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迦 作品
24. 冷战
崔清漪被萧绥扔在床上,手腕也被萧绥禁锢在枕头上,窄红的面容上出了些细汗,一不留神,就烫到了她的长睫上。
她方才从丹青楼回来,心神还没从徐怀瑾的话绕出来,就被萧绥直愣愣抵在床上,她烦躁挣扎着,可萧绥强硬地不肯放开她,甚至还将自己的双腿压在了身下。
热流如同藤蔓,沿着她的脚心一路轰轰烈烈地向上,直到烧到了她的耳垂,那股热流才渐渐聚拢。
从远处看,像一只吐着蕊心的扶桑花。
崔清漪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闭着眼尽量不去想他,问道:“萧绥,你发什么神经?”
“我发神经?”
萧绥不悦,低声接着说:“昨晚上你答应我什么了?”
崔清漪睁开眼,震惊地看着面前的人:“你又监视我?”
她其实也知道不是监视,只是她不愿回答他质问罢了。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院子中冒出了月光,嫩黄中带了点白,灼灼地照着床上的两个人。分明是最亲密的姿势,可横斜在两人之间的却是不解与憋闷。
沉默良久,萧绥眼神染上深邃,平静道:“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一个外人?”
“监视崔大小姐,本王可不敢。现在,你心里有谁,也和我无关。”
话落,萧绥便松开了她的手腕,兀自失神,落寞地坐在了床边。
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忽而渐渐离散,吹来的风也有些刺骨,萧绥自嘲地笑了一下。
他回想自己从前的神色,明明没有注意过崔清漪,对她这样的人也不感兴趣。
可她昨日刚答应自己不去见徐怀瑾,今日下午就和他见了面。无缘无故去找他,为的是什么?
萧绥不用想就知道,她压根没把自己当回事,她心里装的一直都是徐怀瑾。
想到这里,萧绥便利落起身,准备离开这里。
崔清漪见他要走,软下态度,连忙拉上了他的衣袖,“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我下午是见了他,也同他讲了话,但也只是打个招呼。”
“你不信,可以去问徐络婉,我今日出门是去找她的,准备离开时才碰到了徐怀瑾。”
如此恳切的崔清漪,萧绥倒是第一次见,他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在乎徐怀瑾,在乎到只为徐怀瑾辩解。
萧绥看向那扇窗户,外面的卷帘悠悠地发出响声,明明入夏了,他却有些心灰意冷。
他少年老成,从未对哪个女子动过心,直到碰见了崔清漪,可谁知,人家心里装的却是另一个人,还是一个他讨厌的人。
萧绥不敢赌她的真心,更不敢奢求她心里都是自己,直至今日,他才醒悟,原来他在她心里连一点点的位置都没有。
从前的那些吻,就当是南柯一梦罢了。他就像那淳于棼,空有一场欢喜。[1]
“你和他讲了什么?”萧绥无情地将她的手撂开,转过身,平静地看床上的崔清漪。
“如果和上次一样不想说,日后我们就分开住。”
崔清漪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但有些事情,萧绥不该知道,也不应该牵涉其中。
恍惚之间,月色也悄悄撤了出去,崔清漪始终没有回答。
“这样也好,日后你就不用在我面前那么委屈了。”
“你知道,我向来最讨厌眼泪。”
他声音漠然,听不出任何情绪,倒像是在叙述一件平平淡淡的小事。
萧绥头也不回了离开了沁水居。
崔清漪心里伴随着那道门一震,神魂立刻回来了。
她将手按着额头,强迫自己躺在了被褥里,不仅有些晕,还有些闷。
于是她侧着脸去望眼前的那道屏风,烛火的光躲闪在上面,像是飞蛾扑火。
从一开始,她其实就在骗他,那场盛大的婚事,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眼泪和委屈。她开始想要的也不过是萧绥的消息,可现在她竟有些眷恋他的怀抱和温柔。
崔清漪叹了口气,想了想萧绥的话,这样也好,日后她走她的阳关道,两人再也没有联系,也省得她心里内疚。
她拉紧被褥,将自己的心遮掩下去,隐隐约约地,眼前又出现了那一串灯笼。连带着徐怀瑾下午的话,崔清漪渐渐有些虚幻缥缈的感觉。
烛火随风而闪,她突然想起来从前的那个场景。
灭门那天,父亲中午用过饭就带着小厮离开了家,母亲则有些焦急,一直在家中等父亲的消息。
父亲那时候在忙些什么,她并不清楚,但她知道,父亲那时候常常深夜在书房写信。本以为父亲是写给好友的,可那些好友,崔清漪前后都去问过,都说父亲已许久不联系他们了。
母亲那日早早的回了屋子,就连她和姐姐想要请安,也被母亲推了回来。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信笺非同一般,既然不是好友,那是仇人?难不成父亲一直和徐怀瑾有联络?应该不会,父亲向来自诩清流,最瞧不上徐怀瑾那样阿谀奉承的人。
既然不是徐怀瑾,那应该是父亲求助的人?
可求助的话…….
父亲会求助谁呢?对那人来说,帮父亲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件事放在心里久了,就像一块浅沉的幽岩,时不时压在她心头。
她愈想,心就越沉。
不知过了多久,崔清漪浑浑噩噩的睡了过去,这晚和那晚一样,没脱衣裳,直接裹住身子沉了下去。
月亮随风而落,她躺在床上,厚重的被褥压的她有些憋闷,那帷帐如果是牢笼,那她就是笼中欲坠未坠的夜莺。
一夜难眠。
崔清漪皱着眉,费力地将被褥推开,手臂忽而有了些冷意。凉丝丝的风进了沁水居,直到将她昨晚的情绪吹散,她才晓得昨晚两人已经开始冷战了。
她静静地坐了起来,将昨晚的那个自己剥了出去。
“昙云,午后把阿月喊回来。”说着,崔清漪便披了外衫,走向了梳妆台。
昙云还没来得及答应,就听见崔清漪冷冽说道:“待会儿,你去吩咐六安,让他将玉兰阁收拾出来,给王爷住。”
昙云张了张嘴,有些哑言,看来昨晚两人吵架还吵的挺凶,但她也不好多问,于是轻轻点头,低眸替崔清漪梳妆。
崔清漪揉了揉眼睛,寻常道:“别担心,我没事。”
“为何姑娘昨日不好好跟王爷说说?姑娘是不愿意吗?我看今早,连六安也战战兢兢的。”
崔清漪知道昙云担心她,可她不想再提这些事了,于是换了个由头:“六月中旬,徐家办寿宴,你近日多留意留意徐家的情况。”
“这些我都知道,可姑娘……”
她连忙截住昙云的话:“人生在世,但求心安。案子一天不结,我就无法心安。”顿了顿,她深沉道,“昙云,别把其他事看的太重要。”
这话不像是对昙云说的,倒像是对自己说的。
两人闲说了一会儿,便用了饭。午后待阿月回来,三人一同去了绿影园。
川流不息的绿意扑面而来,掺杂着花香,崔清漪走到了亭子里。
亭子周围种了许多月季,倒让她想起从前姐姐最喜欢月季花。
待坐定后,昙云沏了一壶茶,给三人都倒了一盏。
“阿月,林书臣那边有什么情况吗?”崔清漪低眸闻着茶香,并没有喝下。
“林大夫,近日经常去东宫送药。”
“送药?什么药?”崔清漪不解,东宫那么多人,为何挑他去送药,难道是萧绥安排的?
“奴婢不知,但林大夫近日都在做这件事。”阿月也只能如实禀报。
“还有什么突兀的没?”
“突兀的……林大夫似乎在筹备着去扬州。”阿月也不能确定看到的完全是真的,只能大胆猜测着。
“扬州……”
他怎么也要去扬州?崔清漪突然生出疑窦,难道姐姐现在在扬州?
她下意识摇了摇头,深觉哪里出了问题。
跟父亲有信笺来往的人究竟是谁?救姐姐的人又是谁?
会是一个人吗?
如今多事之秋,她也分不开身,于是小声道:“阿月,昙云,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们两个听清楚。”
“林书臣去东宫送药,大概是萧绥让他去的,至于为什么让他去,我猜那药不是寻常的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等今晚我亲自来试他。”
“徐怀瑾这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就是凶手,但他一定逃不了干系,至于证据,要去徐家看看,再行动。”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这件事,徐络婉会在徐相寿辰那天离开东都,到时候阿月就护送徐小姐先去扬州,再去金陵。至于昙云,留在我身边,等找到证据,真相水落石出后,我们再南下去金陵和阿月汇合。”
午后的阳光不像晨时那般冷冽,多了些柔和的水润,月季花轰轰烈烈的随风而起,似是非常满意这次安排。
昙云格格笑了起来:“我都听姑娘的。”
阿月接过:“我也听姑娘的。”
方才两人不说话,崔清漪以为有所不妥,这会含笑点了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崔清漪喝下了那盏茶,昙云忽然凑到她面前:“姑娘,要不要再玩会儿秋千。”
她本不想再玩,但想到借此生一场病,便能请来林书臣,倒是挺愿意的。
愿意从他口中再知道些其他事。
*
萧绥回到王府,已是深夜。
刚坐下便听到六安紧张地说道:“王爷,王妃吹了风,如今正高烧不退呢。”
“怎么不请郎中?”萧绥很淡的一声。
她是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子,前些天好了没多久,如今又吹了风。
“王妃不让去请。”
萧绥蹙眉,怀疑道:“为何?”
“王妃怕叨扰别人,怎么也不让去请。”
六安偷偷瞥萧绥,他昨晚看王爷那脸色,就知道他和王妃生气了,今早本想问一问王爷,王爷竟然对他也爱答不理的。
萧绥犹豫许久,最后还是有些不忍,于是冷声道:“胡闹。”
“你现在去请林书臣。”
六安得令,扭头就走,似是想到了什么,又转过身笑道:“王爷心里还是放不下王妃。”
萧绥瞪他,六安偷笑着离开了王府。
正往里走着,萧绥往沁水居望一望,烛火闪着,整个屋子影影绰绰的,映的他有些惘然。
他还是进了沁水居的门。
屏风后的那盏烛火,弯弯绕绕地指引着他往里屋去,一步一步,萧绥沉稳地来到了崔清漪的床边。
他依势坐在了梳妆台前的椅子上,桌子上放置的钗环无一不在烫着他的心,宛如崔清漪此时对他张了口。
然而,两人隔着烛火,皆沉默良久。
崔清漪下午故意将自己搞得这么虚弱,就是想要找林书臣,可她若私下见了林书臣,只怕萧绥会怀疑云家的事,于是只放出了生病的消息,并未请郎中。
她虚弱的躺在床上,身上起了一身汗,里衣也黏在了上面,像刚从温泉里出来一样。
她以为萧绥不会来,没想到他还是来了,这人来了,竟一句话也没有。
崔清漪索性闭上眼睛,忍着头痛,懒懒道:“我没事,王爷先回去吧。”
“等林书臣来,本王就走。”萧绥不看崔清漪,扭头看向镜中的自己。
明明看上去已经不在乎了,为何还是不由自主地来了沁水居,甚至方才说的话也像是在自欺欺人。
萧绥低眸,房间里都是海棠花的气味,崔清漪正闭着眼拉被褥。直到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他起身,不带感情道:“你好好照顾自己。”
崔清漪不语,耐心等待林书臣的到来。
林书臣刚见到六安,就听他说,这两人生气了,现下谁也不理谁,让他别说太多,只管看病。
当时他还不信,进了沁水居,他才发现,原来萧绥是会生气的。
见萧绥瞪自己,林书臣觉得莫名其妙,于是也回他了一个白眼,这才来到了崔清漪的床前。
诊了脉,林书臣确定没什么大事后,于是好奇道:“清漪,你和萧绥怎么了?”
一句话把崔清漪想说的噎了回去,只能扯出一个浅笑:“没什么事。”
林书臣何尝不知,人家姑娘既然不想说,那自己也不能多问了,于是劝解道:“萧绥这人一直都是这样,冷僻惯了,你别太在意,兴许过几天就好了。”
他转身,崔清漪却叫住了他:“林大夫,多谢你了。”
“只是不知道这药要喝多久?”崔清漪脸色苍白,声音也比平时微弱了几分。
“五六天就行。”林书臣不解,“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听王爷说,林大夫今日忙着东宫的事,过些日子也要去扬州。怕这病久了,会误了林大夫的事。”崔清漪故意借萧绥的名头,引出自己的直接目的。
林书臣愣了一下,接着便道:“无妨,东宫的事都快结束了。再说了,我六月中旬才去扬州。”
他抿了抿唇,没想到萧绥和崔清漪还说这些,两人估计冷不了多久就热了。
正想着,崔清漪浅笑道:“林大夫是要寻那位姑娘吗?”
林书臣“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崔清漪望着他,云湘不仅是他的心头病,也是她最重要的人。
“那就祝林大夫去扬州一路平安,顺利找到那位姑娘。”这时崔清漪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因而也有些动容。
林书臣郑重点了点头,“多谢清漪。”
待昙云将他送出门后,崔清漪直起了身子,屋内晦暗不明,她心中却拨开了云雾。
“姑娘快躺下,我这就去煎药,待会儿给姑娘服下。”昙云见她起身,于是连忙给她披上了外衫。
“先不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39005|1633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如果照林书臣的话来说,络婉和阿月就可以跟着他去扬州看看了,那找到云大小姐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崔清漪两眼放光,完全不似刚刚的病态。
“姑娘说的没错,到时候阿月姐姐可以和徐小姐在扬州多呆一段时间,这样估计会有不少线索,一旦发现云大小姐的踪迹,到时候……”
“追风!”崔清漪忽然想起来从前在崔家豢养的飞鸽,当时和阿月传消息,倒是快了许多。
“对!到时候直接让追风带回东都,再不济就让阿月姐姐交到递铺,只是时间长了些。”
崔清漪点了点头,笑道:“说的没错,就这么办。”
昙云打趣道:“那姑娘,我能去煎药了吗?”
崔清漪的眼睛很热,一时高兴,脸颊更像烤在火炉在架子上,左右都热。
她缓缓躺在床上,忍着疲惫,在脑海里过了许多遍未来发生的事,但愿算无遗漏,事事顺利。
帷帐外的月色倾泻在她的面容上,房间里的香气伴随着崔清漪的呼吸,一张一合。也不知什么时候,眼皮实在睁不开,她便幽幽地睡去了。
*
林书臣来到玉兰阁,便看见萧绥闭着眼坐在旁边的罗汉床上,倒是气定神闲。
“她没事,不过今晚高烧会很难受,你待会替她擦擦汗。”
临走前,林书臣还是有意调和两人的关系。
萧绥不语。
林书臣放下药箱,无奈道:“你俩怎么回事,这我不知道,但我可告诉你一句,人家烧的那么严重,你连关心都不关心,还君子呢,我看也不过是浪得虚名。”
平白无故被林书臣怼了一顿,萧绥强忍情绪,低声道:“天色不早了,我派六安送你回去。”
“怎么?要赶我走了?我可告诉你,姑娘家有脾气很正常,但你要是让人家受了委屈,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理你了。况且,我看清漪也不是那脾气暴躁的人,你俩冷战,定是你说了什么让人家不舒服的。”
“萧绥,好好珍惜眼前人。别像我,落得现在这种田地。”
林书臣叹气,转头离开了玉兰阁。
刚刚这一番话,但愿萧绥能听进去。
萧绥两只手分别按在了额角上,强忍着燥意,低头沉思。
似乎说服了自己,他起身也往外走。
没几步,又退了回来。
古人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他此刻却只敢看这轮圆月,沁水居的人儿,他不敢再看了。[2]
萧绥关上了门,将那个自己隔绝在了门外。
门外的月色透过支摘窗,将萧绥的影子越拉越长,让他这冷淡疏离的模样勾勒的更加锋利。
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在指引着他打开那扇门,也不知犹豫了多久,约莫到了五更天,萧绥从玫瑰椅站起来,神不知鬼不觉潜入了沁水居。
越过屏风,入眼的便是崔清漪额头上的薄薄的细汗,她微皱着眉头,像是很不自在。
萧绥走近,这才看清楚,原来是被褥压在了她的脖颈,让她有些呼吸不上来。
他伸出手,像是做贼一样,把她的手腕放平,将那层厚重的被褥拉了下来。
没敢惊动她,萧绥寻了块帕子,替她小心地擦拭脸颊。他的手拂过她的皮肤,隔着一层帕子,似乎温度越来越高。
崔清漪面容上的红晕像是被解救了出来,须臾便恢复了正常的模样,可她不知道,萧绥的脸却染上了些许柔和。
见她睡得安稳,萧绥将帕子放到旁边,悄悄离开了沁水居。
刚回到玉兰阁,他便看见了六安在那杵着。
“王爷,我可什么都没看到。”六安连忙挥手。
他本是来喊醒萧绥,没想到这王爷自己偷偷去了沁水居,心中不免一笑。
萧绥不语。
六安打趣道:“王爷心里有王妃,为何不当面告诉王妃,这悄悄去看王妃,王妃也不知道啊,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萧绥走向屏风,沉声道:“谁说我心里有她?”
六安撇嘴,心里嘀咕道:都这样了,嘴上还说不在乎,王爷可真会框自己。
“心里说什么呢?”萧绥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太过克己复礼。
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和她分开住了,这心里倒是经常浮现起她的面容,有委屈流泪的,有笑盈盈的,也有难受的。
总之,他总是莫名的想要靠近她,可一想到她心中有其他人,他就立刻回了神。
就像刚刚,他也只是为她擦了擦汗。
“没说什么,就是……王爷该上朝去了。”
见六安低下了头,萧绥换了身外衫,直接离开了玉兰阁。
“管好嘴。”
自从那日崔清漪发烧之后,萧绥再也没有来过沁水居,若是遇到了,他也还是那副冷淡样子,崔清漪也不去看他,只一味的做自己的事。
这些日子,崔清漪过的倒是轻快些,晨时会在床上醒一会儿神,午后会在罗汉床上浅寐一会儿,快到傍晚时,变会在绿影园玩会秋千,到了晚上便和阿月昙云说会子话。
计划在崔清漪的脑海里上推演了许多遍,徐络婉离开东都这一天终于来了。
晨光熹微,崔清漪从床上起来。早上的饭倒是有些清淡,她尝了一碗米粥便和萧绥出门了。
马车上,两人不复从前那般亲近,就连眼前的香囊,崔清漪也觉得香的十分恼人。
她微微吸了吸鼻子,萧绥像是注意到了,淡漠说道:“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这香囊太香了,有些刺鼻。”崔清漪不去看他,只呆呆地低着头玩自己的手帕。
“待会儿别乱跑。”萧绥低沉的语气,没有一点起色,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欠他银子了。
“我对那不熟,不会乱跑。”崔清漪努了努嘴,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萧绥管得着吗?
“不熟?那晚上还能来徐家?”萧绥反驳。
崔清漪吃瘪,在心中瞪了萧绥一眼,她知道他记性好,没想到也挺记仇。
“你想说什么便说吧,在你眼里,我做什么,说什么,都有问题。”
“不如这样,今年年底我们便和离吧。”崔清漪索性吐露,她不想就这样装下去了,日后要杀要剐,随他便吧。
带刺的声音落在萧绥耳中甚是烦躁,他不经意扯了扯嘴角,怅然道:“因为徐怀瑾,连和离都说出来了。”
“崔清漪,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崔清漪一怔,想到自己当时并未告诉他实情,两人冷战的源头也是这里。
可在她的角度,有些事是不能告诉他的。
“抱歉。”
萧绥冷笑,淡淡道:“你想和离,本王没意见。”
“你看着办吧。”
当时没说明白的话,此时此刻却有了结果,外面的声音噪杂着,里面却安静极了。
崔清漪听着,像是坠入了白云之中。
她方才从丹青楼回来,心神还没从徐怀瑾的话绕出来,就被萧绥直愣愣抵在床上,她烦躁挣扎着,可萧绥强硬地不肯放开她,甚至还将自己的双腿压在了身下。
热流如同藤蔓,沿着她的脚心一路轰轰烈烈地向上,直到烧到了她的耳垂,那股热流才渐渐聚拢。
从远处看,像一只吐着蕊心的扶桑花。
崔清漪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闭着眼尽量不去想他,问道:“萧绥,你发什么神经?”
“我发神经?”
萧绥不悦,低声接着说:“昨晚上你答应我什么了?”
崔清漪睁开眼,震惊地看着面前的人:“你又监视我?”
她其实也知道不是监视,只是她不愿回答他质问罢了。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院子中冒出了月光,嫩黄中带了点白,灼灼地照着床上的两个人。分明是最亲密的姿势,可横斜在两人之间的却是不解与憋闷。
沉默良久,萧绥眼神染上深邃,平静道:“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一个外人?”
“监视崔大小姐,本王可不敢。现在,你心里有谁,也和我无关。”
话落,萧绥便松开了她的手腕,兀自失神,落寞地坐在了床边。
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忽而渐渐离散,吹来的风也有些刺骨,萧绥自嘲地笑了一下。
他回想自己从前的神色,明明没有注意过崔清漪,对她这样的人也不感兴趣。
可她昨日刚答应自己不去见徐怀瑾,今日下午就和他见了面。无缘无故去找他,为的是什么?
萧绥不用想就知道,她压根没把自己当回事,她心里装的一直都是徐怀瑾。
想到这里,萧绥便利落起身,准备离开这里。
崔清漪见他要走,软下态度,连忙拉上了他的衣袖,“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我下午是见了他,也同他讲了话,但也只是打个招呼。”
“你不信,可以去问徐络婉,我今日出门是去找她的,准备离开时才碰到了徐怀瑾。”
如此恳切的崔清漪,萧绥倒是第一次见,他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在乎徐怀瑾,在乎到只为徐怀瑾辩解。
萧绥看向那扇窗户,外面的卷帘悠悠地发出响声,明明入夏了,他却有些心灰意冷。
他少年老成,从未对哪个女子动过心,直到碰见了崔清漪,可谁知,人家心里装的却是另一个人,还是一个他讨厌的人。
萧绥不敢赌她的真心,更不敢奢求她心里都是自己,直至今日,他才醒悟,原来他在她心里连一点点的位置都没有。
从前的那些吻,就当是南柯一梦罢了。他就像那淳于棼,空有一场欢喜。[1]
“你和他讲了什么?”萧绥无情地将她的手撂开,转过身,平静地看床上的崔清漪。
“如果和上次一样不想说,日后我们就分开住。”
崔清漪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但有些事情,萧绥不该知道,也不应该牵涉其中。
恍惚之间,月色也悄悄撤了出去,崔清漪始终没有回答。
“这样也好,日后你就不用在我面前那么委屈了。”
“你知道,我向来最讨厌眼泪。”
他声音漠然,听不出任何情绪,倒像是在叙述一件平平淡淡的小事。
萧绥头也不回了离开了沁水居。
崔清漪心里伴随着那道门一震,神魂立刻回来了。
她将手按着额头,强迫自己躺在了被褥里,不仅有些晕,还有些闷。
于是她侧着脸去望眼前的那道屏风,烛火的光躲闪在上面,像是飞蛾扑火。
从一开始,她其实就在骗他,那场盛大的婚事,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眼泪和委屈。她开始想要的也不过是萧绥的消息,可现在她竟有些眷恋他的怀抱和温柔。
崔清漪叹了口气,想了想萧绥的话,这样也好,日后她走她的阳关道,两人再也没有联系,也省得她心里内疚。
她拉紧被褥,将自己的心遮掩下去,隐隐约约地,眼前又出现了那一串灯笼。连带着徐怀瑾下午的话,崔清漪渐渐有些虚幻缥缈的感觉。
烛火随风而闪,她突然想起来从前的那个场景。
灭门那天,父亲中午用过饭就带着小厮离开了家,母亲则有些焦急,一直在家中等父亲的消息。
父亲那时候在忙些什么,她并不清楚,但她知道,父亲那时候常常深夜在书房写信。本以为父亲是写给好友的,可那些好友,崔清漪前后都去问过,都说父亲已许久不联系他们了。
母亲那日早早的回了屋子,就连她和姐姐想要请安,也被母亲推了回来。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信笺非同一般,既然不是好友,那是仇人?难不成父亲一直和徐怀瑾有联络?应该不会,父亲向来自诩清流,最瞧不上徐怀瑾那样阿谀奉承的人。
既然不是徐怀瑾,那应该是父亲求助的人?
可求助的话…….
父亲会求助谁呢?对那人来说,帮父亲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件事放在心里久了,就像一块浅沉的幽岩,时不时压在她心头。
她愈想,心就越沉。
不知过了多久,崔清漪浑浑噩噩的睡了过去,这晚和那晚一样,没脱衣裳,直接裹住身子沉了下去。
月亮随风而落,她躺在床上,厚重的被褥压的她有些憋闷,那帷帐如果是牢笼,那她就是笼中欲坠未坠的夜莺。
一夜难眠。
崔清漪皱着眉,费力地将被褥推开,手臂忽而有了些冷意。凉丝丝的风进了沁水居,直到将她昨晚的情绪吹散,她才晓得昨晚两人已经开始冷战了。
她静静地坐了起来,将昨晚的那个自己剥了出去。
“昙云,午后把阿月喊回来。”说着,崔清漪便披了外衫,走向了梳妆台。
昙云还没来得及答应,就听见崔清漪冷冽说道:“待会儿,你去吩咐六安,让他将玉兰阁收拾出来,给王爷住。”
昙云张了张嘴,有些哑言,看来昨晚两人吵架还吵的挺凶,但她也不好多问,于是轻轻点头,低眸替崔清漪梳妆。
崔清漪揉了揉眼睛,寻常道:“别担心,我没事。”
“为何姑娘昨日不好好跟王爷说说?姑娘是不愿意吗?我看今早,连六安也战战兢兢的。”
崔清漪知道昙云担心她,可她不想再提这些事了,于是换了个由头:“六月中旬,徐家办寿宴,你近日多留意留意徐家的情况。”
“这些我都知道,可姑娘……”
她连忙截住昙云的话:“人生在世,但求心安。案子一天不结,我就无法心安。”顿了顿,她深沉道,“昙云,别把其他事看的太重要。”
这话不像是对昙云说的,倒像是对自己说的。
两人闲说了一会儿,便用了饭。午后待阿月回来,三人一同去了绿影园。
川流不息的绿意扑面而来,掺杂着花香,崔清漪走到了亭子里。
亭子周围种了许多月季,倒让她想起从前姐姐最喜欢月季花。
待坐定后,昙云沏了一壶茶,给三人都倒了一盏。
“阿月,林书臣那边有什么情况吗?”崔清漪低眸闻着茶香,并没有喝下。
“林大夫,近日经常去东宫送药。”
“送药?什么药?”崔清漪不解,东宫那么多人,为何挑他去送药,难道是萧绥安排的?
“奴婢不知,但林大夫近日都在做这件事。”阿月也只能如实禀报。
“还有什么突兀的没?”
“突兀的……林大夫似乎在筹备着去扬州。”阿月也不能确定看到的完全是真的,只能大胆猜测着。
“扬州……”
他怎么也要去扬州?崔清漪突然生出疑窦,难道姐姐现在在扬州?
她下意识摇了摇头,深觉哪里出了问题。
跟父亲有信笺来往的人究竟是谁?救姐姐的人又是谁?
会是一个人吗?
如今多事之秋,她也分不开身,于是小声道:“阿月,昙云,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们两个听清楚。”
“林书臣去东宫送药,大概是萧绥让他去的,至于为什么让他去,我猜那药不是寻常的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等今晚我亲自来试他。”
“徐怀瑾这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就是凶手,但他一定逃不了干系,至于证据,要去徐家看看,再行动。”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这件事,徐络婉会在徐相寿辰那天离开东都,到时候阿月就护送徐小姐先去扬州,再去金陵。至于昙云,留在我身边,等找到证据,真相水落石出后,我们再南下去金陵和阿月汇合。”
午后的阳光不像晨时那般冷冽,多了些柔和的水润,月季花轰轰烈烈的随风而起,似是非常满意这次安排。
昙云格格笑了起来:“我都听姑娘的。”
阿月接过:“我也听姑娘的。”
方才两人不说话,崔清漪以为有所不妥,这会含笑点了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崔清漪喝下了那盏茶,昙云忽然凑到她面前:“姑娘,要不要再玩会儿秋千。”
她本不想再玩,但想到借此生一场病,便能请来林书臣,倒是挺愿意的。
愿意从他口中再知道些其他事。
*
萧绥回到王府,已是深夜。
刚坐下便听到六安紧张地说道:“王爷,王妃吹了风,如今正高烧不退呢。”
“怎么不请郎中?”萧绥很淡的一声。
她是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子,前些天好了没多久,如今又吹了风。
“王妃不让去请。”
萧绥蹙眉,怀疑道:“为何?”
“王妃怕叨扰别人,怎么也不让去请。”
六安偷偷瞥萧绥,他昨晚看王爷那脸色,就知道他和王妃生气了,今早本想问一问王爷,王爷竟然对他也爱答不理的。
萧绥犹豫许久,最后还是有些不忍,于是冷声道:“胡闹。”
“你现在去请林书臣。”
六安得令,扭头就走,似是想到了什么,又转过身笑道:“王爷心里还是放不下王妃。”
萧绥瞪他,六安偷笑着离开了王府。
正往里走着,萧绥往沁水居望一望,烛火闪着,整个屋子影影绰绰的,映的他有些惘然。
他还是进了沁水居的门。
屏风后的那盏烛火,弯弯绕绕地指引着他往里屋去,一步一步,萧绥沉稳地来到了崔清漪的床边。
他依势坐在了梳妆台前的椅子上,桌子上放置的钗环无一不在烫着他的心,宛如崔清漪此时对他张了口。
然而,两人隔着烛火,皆沉默良久。
崔清漪下午故意将自己搞得这么虚弱,就是想要找林书臣,可她若私下见了林书臣,只怕萧绥会怀疑云家的事,于是只放出了生病的消息,并未请郎中。
她虚弱的躺在床上,身上起了一身汗,里衣也黏在了上面,像刚从温泉里出来一样。
她以为萧绥不会来,没想到他还是来了,这人来了,竟一句话也没有。
崔清漪索性闭上眼睛,忍着头痛,懒懒道:“我没事,王爷先回去吧。”
“等林书臣来,本王就走。”萧绥不看崔清漪,扭头看向镜中的自己。
明明看上去已经不在乎了,为何还是不由自主地来了沁水居,甚至方才说的话也像是在自欺欺人。
萧绥低眸,房间里都是海棠花的气味,崔清漪正闭着眼拉被褥。直到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他起身,不带感情道:“你好好照顾自己。”
崔清漪不语,耐心等待林书臣的到来。
林书臣刚见到六安,就听他说,这两人生气了,现下谁也不理谁,让他别说太多,只管看病。
当时他还不信,进了沁水居,他才发现,原来萧绥是会生气的。
见萧绥瞪自己,林书臣觉得莫名其妙,于是也回他了一个白眼,这才来到了崔清漪的床前。
诊了脉,林书臣确定没什么大事后,于是好奇道:“清漪,你和萧绥怎么了?”
一句话把崔清漪想说的噎了回去,只能扯出一个浅笑:“没什么事。”
林书臣何尝不知,人家姑娘既然不想说,那自己也不能多问了,于是劝解道:“萧绥这人一直都是这样,冷僻惯了,你别太在意,兴许过几天就好了。”
他转身,崔清漪却叫住了他:“林大夫,多谢你了。”
“只是不知道这药要喝多久?”崔清漪脸色苍白,声音也比平时微弱了几分。
“五六天就行。”林书臣不解,“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听王爷说,林大夫今日忙着东宫的事,过些日子也要去扬州。怕这病久了,会误了林大夫的事。”崔清漪故意借萧绥的名头,引出自己的直接目的。
林书臣愣了一下,接着便道:“无妨,东宫的事都快结束了。再说了,我六月中旬才去扬州。”
他抿了抿唇,没想到萧绥和崔清漪还说这些,两人估计冷不了多久就热了。
正想着,崔清漪浅笑道:“林大夫是要寻那位姑娘吗?”
林书臣“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崔清漪望着他,云湘不仅是他的心头病,也是她最重要的人。
“那就祝林大夫去扬州一路平安,顺利找到那位姑娘。”这时崔清漪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因而也有些动容。
林书臣郑重点了点头,“多谢清漪。”
待昙云将他送出门后,崔清漪直起了身子,屋内晦暗不明,她心中却拨开了云雾。
“姑娘快躺下,我这就去煎药,待会儿给姑娘服下。”昙云见她起身,于是连忙给她披上了外衫。
“先不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39005|1633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如果照林书臣的话来说,络婉和阿月就可以跟着他去扬州看看了,那找到云大小姐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崔清漪两眼放光,完全不似刚刚的病态。
“姑娘说的没错,到时候阿月姐姐可以和徐小姐在扬州多呆一段时间,这样估计会有不少线索,一旦发现云大小姐的踪迹,到时候……”
“追风!”崔清漪忽然想起来从前在崔家豢养的飞鸽,当时和阿月传消息,倒是快了许多。
“对!到时候直接让追风带回东都,再不济就让阿月姐姐交到递铺,只是时间长了些。”
崔清漪点了点头,笑道:“说的没错,就这么办。”
昙云打趣道:“那姑娘,我能去煎药了吗?”
崔清漪的眼睛很热,一时高兴,脸颊更像烤在火炉在架子上,左右都热。
她缓缓躺在床上,忍着疲惫,在脑海里过了许多遍未来发生的事,但愿算无遗漏,事事顺利。
帷帐外的月色倾泻在她的面容上,房间里的香气伴随着崔清漪的呼吸,一张一合。也不知什么时候,眼皮实在睁不开,她便幽幽地睡去了。
*
林书臣来到玉兰阁,便看见萧绥闭着眼坐在旁边的罗汉床上,倒是气定神闲。
“她没事,不过今晚高烧会很难受,你待会替她擦擦汗。”
临走前,林书臣还是有意调和两人的关系。
萧绥不语。
林书臣放下药箱,无奈道:“你俩怎么回事,这我不知道,但我可告诉你一句,人家烧的那么严重,你连关心都不关心,还君子呢,我看也不过是浪得虚名。”
平白无故被林书臣怼了一顿,萧绥强忍情绪,低声道:“天色不早了,我派六安送你回去。”
“怎么?要赶我走了?我可告诉你,姑娘家有脾气很正常,但你要是让人家受了委屈,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理你了。况且,我看清漪也不是那脾气暴躁的人,你俩冷战,定是你说了什么让人家不舒服的。”
“萧绥,好好珍惜眼前人。别像我,落得现在这种田地。”
林书臣叹气,转头离开了玉兰阁。
刚刚这一番话,但愿萧绥能听进去。
萧绥两只手分别按在了额角上,强忍着燥意,低头沉思。
似乎说服了自己,他起身也往外走。
没几步,又退了回来。
古人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他此刻却只敢看这轮圆月,沁水居的人儿,他不敢再看了。[2]
萧绥关上了门,将那个自己隔绝在了门外。
门外的月色透过支摘窗,将萧绥的影子越拉越长,让他这冷淡疏离的模样勾勒的更加锋利。
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在指引着他打开那扇门,也不知犹豫了多久,约莫到了五更天,萧绥从玫瑰椅站起来,神不知鬼不觉潜入了沁水居。
越过屏风,入眼的便是崔清漪额头上的薄薄的细汗,她微皱着眉头,像是很不自在。
萧绥走近,这才看清楚,原来是被褥压在了她的脖颈,让她有些呼吸不上来。
他伸出手,像是做贼一样,把她的手腕放平,将那层厚重的被褥拉了下来。
没敢惊动她,萧绥寻了块帕子,替她小心地擦拭脸颊。他的手拂过她的皮肤,隔着一层帕子,似乎温度越来越高。
崔清漪面容上的红晕像是被解救了出来,须臾便恢复了正常的模样,可她不知道,萧绥的脸却染上了些许柔和。
见她睡得安稳,萧绥将帕子放到旁边,悄悄离开了沁水居。
刚回到玉兰阁,他便看见了六安在那杵着。
“王爷,我可什么都没看到。”六安连忙挥手。
他本是来喊醒萧绥,没想到这王爷自己偷偷去了沁水居,心中不免一笑。
萧绥不语。
六安打趣道:“王爷心里有王妃,为何不当面告诉王妃,这悄悄去看王妃,王妃也不知道啊,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萧绥走向屏风,沉声道:“谁说我心里有她?”
六安撇嘴,心里嘀咕道:都这样了,嘴上还说不在乎,王爷可真会框自己。
“心里说什么呢?”萧绥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太过克己复礼。
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和她分开住了,这心里倒是经常浮现起她的面容,有委屈流泪的,有笑盈盈的,也有难受的。
总之,他总是莫名的想要靠近她,可一想到她心中有其他人,他就立刻回了神。
就像刚刚,他也只是为她擦了擦汗。
“没说什么,就是……王爷该上朝去了。”
见六安低下了头,萧绥换了身外衫,直接离开了玉兰阁。
“管好嘴。”
自从那日崔清漪发烧之后,萧绥再也没有来过沁水居,若是遇到了,他也还是那副冷淡样子,崔清漪也不去看他,只一味的做自己的事。
这些日子,崔清漪过的倒是轻快些,晨时会在床上醒一会儿神,午后会在罗汉床上浅寐一会儿,快到傍晚时,变会在绿影园玩会秋千,到了晚上便和阿月昙云说会子话。
计划在崔清漪的脑海里上推演了许多遍,徐络婉离开东都这一天终于来了。
晨光熹微,崔清漪从床上起来。早上的饭倒是有些清淡,她尝了一碗米粥便和萧绥出门了。
马车上,两人不复从前那般亲近,就连眼前的香囊,崔清漪也觉得香的十分恼人。
她微微吸了吸鼻子,萧绥像是注意到了,淡漠说道:“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这香囊太香了,有些刺鼻。”崔清漪不去看他,只呆呆地低着头玩自己的手帕。
“待会儿别乱跑。”萧绥低沉的语气,没有一点起色,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欠他银子了。
“我对那不熟,不会乱跑。”崔清漪努了努嘴,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萧绥管得着吗?
“不熟?那晚上还能来徐家?”萧绥反驳。
崔清漪吃瘪,在心中瞪了萧绥一眼,她知道他记性好,没想到也挺记仇。
“你想说什么便说吧,在你眼里,我做什么,说什么,都有问题。”
“不如这样,今年年底我们便和离吧。”崔清漪索性吐露,她不想就这样装下去了,日后要杀要剐,随他便吧。
带刺的声音落在萧绥耳中甚是烦躁,他不经意扯了扯嘴角,怅然道:“因为徐怀瑾,连和离都说出来了。”
“崔清漪,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崔清漪一怔,想到自己当时并未告诉他实情,两人冷战的源头也是这里。
可在她的角度,有些事是不能告诉他的。
“抱歉。”
萧绥冷笑,淡淡道:“你想和离,本王没意见。”
“你看着办吧。”
当时没说明白的话,此时此刻却有了结果,外面的声音噪杂着,里面却安静极了。
崔清漪听着,像是坠入了白云之中。