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贾老三
第408章贾老三
这个馅饼足够大,大到冯总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动交换机他知道,但是程控交换机,他就不知道了。
有一个误会是,有人以为在60年代前的自动交换机是程控交换机,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码事。
程控这两个字,在60年代前在交换机里是完全不存在的,eniac是40年代才问世的,在这之前,拿什么做程控?
40到60年代之间,计算机那高昂的价格,庞大的体积,也不可能作为交换机的控制设备使用。
因此最核心的“程控”两字,就无从说起了。
不过60年代之前,一些替代人工交换,根据拨号自动进行交换的自动交换机的确出现了,而且还出现挺早,1889年就有了。
而有个有趣的冷知识,直到1981年,约翰牛全国75%的交换机,依然是非程控的步进式交换机。
而现在对于冯总工来说,一个略显惭愧的现实是,哪怕自动交换机,他们同样整不利索,这一点不用看别的,就看到了80年代,依然遍布大地的人工交换机就知道了。
就连电传打字机这东西,原本的生产数量也不大,松江一个专业厂,从投产到停产几十年,总产量3万多台。
这个饼有点大,他带着点儿不托底的心态,问了高振东一句:“高总,这个步子是不是有点大?”
步子大了,就容易扯着那啥
高振东笑道:“步子不跨那么大就是,我们慢慢来,把握还是有一点的。”
一开始他是不准备上数字交换的,乃至时分交换都不准备。
那才是真的步子太大,别的不说,数字交换机的那存储,在这时候价格就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数字的话,对于现在通信院的同志来说跨度太大了,很难一下子理解。
脉码调制、pcpany,振兴电产的英文名称,同时又有灵感的意思,为了和iec区别,简写为inec。
——
9月4日,星期天,上午。
高振东和娄晓娥正在收拾东西,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开学了,虽然娄晓娥是四九城的人,也不准备常住校,可是京二医离南锣鼓巷着实有些远,十多公里,难免也有需要在宿舍住一住的时候。
至于日常上学,娄晓娥家里都安排好了,家里派个车子,这边在高振东家附近找个院子,在里面上车,那边附近找个院子下车,这样看起来两头都是骑车的,实际上人也不会太累。
要不然一天往返20多公里,倒不是骑不下来,但是影响学习状态是难免的。
好在这时候的路,不怎么堵车,车虽然跑不快,但是十来公里也就是二三十分钟的事情。
也幸亏是京二医的三年制,要是八年制的话,这车可能就开不了八年咯,三年倒是应该还问题不大。
衣服,被子,洗漱用品,必要的书籍,高振东给满满收拾了一大箱子,外加一个被包。
这玩意娄晓娥就不在行了,高振东能规整到一个箱子里的东西,换她来的话,最少一箱半。
所以她只是笑嘻嘻的看着高振东收拾,术业有专攻,能者多劳,高振东一边收拾,她倒还一会儿想起一个要带的,一会儿想起一样要拿的。
头一次,都这样。
高振东吭哧吭哧的把东西收拾好,正腆着个脸凑上去想找娄晓娥收点儿“打包费”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咚咚.咚.”,敲门声很缓,来人很有礼貌的样子。
娄晓娥笑着在高振东脸上轻轻碰了一下,算是先给点儿利息,然后站起来。
“来了~~~”清清脆脆的一声,娄晓娥拿出了女主人的架势,去开了门。
门口是秦怀茹,怀里抱着老三,两个大的孩子一个都没跟来,手里还提着些东西,旁边跟着傻柱。
这阵仗,这搭配,看得高振东两口子有些傻眼,这是几个意思?
见娄晓娥打开门,秦怀茹未语先笑:“高总工,晓娥,在家忙呐?”
娄晓娥和高振东一边笑着答话,一边把两人往家里让,不管咋回事儿吧,先把人请进来再说。
秦怀茹进来,一直也没说到底过来啥事儿,估计是有点不好意思。
娄晓娥和高振东也没在意,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贾老三的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