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祎 作品
11. 第 11 章
深夜,越二哥才带着自己的兄弟们从山中回来,打回来的猎物自然不少,他们不准备久留,准备明日就拿遂县卖掉。
这些时日,越二哥虽然拒绝了村里其他人,但却带着自己的兄弟上山,提前探路,熟悉深山的情况,自然也不能空手而归。
在绝对贫困的情况下,已经顾不得什么春天不能打猎的规矩了,他们只注意不去动那些怀孕的母兽,至于其他的,则是能攒一点是一点。
只是,这么多日,他们遇到也都是些野鸡兔子之类的普通猎物,像是老虎那种珍贵的猎物从未再也没能遇见过。
越云卓凑到越二哥身边,“二哥,怎么办啊?”
这样下去,能得到的也不过是几百个铜板而已,恐怕都不到一贯钱,哪怕辛勤一春天也没法获得多少收益。
越二哥自然也想到了,他皱了眉头扒拉了下那些猎物,“明天试试能不能抓点活的兔子拿回来养。孩子们不都没事干吗?每日都上山打草喂兔子,等兔子生了小兔子,我就带去县里酒楼卖。”
这样也是个办法。
越二哥的眉头越皱越紧,世人都知道生儿子好,只有他们家真心觉得儿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越大哥也娶了王氏女,如今已经生了四个小子了,家中的贫困压得夫妻两个喘不过来气,越大哥都不敢碰妻子,生怕再生四个小子。到了越二哥这里,他宁愿不娶,也绝对不娶王氏女,问就是养活不起。
底下的弟弟一个学着一个,除了老八太听话,其余的都是宁可不成亲也不肯娶王氏的女儿。
越三婶也会因此生儿子的气,可是没到家里饭都不够吃的情况,她也会叹气不已。
分家也不行,家里就那几亩地,若是一人分一点出去会比现在更穷,养兔子也未必是办法,养的兔子都未必够家里吃。
种地和养兔子既是办法,又不是办法,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越二哥叹口气,疲惫的挥挥手,“算了,睡觉去吧,明天再说。”
..........
周氏回去之后再心里琢磨琢磨就明白了,越三婶家几个儿子定然是背着村里人上山去了,但她什么都没说。越三婶家的日子过的艰难是有目共睹的,背着村里人上山也是情有可原的。她也不是那种多嘴多舌的人,不会莫名给人家添堵。
再说她自己的心里有堵心的事情,哪有闲心管人家的闲事。
周氏回家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儿子儿媳妇都已经回屋了,但还未入睡,因为东厢房的两间卧房内各有一点烛光闪烁着,周氏看一眼东厢房便唉声叹气。
她第一次叹气,越山师还不搭理她,等到叹到第十次时,越山师终于忍不住了,手里的书也看不下去了,出声询问,“这是怎么了?”
周氏终于如愿被丈夫询问了,一屁股坐在丈夫身边,“你说啊,我也不期望南氏给咱们生七八个孙子,那总不能一个都不生吧,哪怕生个孙女呢?我也不挑她的.......这夫妻两个.......”
自从越云川回来,周氏就在盼孙子,这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越山师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他手摸到烟袋,没有点烟也在床沿敲了两下,在他看来,儿子儿媳都挺好,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而已。
再说,儿子能活着回来他已经十分满足了,儿媳妇又是恩人孤女,他也不愿意逼迫,对于小夫妻两个的事情他是不愿意过多掺和的。
于是听着周氏反复唠叨这些话,他难免觉得烦。
越山师又敲了两下烟袋,忽然开口,“我倒是忘了件事,今日出门去见到大舅哥了.......”
南星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越山师说的这个大舅哥是周氏的兄长。
果然,周氏一听就住了口,转而问道,“见到我哥了?我哥家怎么样?对了,铁柱他媳妇之前好像又怀孕了,是不是快要生了?”
越山师看周氏一眼,“是要生了,但大嫂病了,岳母身体好像也不太好,说到时候让你帮着去做月子.......”
周氏住了嘴,皱了眉,“我大嫂一向身体不错,这是怎么的了?我娘身体说了怎么不好吗?”
周氏说道这里,又担心又有点着急,伸手推了丈夫一把,“这事你怎么能忘呢?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越山师摇摇头,“他没细说,我想着明日你带着南星回去看一眼,南星的医术你知道的,比我强,再说病的都是女人,南星回去看病也比我方便。”
越山师观察着妻子的神情,就见周氏皱起来的眉毛缓缓松了些,也没那么着急了。
越山师继续说,“若是真严重,你就带着南星待几天,等她们好些了再回来,家里也没什么事,小川也会做饭,不用担心家里。”
丈夫的体贴让周氏的眉头彻底舒展开,但到底心里是担心的,她立刻起身在衣柜里抽了张包袱皮,收拾了两件衣服,又拿了个荷包装了一贯钱,“行,那我明天带南氏回去一趟。”
越山师点点头,在黑暗中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心中期盼着周氏能回娘家多呆几天,不要再一直念念叨叨儿子儿媳妇什么时候生孩子的事了,念的他心烦。
周氏不是本村人,她家在东河村往再往东的村子,叫东林村,因为村里东头有片树林而得名。
周氏年轻的时候长相出色漂亮,又是个极为大方的好性格,越山师刚做草医不久,当时被东林村一户人家请去看病,一眼就看中了在村里遇见的周氏。
周氏嫁过来后操持家里,帮越山师照顾弟妹,永远站在他这边,越山师是十分满足这个妻子的,哪怕妻子子嗣艰难,多年只给他生了一个独苗儿子,越山师也从未有怨言。
但周氏就是跟南星过不去,虽然顾忌着南父曾经救过丈夫性命而对南星尽量照顾一些,也不为难,但她就是不喜南星。
越山师有点明白妻子是怎么想的。
还是征兵那件事留下的疙瘩,这些年周氏一直后悔当年没有站在小川前面驳回越山师的决定,让小川继续娶王家女儿,险些让儿子连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6708|1639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点血脉都没留下。哪怕越云川平安归来,这五年的疙瘩结在心里,还是不那么容易消退的。
只是在越云川回来之前的那种纯粹的排斥变成了现在的催生,或许真的得等到南星生了孩子,周氏才能好。
越山师也不明着劝,他让南星跟着妻子去东林村给妻子的亲人治病,周氏是个明事理的性子,总会因此再善待南星一些,等时日久了,心中的疙瘩总会消退的。
.........
周氏记挂着娘家的事情,第二天早早就醒了过来,她整理了一下昨夜的包裹,想了想,又拿了二两银子塞进去,就出门去叫南星。
等到越云川醒过来的时候,周氏已经带着南星走了。
越云川跟越山师面面相觑,还是越山师先发了话,“小川啊,你看看灶房还有什么?早上随便做点就行。”
于是越云川就知道,在周氏和南星离家这段时间,得他做饭了。
“行。”
做个饭而已,越云川也不觉得有什么,他到灶房转一圈,把昨晚发好的面醒上,取下房顶挂着的羊腿和腊肉就开始切。
等到肉香味传来,越山师循着香味凑到灶房门口,“大早上就吃肉啊?”
他们毕竟是普通农家,家中日常是舍不得大吃二喝的,周氏日常对伙食算计的极好,除了越云川刚回来那几天顿顿吃肉,后来就回归了日常,两三天才有荤腥。
家中吃的比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好,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填饱肚子罢了。
“嗯。”
越云川把昨晚发好的面揉好,夹上满满的羊肉馅蒸了夹肉花卷,等花卷好了,粥也煮好了,越云川又炒了一盘子腊肉蒜苗,加上几个平日腌好的咸菜小菜,早饭就好了。
今日早饭比每日晚饭还丰盛,越山师坐到桌子前,一时间竟然还有点不敢下筷子,一抬眼就看见越云川几口干掉一个夹肉花卷,筷子停也不停地夹向另一个。
“嘿,你个小兔崽子。”
越山师不敢再犹豫,再等一会儿,全都让越云川吃了,一个也给他留不下,他也赶紧吃了起来。
吃完饭摸着鼓起来的肚子,越山师满足的叹谓着,看着越云川收拾桌子,问道,“跟沈大郎怎么说的,什么时候去私塾读书啊?”
越云川如实回答,“他说让我等他消息,差不多等他下次休沐吧。”
越山师点点头,“这就对了,咱们也不图什么为官做宰,考个秀才回来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越云川好笑的点点头,却也觉得那种心头莫名的急躁感消退了不少。
沈大郎这边。
他在清晨早起吃了沈氏给他准备的早饭,背着书箱出发,在早课进行的时候赶到了书院,冯秀才正在院子里□□背书,沈大郎见状行了一礼,唤道,“夫子。”
冯秀才点点头,伸手轻轻一挥,示意他准备早课。
沈大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抽书,一边想着越云川的事情,但看夫子忙着,还是决定等下课的时候再问。
这些时日,越二哥虽然拒绝了村里其他人,但却带着自己的兄弟上山,提前探路,熟悉深山的情况,自然也不能空手而归。
在绝对贫困的情况下,已经顾不得什么春天不能打猎的规矩了,他们只注意不去动那些怀孕的母兽,至于其他的,则是能攒一点是一点。
只是,这么多日,他们遇到也都是些野鸡兔子之类的普通猎物,像是老虎那种珍贵的猎物从未再也没能遇见过。
越云卓凑到越二哥身边,“二哥,怎么办啊?”
这样下去,能得到的也不过是几百个铜板而已,恐怕都不到一贯钱,哪怕辛勤一春天也没法获得多少收益。
越二哥自然也想到了,他皱了眉头扒拉了下那些猎物,“明天试试能不能抓点活的兔子拿回来养。孩子们不都没事干吗?每日都上山打草喂兔子,等兔子生了小兔子,我就带去县里酒楼卖。”
这样也是个办法。
越二哥的眉头越皱越紧,世人都知道生儿子好,只有他们家真心觉得儿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越大哥也娶了王氏女,如今已经生了四个小子了,家中的贫困压得夫妻两个喘不过来气,越大哥都不敢碰妻子,生怕再生四个小子。到了越二哥这里,他宁愿不娶,也绝对不娶王氏女,问就是养活不起。
底下的弟弟一个学着一个,除了老八太听话,其余的都是宁可不成亲也不肯娶王氏的女儿。
越三婶也会因此生儿子的气,可是没到家里饭都不够吃的情况,她也会叹气不已。
分家也不行,家里就那几亩地,若是一人分一点出去会比现在更穷,养兔子也未必是办法,养的兔子都未必够家里吃。
种地和养兔子既是办法,又不是办法,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越二哥叹口气,疲惫的挥挥手,“算了,睡觉去吧,明天再说。”
..........
周氏回去之后再心里琢磨琢磨就明白了,越三婶家几个儿子定然是背着村里人上山去了,但她什么都没说。越三婶家的日子过的艰难是有目共睹的,背着村里人上山也是情有可原的。她也不是那种多嘴多舌的人,不会莫名给人家添堵。
再说她自己的心里有堵心的事情,哪有闲心管人家的闲事。
周氏回家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儿子儿媳妇都已经回屋了,但还未入睡,因为东厢房的两间卧房内各有一点烛光闪烁着,周氏看一眼东厢房便唉声叹气。
她第一次叹气,越山师还不搭理她,等到叹到第十次时,越山师终于忍不住了,手里的书也看不下去了,出声询问,“这是怎么了?”
周氏终于如愿被丈夫询问了,一屁股坐在丈夫身边,“你说啊,我也不期望南氏给咱们生七八个孙子,那总不能一个都不生吧,哪怕生个孙女呢?我也不挑她的.......这夫妻两个.......”
自从越云川回来,周氏就在盼孙子,这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越山师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他手摸到烟袋,没有点烟也在床沿敲了两下,在他看来,儿子儿媳都挺好,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而已。
再说,儿子能活着回来他已经十分满足了,儿媳妇又是恩人孤女,他也不愿意逼迫,对于小夫妻两个的事情他是不愿意过多掺和的。
于是听着周氏反复唠叨这些话,他难免觉得烦。
越山师又敲了两下烟袋,忽然开口,“我倒是忘了件事,今日出门去见到大舅哥了.......”
南星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越山师说的这个大舅哥是周氏的兄长。
果然,周氏一听就住了口,转而问道,“见到我哥了?我哥家怎么样?对了,铁柱他媳妇之前好像又怀孕了,是不是快要生了?”
越山师看周氏一眼,“是要生了,但大嫂病了,岳母身体好像也不太好,说到时候让你帮着去做月子.......”
周氏住了嘴,皱了眉,“我大嫂一向身体不错,这是怎么的了?我娘身体说了怎么不好吗?”
周氏说道这里,又担心又有点着急,伸手推了丈夫一把,“这事你怎么能忘呢?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越山师摇摇头,“他没细说,我想着明日你带着南星回去看一眼,南星的医术你知道的,比我强,再说病的都是女人,南星回去看病也比我方便。”
越山师观察着妻子的神情,就见周氏皱起来的眉毛缓缓松了些,也没那么着急了。
越山师继续说,“若是真严重,你就带着南星待几天,等她们好些了再回来,家里也没什么事,小川也会做饭,不用担心家里。”
丈夫的体贴让周氏的眉头彻底舒展开,但到底心里是担心的,她立刻起身在衣柜里抽了张包袱皮,收拾了两件衣服,又拿了个荷包装了一贯钱,“行,那我明天带南氏回去一趟。”
越山师点点头,在黑暗中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心中期盼着周氏能回娘家多呆几天,不要再一直念念叨叨儿子儿媳妇什么时候生孩子的事了,念的他心烦。
周氏不是本村人,她家在东河村往再往东的村子,叫东林村,因为村里东头有片树林而得名。
周氏年轻的时候长相出色漂亮,又是个极为大方的好性格,越山师刚做草医不久,当时被东林村一户人家请去看病,一眼就看中了在村里遇见的周氏。
周氏嫁过来后操持家里,帮越山师照顾弟妹,永远站在他这边,越山师是十分满足这个妻子的,哪怕妻子子嗣艰难,多年只给他生了一个独苗儿子,越山师也从未有怨言。
但周氏就是跟南星过不去,虽然顾忌着南父曾经救过丈夫性命而对南星尽量照顾一些,也不为难,但她就是不喜南星。
越山师有点明白妻子是怎么想的。
还是征兵那件事留下的疙瘩,这些年周氏一直后悔当年没有站在小川前面驳回越山师的决定,让小川继续娶王家女儿,险些让儿子连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6708|1639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点血脉都没留下。哪怕越云川平安归来,这五年的疙瘩结在心里,还是不那么容易消退的。
只是在越云川回来之前的那种纯粹的排斥变成了现在的催生,或许真的得等到南星生了孩子,周氏才能好。
越山师也不明着劝,他让南星跟着妻子去东林村给妻子的亲人治病,周氏是个明事理的性子,总会因此再善待南星一些,等时日久了,心中的疙瘩总会消退的。
.........
周氏记挂着娘家的事情,第二天早早就醒了过来,她整理了一下昨夜的包裹,想了想,又拿了二两银子塞进去,就出门去叫南星。
等到越云川醒过来的时候,周氏已经带着南星走了。
越云川跟越山师面面相觑,还是越山师先发了话,“小川啊,你看看灶房还有什么?早上随便做点就行。”
于是越云川就知道,在周氏和南星离家这段时间,得他做饭了。
“行。”
做个饭而已,越云川也不觉得有什么,他到灶房转一圈,把昨晚发好的面醒上,取下房顶挂着的羊腿和腊肉就开始切。
等到肉香味传来,越山师循着香味凑到灶房门口,“大早上就吃肉啊?”
他们毕竟是普通农家,家中日常是舍不得大吃二喝的,周氏日常对伙食算计的极好,除了越云川刚回来那几天顿顿吃肉,后来就回归了日常,两三天才有荤腥。
家中吃的比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好,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填饱肚子罢了。
“嗯。”
越云川把昨晚发好的面揉好,夹上满满的羊肉馅蒸了夹肉花卷,等花卷好了,粥也煮好了,越云川又炒了一盘子腊肉蒜苗,加上几个平日腌好的咸菜小菜,早饭就好了。
今日早饭比每日晚饭还丰盛,越山师坐到桌子前,一时间竟然还有点不敢下筷子,一抬眼就看见越云川几口干掉一个夹肉花卷,筷子停也不停地夹向另一个。
“嘿,你个小兔崽子。”
越山师不敢再犹豫,再等一会儿,全都让越云川吃了,一个也给他留不下,他也赶紧吃了起来。
吃完饭摸着鼓起来的肚子,越山师满足的叹谓着,看着越云川收拾桌子,问道,“跟沈大郎怎么说的,什么时候去私塾读书啊?”
越云川如实回答,“他说让我等他消息,差不多等他下次休沐吧。”
越山师点点头,“这就对了,咱们也不图什么为官做宰,考个秀才回来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越云川好笑的点点头,却也觉得那种心头莫名的急躁感消退了不少。
沈大郎这边。
他在清晨早起吃了沈氏给他准备的早饭,背着书箱出发,在早课进行的时候赶到了书院,冯秀才正在院子里□□背书,沈大郎见状行了一礼,唤道,“夫子。”
冯秀才点点头,伸手轻轻一挥,示意他准备早课。
沈大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抽书,一边想着越云川的事情,但看夫子忙着,还是决定等下课的时候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