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米多 作品
23. 第 23 章
宋今禾休养月余,气色好了很多,便想着回宁安堂,青叶不太放心,请顾宴清给她再三诊脉,确认真的身体无虞后才同意她回来。
骤然从悠闲转入忙碌,第一天她便有些坐不住,郑大夫见她走神了好几次,忍不住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我看你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宋今禾放下手中的纸笔,从椅子上起身,伸了伸懒腰,又侧身扭了扭脖子,悠然长叹:“郑大夫,你不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歇息太久,我竟然有些不习惯如今的忙碌了。”
郑大夫闻言不由一噎,脸上担忧的神情顿住,淡淡道:“你好歹歇息了一个多月,我可是许久没有休息了。”
语气里的酸意大家都能听出来,他身后的药童没忍住,低头遮掩自己无声的笑意,只是宋今禾看见他轻微抖动的肩膀知道他应该憋的不轻。
江清舟正在药柜前整理抽屉里的药材,听见两人的话,没有转身,也跟着叹了口气:“是啊,我也一样。”
几个药童无声点头应和,哀怨的看着宋今禾,目光里都是隐隐约约的艳羡。
宋今禾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起这个头,倒是将大家的怨气都招惹出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接着坐回桌前抄写脉案,正色道:“我已经休息好了,再给我四五天时间就能把这个月的脉案抄写出来。”
郑大夫看了下她手边那一堆厚厚的纸张,这才满意点点头。宋今禾缺席的这段日子,他都需要趁着空闲时间抄录一些,时常感到手腕酸疼,往日没觉得有什么,她一回来自己倒是轻省很多,果然她说得对,由奢入俭难啊。
顾宴清送走手头的客人,笑着对几人道:“我还想着这些日子病人不多,大家合力将药柜里的药材盘点核对一下呢,今年被耽搁了,过两日需要大家受累帮忙了。”
郑大夫看了看外面的太阳,想了想,回道:“我看后天中午开始吧,这两日太热,病人都是清晨过来,下午倒是没什么人。”
顾宴清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下午的时候有人来医馆请大夫上门,有妇人生产,已经请了稳婆,但是听说宁安堂有女大夫,家人不放心,又特地来请宋今禾过去看看,她对这些已经习惯了,这两年经常出诊,倒是跟城中几个出名的稳婆混了个脸熟。
只是她很少独自一人前去,毕竟还没出师,总归需要一个人帮忙看着的,顾宴清脱不开身,便由郑大夫跟她前去。
自从上一次宋今禾问他想不想去京城后,顾宴清见了她虽然一如既往,可是宋今禾能偶尔瞥见他目光里的躲闪,他好像很喜欢庆安,不愿再去其他地方,这几年,除了每年固定一次出门巡视其他地方的几个铺子,他再没有出过庆安,只是每日安安稳稳在宁安堂坐堂看诊。
好在这次接生很顺利,母女平安,那家人前面生了两个儿子,这次见是个女儿,产妇的丈夫喜笑颜开,抱着孩子都不舍得撒手,众人见了忍俊不禁,这么喜欢女儿的倒是少见,宋今禾见状也替产妇高兴几分。
接过他们家给的红封,宋今禾收拾干净身上的血迹,背着药箱跟在郑大夫身后上了马车,待两人坐定后,跟郑大夫聊了几句产妇,然后陡然话音一转:“说起来,郑大夫,我没来宁安堂之前,你和顾大夫接诊过的产妇多吗?”
郑大夫叹了口气,似乎是不愿回想:“一年也接诊不了几个呀,我们是男大夫,产妇家人哪愿让我们进产房,你难道忘了那个郑大郎吗?”
宋今禾作出惊讶的样子,有些好奇问道:“那您学这些的时候,都是跟师父学的吗?呀,我好像忘了问,难道顾大夫的医术是跟您学的吗?”
说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郑大夫并不介意她刨根问底,笑眯眯道“我当年也是在医馆当了二十多年药童才出师的,顾大夫的医术倒是与我无关,我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医术,之前问过,只是他不想多说,我便没有再问过了。”
“那您是怎么会到宁安堂坐诊的?”
郑大夫捋了捋胡须,抬起眼眸看向马车棚顶,幽幽道:“那就说来话长了,不过倒是可以长话短说,那会我出师后跟着师傅在其他医馆当大夫,后来掌柜生病去世,少东家接管家业,偏他生性好赌,没多久就将医馆输出去了,我们一干人等不想跟着新东家,便出来各谋生路,恰巧宁安堂刚开张没多久,在招坐堂大夫,我便找到顾大夫,然后就留到现在了。”
宋今禾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过往,以前她只是埋头学医倒是不知道中间这么曲折,看郑大夫愿意提起过去,接着问道:“宁安堂开了多少年了?”
郑大夫伸出手指数了数,犹豫道:“大约有十年了吧。”
宋今禾想了想顾宴清的年纪,也就是他十五六岁就开了宁安堂,十几岁的少年做这样的决定,顾大人和顾夫人是怎么会同意的呢?
按下心里的猜测,佩服的感叹了一句:“这样看来,顾大夫真的厉害,这么年轻就将宁安堂经营得有声有色,若是以后,我也能开一座医馆就好了。”
郑大夫失笑:“那你还有得学,过几年才能出师呢。”
宋今禾拧了拧眉,然后又觉得自己的忧虑有些多余,几年后自己还不知道在哪呢,万一没有以后呢。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医馆,已经日渐西沉,这会已经没有病人了,宋今禾接着抄写脉案,到了下工的时候才慢悠悠将东西锁回抽屉,然后溜达着回家。
还没走到巷子口,就听见巷子里传来小孩子的嬉闹声,里面还有自己很熟悉的声音,等她走进巷子,果然看到了宋清然和宋清语两兄妹,她探头看去,自家门口果然有人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里守着,这才放下心来。
她不想扫孩子的兴,想静悄悄走过去,不打扰他们玩游戏。只是宋清语眼尖,侧头的时候看见她,立马惊喜的跑上前抱着她的腿:“阿娘,你回来啦?”
宋今禾伸手将跑过来的宋清语接住搂在怀里,温柔道:“是啊,阿娘先回去,你们接着玩,待会青叶姑姑将晚食做好了我再喊你们回家,好不好?”
两人松开手,从她身上爬下来,又转身跑回围成一圈的人群里,正中间不知道是谁拿过来的一个破碗,中间放着两个蚂蚱,他们正在看蚂蚱打架,时不时欢呼一下。
宋今禾笑着摇摇头,走到家门前才看清守着的是王大娘,她正断了个簸箕,里面放了一把青菜,边择菜边看几眼孩子,便笑道:“大娘,家里左右没有什么事情,你看着孩子就好,不用这么忙,晚食早些晚些都不碍事的。”
王大娘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30910|1634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起身,憨厚的笑笑,回道:“宋大夫,不忙的,院子里没什么事,我闲着也是闲着。”
宋今禾知道她性子老实本分,这几年在家里帮忙,一直很勤快,任劳任怨,好在家里除了两个孩子的事情多一点,其余也就只剩下一日三餐和洒扫浆洗了,此时也不过多劝阻,点点头道:“那就好。”
青叶正和李大娘在厨房做饭,宋今禾站在院子里闻到了红烧肘子的香气,突然觉得有些饿,去洗了手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后,泡了杯茶坐在院子里等开饭。
悠闲的时间还不到一刻钟,就见王大娘突然将手中的簸箕往地上一放,然后匆匆的往外跑去,宋今禾正有些不明所以,就听到了宋清语嚎哭的声音,她赶紧起身出了门。
等她到时,王大娘已经将两个孩子拉到自己身边,抱着宋清语哄她别哭,宋清然红着眼眶站在一旁,似乎很生气,宋今禾大步迈过去,蹲下身将宋清语抱进怀里,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哄道:“小鱼儿乖,别哭了,哭成小花猫就不漂亮了。”
等宋清语停止哭泣后抽噎着嗯了一声后,松开怀抱,问一旁的宋清然:“然然,告诉阿娘,发生了什么事。”
旁边的一群小孩子已经四散开,站在原地看着几人没有说话,宋清然神情有些低落,倔强的不肯抬头让众人看见他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小声道:“我们再看蚂蚱打架,说好的,赢了就可以拿果子,我们赢了他们不愿给,还说我和妹妹是没有爹爹的野种。”
宋今禾闻言,眯起眼睛,眼神中聚起几丝愤怒,转头看向那几个孩子,强行按下心头怒火,问道:“这事是真的吗?既然事先定好了规矩,就要说话算话才对。”
站在最中间的孩子听见她的话,将右手往身后藏了藏,宋今禾看了一眼,发现他的手里正握着一只黄彤彤的杏子,知道这便是他们用来打赌的果子了,她又看了看那个孩子没有再说什么。
这孩子是巷尾那户人家的小儿子,他家人多,平日里没少见他家里鸡飞狗跳,如今一看,孩子也是没教好。
虽然她是大人不能跟孩子计较,但是心里仍旧扎着一根刺,两个孩子的生活中确实从来没有父亲这个角色出现过,她自认为这几年将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小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想来是家里的大人说嘴,孩子跟着有样学样罢了。
宋今禾站起身,牵着两个孩子,扫了一眼巷子里的几家宅子,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几个孩子道:“我家然然和小鱼儿的爹爹远在京城,只是不常来这里罢了,你们年纪小,凑在一起玩闹,但是不能口出恶言。”
然后对两个孩子道:“你们打赌的果子是杏子,先回家洗脸,我让王婆婆现在去买好不好?”
杏子有些寒性,她怕两个孩子不知节制,每次都不许他们多吃,再加上现在小孩子们抢的东西才更香,也难怪孩子们会吵架。
宋清语用袖子胡乱擦了擦脸,低落的点点头:“嗯,阿娘,我还想吃寒瓜。”
宋今禾点点头,吩咐王大娘:“大娘,去买些杏子,寒瓜,其他的果子也一样来一份吧。”
王大娘应下,转身朝巷子外走去,这会天色已经晚了,她得趁早去集市那边看看,否则小贩们收摊了,就要等明天了。
骤然从悠闲转入忙碌,第一天她便有些坐不住,郑大夫见她走神了好几次,忍不住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我看你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宋今禾放下手中的纸笔,从椅子上起身,伸了伸懒腰,又侧身扭了扭脖子,悠然长叹:“郑大夫,你不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歇息太久,我竟然有些不习惯如今的忙碌了。”
郑大夫闻言不由一噎,脸上担忧的神情顿住,淡淡道:“你好歹歇息了一个多月,我可是许久没有休息了。”
语气里的酸意大家都能听出来,他身后的药童没忍住,低头遮掩自己无声的笑意,只是宋今禾看见他轻微抖动的肩膀知道他应该憋的不轻。
江清舟正在药柜前整理抽屉里的药材,听见两人的话,没有转身,也跟着叹了口气:“是啊,我也一样。”
几个药童无声点头应和,哀怨的看着宋今禾,目光里都是隐隐约约的艳羡。
宋今禾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起这个头,倒是将大家的怨气都招惹出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接着坐回桌前抄写脉案,正色道:“我已经休息好了,再给我四五天时间就能把这个月的脉案抄写出来。”
郑大夫看了下她手边那一堆厚厚的纸张,这才满意点点头。宋今禾缺席的这段日子,他都需要趁着空闲时间抄录一些,时常感到手腕酸疼,往日没觉得有什么,她一回来自己倒是轻省很多,果然她说得对,由奢入俭难啊。
顾宴清送走手头的客人,笑着对几人道:“我还想着这些日子病人不多,大家合力将药柜里的药材盘点核对一下呢,今年被耽搁了,过两日需要大家受累帮忙了。”
郑大夫看了看外面的太阳,想了想,回道:“我看后天中午开始吧,这两日太热,病人都是清晨过来,下午倒是没什么人。”
顾宴清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下午的时候有人来医馆请大夫上门,有妇人生产,已经请了稳婆,但是听说宁安堂有女大夫,家人不放心,又特地来请宋今禾过去看看,她对这些已经习惯了,这两年经常出诊,倒是跟城中几个出名的稳婆混了个脸熟。
只是她很少独自一人前去,毕竟还没出师,总归需要一个人帮忙看着的,顾宴清脱不开身,便由郑大夫跟她前去。
自从上一次宋今禾问他想不想去京城后,顾宴清见了她虽然一如既往,可是宋今禾能偶尔瞥见他目光里的躲闪,他好像很喜欢庆安,不愿再去其他地方,这几年,除了每年固定一次出门巡视其他地方的几个铺子,他再没有出过庆安,只是每日安安稳稳在宁安堂坐堂看诊。
好在这次接生很顺利,母女平安,那家人前面生了两个儿子,这次见是个女儿,产妇的丈夫喜笑颜开,抱着孩子都不舍得撒手,众人见了忍俊不禁,这么喜欢女儿的倒是少见,宋今禾见状也替产妇高兴几分。
接过他们家给的红封,宋今禾收拾干净身上的血迹,背着药箱跟在郑大夫身后上了马车,待两人坐定后,跟郑大夫聊了几句产妇,然后陡然话音一转:“说起来,郑大夫,我没来宁安堂之前,你和顾大夫接诊过的产妇多吗?”
郑大夫叹了口气,似乎是不愿回想:“一年也接诊不了几个呀,我们是男大夫,产妇家人哪愿让我们进产房,你难道忘了那个郑大郎吗?”
宋今禾作出惊讶的样子,有些好奇问道:“那您学这些的时候,都是跟师父学的吗?呀,我好像忘了问,难道顾大夫的医术是跟您学的吗?”
说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郑大夫并不介意她刨根问底,笑眯眯道“我当年也是在医馆当了二十多年药童才出师的,顾大夫的医术倒是与我无关,我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医术,之前问过,只是他不想多说,我便没有再问过了。”
“那您是怎么会到宁安堂坐诊的?”
郑大夫捋了捋胡须,抬起眼眸看向马车棚顶,幽幽道:“那就说来话长了,不过倒是可以长话短说,那会我出师后跟着师傅在其他医馆当大夫,后来掌柜生病去世,少东家接管家业,偏他生性好赌,没多久就将医馆输出去了,我们一干人等不想跟着新东家,便出来各谋生路,恰巧宁安堂刚开张没多久,在招坐堂大夫,我便找到顾大夫,然后就留到现在了。”
宋今禾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过往,以前她只是埋头学医倒是不知道中间这么曲折,看郑大夫愿意提起过去,接着问道:“宁安堂开了多少年了?”
郑大夫伸出手指数了数,犹豫道:“大约有十年了吧。”
宋今禾想了想顾宴清的年纪,也就是他十五六岁就开了宁安堂,十几岁的少年做这样的决定,顾大人和顾夫人是怎么会同意的呢?
按下心里的猜测,佩服的感叹了一句:“这样看来,顾大夫真的厉害,这么年轻就将宁安堂经营得有声有色,若是以后,我也能开一座医馆就好了。”
郑大夫失笑:“那你还有得学,过几年才能出师呢。”
宋今禾拧了拧眉,然后又觉得自己的忧虑有些多余,几年后自己还不知道在哪呢,万一没有以后呢。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医馆,已经日渐西沉,这会已经没有病人了,宋今禾接着抄写脉案,到了下工的时候才慢悠悠将东西锁回抽屉,然后溜达着回家。
还没走到巷子口,就听见巷子里传来小孩子的嬉闹声,里面还有自己很熟悉的声音,等她走进巷子,果然看到了宋清然和宋清语两兄妹,她探头看去,自家门口果然有人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里守着,这才放下心来。
她不想扫孩子的兴,想静悄悄走过去,不打扰他们玩游戏。只是宋清语眼尖,侧头的时候看见她,立马惊喜的跑上前抱着她的腿:“阿娘,你回来啦?”
宋今禾伸手将跑过来的宋清语接住搂在怀里,温柔道:“是啊,阿娘先回去,你们接着玩,待会青叶姑姑将晚食做好了我再喊你们回家,好不好?”
两人松开手,从她身上爬下来,又转身跑回围成一圈的人群里,正中间不知道是谁拿过来的一个破碗,中间放着两个蚂蚱,他们正在看蚂蚱打架,时不时欢呼一下。
宋今禾笑着摇摇头,走到家门前才看清守着的是王大娘,她正断了个簸箕,里面放了一把青菜,边择菜边看几眼孩子,便笑道:“大娘,家里左右没有什么事情,你看着孩子就好,不用这么忙,晚食早些晚些都不碍事的。”
王大娘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30910|1634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起身,憨厚的笑笑,回道:“宋大夫,不忙的,院子里没什么事,我闲着也是闲着。”
宋今禾知道她性子老实本分,这几年在家里帮忙,一直很勤快,任劳任怨,好在家里除了两个孩子的事情多一点,其余也就只剩下一日三餐和洒扫浆洗了,此时也不过多劝阻,点点头道:“那就好。”
青叶正和李大娘在厨房做饭,宋今禾站在院子里闻到了红烧肘子的香气,突然觉得有些饿,去洗了手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后,泡了杯茶坐在院子里等开饭。
悠闲的时间还不到一刻钟,就见王大娘突然将手中的簸箕往地上一放,然后匆匆的往外跑去,宋今禾正有些不明所以,就听到了宋清语嚎哭的声音,她赶紧起身出了门。
等她到时,王大娘已经将两个孩子拉到自己身边,抱着宋清语哄她别哭,宋清然红着眼眶站在一旁,似乎很生气,宋今禾大步迈过去,蹲下身将宋清语抱进怀里,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哄道:“小鱼儿乖,别哭了,哭成小花猫就不漂亮了。”
等宋清语停止哭泣后抽噎着嗯了一声后,松开怀抱,问一旁的宋清然:“然然,告诉阿娘,发生了什么事。”
旁边的一群小孩子已经四散开,站在原地看着几人没有说话,宋清然神情有些低落,倔强的不肯抬头让众人看见他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小声道:“我们再看蚂蚱打架,说好的,赢了就可以拿果子,我们赢了他们不愿给,还说我和妹妹是没有爹爹的野种。”
宋今禾闻言,眯起眼睛,眼神中聚起几丝愤怒,转头看向那几个孩子,强行按下心头怒火,问道:“这事是真的吗?既然事先定好了规矩,就要说话算话才对。”
站在最中间的孩子听见她的话,将右手往身后藏了藏,宋今禾看了一眼,发现他的手里正握着一只黄彤彤的杏子,知道这便是他们用来打赌的果子了,她又看了看那个孩子没有再说什么。
这孩子是巷尾那户人家的小儿子,他家人多,平日里没少见他家里鸡飞狗跳,如今一看,孩子也是没教好。
虽然她是大人不能跟孩子计较,但是心里仍旧扎着一根刺,两个孩子的生活中确实从来没有父亲这个角色出现过,她自认为这几年将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小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想来是家里的大人说嘴,孩子跟着有样学样罢了。
宋今禾站起身,牵着两个孩子,扫了一眼巷子里的几家宅子,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几个孩子道:“我家然然和小鱼儿的爹爹远在京城,只是不常来这里罢了,你们年纪小,凑在一起玩闹,但是不能口出恶言。”
然后对两个孩子道:“你们打赌的果子是杏子,先回家洗脸,我让王婆婆现在去买好不好?”
杏子有些寒性,她怕两个孩子不知节制,每次都不许他们多吃,再加上现在小孩子们抢的东西才更香,也难怪孩子们会吵架。
宋清语用袖子胡乱擦了擦脸,低落的点点头:“嗯,阿娘,我还想吃寒瓜。”
宋今禾点点头,吩咐王大娘:“大娘,去买些杏子,寒瓜,其他的果子也一样来一份吧。”
王大娘应下,转身朝巷子外走去,这会天色已经晚了,她得趁早去集市那边看看,否则小贩们收摊了,就要等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