同志很是高兴,上校啊!别管怎么来的,反正马上都能够得着将军了。

没想到刘海中一脸的苦笑,又回到原本的那种说话风格:“长官,你们误会了,我这个上校不作数,这是对面跑的时候,大肆许愿封官,手下有人就能当少将,手下没人就是校官,我这上校就这么来的。”

败逃之前大肆封官,中高级军衔乱发,也算是对面的常规操作,毕竟眼看是要完犊子了,留在这边潜伏的人九死一生,别的眼看是没戏了,虚衔都不给一个,恐怕他们前脚刚走,后脚这些人就完全不听使唤。

就这,不听使唤,一潜伏就是一辈子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潜伏特务”也不在少数。

他这么说归说,同志们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这个审讯注定是长期的、反复的,例如已经问过的问题,会在未来的某一次审讯中会被再次或多次提及,将他多次的口供反复比对,寻找问题。

任何一名敌人都是狡猾的,我们的同志并没有对此掉以轻心。

不管真假,刘海中这么多年的历史轨迹倒是先有了个大概。他之所以还在为对岸卖命,倒不是说他有多么忠心,这是扯淡。主要问题在于,他坏就坏在他是个“上校”这事儿上。

这个虚衔几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反倒是带来了一个坏处——他的一切,情报统计局那边清楚得很,而且很明显,对方把这个事情当成了一个把柄在使用。

和那些随口封官许愿的炮灰不同,刘海中这是另类的“简在帝心”,属于是不干也得干。

难办?那就都别办了!

刘海中很清楚,这事儿情报统计局那帮人是真干得出来,甚至还有一种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可能——自己的情况被中心统计局那一派的人了解到,然后被作为中心统计局在这边重要暗子的晋升之资!

如果说情报统计局那边还可能顾念三分香火情的话,那中心统计局这一派,绝对是毫不犹豫。

毕竟当年打小鬼子的时候,这两个统计局就水火不容,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相互之间造成的伤害估计比其他任何一股势力造成的还要多。

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获得足够的情报,放回去一部分,隐瞒一部分,以此作为本钱进行运作,想办法回去。

他那极度的官迷表现,其实都是因为这件事情作为核心驱动力,毕竟只有上去了,才能接触到更多的情报。

“那你作为情报统计局的人,是怎么混进工人队伍的?”

这个事情要弄清楚,其中未尝没有值得深挖的地方。要说情报统计局的人一开始就潜伏在三轧厂里,同志们是不信的。

“情报统计局在做假证件方面,多少还是有些心得,尤其是三轧厂这种非要害部门。徐蚌会战刚开始,情报统计局就给了我一份伪造的金陵兵工厂的履历,最主要的,就是一张破旧的金陵兵工厂工作证件……”

刘海中也是放开了,徐蚌会战,就这句话,就能多少觉得这老小子不对劲。

不过情报统计局伪造金陵兵工厂的履历,这简直都特么不是伪造了,可以叫做延迟发放!当年三轧厂负责招工的人哪儿分得出来。

“靠着这份履历,我谎称自己是因战火逃难而来,在49年之前就加入了三轧厂,起步就是三级锻工,潜伏了下来。”刘海中竹筒倒豆子。

“难道这边的同志没有向金陵核实?”同志问道。如果是现在的三轧厂,别说进三分厂,就是进三轧厂总厂都得根正苗红,上查三代。就算到了60年代,刘海中是老工人了,可是随着三轧厂的地位日渐特殊,这一步也是少不了的。

刘海中脸上有一种莫名的表情:“长官,我伪造的履历,是38年以前的,以金陵的情况,38年之前的事情,哪儿核实得清啊。”

38年!

该死的小鬼子!同志们脸上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这是真不能怪负责审查的同志们工作不细致,原因不用细说,说起来,全是血泪。

“你一个情报统计局的情报人员,是怎么通过进厂的三级锻工的考核,而后还在工作中一路升级,59年已经是7级锻工?你是通过什么手段?什么人?”

刘海中一脸的理所当然:“刚进厂,我贿赂当时的管事,那时候还没公私合营,谎称我受了伤,干不动重活儿,只能先在厂里看看,然后就这么看了三个月,间或搭把手,好歹是在三个月后通过了考核,后面……后面我也没贿赂谁,就是一路考核硬考核上来的啊。”

同志们面面相觑,这特么还是个天才!

还别说,刘海中这一手,说他在锻工这方向上是个不大不小的天才也不过分。

同志们也暂时没质疑,毕竟刘海中在解放后一路上的表现,还真是个合格的中高级锻工:“嘿,你还挺有本事,你说你要是老老实实当个锻工该多好?”

随着审讯,主审的同志脸上虽然神色不明,但是心里却是有些哭笑不得,这老小子还真是挺有故事的一个人。

主要是他潜伏的过程实在是有趣,个人的表现也阴差阳错的把他完美的掩护了起来。

官迷、暴躁、打孩子……

这看起来怎么都不像个潜伏特务的样子。

至于他打孩子,原因也很是令人哭笑不得,老大是解放前生的,后面的不是,所以他看着后面几个就生气……

“你老婆呢?知道你的情况不?家里其他人呢?”

刘海中摇摇头:“他们都不知道,这老婆是我到三轧厂的时候讨的,那时候战乱方平,吃不上饭的人大有人在,我又有三轧厂的营生,讨老婆很好讨的。”

难怪他老婆在家半句话都说不上,一味以刘海中的想法为主,只会附和,从不反抗,原来是这么来的。

“那你为什么又要接受北方的招募?不怕被情报统计局发现,怀疑你的忠诚度吗?”

刘海中一脸的尴尬:“我也不想,但这不没办法嘛。我一个人,也没个手下,而且后面几年,那边送东西过来是越来越难了,我经费也没有,人手也没有,想招人也根本招不到。就算是想自己搞情报,可高振东住进来之后,更是没了机会,我只好打点歪门邪道的主意。”

同志们差点笑出声来,也是,高振东同志住进四合院之后,你在四合院还想搞什么情报工作,的确是有点天方夜谭了。

那地方被不知道多少个单位盯得死死的,你能搞到一个字的情报算我输!

“什么主意?”

“其实老毛子找我,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们想要做什么我非常清楚。但是我想,不如利用老毛子给的便利和资源,找点机会,弄点人手,搞点情报。就算是赚点情报上的外快,反正只要情报资料是真的,那那边就会相信我的作用,我就有了辗转腾挪的可能。”

这就是他在心里说自己“赚点儿外快”的真相,薅老毛子的羊毛揩他们的油。

同志们差点憋不住了,这特么还真是个人才!老毛子想利用他,没想到他才是利用人家的那个。利用老毛子的资源搞情报,达到自身的目的,搞间谍活动都能想到拼缝儿,人才啊!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高低得感叹一句,什么特么的拼好谍。

“好,你继续交待,你一共进行了多少次间谍活动,获得了些什么,哪些被你送到对面去了……”

同志们继续审讯,已经彻底放弃抵抗的刘海中也不保留,一一招供,至少明面上看起来没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